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展望下调,会有哪些影响?
昨天,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发布了针对我国的最新主权信用评级结果,评级仍然维持在原来水平的A1,但是展望从原来的稳定调整为负面。
穆迪的信用评级等级共分为9个级别,从最高的Aaa到最低的C一共分为Aaa、Aa、A、Baa、Ba、B、Caa、Ca和C,其中从Aa到Caa等级还可以加上修正数字1到3,比如我们的A1虽然是A类中的最后、但是在A级中(A1-A3)确是最好的。
很多人会直观的认为穆迪这次的下调展望是“恶意做空”行为,其实穆迪“狠”起来连自己家都不放过。
穆迪在今年11月10日就曾将自家的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但是不同的是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仍然是最高的Aaa投资级别。
美国11月的展望下调原因是当时的美国国债风险过大,当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将要突破5%的红线,而且美国财政赤字恶化严重,这么看穆迪其实并不会因为某些特殊的因素就会在报告上“拉偏架”。
作为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的穆迪相对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客观判断准则的,虽然评级机构在美国,但实际上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
毕竟穆迪的本质是个商业评级机构,这家创立于1900年的信用评级公司能够在业内立脚更多靠的还是一定的专业度和信誉。
穆迪在昨天发布的报告中提到的三个点:
1、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
2、地方债的隐患;
3、房地产市场的萎靡;
这三个问题其实都不是什么新的问题,都是些被自媒体反复炒作,“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穆迪中的报告认为融资平台债务将转换为政府债务,所以会影响国家财政的能力。 这句在报告中提出的观点主要还是出于对我们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考量。
什么是“隐性债务”,比如前几天的“中植系”暴雷事件,“中植系”的三大投资方向之一就是贷款给地方政府,然后地方政府拿着从“中植系”融来的钱去投了基建。
地方政府当然需要拿自身的资产作为抵押才能给从“中植系”借来资金,但是如果地方政府投资失败,就要用自己的抵押物偿还,这部分通过“地方政府债券”之外形成的债务就是“隐性债务”。
所以穆迪的报告中对我们这部分“隐性债务”所形成的潜在问题其实也不是空穴来风。
对这部分隐形债务的监管加强就会无形中对这些“通道业务”形成“去杠杆化”的作用。
比如,很多人买的理财、信托产品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钱去了哪里。这部分钱就很可能通过“通道”借给了债台高筑的地方或者某些地产项目。
更有甚者,某些银行的理财还有可能通过“通道”转换的方式流通到了其他小银行的同业存单中,而从这些小银行中拿到贷款的企业或个人往往就是那些没有资质从大银行拿钱的那一批高风险的、没有抵押物、没有信用的个人或企业。
通过如此“偷梁换柱”的操作,这些高风险的债务便“顺理成章”的流向了市场,如果这些高风险的企业或个人在经济下行周期批量出现,对宏观层面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央行加强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部分风险过高的钱减少,防止更大的系统性风险出现。
但是,加强对“通道”的监管又会形成“去杠杆”的作用,又会中和掉一部分我们目前刺激政策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三四季度变难的一部分原因。
至于穆迪这次降低主权信用展望的影响,其实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无疑中会增加了我们民企的借贷成本;
第二,降低了其他国家以及国际资本对我们投资的信心;
我们先说第一点,穆迪在美联储流动性拐点出现的节点公开发布报告,无疑抬升了我们的民企融资成本。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信用评级的影响类比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芝麻信用这类征信系统。
芝麻信用评分下降就会影响我们的借款能力,具体会影响到我们的融资利率以及融资规模。
穆迪在全球流动性拐点右侧信号明显的节点发布这样一份报告,就会让我们依赖外部环境融资的一些民企融资成本上升。
国企央企相对来说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国企央企都有自己独立的融资通道,而且本身国企央企的融资成本相对民营企业已经很低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们政策方向的重点是在解决地方债务问题上,所以目前对民企问题的关注度本身就低(其实也无暇顾及),再加上穆迪的这份有“杀伤力”的报告,无疑让民企本身就存在“效率低”的融资问题更难了。
第二,信用评级展望的降低也会影响其他国际资本或国家对我们的外部投资。以前评级高的时候,我们的底气足,现在评级降低谈判的重心就回到了外资手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评级高的时候,外资来谈判我们可以提条件;现在评分降低,在和外部投资谈判时我们谈条件的空间就更小了。
不过,相信随着后续更大规模的财政政策陆续出台,以及地方债务风险的逐步解除,我们的内需也会逐渐恢复。
毕竟决定中国经济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我们自己。贮财于天下,藏富于民。民得其利,则利源通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最大信心。
往期精彩回顾:
房地产相关:
中央三部门发声不惜贷、抽贷、断贷,“棘手”的房地产问题靠政策刺激还能够解决吗?
中国宏观: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星舰二次发射失败,中国的“金融强国”痛点在哪里?
产业链:
海外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