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研究||“口述乡村”丛书总序

寻找乡村振兴的集体记忆

2021年2月25日,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庄严宣告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8年来,为了取得这场胜利,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最终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 “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脱贫攻坚战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创造伟大奇迹,离不开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顶层设计、有效的制度安排、精准的脱贫策略、深厚的人民情谊,更与数百万默默坚守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以及长期扎根在农村的致富带头人、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骨干力量分不开,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彰显出“责任、担当、奉献、探索、吃苦、实干”等感人精神,谱写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这些精神与故事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向共同富裕有重要的价值,理应在凝练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来发扬与传承为了让这些精神与故事能够流传下来,被更多的人所珍藏和记忆,为后续研究者提供素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写新的篇章,自2020 年5月以来,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已(正在)采写一线扶贫干部 乡村致富带头人(新农人)、社会帮扶群体等三个群体的口述故事并出版,接下来将采写大学生村官、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乡村振兴专干等群体的口述故事。那么, 我们为何要采写这些群体的口述故事?我们如何采写这些群体的口述故事?我们如何开发并运用这些群体的口述故事?下面一一分析。

一、缘起:调研中的感动与初心

我们为什么要出版这样一套丛书呢?这与我们团队的研究经历有关。我们知道,“逐步消灭贫困,达到共同富裕”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和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自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就一直关注着人民群众的贫困问题,并将取得政权让人民当家做主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反贫困斗争,先后经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救济式扶贫、开发式与综合性扶贫、整村推进与两轮驱动扶贫、脱贫攻坚”四个阶段,解决了数以亿计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实现了几千年的民族梦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 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三农”工作就将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在此过程中,我们团队牢牢抓住时代赋予的契机,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理论、 实践与案例开展研究。事实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研究是团队自创建以来所开展的乡村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延伸,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问题意识和责任情怀,一直都是团队研究的生命线。为此,自“十三五”以来,团队一直以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与痛点,立足广东、辐射西部、面向全国,围绕“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政策咨询、人才培养”四大模块,构建“认知、体验、践行”三阶合一的乡村实践体系,探索 “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 四元互动的乡村研究模式,深化 “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乡村育人平台。近年来, 团队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领域的学术思想与实践活动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今日头条、《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学习时报》等主流媒体报道100多次。

而“口述乡村”系列故事的采集初心,来自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脱贫攻坚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斗中,广大基层干部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方面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统计,在这场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战中,中国累计选派25. 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 同近 200 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共同奋斗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确实,自脱贫攻坚以来,广大一线扶贫干部坚决贯彻中央政策与群众路线,与贫困群众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战斗在一起,以解决贫困群众“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为使命,以帮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为目标,齐心协力、顽强奋战、 呕心沥血,更有1800多名扶贫干部牺牲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中。

促使我们团队萌发采集口述故事点子的是2018年、2019 年在贵州大山深处调研中的感动。当时许多驻村干部家住县城,前往驻村点往往要花1 ~ 2 小时,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大部分干部经常两三个月才回家一次,无暇顾及家庭。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们都被他们的那股精神深深地感动,忍着眼泪,真正体会到 “ 过家门而不入” 的高尚情怀。而后, 我原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毕业生余金政的离开给了我更大的触动。他是一位 2019 年3月倒在扶贫一线的战士,牺牲时才39岁,未婚,工作11年,存款只有4万多元。在连续工作近40小时后,他突然倒在了帮扶对象家中,再也没有醒来。这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开展脱贫攻坚的这些年扶贫干部为此付出的汗水、热血甚至生命,理应被后人、被历史、被所有的中华儿女记住。由此,我们团队有个心愿,一定要为扶贫干部这个群体做些什么。而采集口述故事正好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将扶贫干部的所见、 所闻、 所感、 所历和所获记录下来,由此我们团队萌生了开展“口述乡村”系列活动的想法。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比较有价值与意义,因为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共同富裕,都离不开外在的帮扶与内生的动力,而扶贫干部、社会帮扶群体、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专干代表外力帮扶,乡村致富带头人、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代表内生动力。通过口述史的方法将这些群体的故事采写回来, 挖掘他们的共同记忆与集体画像, 可以了解乡村命运共同体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个体体验与心路 历程, 分析个体记忆对集体记忆的建构和集体记忆对个体记忆的再生产, 为将口述故事转化为研究素材、 有声读物、 思政案例、 育人实践提供 “ 面粉” 与 “ 养料”。

二、画像:乡村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记忆

恰如一块极具创造力的园地,口述史吸引了国内外不同研究者的目光。口述史是基于特定的研究目的,利用文字、 录音、录像等手段收集、整理和保存受访者口头叙述历史记忆的研究方法,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社会学、传媒学、心理学、医学、档案学等学科领域。其中,社会学与口述史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通过社会性、功能性与历史性的逻辑互构,从而在个体既视感的群体幻象、个体生命历程的社会痕迹和个体记忆的集体表征中有着共同的研究旨趣。口述史素材往往来自口述者对其过往生活经历的理解性叙事,其中包含着口述者对社会事件的理解及其自身的生命体验, 从这些理解和体验中能够折射出集体的群像和社会发展的轨迹,从而遵循着“个体—群体/集体—社会”的建构逻辑,形成了个体、集体与社会互构的理论旨趣。所以,以口述史方法来寻找的,是乡村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记忆。

随着传统权威的肢解与乡土意识的弱化,农村“原子化”问题越来越凸显。“原子化”强化个体意识与自我,是农村传统社会结构、 整合关系、伦理道德和交往样式消解的产物。在此背景下, 乡村命运共同体有何特征?滕尼斯认为,共同体包括三种类型,从最初的血缘共同体发展为地缘共同体,最后是精神共同体。从具体表现来看,其典型的形态是亲属、邻里与友谊,这些共同体具有亲情性、 集体性与安全性特征。从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史可知,农村共同体经历了三种逐步更替的形态,分别是农村自然共同体、农村伦理共同体、农村命运共同体,后者是对前者的依次扬弃。其中,于新时代新要求下的新群体,农村命运共同体既有伦理共同体的传统风俗,又是超越伦理共同体血缘、地缘和伦理界限的,建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建共享基础上的联结网络,是受现代农村社会转型影响的被分化出的特殊群体。这些群体包括乡村干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乡村致富带头人等,虽然家庭背景、成长历程、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不一,但他们都在农村从事相同领域的工作, 具有相似的工作场域、工作经历与工作感受,因此可以称为“乡村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各地大量撤村并居, 由此引发了村落 “空心化”、乡村文化“荒漠化”、乡村集体“失忆”乃至“断根”等现象。为了记得住乡愁,政府不仅出台了政策来规范、 组织活动来引领 ( 如乡村记忆工程、 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等), 学界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主要还是聚焦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角度,尤其强调依托乡村社会原有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充分挖掘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文化的历史价值,传承和重构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有关集体记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集体意识”和节日仪式中的“集体欢腾”。而哈布瓦赫则认为,集体记忆受社会支配性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规范、社会禁忌的影响,也是与他人、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的个体记忆促动的结果。站在这个角度,乡村文化建设固然能够唤起乡村集体记忆,却难以准确描绘乡村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因此需要运用口述史方法来采集。可以说,以口述史方法来呈现乡村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可以像写实画家一样,忠于每个个体、忠于他们的表达、忠于他们的叙述,原汁原味地呈现群体的真实“画像”,对记忆的主体、 客体、 载体、内容与过程进行详细而系统的描绘。

三、传承:记忆里的情怀与价值

“育人”是我们开展“口述乡村”系列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正因为如此,“口述乡村” 系列故事的采写主体,往往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大学生,且以本科生为主。例如已经出版的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吸引了全国10多所高校130多名大学生参与;正在出版的新农人口述故事, 有全国10 多所高校 181 名学生参与;正在征集的企业扶贫口述史,也有全国 10多所高校 100 多名学生报名参与。

之所以将“口述乡村”系列故事采写及采写中所挖掘的系列精神作为培育青年大学生的重要资源与核心素材,是因为这样的传承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解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资源问题,丰富高校立德树人的方式与途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精神蕴含着时代价值、文化精神、教育意蕴,对于明确立德树人内容导向、构建立德树人课程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评价机制,具有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通过开发以“责任、 担当、奉献、探索、吃苦、实干”为核心要义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精神,将这些精神转化为带有普遍特征的立德树人资源,能够丰富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与方式。二是可以解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问题, 提升 “大思政” 体系的育人效能。面对 “大思政”育人格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所蕴含的“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 精神育人”要素,是破解乡村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密码,能够提升“大思政” 体系的育人效能。三是可以解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程对接创业就业的实践问题,增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资源育人的示范效应。参与“口述乡村”系列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就业创业,另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基层与农村, 鼓励他们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创业,支持乡村振兴。

正因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精神具有如此重要的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所以团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传承该精神:一是让学生面对面采访口述群体,滴灌式感受口述群体精神、 系统化撰写口述群体故事、 全方位传播口述群体情怀;二是无论是故事征集活动的策划、 征集方案的制定、征集活动的开展、口述故事的采写还是采写成果的传播,都是青年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完成的,此种参与可以让大学生全方位全过程感受并挖掘口述群体精神与集体记忆;三是在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中国扶贫密码”“乡村振兴概论”“乡村创新创业实践” 等,并将挖掘的口述群体精神与故事作为课程的教学案例、思政素材与育人资源;四是将采写出版的口述群体故事变成有声故事让大学生倾情演绎与宣讲传播,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进社区、进学校 ( 中小学和大学)、进农村、进政府。

进一步,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一方面积极发动全国的本科学生参与“口述乡村”系列故事的采写,通过让学生深入一线采访、身临其境感受、扎扎实实撰写、实实在在体验,来培育其责任担当意识、净化其心灵、锻炼其能力。另一方面,将收集而来的素材用于课程思政建设与育人活动中,先后开展“乡村精神进校园”“乡村资源进课程”“乡村干部进课堂”等活动,构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精神育人”五大乡村资源育人体系,为锻炼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建设“走基层、懂国情、长本领”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脚踏大地志存高远、心怀家国” 的卓越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呼唤新作为”,“ 治国犹如栽树,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是“三农”发展的根本目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未来,我们团队会更加及时传播乡村振兴的经验、案例与声音,竭力贡献乡村振兴的智慧、力量与情怀,认真履行高校学者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谢治菊

2022年 6 月 12 日于羊城



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相关超链接
乡村研究||王洁获立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专项课题
乡村研究||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帮扶的模式转向与本土建构
乡村研究||乡村综合整治中的数字监管:以D村经验为例乡村研究||农户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基于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的分析乡村研究||谁更愿意争当贫困户?——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与思考乡村研究||幼有所育:新时代我国儿童政策体制的转型乡村研究||建党100年的技术变迁与贫困治理

乡村研究||王洁获征文活动一等奖

乡村研究||研究院获立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乡村研究||谢治菊:运动式搬迁下的常规化治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困境的解释框架

乡村研究||谢治菊开展社工介入易地扶贫搬迁治理专题讲座乡村研究||政策工具与乡村振兴——基于建党100年以来扶贫政策变迁的文本分析

乡村研究||脱贫攻坚精神:时代内涵、生成机理与治理价值

乡村研究||王乐童乡村振兴项目获批校级立项

乡村研究||谢治菊 彭智邦:东西部协作政策扩散的维度、逻辑与启示

乡村研究||梁琴:权威引导、市场重塑与社会动员: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

乡村研究||江星玲,谢治菊:协同学视域下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研究

乡村研究||谢治菊:以协同治理推进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

乡村研究||谢治菊 陆珍旭: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逻辑、旨趣与取向

乡村研究||谢治菊 范飞:新技术对口述史研究的影响

乡村研究||李利文:执法堕距:政策执行在基层缘何容易走样?——基于D村违法建设综合整治案例的研究

乡村研究||乡村环境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连续发文

乡村研究||谢治菊 彭铭刚 梅梦玲: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

乡村研究||回顾2021:让乡村研究走进田野

乡村研究||郭明: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

乡村研究||谢治菊 卢荷英:动员式治理与嵌入式交往:驻村干部工作艺术与乡村振兴

乡村研究||《走向共生共在: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出版乡村研究||谢治菊 范嘉雯:驻村干部考核:要素、功能与优化乡村研究||谢治菊 陆珍旭:三线建设时期的备战动员与备战意识

乡村研究||谢治菊,李恺茵:我国脱贫攻坚政策变迁及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乡村研究||谢治菊教授获批广州市党建学会2022年度调研课题

乡村研究||谢治菊 刘 颖 袁 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受益者的政府信任与公共参与

乡村研究||邱泽奇 张樹沁:乡村电商何以成功?

乡村研究||谢炜:对口支援:“项目制”运作的梯度适配逻辑乡村研究||王禹澔: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机制:成就、经验与价值
乡村研究||谢治菊 李小勇:您在他乡还好吗?——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五层级社会适应研究

乡村研究||李强:早年不幸的健康代际传递对健康中国的启示

乡村研究||尹成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与政策研究

乡村研究||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协同模式研究——以广州市N区帮扶贵州省L县为例

乡村研究||蒋红军 张艳红 廖依倩:技术重塑身份,智慧矫正何以有效乡村研究||尹铎 朱竑:云南典型山地乡村农业扶贫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以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为例乡村研究||刘皇 周灵灵: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与农业技术进步路径乡村研究||谢治菊、刘颖、袁喆论文被《教育文摘周报》转载乡村研究||刘燕 李加斌:农村电商的发展态势及其膨响因素研究分析

乡村研究||刘志强:论全面脱贫与人权治理

乡村研究||丁波:数字赋能还是数字负担:数字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及治理反思

乡村研究||郭明 高璇 刘良艺:道德积分制:国家政权对乡土社会的“柔性整合”

乡村研究||谢治菊 兰凌云 余燕婷: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扶贫论析

乡村研究||谢治菊:“南粤乡村振兴”文库总序乡村研究||《向上的阶梯:面向乡村振兴的教育帮扶》出版乡村研究||吴高辉、郭小聪:党建何以引领脱贫目标的实现? 

乡村研究||《从“扎根”到“引领”:新农人致富记忆与带头密码》新书出版

编辑|黄燕洪
排版|劳丽璇编审|郭   明
监制|蒋红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