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其他

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百师进百村”乡村振兴特色营造策划方案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百师进百村”乡村振兴特色营造策划方案承担部所:总体分院城乡所项目地点:北京市怀柔区完成时间:2023年10月项目组成员:王月波、闫琳、荣钰、翟奕天、曹圣婕、冯丹玥一、项目背景为了促进首都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探索社会参与助力村庄持续发展的新路径,2022年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市规自委牵头举办百师进百村活动。清华同衡总体四所作为与怀柔区北沟村相伴15年的责任规划师,也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当中:百师团队再次走进北沟村,挖掘村庄当前阶段新问题、参与投资共建全过程、建立多方合作新机制,真正实现了“陪伴式规划”,希望为京郊特色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样板。团队编制的《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特色乡村营造方案》重点针对村庄老龄化问题衍生规划策略,形成了一套新时期村庄调研策划、社区营建、实现振兴的工具方法,为破解内生动力断层问题、保持村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找寻现实路径。该方案在百师成果评优中分别以评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取得了优秀项目策划方案和优秀团队两项荣誉。二、规划策略本次百师进百村乡村营造策划方案不同于传统技术规划、是一次对村庄阶段发展问题的再诊断。以详实的入户访谈、登记建档、实景测绘为基础,以新技术为支撑展开需求精细化分析和人口结构推演,项目组发现乡村正面临深度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体包括大量高龄老人带来养老服务压力,人宅关系倒挂、未来空置房屋与村民增收挂钩不明确,村庄传统林果种植产业劳动力基础丧失、年轻人不愿接手林场等。对于北沟这样具有较好资源禀赋的村庄,项目组希望在规划中提前应对村庄凋敝、活力丧失的风险。从针对宅、林和人力三大资源的深入盘整入手,提出以房养老、民宿运营、林场回收、非建设空间再激活等村庄资产增值活化策略;同时积极引进外部资源、构建共管机制、促进人才回流,形成以村集体为核心的组织机制,协调各方利益、避免村庄过度商业化。(1)以房养老,宅地活化:针对村内民宅用途、经营模式、发展潜力和风貌特征等开展细化分析,结合村内老人食、住、养三个方面的需求,提出
3月13日 下午 4:52
其他

喜报丨清华同衡16个责任规划师团队荣获“2023年度优秀责任规划师”等荣誉称号

——延庆区级总责任规划师工作实践喜报!清华同衡14个责任规划师团队荣获“2022年度优秀责任规划师”称号编辑/排版|李刚封面图/图片|供稿部门供稿|清华同衡
3月13日 下午 4:52
其他

责师与社区共赞——北京景山街道黄化门社区与街区责任规划师共同领取2023年度IFLA社区类荣誉奖

Mention)10项重塑城市本源——河北省唐山市小山“源点片区”城市更新(获奖2项)“民族融合,和谐共生”——昆明沙朗片区生态规划寻回梦中红树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佛山城市中央会客厅夜间经济环境营造项目

Park业主单位: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完成部门:光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所(照明所)合作单位:深圳市名家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衡和明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奖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揭晓,清华同衡再获21项殊荣!

项:环境类荣誉奖项目简介: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热点问题,极端天气频发带来的次生自然灾害对城市安全形成了巨大挑战。昆明市所处的云贵高原山脉纵横、河网密布,90%的城市分布在山坝之中,
2023年11月18日
其他

科技赋能,解选址之难,助家园建设 ——霞云岭乡责任规划师安置用地选址工作实践

导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的工作部署,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房山分局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恢复重建与长远发展,组织责任双师团队全程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划底线、摸需求,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作用,有序推进异地重建选址,强化高标准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霞云岭责任规划师团队(以下简称为“霞云岭责师团队”)持续作战、科学规划,竭尽全力推进安置选址工作。内容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霞云岭乡位于房山区西部山区,全乡15个行政村在本次灾情中受大石河及山洪冲刷,村庄基础设施及道路桥梁受灾严重,全乡上百处院落及房屋倒塌或严重受损。灾情发生后,霞云岭责师团队迅速响应,发挥技术优势、引入科技手段,为灾后重建选址工作贡献规划技术力量。心系灾区闻讯而动,运用航拍开展地空立体灾情评估霞云岭责师团队第一时间与房山分局共同深入灾区一线,向乡镇、村委会等负责人了解受灾情况,开展现场走访,详实记录受灾区域、重点受灾点位和房屋倒塌规模,对已发生山洪泥石流的沟域和房屋损毁区域进行落点落图,同时深入了解各村村民的安置诉求及搬迁意愿。为科学高效开展灾后选址工作,霞云岭责师团队启用了无人机航拍,深入难以到达的受灾区域,从高空拍摄灾后村庄环境全貌、预选重建安置地块,对受灾情况、山洪沟等致灾因素、潜力地块等形成直观、清晰的认知。踏勘受灾现场与乡政府研究灾后重建选址地块与各村书记座谈了解各村灾情和安置需求无人机航拍受灾区域建立三维地形数据库,科学辅助受灾乡镇安置选址霞云岭责师团队基于受损房屋统计台账与地理国情普查单体建筑,将鉴定为倒塌、危房的房屋落图,建立受灾信息矢量数据库,将各村的受灾情况、倒塌及危房、受灾点位等重要信息纳入其中,识别底线范围内需安置的院落数。根据灾后调研与数据采集库,结合相关空间信息数据,建立三维空间地理信息模型,实现数据可视化,并使受灾评估及灾后选址更加科学客观。三维建模的同时,从自然灾害影响、地形地貌、交通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选取选址影响因子,对各级指标赋值确定权重,运用多因素加权求和法重新计算选址评价对象的综合分值,筛选适宜建设的潜力安置点。工作团队建立三维地理空间模型,将村庄受灾点位纳入空间模型,分析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尊重村民意愿,保障落地实施霞云岭责师团队按照“三原两不”原则,力争有搬迁安置需求的村民都能在本村安置。在房山分局的调度下,责师团队与霞云岭乡经过多轮研讨,先后筛选出十几块选址地块,并结合村民意愿、地质勘察、限制条件等要素对选址进行优化筛选,目前已基本完成地块选址上报工作。下一步,霞云岭乡责师团队将全力以赴,根据群众意愿诉求完善安置地选址工作,同时与责任建筑师深入对接,形成各安置地块的建筑布局阶段方案。责师工作团队分管院领导:潘
2023年11月10日
其他

北京生态涵养区总师制度探索 ——延庆区级总责任规划师工作实践

●北京生态涵养区总师制度探索——延庆区级总责任规划师工作实践●主导部所:详规二所●项目地点:北京市延庆区●项目规模:1995平方公里●工作周期:2020年6月-2022年12月一、项目背景国家治理变革背景下,基层对规划治理的新需求催生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北京是全国首个市域范围内全面实施责任规划师制度的超大城市,三年多的探索实践,责任规划师已成为助力首都精细化治理能力提升、衔接规划实施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桥梁。延庆作为首都西北部生态涵养区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空间占比大、城-镇-乡-村兼具”的空间资源特点,全域1995平方公里、城乡建设规模仅89.6平方公里,93%都是生态控制区,规划总人口38万人。延庆区前瞻性创新构建“1+7”两级体系、联盟共治责师工作组织模式。“1”个区级总师发挥统筹协调作用,“7”个街乡镇责师全面落实工作推进。区级总师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晓光领衔,团队成员由延庆分区规划、总体城市设计专项等项目成员担当,全专业团队配合延庆区级责任规划师工作推进。图1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黄伟:智能汽车时代的智慧街道规划设计思考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六天。在第四场“社会·技术”专题论坛上,清华同衡副总规划师、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黄伟作以《智能汽车时代的智慧街道规划设计思考》为题的实践报告,就自动驾驶与智慧道路耦合发展、路侧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指标等重难点问题,进行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探索。“
2023年7月7日
其他

黄小映:跨地域背景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保护管理探索——以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为例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六天。在第四日的第四场“社会·技术”专题论坛上,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五所项目经理黄小映作了题为《跨地域背景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保护管理探索——以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为例》的实践报告。“
2023年7月5日
其他

刘小凤:红色文旅助推乡村振兴——以巧渡金沙重点展示园项目为例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六天。在第四场“社会·技术”专题论坛上,清华同衡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三所所主任工刘小凤带来了《红色文旅助推乡村振兴—以巧渡金沙重点展示园项目为例》的实践报告。“
2023年7月3日
其他

梁鹤年:中国规划有什么特色,可以有什么特色?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六天。在第四场“社会·技术”专题论坛上,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原院长、荣休教授梁鹤年作了题为《中国规划有什么特色、可以有什么特色?》的主旨报告。“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王莹: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统筹更新实施的思考与探索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六天。在第四日的第四场“社会·技术”专题论坛上,清华同衡城市治理与传播研究中心城市治理与更新研究所副所长王莹作了题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统筹更新实施的思考与探索》的实践报告。“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王广州:中国人口负增长问题再认识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六天。首日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人口学博士王广州受邀参加清华同衡第九届学术周活动并发表演讲。“
2023年6月2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吴甘沙:无人驾驶就是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六天。首日论坛上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吴甘沙董事长受邀参加清华同衡第九届学术周活动并发表演讲。“
2023年6月25日
其他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杨伟民:“十四五”下半场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

导读2023年6月11日,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正式开幕。在重磅环节——“巅峰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作了题为《“十四五”下半场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的主题报告,指出“十四五”下半场需要关注居民消费、房地产、平台经济、民营经济、城市化、进出口等重大问题,长远兼顾、综合施策,为长远发展奠定机制性基础。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来到清华同衡学术周。今天的题目是“十四五”下半场和宏观形势,“十四五”下半场题目很大、要干的事很多,我围绕其中几个重大问题讲讲。今年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在1.7亿经营主体的奋勇努力下,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实现了4.5%的增长。绝大多数行业好于去年四季度,服务业绝大多数行业好于去年一季度。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走出疫情冲击,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十四五”下半场,应该进一步聚焦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长远兼顾、综合施策,为长远发展奠定机制性基础。“十四五”下半场需要关注哪些重大问题呢?我讲六个问题。一是居民消费问题。它是需求侧拉动增长的主动力,拉动了GDP的38%。二是房地产,它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去年是占GDP的6.1%,房地产不稳,其他行业很难填补。三是平台经济,它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虽然目前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很小,但是数字经济拉动经济50%以上。四是民营经济,它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占GDP和主要指标的50%以上。五是城市化,它关系需求和供给,城市经济占GDP的90%以上。最后是进出口,它在需求和供给侧都是拉动我们经济的重要动力,出口占2.6%,进口占8%,但这两个数字不能充分反映进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一、居民消费稳定增长疫情三年受冲击最大的是居民消费。疫情三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0.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年均实际增长0.2%,购房消费年均缩减8.5%。这些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疫情以来的需求收缩主要是居民消费的收缩,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不足。我们的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我们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居民消费是民生改善的标志之一、实践标准之一。疫情三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年均增长3.5%,但消费没有怎么增加。所以,改善民生光有收入不行,还得把钱花出去,实实在在提高消费水平才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发展已经到了从生产大国向生活大国、从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的阶段,各项政策要随之转变。我们城市规划要规划什么?就是要规划人民的生活空间。我们现在的规划更多的关心生产,但很多地方的产业园区真正规划人民生活的空间不够。若生产与消费循环不畅,增长必然减速。消费者也是市场主体,居民消费也是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让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因此,对居民的消费行为,要不干预、少限制。发展市场经济,既要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也要不干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这应成为各级政府的行为准则,成为各种文件的原则。中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它既关系增长动力,更关系到我们是不是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的。所以,要改变以扩大投资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实行以扩大居民消费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改善民生,需要加强公共服务,但要认识到,公共服务不是民生的全部,民生的主体是居民私人消费。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给居民让利的金融政策,给居民减税降费和加大转移支付的财税政策等。改变对住房、汽车等和部分高消费的抑制政策。改革身份证和住房两大制度,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二、房地产市场稳定最近十几年,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房价上涨为龙头,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平台企业)三者相互支撑拉动增长的格局。过去十年哪个行业拉动增长最快?是房地产、金融、建筑业,拉动了我们26%以上的经济增长,远远大于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现在房地产行业有三个问题没有讨论清楚,首先是居住住宅供需是不是已经达峰?二是最大的刚需在哪里?是3亿城镇流动人口,其中农民工是主力。这些人口不回去,要不要解决他们在就业地城市的居住问题?现代化之时,他们的居住怎么办?未来我们希望不再存在“农民工”这样的称谓。三是高房价的原因究竟在哪里?高房价的根本原因是居住用地少,北上广深居民用地和人口增长失衡,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低,工业和办公楼用地多。二十大重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房地产不仅是短期调控和风险管控问题,更是制度重建和发展模式重建问题。房地产是全局性、整体性、综合性的,也不是地方和一两个部门能解决的。应瞄准新的住房制度、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多部门协同制定综合性、长期性、制度性的房地产新政,明确与房地产相关的土地、税收、金融、公积金、预售、租赁、租售同权等的制度安排。给购房者、租房者,给房地产企业,给金融机构、给地方政府长期的可见的预期,市场才能稳定,房地产业才能稳定发展。三、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过去10年,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均名义增长17.6%,其中互联网近三年年均名义增长达36%,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创新和民生改善。疫情三年,信息技术服务业也经历了大起大落。2021年一季度以来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开始减速,从2020年四季度的21%降到2022年三季度的7.9%、四季度的10%,今年一季度增长11.2%,同过去十年的17.6%和疫情期间的21.2%的高点相比,仍有加快的空间。过去十年,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吸收就业的主要行业之一,累计新增就业30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更多。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一定程度上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吸收就业放缓。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强调了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强调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当中大显身手。今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进一步指明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的主要形态,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平台企业是平台经济的主体。如果我们在这个领域落后,未来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肯定是落后的。四、民营经济预期好转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地位,同时,贡献了50%以上的工业、50%以上的投资、50%以上的进出口。“三重压力”中的预期转弱,主要是民营经济预期转弱。前两年私营工业企业增长一直快于全部工业和国有企业,2022年后开始减速并低于国有企业,今年4月增长1.9%,仍在继续下滑。2022年民间投资增长呈下降态势,2022年年末降至0.9%,今年4月降至0.4%。从上面数据来看,民营经济预期转弱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针对这一轮民营经济预期转弱问题,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对一些不正确的议论和舆论要敢于“亮剑”,同时也提出了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从长远上考虑,避免屡屡出现民营经济预期转弱的问题。在理论上,进一步明确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地位作用;在法律和司法上,进一步健全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的产权保护制度;在准入上,进一步明确民间投资的“红灯“即负面清单,清除隐形壁垒;在政商关系上,进一步完善政商沟通制度,完善问责追责机制。同时,要着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这是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之一。五、加快城市化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较快,但城镇化质量不高。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很多是跟城市化有关系的,包括消费不足、农村居民收入低、人均消费量很低,都跟城镇化政策有关。如,农民财产性收入过低(2022年人均500元),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之差高达10倍。农民错过了财富快速增长阶段,原因是宅基地、农民住房的非市场化。由于农村户籍与集体所有制挂钩,决定了我国不能废除户籍制度。我提出要改革身份证制度,全国人口的身份证按常住地的住址登记,不再按户口所在地的住址登记,并据此划分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持有城市住址身份证的人口就是城市人口,登记的住址可以是产权房,也可以是租赁房。离开常住城市回到农村的,换发登记在农村住址的身份证。通过改革身份证制度,彻底解决城市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管理人口三个人口统计,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不同口径,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治理难题。要加快建立包括新市民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包括3亿农民工群体在内的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支持人口流入多的城市增加低价商品房和租赁房供给,通过扩大供给来抑制房价。当前的扩大内需中,应启动主要面向农民工的安居工程建设,利用空置工业用地、过剩商业用房等建设或改造低价住宅。六、进出口稳定增长净出口占GDP比重已大幅减少,内需比重提高。但是,不能用“三驾马车”看待国内国际循环的地位,并不是国内大循环可拉动97.5%的经济增长,国际循环拉动只拉动了2.5%,而是既要看需求和出口,也要看供给和进口。2020年我国16万亿进口中74%是用于生产。进口品占全部中间使用7%,若无进口,国内生产将缩减7%。进口已在生产中融入了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本身就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结果。我国自有资源不足,没有初级产品进口的成倍增加并融入国内大循环,经济不会增加10倍。疫情前两年,进出口是我国经济得以增长和恢复的亮点。去年10月后陷入负增长,今年以来情况不容乐观。中国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离不开进出口,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是“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我们既要扩大内需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虽然现在国际环境不友好,但是我们也一定要坚持这个基本方针,不能有任何动摇。我们要学会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扩大开放的本领,提高在矛盾挑战增多的国际环境中扩大开放的能力,积极主动地营造有利于扩大开放的国内国际环境。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扩大制度型开放,才能进一步扩大商品流动型、要素流动型开放的阶段,要主动对接国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体制改革。通过制度型开放,引领贸易和投资继续壮大。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减少不当干预。研究务实管用的稳定进出口和外资企业的增量政策,想方设法留住外企、民企的出口龙头企业。采取特殊政策弥补美国加征关税对出口企业的损害。以上,仅供参考,谢谢各位。*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学习·未来:共创培养机制,实现人才与企业、行业共同价值

2023年6月16日,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专题论坛“学习·未来”隆重召开。作为本届学术周的最后一个专场,也是本届学术周的闭幕式,本次论坛邀请了五所高校的学者们,围绕“学习·未来”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共创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助力人才与企业、人才与行业实现共同价值。论坛上还举行了“海淀区高校毕业生职场体验基地”授牌仪式及“同衡2023暑期实习生Young计划”启动仪式。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及嘉宾有: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永涛,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发展科科长马英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张悦,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彭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宋昆,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副主任熊文,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侯全华,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余侃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人事教育处副处长李志超,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人事处处长李洪波,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北森战略BU央国企事业部总经理王丹丹;以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副院长郑筱津、袁牧,西北分院常务副院长吴淼,总规划师林文棋,总工程师张险峰,副总规划师徐刚、卢庆强、曹宇钧、王彬汕、王健、陈晨、张弓、刘岩、杨明,副总建筑师赵霁欣,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所长刘巍以及党办主任、人力资源部主任肖爽、人力资源部副主任胡楠和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的老师们和同学们。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社会·技术:创新规划技术,回应转型发展时代的社会新需求

2023年6月15日,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第四场专题论坛“社会·技术”在北京成功举办。本专题论坛邀请了国内外规划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同参与,围绕首次公开发布的大师之问“规划三思”,交流大规划视界下的各项技术实践探索,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规划制度、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规划技术演进、文化景观概念下的城乡高质量发展三个版块,探讨如何创新中国城市治理政策、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应用以及如何从文化景观的视野推动文化与自然遗产协同保护,回应中国城市转型发展时代的社会新需求。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演进,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升,城市空间高品质提升的要求和空间利益主体多元复杂的社会需求,使传统城市与传统规划面临新问题与新挑战,时代呼唤能够准确拟合新问题的技术方法的突破。同时,能够恰如其分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技术,才能够在实践中获得不断发展优化的动力,具有生命力,推动城乡空间与社会生活高质量发展。应对这一时代议题,清华同衡学术周“社会·技术”专题论坛于2023年6月15号上午拉开帷幕。论坛议程经过缜密设计,预先请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原院长梁鹤年、伊利诺伊大学荣休教授张庭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宋峰七位专家分别提出他们最为关心的城乡时代思考洞见,呼应这些思考的内容,将论坛分为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规划制度、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规划技术演进、文化景观概念下的城乡高质量发展三大主题环节,每一个主题环节又包括学者做特邀主旨报告,以及依托清华同衡规划工作者们技术创新精彩实践案例的多个专题报告。论坛邀请到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原院长梁鹤年、日本金泽大学环境设计系教授及日本工程院院士沈振江、首规委办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处处长倪锋、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杨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来源等跨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上午环节嘉宾与报告人合影▲下午环节嘉宾与报告人合影会议伊始,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霍晓卫开场,介绍参会嘉宾及论坛主题,并邀请袁昕院长发表致辞。霍晓卫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霍晓卫院长在开场主持中谈到,城乡规划设计的行业发展是因为新的城乡社会问题与技术的双轮推动,问题是根本,包括新需求或者新矛盾。技术有可能是新生技术也可能是传统技术的新组合,能解决新问题的技术具有真正的生命力。“社会·技术”论坛的学术分享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是“当下与不远的未来,中国社会面临的究竟是哪些重大的真实城乡问题?大师们怎么看?”,第二是“面对这些真实问题,我们的规划技术创新是如何做出回应的?规划工作者们如何探索与实践?”希望能以此推动学界业界捕捉社会真问题、直面社会真需求、解决真问题,从大规划的视界给予规划技术方向和实践提供探索。
2023年6月17日
其他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生态·城乡:城乡统筹推进共同富裕,生态文明促进城乡发展

2023年6月14日,第九届清华同衡专题论坛“生态·城乡”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城乡统筹推进共同富裕、生态文明促进城乡发展”的主题,立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邀请全国各地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从业人员,从政策解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三个维度展开探讨与交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本届学术周的“生态·城乡”专题论坛,邀请到全国各地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从业人员,各位嘉宾与报告人围绕“城乡统筹推进共同富裕、生态文明促进城乡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入探索与交流分享。第一环节围绕“城乡统筹推进共同富裕”,探讨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中,面向实施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基于文旅融合赋能的乡村振兴以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从县域尺度剖析城镇化规律,探索以县域为单元、以人为核心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规划实施路径。第二环节围绕“生态文明促进城乡发展”,重点探讨生态文明背景下,在生态敏感区、非建设空间等区域的生态系统修复和价值转化,在城乡统筹区域生态保护和城乡发展关系的理念和技术变革,探索更加系统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论坛第一环节由清华同衡副总规划师王健主持,郑筱津副院长致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悦,清华同衡副总规划师杨明、总体四所所长闫琳分别展开了精彩的主旨报告。清华同衡郭志伟、林凯旋、闫璟、王佳、吴邦銮、孙娜、卓琳分别针对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实践报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悦,中国旅游景区协会规划专委会秘书长潘肖澎,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副教授李华东,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院副院长冯新刚,清华同衡副院长袁牧分别对实践报告做出了深度点评。论坛第二环节由清华同衡副总规划师王彬汕主持。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郧文聚,清华同衡生态城市所所长邹涛分别展开了精彩的主旨报告。清华同衡郝庆、谢宇、刘烜赫、苏唱
2023年6月16日
其他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品质·生活”专题论坛

“规划视界——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于2023年6月11日正式开幕。6月13日上午9:00“品质·生活”专题论坛准时拉开帷幕。高质量发展时代,规划重点正在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满足全体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成为规划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我们希望城镇和乡村能够为全体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和美好的生活环境,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全方位需求,成为“全龄人群”的宜居家园。本次专题论坛分为“详细规划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面向综合实施的详细规划”两个版块,我们邀请到深度参与详细规划实践的政府管理者、知名学者、企业界和规划实践者等各方人士,围绕“品质”“生活”这两个关键词,结合不同类型的规划实践案例共同探讨分析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规划策略和行动方法。2023年6月13日,“品质·生活”专题论坛准时拉开帷幕。上午版块的论坛由清华同衡详规中心副主任杨军主持,袁昕院长致辞。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浚,清华同衡恽爽副院长分别展开了精彩的主旨报告。清华同衡黄嫦玲、陈永强、张东谦、冯刚、刘宏分别针对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实践报告。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黄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清华同衡张晓光副总规划师各自对实践报告做出了深度点评。下午版块的论坛由清华同衡详规中心副主任于润东主持,恽爽副院长致辞。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清华同衡张飏副总规划师分别展开了精彩的主旨报告。清华同衡刘巍、程洁心、李丹、李洋、徐慧君、杨超、王韵嘉、赵博、崔亚楠分别针对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实践报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规划实施一处处长杨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清华同衡徐刚副总规划师、沈丹副总规划师各自对实践报告做出了深度点评。▲上午环节嘉宾与报告人合影▲下午环节嘉宾与报告人合影
2023年6月14日
其他

2023清华同衡学术周 | 区域·都市: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空间治理与城市发展新局面

推进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空间治理与城市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23年6月12日,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专题论坛“区域·都市”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主题,立足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邀请全国各地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从业人员,从“国家战略与区域协同治理、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系统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探索”三个维度展开探讨与交流。出席本次专题论坛的嘉宾有: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始人、资深顾问专家尹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裕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武廷海;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国土空间规划领域总师贾克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田莉;以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筱津,总工程师张险峰,副总规划师卢庆强、曹宇钧、王健、汪淳。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到来自各地的自然资源规划管理、研究、设计机构的嘉宾参会。▲上午环节嘉宾与报告人合影▲下午环节嘉宾与报告人合影论坛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险峰主持。他首先就本场论坛的背景进行了解读,指出我国当前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区域和城市格局,但无论是区域开放合作共治、国土空间格局、都市结构与功能、都市活力韧性和可持续,都还面临长期挑战并值得深入研究。而本次专题论坛正是围绕“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这一目标和主题,立足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开展研讨与学术交流以探索中国特色空间治理与城市发展道路。尹稚教授和郑筱津副院长分别发表致辞。“
2023年6月13日
其他

拓视界 创未来 | 2023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盛大开幕

2023年6月11日,以“规划视界”为主题的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为期六天。首日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和企业界代表,以更高的视角和更广的维度解读行业机会与前景,并分享清华同衡不同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与会人员携手探索新时空背景下的规划视界,期待在共同努力下,打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首日论坛分为开幕式、巅峰讲坛及同衡技术报告三个环节。出席首日论坛的领导及嘉宾有: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副会长孙安军、原副会长吴建平、秘书长谢盈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副秘书长曲长虹,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化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国家文物局前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CEO吴甘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副总规划师董珂,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路林、城市更新规划所所长王崇烈、科技委副总师兼计财处处长吕海虹、科技委副总师兼总工办(编辑部)主任周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任飞,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福海,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朱帅,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始人、资深顾问专家尹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吴晞、院长袁昕、副院长郑筱津、袁牧、恽爽、潘芳、霍晓卫及各地方分院院长、技术总工,以及媒体界人士等。本届学术周还特别邀请来自北京、河北、湖南、福建、安徽、山西、四川等地的城乡规划研究、管理和设计机构的嘉宾参会。▲与会嘉宾合影
2023年6月11日
其他

战略合作 服务山西 | 山西省规划院-清华同衡联合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研讨会圆满举行

导读6月5日,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省规划院”)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同衡”)共同创立的联合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战略合作·服务山西”研讨会圆满举行。揭牌仪式暨研讨会在山西省规划院东二楼会议室举行。原山西省住建厅一级巡视员、山西省规划院高级技术顾问李锦生、清华同衡院长袁昕、副院长潘芳、副院长霍晓卫、总规划师林文棋,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地集团”)总经理助理王国卿、山西省规划院董事长宁学军、副董事长路广英、总规划师史文正等出席会议。揭牌仪式环节,宁学军董事长和袁昕院长分别介绍了山西省规划院和清华同衡的发展历程和对联合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山西省级高端智库的共建愿景,山西省规划院高级技术顾问李锦生对联合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提出期望,希望中心能够聚焦地区真问题,产出发展真举措。随后,山西省规划院与清华同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为联合发展研究中心进行揭牌。研讨会环节,山西省规划院和清华同衡的专家基于联合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基础和山西省需求,围绕智库建设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研讨。山西省规划院路广英副董事长介绍了全院40年来智库发展成果,以及未来打造“晋规智库”品牌的思路,同时提出联合发展研究中心的合作共建方向。山西省规划院史文正总规划师分享了多源数据融合下的山西省城市活力研究成果。清华同衡霍晓卫副院长详细介绍了“科学认识
2023年6月9日
其他

2023学术周议程 | “学习·未来”专题论坛暨清华同衡第九届学术周闭幕式邀您参加

作为行业内备受关注的重点企业,清华同衡对规划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尤为重视。2023年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活动,特增设“学习·未来”论坛,邀请华中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的嘉宾,深入探讨如何将高校学科专业教育与社会企业需求有效衔接,校企联合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全力攻坚促就业等问题,将以更高的视角和更广的维度来解读我们的事业、我们的行业和我们的未来,共同探索面向新时代的规划人才培养。2023年6月16日(周五)上午09:00-12:30西办公区一层100报告厅“学习·未来”专题论坛暨清华同衡第九届学术周闭幕式邀您参加!论坛议程第1版块启动仪式主持人:袁
2023年6月7日
其他

2023学术周议程 | “生态·城乡”专题论坛诚邀您参加!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中,基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生态资源调查评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修复与土地综合整治,生态补偿制度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必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分类施策,形成县-镇-村的整体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生态·城乡专题论坛,旨在通过政策解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城乡共同富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清华同衡智慧。2023年6月14日(周三)全天西办公区一层100报告厅清华同衡学术周专题论坛“生态·城乡”邀您参加!论坛议程第1环节城乡统筹推进共同富裕主持人:王
2023年6月5日
其他

2023学术周议程 | “社会·技术”专题论坛诚邀您参加!

规划学科的技术发展从来都是受具体社会问题的驱动,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技术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不同历史时期的城乡空间与社会生活也正是因为恰如其分的技术创新才被认识、被改造、被实现。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演进,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升,城市空间高品质提升的要求、空间利益主体多元复杂的社会需求,使传统城市与传统规划面临新问题的挑战,也呼唤能够准确拟合新问题的技术方法的突破。社会与技术,当下与不远的未来,中国社会面临的究竟是哪些重大的真实城乡问题?大师们怎么看?技术与社会,面对这些真实问题,我们的规划技术创新是如何做出回应的?规划工作者们如何探索与实践?在“社会·技术”论坛中,我们将借助行业大师们的洞见,捕捉真问题,并以“规划三思”的形式正式发布,并试图通过具有技术创新特征的若干精彩实践案例展现同衡规划人脚踏实地的探索。2023年6月15日(周四)全天西办公区一层100报告厅清华同衡学术周专题论坛“社会·技术”邀您参加!根据“规划三思”专家们关于面向未来的思考内容为指引,本专场划分为如下三大板块: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规划制度、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规划技术演进、文化景观概念下的城乡高质量发展,各板块侧重点如下:(一)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规划制度: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原院长梁鹤年两位专家的思考为指引,聚焦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规划制度;(二)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规划技术演进:以伊利诺伊大学荣休教授张庭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三位专家的思考为引领,聚焦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规划技术演进;(三)文化景观概念下的城乡高质量发展: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宋峰两位专家的思考为统领,关注文化景观概念下的城乡高质量发展。学术期刊支持单位:《中国名城》杂志社本论坛现面向听众开放报名限额40名,先报先得报名二维码详见“论坛议程”后信息论坛议程第1环节主题介绍与嘉宾致辞主持人:霍晓卫,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08:45-09:00
2023年6月5日
其他

2023学术周议程 | “生态·城乡”专题论坛诚邀您参加!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探索中,基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生态资源调查评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修复与土地综合整治,生态补偿制度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必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分类施策,形成县-镇-村的整体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生态·城乡专题论坛,旨在通过政策解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城乡共同富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清华同衡智慧。2023年6月14日(周三)全天西办公区一层100报告厅清华同衡学术周专题论坛“生态·城乡”邀您参加!论坛议程第1环节城乡统筹推进共同富裕主持人:王
2023年6月5日
其他

2023学术周议程 | “品质·生活”专题论坛诚邀您参加!

高质量发展时代,规划重点正在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满足全体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成为规划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我们希望城镇和乡村能够为全体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和美好的生活环境,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全方位需求,成为“全龄人群”的宜居家园。为将这一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清华同衡不仅有理论方法的思考和宏观蓝图的谋划,也开展了大量实施层面的探索实践。本论坛将围绕“品质”、“生活”这两个关键词,结合不同类型的规划实践案例共同探讨分析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城市”,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规划策略和行动方法。2023年6月13日(周二)全天西办公区一层100报告厅清华同衡学术周专题论坛“品质·生活”邀您参加!论坛议程第1版块详细规划的关键技术创新主持人:杨
2023年6月2日
其他

2023学术周议程 | “区域·都市”专题论坛诚邀您参加!

围绕“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这一目标和主题,立足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深化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人民城市”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统筹国家、区域、城市、社区,统筹战略、规划、建设、治理,统筹存量、增量、质量和流量,完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空间治理与城市发展道路。6月12日(周一)
2023年6月2日
其他

六一特辑 | 小小朋友能为大大城市做些什么?

导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一个城市既有的使命,更是城市治理的根本之道。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忽略一个特殊群体的声音——儿童的声音。我们生活的城市,不仅仅是成年人的城市,更是儿童的城市,因此,城市的建设,也需要更广泛的儿童参与。随着“清河社区花园网络项目”的推进,清华同衡生态城市研究所陪伴清河街道的绿色更新与社区发展,在社区、公园、企业等多个场域,通过参与式设计、花园共建、自然体验、博物科普等多种方式,引导儿童关注身边的自然与社区环境,并参与其中,一起为更美好的城市贡献力量。从身边做起,点滴陪伴,微光引路,星火燎原。一起来看一看,在美丽清河街道,小小朋友为城市建设贡献的大大力量!01在河畔——一起营造植物标本墙在清河之畔,新落成一个“儿童友好”的自然乐园——绿舟乐园,为周边的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微型游乐场。“清河绿舟”logo门,也是孩子们的“钻钻爬爬”乐园小朋友可以在沙坑里建造小小世界,在“蓝色波浪”自由奔跑,在“绿舟”里认识清河飞羽精灵,也可以滑滑梯,变成一只“自在遨游”的小鱼~在沙坑里建造小小世界(左);在“蓝色波浪”自由奔跑(右)在“绿舟”里认识清河飞羽精灵(左);滑滑梯,变成一只“自在遨游”的小鱼(右)除了好玩的设施,乐园里还有丰富多样的植物。在小朋友的世界里,“植物”不仅是美丽的装点,也是可以细嗅、可以触摸、可以仔细观察和认识的“朋友”。绿舟乐园里结合场地现状,特设一面“半完成”状态的植物标本墙,留给小朋友们完成,让小朋友们既能够有机会认识和感知场地里的植物朋友们,也有机会参与到自己乐园的建设中。在金色的秋天里,一起走进自然深处植物课堂——让小朋友们认识更多植物朋友,了解如何设计身边环境制作植物标本,留下属于自己的“植物故事”目前,小朋友们参与制作的标本已经上墙,这些标本将带着孩子们秋天的快乐记忆,在“绿舟乐园”里,向更多来这里玩耍的孩子们“讲述”这片场地上专属的植物故事,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故事。02在屋顶——共话共策屋顶花园的美好明天2022年7月14日下午,海淀区清河生活馆二层迎来了二十多位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一起参加家门口的生活馆屋顶花园共建启动会。20多位社区的大小朋友们齐聚在生活馆,共话屋顶花园的未来。从“屋顶印象”开始,小朋友们踊跃发言,随着话题的展开,大家对屋顶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在屋顶踏勘环节,小朋友们分组在屋顶进行了初步的体验,通过看、听、闻、想,在实地探勘过程中发现场地问题,并思考未来的场地使用需求。在讨论环节,你一句,我一句,共同发现屋顶问题;开动脑筋,思考解决办法,并通过贴图绘的方式,一起畅想未来屋顶花园的美好愿景。梳理场地问题愿景贴图绘一起给花园起名字在起名环节,小朋友们脑洞大开,不到5分钟,就想出十余个名字,最终通过投票,给屋顶花园起名为诗意满满的——“世外桃花园”。清河生活馆屋顶花园,也以新名字为起点,开启了大手拉小手、共建共享“世外桃花园”的新篇章!03在屋顶——用厨余垃圾制作“美味大餐”,滋养美丽屋顶花园由小朋友们共同参与设计的屋顶花园逐渐显出雏形,种植了19种芳香植物、药用植物的种植箱里,植物们逐渐复苏,点“靓”了原来空荡荡的屋顶,此外还有9个空余的种植箱等待可食用的植物们入住,为了给蔬菜们提供对环境更友好的肥料,来自毛纺北社区的十多位小朋友们提着积攒的一袋袋生厨余垃圾来到屋顶,一起给植物们准备“大餐”。制作堆肥前的“堆肥微课堂”在堆肥微课堂,小朋友们认真了解堆肥的意义及原理,学习堆肥的方法,并在屋顶,一起进行了波卡希堆肥实践。大家你一把我一把,把不同种类的厨余大餐送进波卡希堆肥桶,制作成“一层厨余、一层EM菌糠的‘千层饼’”。盖上密闭的盖子,波卡希堆肥桶里很快就会变得热闹起来,各种各样的细菌们在舒适的环境里被激活,开始“大快朵颐”,这些“厨余垃圾”们,则会逐渐被分解,变成营养丰富的养料,在大约4周后,回归土壤,滋养屋顶花园里的植物们。厨余垃圾粉碎波卡希堆肥在不久后,植物结出的果实,或是死去后留下枯萎的残枝落叶,又可以在微生物的帮助下,变成新的养料,滋养新的植物,形成一个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循环。04在社区——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无论是新花园的共建,还是老花园的更新,小朋友们都是参与其中的重要力量。诞生于2019年的加气厂幸福花园,最初即是由30多位志愿者及居民共建而来,在共建过程中,也吸引了多位小朋友的参与。随着时间的流逝,社区的小朋友们慢慢长大,幸福花园陪伴他们一起走过4年,也逐渐“老去“,终于在2023年5月26日、5月28日迎来了花园的更新提升,开启了老花园的路面修整铺设、植物整理更新、设施翻新等工作。石子路面铺设是花园更新中的大工程,志愿者和社区居民们一铲一铲将一大堆石子搬运、铺开,在放学时分,回家的孩子们闻声而来,纷纷加入搬运队伍,石子堆在孩子们手中小小铲的助力下,很快“躺在”花园路上,成为未来小朋友们快乐奔跑嬉戏、细嗅蔷薇、近观昆虫的“坚实基础”。在花园植物种植过程中,小朋友们也纷纷加入,去盆、挖坑、埋土、浇水,动作逐渐熟练,在欢声笑语中相互帮助配合。幸福花园焕然一新,继续陪伴孩子们度过快乐童年。05在爸爸妈妈单位——花式体验自然爸爸妈妈的写字楼里,不仅只有工作,还有丰富的自然体验活动。可以领取一包种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植。可以在植物卡片上,写上对爸爸妈妈的祝福。可以分享自己的植物故事,贴在故事墙上,让更多的叔叔阿姨们看到,传递“童心“的温暖和力量。来自5岁小朋友的植物故事以自然为媒介,在水泥森林的写字楼里,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找回失落的“童心“,找回与自然的“链接”。06结语美好城市的创建需要更多元群体的参与,儿童小小的力量不容忽视,通过多种方式,倾听儿童的声音,引导儿童的参与,才能更好地从儿童视角发现城市的问题,促进城市向着更加“儿童友好”的方向更新和发展;才能更好地激发包括儿童在内的大众对城市环境的关注与责任心,一起创建更好的城市、更好的未来!相关链接清河“儿童友好”实践,为了孩子们更好的童年排版|李刚封面图/图片|供稿部门供稿|清华同衡
2023年6月1日
其他

阔别3年,重装回归!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诚邀您展望城乡未来

“清华同衡学术周”始创于2013年,遵循“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思路,依托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多业务板块和多专业实践特点,致力于传播清华精神、同衡价值、学术声音,将专业的求索纳入开放胸怀,为知识的殿堂注入烟火人气,十余年来,累计邀请100多位专家学者、200多家各界媒体,分享了300多个学术报告,接待了4000多位现场嘉宾,已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内外广受关注的学术品牌。2023年6月,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重装回归,敬请期待!时间将历史和未来相连,空间承载着各类资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不再局限于时空的限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跨时空的交流和互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碰撞为人们开启了全新的视野。规划是视野的实践,是运用视野展望未来的行动,在新的时空视角下,城乡规划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行业有哪些现状、趋势和挑战?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更好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理念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带着多样化的视野和思考清华同衡学术周在阔别三年后,2023年6月11日至16日重装回归!第九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围绕“规划视界”这一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政府机构和企业界代表,以更高的视角和更广的维度来解读我们的事业、我们的行业和我们的未来。我们着力打造一场行业精品的学术交流,为规划行业、为城乡融合、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再次真诚地邀请您莅临参会,与我们共同探讨行业机会与前景,共谋可持续发展的更美好未来。*
2023年5月26日
其他

喜报!清华同衡14个责任规划师团队荣获“2022年度优秀责任规划师”称号

导读2023年3月9日,2022年度北京市责任规划师总结交流大会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不忘为民初心,携手奋发前行——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的探索、实践与反思”。全市数百位责任规划师、行业专家及街乡工作人员参与交流,来自多家单位的121支团队荣获2022年度“优秀责任规划师”称号。清华同衡责任规划师团队再创佳绩,共计14个团队荣获“优秀责任规划师”称号。自2019年5月以来,责任规划师制度体系日益完善,逐渐实现责任规划师的职业化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市全市共64家单位、近300个团队、数千从业人员和大量行业知名专家参与其中。三年半以来,清华同衡责任规划师扎身驻地服务,工作遍及全市16个区的61个街道、乡镇。全院6大中心、17个专业部所,共计200余人广泛、深度参与北京责任规划师工作。我院系统梳理责任规划师工作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和管理方式,结合各区县业务情况,统筹各片区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水平,增加业务与技术交流,打造我院开展精细化城市治理相关业务的落地实践基础,形成了具有同衡特色的责任规划师业务体系,涵盖:●
2023年3月20日
其他

实用性村庄规划:根植本土以规划手段助力乡村善治

导读清华同衡贵州分院根植于贵阳市花溪区、贵阳贵安等研究基地,率先开展贵州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从“区县—乡镇—村庄”多个层面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进研究。本文以贵州分院村庄规划实践为例,从规划运行、编制重点和实用路径三个方面探讨新时期村庄规划如何兼顾系统性规划和简单实用性需求的实践路径。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空间治理体系改革背景下,村庄规划是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任务和各部门乡村振兴任务的最终落实,是引导乡村振兴、开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规划内容的落地需立足于乡村自身生态和发展规律,因此更加强调“多规合一”全要素系统性管控和“简单实用”切实指导村庄发展。清华同衡贵州分院根植于贵阳市花溪区、贵阳贵安等研究基地,率先开展贵州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从“区县—乡镇—村庄”多个层面对乡村板块人口、产业、土地、文化等发展需求和趋势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进研究。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2022年全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和最美乡村规划师评选活动中,分院承接的《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大洪村村庄规划》入选贵州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名单,获优秀奖;分院何浪、卓琳两位驻村规划师入选贵州省“最美乡村规划师”。本文以贵州分院村庄规划实践为例,从规划运行、编制重点和实用路径三个方面探讨新时期村庄规划如何兼顾系统性规划和简单实用性需求的实践路径。一、基于实用性与有效性,规管结合,构建乡村治理体系1.编制体系立足“实用性”要求,精细化规划内容。基于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和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编制深度要求,村庄规划在落实上位管控的基础上,统筹村庄全域全要素,考虑人口、土地、产业、设施、人居环境等多种因素,根据村庄实际发展阶段和诉求制定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实现规划管理和乡村振兴。“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路径2.管理体系保障规划运行,构建支撑规划实施管理的工作机制。借由贵州分院在区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基础,村庄规划项目组协助地方政府共同建立了“区县管理—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工作开展模式,贯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工作传导体系,保证规划既符合各级政府部门的管控要求,也能便于乡镇及村委的实施管理,同时充分体现村民合理诉求。“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传导体系3.驻村规划师陪伴式规划,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为了加深对村庄的认识,了解乡镇和村庄发展诉求,项目组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乡镇座谈、村民代表大会、坝坝会、入户调研、随机采访、“线上+线下”问卷等方式多维度了解村庄现状情况和村民发展诉求。同时,以贵州省1+1驻村规划师工作机制为契机,分院选派4名驻村规划师参与地方政府驻村工作,深度参与到村庄建设、项目实施和乡村治理工作中,力求做到陪伴式村庄规划,保障规划最终落实。驻村规划师参与乡村建设二、基于乡村差异性特征,分类定标,聚焦重点精确指导基于贵州喀斯特地貌特性,贵州村庄分布普遍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山地村庄分布特征,因客观条件不同导致发展阶段差异化。本次贵州分院承接了贵阳市花溪区西南部四个乡镇的村庄规划,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地貌、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花溪区在该板块大力发展山地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业。项目组通过分析上位管控要求、村庄基本发展要素、区域发展特点等制定村庄分类评价体系,同时根据该板块乡村产业振兴的区域发展目标,进一步研判村庄特征,明确村庄在区域内承载的功能,以分类指引规划,呈现差异化规划策略、内容与成果要求。村庄分类评价体系村庄功能分类及发展方向1.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村庄用地布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本次村庄规划存量盘活和用地优化的重要探索之一,通过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乡村生态系统。围绕乡村振兴土地整治“提功能、优布局、补短板、惠民生”12字方针,聚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用地布局优化,同时针对具有重点发展潜力的村庄,探索用地留白机制,在落实上位三线管控的基础上,通过村庄存量低效建设用地梳理,结合自然村庄分级分类,从优先保障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角度优化村庄用地布局。(1)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一方面,结合“一户一宅”政策,梳理农村一户多宅户数,并进行建筑质量评价,确定可优先腾挪的农村宅基地,并明确其利用方式;另一方面,梳理村域范围内闲置公用设施用地、采矿用地等其它闲置低效用地,结合村庄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需求,通过转变为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用设施用地或留白用地等进行盘活。(2)农用地整理:根据贵州地区山多地少的特征,改变以往单一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土地整治模式。在落实上位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基础上,探索区域内一般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激发土地潜力,优化村庄农业空间布局。2.聚焦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建设宜居美丽乡村(1)村庄风貌提升:村庄风貌提升需考虑乡村中的山林、农田、村庄聚落分布和建筑肌理,保证村庄风貌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规划通过视线分析人视角下不同观景点与周边环境的视线联系,确定风貌重点改造区域,并结合农房整理和建筑质量评价,提出农房整治的模式。基于人视角的景观视线分析辅助确定重点风貌改造区(2)村庄景观环境提升:通过肌理识别,利用村寨内的空闲地、宅旁绿地、宅旁菜园、田地等拓展村内公共空间,重点对村内空闲地、主要通道两侧和庭院景观等方面进行景观提升。宅旁小菜园景观主要通道两侧景观提升庭院景观提升3.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本次“实用性”村庄规划以多轮的规划和建设实际情况,重点聚焦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完善,进一步补齐村庄基础设施短板。(1)以建设实施为目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农村污水治理:根据贵州山区高差较大、村居点较为分散的实际情况,根据村庄区位,居民点聚集情况,村域范围内高差等现状明确村庄污水治理模式。同时对标修建性详细规划,在村庄建设规划中细化到管径布局、污水处理站位置及规模等内容,切实指导项目建设实施。(2)公服设施按需配置,提高设施集约化水平差别化配套要素,实现村庄“设施按需配置,服务全面覆盖”。结合村庄分级,中心村重点布局教育、医疗、农村物流商业、社会保障等相关设施,形成区域公共服务中心,辐射周边一般发展村庄;一般村根据村庄实际需求,配置满足村民基本生活服务的文化体育,老年服务等设施。表
其他

元宵节快乐!

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封面图/头图
其他

清华同衡10个项目斩获2022年IFLA AAPME国际大奖!

导读2022年8月30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公布了20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风景园林奖(IFLA
2022年9月4日
其他

清河“儿童友好”实践,为了孩子们更好的童年

导读清华同衡生态城市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积极探索“儿童友好”与“自然教育”的相关实践。在儿童节,让我们一起来盘点关于“儿童友好”的那些事儿。在疫情频发的当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越发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对于儿童来说,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是理想的游乐场,也是生动的户外教室,是童年时光里不可或缺的存在。在高密度的城区里,当无法出门远行时,如何带给孩子们更好的自然体验?我们常常以家门为界限,将门以内的空间定义为家;将门以外的空间,定义为外面的世界。我们常常忽略,当我们将门和窗打开,就已经引入了外面的空间和环境。如果眼光看得再远一点,我们会发现,那些距离家门一步之遥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孩子有很大机会在这里认识他们生命里的第一片绿叶,摘下第一朵花,遇见第一只昆虫。等他们长大了,他们会在其中奔跑、玩耍、跌倒再爬起;我们在阳台上呼唤他们回家吃饭;我们的父母在里面悄悄种了玫瑰,或是大葱;我们闻着它的气息醒来或是入睡;即使我们的行色如此匆匆,无法停下脚步来看它一眼,也总会有一两片绿色飘入眼帘。我们想营造更美好的家园,一个儿童友好,自然向好的家园。清华同衡生态城市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积极探索“儿童友好”与“自然教育”的相关实践,在儿童节,让我们一起来盘点关于“儿童友好”的那些事儿。构建社区花园网络,共同拥抱自然生活2020年,清河街道“共建共享,美好社区”(美和园)
2022年6月1日
其他

清华同衡多个项目入选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

导读“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在获奖名单中,我院参与了包括“最佳实践”和“优秀案例”在内的7个项目。在北京城市更新专项小组推动实施专班指导和市委城市工作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支持下,由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组织开展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结果已经揭晓。从来自全市100多家单位推荐/申报的210个报名项目当中,最终评选出城市更新“最佳实践”16项,“优秀案例”18项,共计34项获奖项目。在获奖名单中,清华同衡有幸参与了其中7项,包括“最佳实践”5项和“优秀案例”2项。清华同衡参与项目获奖情况:城市更新“最佳实践”(5项)
2022年5月7日
其他

国空面对面 | 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实践与探索

导读贵州自2016年以来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在不同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为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学术资源。为加强涉空间类不同行业间的全方位交流,3月11日下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分院组织开展了“国空面对面”主题沙龙活动。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框架基本形成,贵州省也在不同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贵州自2016年以来开展“多规合一”试点,陆续制定《贵州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贵州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贵州省市(州)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贵州省新增耕地指标核定技术指引(试行)》,完成全省三调数据成果、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等相关工作,在“多规合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而时隔十年,再次聚焦贵州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的出台,为贵州指明了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贵州省的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和新课题。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的组织和领导之下,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指导组的技术单位开展实地技术指导、责任片区技术全覆盖的工作模式,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技术问题上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为贵州省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学术资源。为加强涉空间类不同行业间的全方位交流,3月11日下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分院组织开展了“国空面对面”主题沙龙活动,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省自然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贵州省第一测绘院、贵州省第三测绘院、遵义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分院总规划师周扬主持。图表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张险峰:市县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的挑战与出路思考

导读2021年9月26日下午,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学术对话二十七“市县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在成都成功举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委会、国外规划学委会委员,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张险峰以“市县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的挑战与出路思考”为题作主题报告。以下为报告的主要内容。内容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2022年2月15日
其他

发展无极限 行稳方致远 | 清华同衡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顺利举行(内附迎虎年彩蛋)

导读2022年1月26日,2021-2022年度清华同衡年终工作总结大会在西区办公区报告厅顺利举行。1月26日,2021-2022年度清华同衡年终工作总结大会顺利举行。大会由清华同衡副院长恽爽主持,会议邀请了清控人居控股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清华同衡董事长吴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庄惟敏院士,清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尹稚,清控人居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兼总裁助理、清华同衡监事主席单胜召,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副院长任飞,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福海、林霄出席,与清华同衡院领导及员工代表一同回顾总结2021年,展望2022年,并为优秀项目、员工和团队颁奖。为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聚集风险,本次大会为线上下同步举行,并严格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现场参会员工主动出示实时“健康码”和“行程码”进入会场,自觉全程佩戴口罩。党政工作总结: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百年首先,清华同衡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潘芳围绕党建引领、公司治理、人才发展、宣传工作、后勤保障、工会工作等六个方面做党政管理工作总结。清华同衡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2022年1月28日
其他

袁昕:发展的极限——增长不是永恒的,发展才是

PPT,院长们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蓝色的背景,多少有点忧郁的感觉,可能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家情绪潜意识的表现,但蓝色也有着深邃的含义。我今年总结的主题是:增长不是永恒的,发展才是。袁
2022年1月27日
其他

老街新“数”说,数字沉浸式学术分享会在知造局举行

导读“2021年度历史街区再利用追踪评价分析研究分享会”于近日成功举办。分享会采用数字沉浸式体验与研究成果展示相结合方式举行,来自遗产保护、数据分析、文旅产业、社区管理、街区运营、网红门店经营等不同领域嘉宾及观众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与交流。老街大家说“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老街;每座城市都应至少有一条老街;老街像是家里的老人,他沉淀的美、历史和知识,值得被欣赏、尊重和讲述;老街应该是包容的,最适合城市里不同的人无目的地轻松溜达;老街应该是便捷的,让所有人方便到达使用和了解它;老街应该能像老人爱护孩子一样孕育和呵护城市的新生力量。老街老了,它值得被精细对待,也值得被更多人关注。”分享会现场主题短片《老街大家说》2022年1月22日下午,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2年1月25日
其他

北京规划奖 | 国际园区的“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

导读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首提“公园城市”的理念,强调“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描绘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公园城市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模式,是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探索。01项目背景青岛中德生态园位于胶州湾西岸,是中德两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的国际示范基地,承担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探索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的使命。为吸引国际资本与合作,吸引全球高端产业与人才,争创国际一流园区,生态园必须具备国际吸引力的高品质环境。图1
2022年1月19日
其他

北京规划奖 | 为城市长远发展预留高质量战略空间 ——《北京市战略留白用地管理办法》制定研究

导读对远期建设地区实行战略留白,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是北京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规划举措。《北京市战略留白用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研究工作采取“政府领衔+智库支撑”的模式展开,由北京市规自委总体处牵头,清华同衡提供主要编研支撑。最终形成的《办法》包含总则、科学合理划定、严格现状管控、实现实地留白、优化空间布局、强化责任落实等内容,充分阐释了战略留白用地的目的意义、管控引导要求和监督管理机制。该《办法》已于2020年4月10日公开发布。01项目背景对远期建设地区实行战略留白,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是北京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规划举措。蔡奇书记高度肯定战略留白是分区规划的重大创新,两次批示要对战略留白管理工作做出规定。本次工作由北京市规自委总体处牵头,采取“政府领衔+智库支撑”的工作模式,开展战略留白管理办法制定研究。我院研究团队在项目负责人潘芳副院长的带领下深度参与办法框架思路的制定、国内外案例研究、《办法》主要内容的编写等重要工作,其中形成的战略留白管理办法研究报告为《办法》的制定提供了严谨细致的技术保障。项目荣获
2022年1月17日
其他

喜讯!清华同衡47项优秀项目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

导读“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来自48家单位的449个项目参加本届评选,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117项,共计207项获奖项目。“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是北京市城乡规划领域最高奖项,我院在本届评选中,总计获奖47项(包括联合申报),其中特等奖1项(参与)、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2项。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指导开展、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组织的“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来自48家单位的449个项目参加本届评选,最终共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117项,共计207项获奖项目。在本届评选中我院总计获奖47项(包括联合申报),其中特等奖1项(参与)、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2项。获奖项目介绍特等奖1项
2021年12月31日
其他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专家解读:扩大开放合作的国际朋友圈

导读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了我国西部地区在国家开放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成都都市圈处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区,共建链接全球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是成都都市圈的重要战略使命。近年来,成都都市圈致力于塑造国际化、开放性的区域发展标识,《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设置了“扩大开放合作”专章篇幅,浓墨重彩地部署了构建全方位立体开放合作新格局、协同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一体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任务,体现了成都都市圈在扩大开放合作国际朋友圈方面的特色优势和目标愿景。内容来源:四川发展改革解读专家丨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始人、资深顾问专家01《规划》突出了“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思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全国陆海联动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成都都市圈作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合作前沿区域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规划》突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思路,强化与东南亚、南亚等重点地区的深度合作,建设性维护和完善多边经济治理机制,逐步构建全方位立体开放合作格局。成都都市圈依托交通要道、经济廊道,从四个方向全方位链接国际市场。东向开放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借助长江黄金水道,拓展与东北亚、美洲地区的国际经贸合作;南向开放突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南向至东盟铁海联运、公铁联运班列为纽带,触达东南亚、南亚各国;西向开放依托国际航线和中欧班列,建设面向欧洲及中西亚的国际市场主枢纽和重要门户;北向开放重点提升北上出川通道建设水平,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都都市圈在西向、南向开放中更具有区位优势和示范意义,将做大做强“双枢纽”、链接重点“大通道”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了充分发挥成都都市圈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独特地缘优势,《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双机场”、成都国际铁路港两大国际门户枢纽能级。一方面,推进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营,建设引领西部开放发展的国际航空枢纽;另一方面,加快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实施中欧班列(成都)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探索与重庆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生效的背景下,加快打造以成渝地区为起点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我国推动国际经贸规则改革、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02《规划》强调开放平台高质量发展“以点带面”发挥引领作用《规划》提出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能级提升完善开放战略枢纽,高标准打造国际贸易投资平台,高水平举办重大展会活动。“四高”建设要求凸显了成都都市圈“以点带面”,在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发展思路。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要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吸引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加强与重庆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开放和联动建设,在产业、创新、开放、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发展极核。高能级提升完善开放战略枢纽重点要提升空港、铁路港两大国际门户枢纽能级。不断完善“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构建以成都为核心的“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国际大通道,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围绕关键的流量节点规划建设枢纽型经济功能——天府国际机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再布点设立综合保税区、开放口岸,从而使对外开放功能体系更加完善。比如,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国际铁路港、青白江欧洲产业城、淮州新城等产业功能区,配套设立综合保税区和开放口岸,承接国际铁路港的辐射带动。目前,成都国际铁路港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吞吐能力近100万标箱,是国家向西开放的主要通道和亚欧国际贸易物流的重点节点。重庆、成都联手打造中欧班列(成渝)统一品牌,逐步建立自身的区域物流通道优势。成渝两地的“电子口岸卡”业务率先实现跨关区通办。据统计,企业单次业务办理可节约近1000元人民币,业务办理时间压缩2/3以上。高标准打造国际贸易投资平台方面,《规划》布局了一系列国际化、专业化功能平台。如国际贸易功能导向的“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际合作功能导向的中国—欧洲中心,农业发展功能导向的国家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中国(成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成都都市圈对外开放合作的一大特色是设立中日、中法、中德、中意、中韩、新加坡、港澳台等国际(地区)合作园区,通过高水平引进和聚集境外优质资源、优势产业,开展外资便利化政策试验,率先建成一批产城融合的国别园区,作为都市圈的“国际客厅”。高水平举办重大展会活动,是都市圈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规划》提出了由都市圈内各城市共同承办一系列国际性大型展会活动,依托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等平台拓展智慧会展、云展览等新的会展业态。由此,壮大流量经济规模,溢出和拉动周边城市餐饮、酒店、文化、旅游、物流和交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展示引进国际优质产品和服务,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有效激发国内市场的消费活力,更好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让平台红利惠及都市圈所有城市、服务人民生活品质提升。03《规划》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重点任务增强都市圈国际化特色开放合作平台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开放制度和政策体系支持。为支持成都都市圈扩大开放合作的国际朋友圈,《规划》着重从扩大现代服务业开放、整体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增进多层次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改革举措。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体育、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是增添都市圈“国际范儿”底色的应有之义。成都的动漫游戏产业已有一定规模基础,《规划》布局设立动漫游戏出口基地,鼓励数字贸易发展,有利于推动成都都市圈品牌形象的“组团出海”,引导塑造海外青少年一代对成都的美好印象,吸引外国游客专程到成都都市圈深度体验,感受数字经济场景、一睹大熊猫风采,畅游天府乐高乐园。成都都市圈也在积极通过争取设立外国领事馆、开通国际直航航线(班)、建立友好城市及友好合作关系等方式,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城市的交流合作。承办主场外交活动也是扩大成都都市圈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2019年12月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办,让成都走到了国家主场外交的前台,成都获得了更全面的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了国际知名度。04争取更大力度体制机制创新共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规划》为成都都市圈扩大开放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指引,也要求成都都市圈争取更多运行机制层面的创新。一是在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框架下,争取实施综合改革授权试点政策,探索实现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深化制度型开放,提高生产要素流动便利度,为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探索试验高标准规则,适时推动申报四川自贸试验区在天府国际机场设立新片区。二是强调支持成都都市圈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鼓励社会资本在成都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并争取在成都开展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试点。三是空港、铁路港等国际化门户枢纽建设应朝着共建共享的方向大步迈进,比如加快探索成都国际铁路港、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一港两区”一体化运营,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成都片区、资阳片区统一规划建设、开发运营,共享成都空港、铁路港的国家开放口岸功能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通道是开放的基础,平台是开放的载体,政策是开放的关键。《规划》从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政策三方面提出了成都都市圈扩大开放合作的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未来,成都都市圈要进一步组团拓展开放合作的国际朋友圈,落实好“共建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理念,联手推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在西部改革开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我国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排版|李刚封面图/图片|郑慧晴
2021年12月8日
其他

全国第三个、中西部第一个都市圈规划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炉(附规划全文下载)

导读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唯一一个。《规划》明确,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提出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八大建设任务。内容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日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发改规划〔2021〕1661号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报请批复〈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送审稿)〉的请示》(川发改〔2021〕347号)收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及经国务院同意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要求,经商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现函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二、《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优势,推动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对外开放协同共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三、请四川省统筹做好规划实施指导工作,健全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机制,推动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成都市及都市圈其他城市是成都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协同推进规划实施,共同编制专项规划,联合制定年度计划,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规划》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四、我委将会同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机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11月18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后,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国家层面批复的第三个都市圈规划,也是中西部唯一一个。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府发〔2021〕34号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11月29日《规划》明确,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成都市,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青神县,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面积2.64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761万人;规划范围拓展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总面积3.31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966万人。具体建设任务上,《规划》提出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八大任务。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方面,以同城化发展为导向,强化成都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增强小城市、县城及重点城镇的支撑作用,构建极核引领、轴带串联、多点支撑的网络化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方面,打造成都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推进能源、市政、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对接成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方面,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方面,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高端切入、错位发展、成群成链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方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战略,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化开放合作,共建链接全球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突出均衡化、便捷化、人文化、品质化导向,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整体提升优质公共服务水平,共同打造城乡融合的优质生活圈。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方面,构筑多层次、网络化、功能复合的“一心一屏三网三环多片”生态空间格局,开展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重塑天府之国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大美城市形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强化重点领域改革系统集成,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开展同城化综合试验,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创新成果和改革经验,打造重大改革先行地。扫描查看/下载《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排版
2021年11月30日
其他

聚焦数字化转型与应用场景服务,清华同衡收到中关村论坛执委会感谢信!

中关村论坛执委会的感谢信近日,我院收到来自中关村论坛执委会的感谢信,对于2021年6月-9月期间,我院智慧城市研究所王飞飞(副所长)及相关人员协助中关村论坛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系列活动组织工作表示感谢!中关村论坛是中国着力打造的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和国际化的论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领导下,特成立“中关村论坛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国办函〔2021〕86号),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任组委会主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任组委会第一副主任、执委会主任。2021年中关村论坛于9月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9月24日晚的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强调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本届论坛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主题,共举办了60场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作为协办单位,清华同衡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合作,以“需求牵引、技术赋能”为导向,以“真实性、前瞻性、示范性、开放性、引领性、可落地”为评价标准,面向全球筛选600多项数字化转型需求和700多项数字化转型技术方案,精选出百项需求,形成并发布《2021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百项数字化转型需求榜单》,为探索数字化转型新技术、新动能、新方向,进一步赋能工业、城市、生活等行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从场景价值愿景与用户需求出发,探索出适应于智慧城市下结构化场景的构成要素与场景类型,形成了一套推动、指导场景落地建设的工作方法,建立了以人民日常生活实践为核心的1000余种智慧场景库。在协办中关村论坛的过程中,智慧城市研究所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表现出来的过硬的专业知识与高质量的服务意识,得到了中关村论坛执委会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收到了来自执委会的《感谢信》。此外,为响应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清华同衡还深度参与了2021中关村论坛的六大板块之一的“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会议聚焦高质量科技成果、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和应用技术需求等,链接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领军企业、重点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和技术需求等要素,旨在构建国际技术交易生态圈。自2021年年初起,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积极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政府采购促进中心、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及相关部门共同探讨智慧场景建设的相关工作,为北京市智慧示范场景工作的推进献言建策,多次受到相关领导的表扬。6月起,清华同衡作为中关村论坛的协办单位,全力参与支持智慧场景需求对接、数字化转型技术方案比选、智慧园区场景示范等系列工作。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发力,共同携手为推动科技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智慧城市研究所简介智慧城市研究所是清华同衡智慧城市领域的核心业务部门之一,秉承“行稳致远、家国天下”的核心价值观和“专注、引领、创新、实践”的职业精神,以“创新城市智慧,创造美好生活”为愿景,全面承担“智慧城市”核心业务领域的规划设计和咨询任务,竭诚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城市运营机构提供全过程、多方位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和跟踪咨询服务。自成立以来,智慧城市研究所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投身于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主战场,深耕于智慧城市的标准编制、规划设计、发展评估、建设落地等各大环节,先后承担了直辖市/国家级新区、地市级、区县级智慧城市规划、研究、建设及平台研发等项目70余项,参与编制国际/国内智慧城市标准30余项,具有丰富的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经验。编辑/排版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清华同衡17个项目斩获2021年IFLA APR国际大奖!

Awards!2021年10月18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公布了2021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奖(IFLA
2021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