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小号

社会

阴歌志engagé发刊词暨编辑部重建通知

herstoria的第一个账号建立于2016年,我们现在还能记得,在“女性自我成长”“升职加薪叙事”“向前一步”和“咪蒙学”“ayawawa剪锤布理论”的缝隙中,与伙伴们共建这个社群阵地的那种欣喜。此后的数年中,我们作为一支涓涓细流,既在这片阵地激荡出了我们自己的波澜,也曾义无反顾地汇合进更为澎湃的浪潮。后来,在外部环境的天灾人祸与编辑团队内部的变故和丑闻的冲击下,屡挫屡战的我们也终于到了强弩之末,尚且来不及痛定思痛,账号的运营工作便在事实上陷入了停滞。时间一晃眼拨到了2024年,纵观这八年,很多事情变了但很多事情又没变。2018年,对ngo的全面审核开启,资金成了许许多多性别社团面临的最大难题。2020年以来,短视频+短信息流+大数据模型加持的高强度信息茧房让每个人都被裹挟进了圈地自萌的单向讨论中。2021-2022年,“她经济”现象让很多女性朋友们欢呼鼓舞:“资本终于要为我们女性低头了!”2022年以来,房地产经济进入调整期,就业困难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传导到每个阶层的“寒意”,而女性的就业困局也在这个时候更加凸显,不稳定的、超额的劳动,更多的“软色情行业”和更糟糕的劳动保障。远方的俄乌战争导致大量东欧中亚女性流离失所,巴以冲突让加沙女性本就摇摇欲坠的生存状况进一步突破底限,而在离我们更近一些的东南亚地区,保守主义也正掀起逆潮……有好的消息吗?有的。现在我们能看见更多的账号在关注和传播女权主义知识,原来深藏学院的理论被更多女性拿来分析和解读自己的生命困境,李银河、上野千鹤子、西尔维亚·费代里奇等学者的新作或旧著纷纷成为畅销书,甚至出现了一些女权主义专题书店和女性专属的讨论学习空间……八年过去,我们需要自问的仍然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为何要谈论女权主义?我们何以可能谈论女权主义?我们应该如何谈论女权主义?我们现在进行的思考足够面对复杂的世界和愈发劣化的性别议题讨论吗?一方面,女权主义从未如此容易,似乎一切都可以被指称为女权,女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深耕女性市场的厂商与消费平台乐意看到女生节、女神节、女王节、妇女节、母亲节被不同的女性消费者解读出各自的女权隐喻,并欢迎所有的“女券节”在时空范围内分裂繁衍。熟悉游戏业界的男性玩家可以一边对“中国首父”煮肘生几十个孩子的梦想大呼逆天,一边亦步亦趋地继续将他最大的假想敌称之为“女权”。在他们口中,这一荣誉称号曾由科技巨头掌舵人苏姿丰女士垄断,但他们似乎日渐慷慨,以至于开始把它批发给每一个能呼吸、会说话的女人。另一方面,女权主义从未如此困难,几乎要成为谁也无法真正抵达的究极乌托邦,一切都经不起批判和质疑的审视目光,一切都可以“不够女权主义”。下面是对这种挑剔姿态的简单示范:反婚反育——分化了已婚育和未婚育的女性,不同年龄世代的女性,并且有将东亚国家“压缩现代性”发展模式必然遭遇的社会缺陷混淆为女性觉醒意识之嫌。家务计酬——强化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惯性,不利于女性参与社会公共劳动,将女性束缚在核心家庭。维基百科的“家庭主妇”词条鼓励女性健身——把解放的诉求窄化为温和无害的自我提升,让结构性的不公更加轻易地避开斗争的锋芒。呼吁反性骚扰立法——缘木求鱼,与虎谋皮,落入了警权国家的圈套。研究前现代非西方历史中妇女遭受的苦难——忽视了具体历史语境下妇女的主体能动性,无法摆脱欧洲中心论和文明等级论的种族偏见。总结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成就和经验——淡化了强大国家机器对妇女群体的裹挟和利用,回避了对女性性别气质和个人自由的压抑。性别分离主义的激进女性社群——浓厚的反跨色彩体现出她们不过是在追求一种男性共同体兄弟会的女性翻版和镜像。强调女明星、女企业家或女政治家对成长中的年轻女性的榜样作用——把女权主义矮化为资本主义的洗脚婢女。创作不存在男性角色的文娱作品——贩卖被父权社会神秘化的女性刻板形象,迎合对女体审美饥渴难耐的文化消费市场。创作男性角色有重要戏份或正面形象的文娱作品——爱男,或是囿于文学创作中长期积累的父权范式,无法书写属于女性的真实生命故事。其他对审美、艺术、影视、性别气质、生活方式的讨论——都是在为本就负重不堪的女性生存处境增添一重全新的礼教锁链,或者在用琐碎而无休止的小布尔乔亚文化批判转移对全世界底层女性每天所要面对的不稳定劳动与贫困生计问题的关注。经历了社群撕裂冲突的痛苦,体会过伙伴背叛堕落的苦涩,我们不得不承认迷茫和挫败在自己心底掀起过长长的涟漪。苦闷甚至催生出这样的想法:如果女权主义意味着对女性生存处境的实际帮助,那么跟女性谈论女权主义理论会不会是这个时代最不女权主义的事情之一?然而,信念和直觉却总是从内部炙烤着我们,宣告着它们从未熄灭。当我们一次次看到,全世界范围内,女性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遭到威胁,女性的平等利益被侵害,女性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女性的话语权被打压,女性的形象和生命故事被扭曲贬损,翻滚的义愤依然提醒着我们,世界仍不是一个性别平等已然实现的后女权主义世界,而事情不该是这样,这个世界不该是这样。或许能够涤荡我们困惑的答案永远不会干脆利落地降临,或许我们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真正的”“正确的”女权主义,我们唯一明确的是,驻足不前并不能让困惑消解其自身,我们只能将其背负着,继续在大地上匍匐前进。我们只能拒斥上帝视角的完满幻想,押上残破的自己,并对这个残破自己口中的女权主义承担起责任。这是一个阿尔都塞意义上的“赌注”,我们已然身处这样的境地,在这里,女权主义再也不是一条安全的边界,可让我们向内收缩,躲进封闭的乌托邦里享受道德情感的廉价激发,或是把理论立场滥用为个人品德的遮羞布,在这里,女权主义是一阵喃喃低语的风,敦促我们拓展想象力的边界,前往更加广阔开放的世界。历史上的五月,几乎总是一个充满热血和斗志的月份,在2024年的五月的晚霞里,我们正式宣布her小号(原herstoria)重生为阴歌志engagé。我们将继承一直以来的底色和原则,并更加致力于向仍在支持我们的读者展示女权主义理论视域的开放性、历史性和实践性。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护好一个真诚的、具身的、丰富的、友善的社群,以尽力对冲当前媒介生态和政经结构在制造身份认同壁垒和取消交流沟通空间方面的强大惯性,促进更广范围的团结,向着“为了99%的女权主义”【女性党宣言:为了99%的女性主义】愿景,耐心积累微小的每一步。账号迁移流程预计将于6月完成,在原herstoria编辑部中的大部分成员不再参与账号事务的情况下,为了阴歌志engagé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决定公开招募志愿者伙伴,重新组建编辑部。如果你有意加入我们,请你将申请邮件发送至我们的电子邮箱,也欢迎热心读者将我们的招募意愿传达给你心目中合适的伙伴。邮箱地址:yingezhiengage@gmail.com申请邮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你的自我介绍。(不少于200字)2、在以下题目中选择2至3题作答:•
5月26日 下午 5:30
其他

观同学事件受害者对梁小门失实文章的声明

观同学事件受害者对梁小门失实文章的声明作者:梓潼我是观同学事件中受害者之一。近期,我于公众号“硝美丽”上看到了作者为梁小门的《哲学社是用“事实”来撒谎,用“性骚扰”来实行网络私刑的惯犯》一文,并其中发现了以下内容:作者梁小门提供了一个网页链接,并随即对链接中文章的相关语句发表了下列评论:“虽然仲裁团成员之一被discredit了,他们还是可以事后认为这不影响案件结果,就是怎么样都是他们说了算,这是秘密法律(随着情况发生再根据当时定一个规则)、秘密审判、公开处刑,这样他们就可以处理他们成员之间的私事,只要有人投诉另一个成员‘不女权’。”而评论的部分恰恰为文章链接中
2020年7月20日
其他

观同学性骚扰事件受害者的第二次陈述

观同学性骚扰事件受害者的第二次陈述大家好。我们是观同学性骚扰事件中的三位受害者。2020年1月3日,在距第一位受害者小A站出来指控观同学一个月后,因观同学一个月来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诋毁、威胁而导致受害者身心不堪重负,在许多人的帮助下,三位受害者分别将其具体行为和证据公开,并提出以下诉求:1.注销相对应的知乎账号和微信公众号;2.对包括但不限于我们三位的所有受害者进行公开道歉;3.不再以观同学的网络身份进行相关左翼及女权主义的输出和牟利活动。然而,在过去的三个月内,观同学始终拒绝以上诉求。他时而软化表示歉意,时而通过各种形式对受害者进行试探和诋毁,希望通过私了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他对外自导自演一出卖号闹剧,以”已经出售账号“为理由删除(2019年12月19日)发表的对性骚扰小A行为公开道歉一文,并且在今年一月中旬(2020年1月22日)将其知乎账号更名为酒离君。他的公众号依旧正常运作,发表数篇文章,以观同学的身份收取赞赏。他一直以来毫无歉意的态度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伤害,故几位受害者决定再次公开其所作所为,对他的有关话术进行回应,并重复以上诉求。以下内容分为五个部分:1.观同学对受害者私下行为概述及受害者的回应2.观同学自导自演的”卖号“经过3.观同学相关话术总结4.受害者对一系列事件回应5.结语01观同学对受害者私下行为概述2019年12月及2020年1月的行为详见小野春風的回答及受害者们的第一次自述。(小野春風回答:如何评价酒离君(原ID观同学)?
2020年4月23日
其他

关于观同学性骚扰事件,一名受害者的记述

日,观同学承认曾对几名受害者性骚扰的行为,同意分别进行私人道歉并公开真实信息,并保证不再以观同学的身份出现。随后,他开始对几位受害者变相威胁:如果公开他的真实信息,他就诉诸警方和法律手段。12
2020年1月5日
其他

女性消费男色是性别平等吗?

logo:颠覆品牌全球统治》中一语中的。化妆品这个以女性为目标用户的产品,广告展示出来的画面、价值观却和男性相连。这一现象被称之为“男性凝视”(male
2020年1月1日
其他

观同学性骚扰一事情况陈述、道歉及反思

“难道宾馆不才是约会的最佳场所吗”、“我不正在约你吗”、“等我有钱了就飞过去约你”、“你要是有钱来【观同学所在城市】和我约”、“但是第一次就一定要给真人”。
2019年12月27日
其他

我清醒地别扭着

今天想讲一些丧气话,估计很多支持我的朋友看完以后会对我失望,当然也可能我明天心情好了就活了。首先我是一个没什么革命性也很懦弱的人,我最大的梦想绝对是恰饭成功、肉翻逃离,然后在墙外给墙内的女权组织和左翼打钱。我朴素地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权,反抗压迫、剥削和畸形秩序,但面对铁拳,我一般会选择避而远之。我前阵子的文章批判过那种“对一切被压迫者的苦难视而不见,合理化一切现存秩序,安然享受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privilege”的岁月静好的日子壬——但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我能和那些我所批判的对象一样,岁月静好过日子,相信某种星辰大海式的宏大叙事,对时代的未来永远充满信心,然后努力奋斗成为韭菜丛中最虎的那一棵。“纵然身处泥泞,也要仰望星空”,这句话到我这边应该改一下,变成“早已身处泥泞,却仍不幸看见了星空”。毕竟“若不曾见过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我觉得自己是个懦夫,也希望自己能一直这样懦弱下去,因为于这个时代,勇敢是一件太过危险的事。我特别喜欢引用鲁迅的“打破铁屋子”:“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可如若我有的选,我甘愿就那么在熟睡与美梦中闷死在那间铁屋子里,毕竟这年头,毁坏铁屋子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有人说我是营销号,但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我的梦想的确是变成一个营销号,然后恰够钱,整天跟女朋友环球旅游,把所有烦恼都抛诸脑后。去年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注册观同学这个id
2019年11月30日
其他

我们应该立法禁止隆胸手术吗?

隆胸同时也会带来终身的健康问题(第六个理由)。有关隆胸手术对身体危害的看法众说不一,隆胸手术的管制历史也略复杂。硅胶填胸被道康宁公司发明,于1963年第一次出现在市场上。美国医药局对此有过以下记录:
2019年10月26日
其他

被消费主义收编的“女子力”

的风靡改变了社会对女性气质的固有看法,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美和外貌对于女孩来说变得更加重要,她们得纤瘦、体态优美、有力量、有曲线,加上时髦的服装配饰、闪耀的头发以及与众不同的妆容,才好意思说出
2019年10月12日
其他

消费主义的积极与局限

消费主义在平权问题上带有某种奇特的两面性。你不能说它对反抗男权社会有好处,但也绝对无法说一点积极作用都没起到。从学院语境来说,可以直接看到消费主义的负面性,但这篇文章我们放在更加日常的语境来谈。
2019年7月23日
其他

干货| “理性” “客观”“中立”的迷思

真的不只是个人的道德沦丧因为夜间出行不安全,女性就该放弃夜间出行的自由吗?「田园女权」恰恰是父权社会的恐惧hers女权主义无欢迎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性别|学术|思考|社会|更多。。空·
2019年7月5日
其他

不好意思,男子暴打女子, 真的不只是个人的道德沦丧

heaven疏狂犯下强奸的不是精神变态的或者偏离我们社会规范的人——犯下强奸的是我们社会规范的标兵。在这个男性至上的社会,男性被定义为高于女性和与女性对立的一群人,而女性则被定义为
2019年6月2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找不到Herstoria的旧文啦 !

Ding废弃的建筑底下一间废弃的厨房,刚刚在法庭上孤注一掷说出切尔诺贝利真相的列加索夫教授就关在里面。他已经是一个死人了,但杀死他的却不是子弹。列加索夫面前站着的,是正给他下判决的克格勃头子。「
2019年6月26日
其他

「田园女权」恰恰是父权社会的恐惧

终于,没有一个人还可以再忽略女权了。当然,就如同任何对社会基本结构的挑战一样,女权是以一种可憎的面目登上公共议程的舞台的。这从「女权」这个词的使用便能看出一二。扣「女权帽子」,有人竟如此说道,仿佛给歧视女性的行为扣上了女权帽子,将其定性为女权行为,就达到了批判性别歧视的目的一样——想必,女权行为,就等同于不好或不对的行为吧。所幸,更多的人还是无法直接将「女权」用作贬义词。于是,我们便需要一些词来表示那些「像女权,但(我觉得)是坏女权」的东西。「田园女权」「极端女权」「微博女权」「女👊」「女🐶」等富于创造性的词汇即应运而生。这些对新生事物的恐慌反应,我们都太熟悉不过了。在
2019年6月21日
其他

生活方式的女权批判:女性化妆是为了取悦男权?

如今,化妆是很多女性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对而言,男性对化妆打扮的重视程度则远低于女性。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我们社会的文化、媒体和商家不断地在宣传女性的颜值和身体价值,推崇时尚、美容和健身的高价值,女性的价值与容貌、生育以及抚养后代的能力进行捆绑,而男性的价值则体现在生产及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上。传统的男权社会才对女性和男性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标准:鼓励着男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忽略自己的身体价值;女性则通过化妆、美容和健身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身体价值。有人因此主张,女性化妆是取悦男权的体现,化妆不自觉内化了男权观念,包括美容和健身,都是女性取悦男权的体现,因此为了女性解放,我们应该号召女性少化妆;有人对此表示反对,认为爱美是人类本能,化妆是为了让自己心情愉悦,是属于自愿的一种,与男权无关。那么女性化妆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取悦男权?作者:acel
2019年6月5日
其他

从《传染法案》到原谅宝:我们如何摆脱恐惧并爱上监视

Collection这一“双重标准”基于这样的信念:男性的欲望是无可抹消的,为了保存妻子与女儿的贞洁,这种欲望必须得到引导,这构成了娼妓业存在的基础。女性的贞洁往往与名誉和利益相连,它如同一份
2019年6月4日
其他

儿童的消逝与生产: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热衷于扮演儿童?

生孩子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
2019年6月1日
其他

计划生育的意外后果:计划生育加剧性别比失衡?

作者:邹健2016年,中国结束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更确切地说,是结束了计划生育里面的一胎政策。“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小孩”,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最多生育两个小孩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还处于计划生育时代。全面二胎及其可能的影响并不是这篇文章的关注点,本文希望通过介绍几篇经济学学科的研究,来试图聊一下“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意外后果”这一话题——即执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除了控制人口增长之外,还对中国社会的其他方面造成影响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在回答之前,让我们先看下计划生育政策的背景介绍。计划生育政策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总人口只有5亿4千万,仅仅二十年后,人口数量就超过了8亿人。人口的快速增长引起了政府的担忧,于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始筹备计划生育工作——从最开始的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1973年),到最终确定执行强制的“一胎政策”,要求各地政府制定地方的计划生育条例,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施行(1979年)。因此,对经济学家而言,一般视1979年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正式执行时期,因为1979年之后各地方政府为惩罚多生育行为,根据地方的收入水平制定了相应的的罚金数额。具体而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两个层次的差异(variation),而这为经济研究中的因果推断提供了可能性。第一个差异,在于计划生育政策对于不同家庭的可生育胎儿数量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即并非中国所有家庭都只能生育一个小孩。一胎政策(One-Child
2019年5月30日
其他

温柔假象包裹下的男性精英主义

“只有这些已经冲出重围被他们认可的女性,才有资格得到他们虚虚的一扶。”作者:桥本坏立编辑:李旅自从读博以来,我自愿或非自愿地接触到了许多男性精英主义者,不得不感慨女博士这个标签果然魅力大,还在三流学校那会我身边只有直白想打炮和直白想赚钱的男青年们,很少遇见这么迂回曲折这么有理论性的男人。因为我是半路出家搞文学的,硕导博导都重文本,其次重史料,导致我理论十分不行。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意识到的问题,但是确实一时半会不好弥补,论文也比较繁重。好朋友说这是我的“心魔”,完全没错,这也是我会陷入这些男性精英主义者编织的精神虐待里的罪魁祸首。那么我这个半路出家、理论不精的人,就用我半桶都不到的水来描述一下我认为的男性精英主义:家境尚可,尤其是出生于富裕的省份城市,父母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从事着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都很不错的工作,本人也从小成绩优异,很早就全方位接触了“精英文化”,在很不错的国内外大学读到了较高的学历。因为家境好、父母受人尊重,加上又是男孩,成绩又好,导致从小就收获大小夸奖荣誉,从未在任何地方受过挫败,可谓是捧在手心里、长在光荣榜上的父母的骄傲、“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这样的人,一路顺风顺水,可能人生最大的挫折就是网络或者生活里越来越多不愿意“崇拜”他顺从他的女孩子们了。这些男孩也很乐于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受挫经历,会将原因简单归结于“拜金”、“照骗”这些网络常见女性特征,这也是他们惯常的描述方式。人的特征就是标签:是xxx大学毕业、xx专业博士,家是哪里,家里条件如何。是不是感到熟悉?没错,他们是用自己身上引以为傲的标签来衡量他人,这无疑是他们最信任也让他们感觉最安全的标准,就如昨天一位朋友所说,“硬核自信”。当然,这样的衡量标准也不能说完全错误,就像学校招生、企业招聘一样,是简单粗暴不考虑因果的筛选方式,确实能在安全范围内寻找到他们的同类。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交友,那么设置任何标准都是合理的,毕竟这是非常私人化的选择。但是你可以不要强行要求别人也认同你的价值观吗?我在从三流逐渐到还可以的学校过程里,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尤其清楚地感受到标签的不可信。一个人有漂亮的履历,可能是第一步走得好,比如家境能够给予的优秀教育资源,或者求学生涯一开始就进入优秀的学校,导致之后的漂亮标签逐渐累积。但是有很多人会迷失在标签累积的过程里,把获得标签当作终极追求,标签之下空无一物,只有他们越来越精英化的具有迷惑性的曲折表达来作苍白点缀。知识分子们在《奇葩说》上调侃“美女学者”可是在交友之外,既然我们谈到社会意义,谈到“精英”的责任,既然你们也认可精英具有榜样意义,那么你们狭隘地用这种标准筛选和标记活生生的人,又和你一直嗤之以鼻的“纳粹”有什么区别(我应该没理解错吧,你谈到“纳粹”确实是嗤之以鼻的对吧)?你不去考虑自己之所以成为精英的“原因”,自我欺骗自我感动认为自己就是完全靠自己努力,拒绝承认自己某种程度上也是既得利益者,肆无忌惮蔑视弱者,蔑视因为生来就带有的限制条件导致他们深陷泥潭的处境,你还有什么资格自称精英?你出于自我维护,为你的精英立场辩护,就不要以己度人觉得他人也和你一样狭隘,只知道为自身立场辩护了吧。我可是看到了很多“战斗”在保护弱者第一线的人付出了多少沉默但巨大的努力,不论出身,不论阶层,这些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精英”吧。再回到标题,“温柔假象包裹下的男性精英主义”,这可比纯粹的直男癌或者男性精英主义要可怕得多。毕竟是人文社科出身,平权话术也学得十分充分,完全懂得怎么伪装成温柔无害的“女性之友”。他们也懂得平权,也会转发公平正义,但是内心真的这么想吗?不,他们赞同的只是那些同样身处精英阶层的女性罢了,只有这些已经冲出重围被他们认可的女性,才有资格得到他们虚虚的一扶。在他们的认知里,你受的苦不过都是因为你不努力罢了,因为你不能“站起来”。他们对拖着你的鬼手和污浊的泥潭视而不见,将一切归因于你弱。这样他获得了逻辑自洽,非常舒适,不需要为此背负任何心理负担,因为这样的逻辑就完全把自己排除在戕害女性的可能性之外了。对,“逻辑”,也是男性精英主义者最爱的关键词之一。昨天,那位“朋友”反复问我是否自我审视过,事实上作为一名专业不甚自信的人,我自我感觉还蛮经常审视的。所以我自我总结,总是遇见这些男性精英主义者,是因为我在刚开始的态度不够强硬,让他们误以为我可能是可以被捏的柿子,但我又并不十分乖顺,当我察觉到压制的想法就会拼命对抗,这也就是他说的我喜欢撕打,听不进意见。对于这样的人,最好的反击方式就是一旦察觉迅速拉黑,绝不让他有任何强行灌输价值观,对你施加精神虐待的途径。也希望男性精英主义者记住,女孩子穿lo裙也好,穿西装也好,都不要随便轻视她们,不要觉得是任意被你辱骂不会还击、听你羞辱其他女孩会站在你身边当帮凶的低智动物。高晓松在台上问女主唱:“贝司手和吉他手谁技术更好?”你很不喜欢我读上野千鹤子的《厌女吧?因为《厌女》多么清晰地描述了你将女性他者化、异化的过程。我觉得这样的“精英”很大程度上比底层的直男癌可怕得多,因为他们有学识,会包装,甚至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上位者。这样不带一丝怜悯和感同身受能力的蔑视,如果在上位者身上,造成的破坏是持久且深远的。不过,鉴于我们社会是金字塔型,塔尖的人数远比“精英们”想象得少得多,也稳固得多,许多自视“精英”的人,其实也不过是庞大塔基的中上部而已,同为蝼蚁,唯有将其他蝼蚁牢牢踩在脚下,才能维持内心的精英幻象。我倒是想反过来劝劝你,不要再继续待在精英泡沫里,早日认清现实吧。南昌红谷滩杀人事件:女性的受害忧虑与社会信任危机奋斗逼,男权和努力神教的三位一体自由主义和女权的冲突:本土自由派为何不支持女权?hers女权主义无欢迎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性别|学术|思考|社会|更多。。空·
2019年5月29日
其他

南昌红谷滩杀人事件:女性的受害忧虑与社会信任危机

作者:陆贽责编:Moonia她穿着白色的平底鞋,走在大街上,和两位闺蜜边走边聊天,期待着下一个目的地——这本是一个姐妹情深的美好故事。然而,却因为持刀男子的出现,成了一个悲剧。继去年浙江乐清女孩乘车被害的悲剧后,5月24日发生在南昌女孩身上的悲剧,再次让女性安全问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5月27日,新闻一度上了微博热搜每次一出现女性受害事件,舆论焦点总是聚集在女性应该如何自保上,发布诸如“女孩应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女性出行安全指南”、“生而为女性,我很抱歉”等内容,告诫女性不要穿着太暴露,不应该一个人出门,不要走夜路(有人甚至因此谴责受害者不会自保)。然而,这真的有用吗?在本次南昌事件中,受害者没有穿着暴露,也没有独自一个人出门。光天化日之下,她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和自己的两位好友走在江西省会南昌市的大街,却莫名被人尾随,被连捅十几刀,送到医院后医治无效身亡。相关新闻出来后的网友评论(1)女性的受害忧虑日常生活中,女性总是比男性有着更多的安全忧虑:搭地铁坐公交时,她们总是提心吊胆,要把文件或手袋遮在胸前。坐出租车时,不忘给自己的亲友报备车牌号和具体方位,绝对不坐副驾驶,还会假装给自己的亲友发微信语音。她们晚上不敢走进偏僻的小路,上夜街不敢去得太晚。一个人走在街道上,她们会一直绷紧神经,提防身边是否有不速之客。如果在路上被人搭讪,她们会立刻提高警惕快步走开。上下夜班时,她们需要他人接送才会安心,迫不得已一个人深夜回家时,她们要反复回头确认是否有尾随者。在办公室里,有些女生去上司办公室时,总会穿一件风衣,把拉链拉到颈口,尽量把门保持打开状态,尽量避免和自己的男性上司单独相处。一个人在家时,她们要在门口要摆上男性的拖鞋,在阳台上挂上男人的衣物,避免暴露自己独处的事实。她们收快递和外卖时要填写男性名字,尽量避免直接送货上门。即使是在有象牙塔之称的大学校园里,女性的安全忧虑同样普遍存在,校园远非一个可以让女性高枕无忧的世外桃源。根据美国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大学校园性侵案件非常普遍,不少知名大学的情况也非常严重。2012年到2014年,拥有近29000名学生的哈佛大学,其校园内发生的强奸案件分别为31起、35起和34起;有12000多名学生的耶鲁大学,强奸案件为16起、12起和13起;而有学生9000多人的布朗大学,2014年一年,发生的强奸案件就高达43起[1]。道恩·柯里(Dawn
2019年5月28日
其他

地下音乐圈中的不平等:草粉无关性爱,而关于权力

2月24日,也就是三个月前,上海“育音堂”的吃瓜观众收到了这样一本小册子——《草粉无关性爱,而关于权力》。小册子照片截图爆炸性的标题下面是“性冷淡”的序言。小册子照片截图主要内容共分为六章,分别是:1
2019年5月26日
其他

奋斗逼,男权和努力神教的三位一体

作者:不吐槽不罢休的原子弹妇女修改:小黑编辑:heaven疏狂每当有人(由于众所周知的现实原因,通常是女性)吐槽某行业存在性别歧视的时候,我们往往
2019年5月25日
其他

理解美国堕胎史:美国堕胎合法化始于1973年罗伊诉韦德案?

所承认的消极堕胎自由。根据最高法院的意思,只要政府没有刻意制造障碍阻止堕胎,就没有侵犯到堕胎的自由,而堕胎的费用并不是政府所制造的障碍[xlix]。两年后,宾夕法尼亚州通过了Pennsylvania
2019年5月23日
其他

自由主义和女权的冲突:本土自由派为何不支持女权?

“效率”,却完全不惜牺牲作为“她者”的女性已经取得的职业空间和社会地位(这对于女性来说,既是平等,也是自由)——在这儿,自由主义成为一部分人“增加自己红利”的舆论武器
2019年5月22日
其他

同婚合法化会导致乱伦滑坡?

1954年6月7日,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在自己的家中服用氰化物自杀,而在此之前的1952年,他由于“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而被定罪,被迫持续注射荷尔蒙长达一年,最终不堪折磨而自杀。在当时的英国,同性恋依然被认为是违法的。不止英国,在历史上的很长时间里,同性恋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一种罪行或疾病,被普遍打压。同性恋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不符合主流标准的性行为,会被当作违反公共道德的罪行,性少数者可能仅仅由于向别人表露自己的性倾向就会被投入监狱,更不用说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几乎无处不在的偏见、刻板印象与歧视。《模仿游戏》剧照
2019年5月17日
其他

被强奸怀孕也不能堕胎? 美国各州为何频出奇葩法案?

justice),认为在大多数人知道自己怀孕前禁止堕胎,违背了个人对自己的身体享有自治自主权的原则。(3)把事情闹大到最高院为什么明知各路“心跳法案”与罗伊诉韦德案(Roe
2019年5月16日
其他

从俞敏洪到马云:当代资本家的性别观

本文转自凤凰网文化继“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后,马云因“669”和“结婚是为了生孩子”再次站上舆论中心。5月10日,马云在公司员工集体婚礼上,图源:视觉中国从俞敏洪的“女人堕落论”,到马云的“结婚是为了生孩子”,中国商业精英的奇谈怪论屡屡让看客惊奇。他们是改革开放后自我奋斗的代表,被业界视作成功典范,但和他们掌握的巨大资本和声望相比,他们对性别、婚姻、家庭等话题的看法充满了前现代的思维方式,在这背后不仅是父权的幽灵闪烁,还根植于前现代家长制的话语体系中。在这套话语体系里,女主内男主外,媳妇要孝顺公婆也要迁就丈夫,生一个大胖小子,就是给家庭最好的福报。女性被视作生育工具、家庭稳定的砝码,而不是一个独特立体的人,拥有爱与选择的自由。
2019年5月15日
其他

压迫:男性也受压迫吗?

14)”不难想象,上述压迫者在弗赖伊看来便是男性。然而,当代的女性主义哲学对此却大体持否认的态度——父权制并非是由男性故意设计出来以实现对女性的压迫的,压迫女性的也并非男性这个群体,而是不具施为性
2019年5月14日
其他

“母爱伟大”背后的性别不平等

作者:陆贽又是一年母亲节,主流媒体又是一片歌颂母爱伟大的赞美声,今天我们选择逆流而行,讨论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去年,山东卫视狗年春节小品《海的誓言》曾经在网络上引起一时热议,很多人认为其中的一段台词涉嫌物化女性,“男人花4万块钱买下女人21900天,平均一天不到两块就有人帮忙做家务,照顾老人以及生养孩子”。虽然《海的誓言》受到了诸多批判,但不得不承认它反映了一种既成事实——长期掩盖在婚姻神圣化价值观下的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小品《海的誓言》中部分台词截图这种性别不平等长期被包装成女性的某种神圣的奉献(贤妻良母),正如《海的誓言》中男主在算完账后一脸感叹地道出了“我有什么理由不爱她?”,仿佛这就是对妻子的最大褒扬。当我们稍微把视线从春晚移开,看看春节期间的千家万户,身为儿媳、妻子以及母亲的女性们,在全民休假的春节仍然忙碌于洗衣机与锅碗瓢盆之间,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决定了女性的“天职”,即使在大年夜她们也没有休假。作为社会基本元,家庭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温暖的港湾,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而家庭内部的性别不平等则长期被忽略和漠视,家庭普遍被认为是自然而正义的私人领域,被排斥于政治领域之外。现有的法律制度基本是以“家庭”作为私人领域的基本结构而加以保护,私人领域的权力不平等实质被父权常态化道德所掩盖,公权力很少会对家庭领域内部的事务进行干涉,更多的是主张保障私人家庭的自主权和隐私权,反对公权力过度膨胀扩张至私人领域,这是众多保守主义者的一贯主张。很多女性基于个人经验直觉意识到家庭内部的不平等问题,在公共领域对父权的种种不平等现象进行批判,通过身份政治进行抱团,塑造身份认同,这是网络婚恋情感板块下的常态。她们当中较为普遍的主张是女性可以通过自身拥有的生殖筛选权将部分劣质雄性(“我绝对不嫁直男癌、屌丝以及凤凰男”等)筛选出去,然后再进一步从剩下的优质雄性群里选择一位认可性别平权的对象相亲相爱,缔结平等的婚姻契约,两个人从此就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当下很多受欧美自由主义思潮影响、高度重视个体自由选择的人所持有的观点。然而在当前父权社会里,女性所承受的是普遍结构性歧视,而“婚姻—家庭”本身并不是性别中立的,而是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哪怕夫妻双方婚前基于自愿原则缔结平等的契约协议,认可婚后双方平分家务以及对女方实施生育补偿,也很难改变家庭的非中立性,因为我们身处于父权这一不平等的宏观结构中,深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很难摆脱父权权力语境的影响,比如夫妻双方的小家庭会受到背后的父权大家庭的制约,我们无法将婚姻从社会关系中野蛮独立出来,甚至是企图赋予其某种神圣性价值;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文化是根据父权逻辑建构而成的,存在着严重的父权性别角色预设,女性往往会被众人默认为家庭主妇的角色,需要额外承担生育成本和家务劳动,而它们的价值往往不会被社会所认可;而现有社会的法律制度是以性别不平等的逻辑建构起来而非性别中立的,现有社会规则明显对男性更为有利;不夸张地说,只要男女双方决定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势必会有一方要做出牺牲(无论是丈夫、妻子,还是老人),女性通常是被牺牲的那一方,并被众人认为是理所当然,这种“理所当然”掩盖了私人领域性别不对等的本质。主张维护既定父权制度的保守主义者通常会诉诸常态化的“母性伦理”或“家庭传统道德”来为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进行辩护,但是这种诉诸传统的做法无法掩盖家庭内部性别压迫和剥削的本质,而这正是女权主义者认为不合理而主张改变的。美国上世纪50年代“完美主妇”的宣传画相比于公共事务,家庭领域的不公很少受到我们重视,当作为单一个体的女性在与家庭产生冲突时,女性的利益往往会被牺牲,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家庭高于个人”被很多人默认为不需质疑的原则。可以说,现有的性别不公正被散布于无数个家庭内部而不为人所知。很多思想家在构建正义理论时,由于欠缺性别平等视角,很少会考虑家庭内部的正义问题,很少去考虑劳动性别分工以及女性被排斥在公民和政治生活之外的问题,家庭本身没有被正义标准所检验,苏珊奥金在《正义、性别和家庭》就曾经批评过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认为他的正义理论框架欠缺家庭性别正义角度,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家庭正义理论,对西方世界公共/私人二分的政治传统进行挑战。在传统父权观念里,生育、抚养后代和从事家庭劳动都被视为女性理所当然的义务,女性不做这些则很容易被他人指责为未尽家庭责任和婚姻义务,不是一个合格妻子和母亲;而男性的义务则是赚钱养家,提供生育资本,保护自己的妻子儿女。这是当前父权社会性别角色法则所决定的。家庭劳动在现有社会结构下,由于女性在家庭提供再生产功能,男性可以轻松地从私人生活转向公共生活,男性所普遍从事的公共事务的价值被广泛认可,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价值量化,转化为相应的经济资本、社会关系资源和公共话语权;而女性普遍从事私人领域的生育和抚养后代等家庭劳动本身并没有被纳入市场体系,它们的价值很难量化,不被社会合理承认。女性长期被禁锢于私人家庭领域,所从事的家庭劳动价值被普遍低估,经济高度依赖自己的丈夫,缺乏内部话语权,社会地位低下。目前社会家庭内部劳动和照顾儿女依然基本被默认为女性的天然义务,“男主外女主内”广泛存在,女性事实上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和养育工作;而男性则很少从事家务劳动,更多的是活跃于公共领域,他们仅仅需要为家庭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很少需要为如何兼顾职场和家庭而担忧,普遍困扰女性的“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问题,在男性那里几乎不存在,受益于女性的家庭付出,男性可以轻松从私人生活走向公共领域,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中国男性与女性有偿劳动与无偿劳动对比表格关于性别不平等问题,南茜弗雷泽认为目前大致有两种解决思路:(1).重估家庭主妇从事的家务劳动和生育价值,由国家主导支持非正式的家务劳动,将家务、分娩和养育提升至与男性普遍从事的职场工作平等的位置,给予家庭主妇相应的补贴,从而使女性通过家务或者是家务+兼职来养活自己和家庭,这是西欧女权主义者和社民主义者当前政治实践体现出来的前景(差异模式);方案(1)需要政府主导建立起大规模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制订大规模税收和转移支付方案来调节收入分配,向家庭倾斜投入大量财政资源,它能够帮助女性和儿童摆脱贫困,减少剥削(重估家务和生育价值),但是它很难实现收入性别平等(女性的补贴+兼职工资仍将少于男性的职场收入),男女依然延续着既定的性别分工模式,甚至可能会导致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进一步拉大,男性继续从事着收入更高的公共领域事务,女性则窝在家庭里依靠国家转移支付来供养家庭,于是男女之间的差异在既定的性别不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改良版“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缓慢产生分化,两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而就目前而言,方案(1)可实现难度远远大于号召女性走出家庭投入劳动力市场。(2).鼓励女性走出家庭,促进女性就业,由国家提供对女性就业有利的服务,让女性进入职场自己工作,实现经济独立,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然后尽可能地将家务外包,通过市场来促进性别公平,这是美国新自由主义女权政治实践体现出来的前景(平等模式);方案(2)需要国家尽可能地扫清女性就业的障碍,清除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促,反对性骚扰,促进机会平等,为女性创造优质的就业环境,从而让女性渴望就业,远离家庭工作,此外还需要改革文化,促使男性接受女性从家庭转向职场的新角色;而大量的家务劳动从家庭转向市场,使家务职场化,由家政工或家庭佣工等雇员来承担;相比于方案(1),它可以比较好地实现男女收入平等,反贫困和剥削,让女性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促进男性社会地位平等,有效防止女性边缘化。然而我们很难将家务劳动和生育彻底外包转嫁给市场,比如分娩、子女养育(托儿所等只能部分解决)以及家庭应急处理等等,而由于个体观念被社会所形塑,深受既定父权文化所影响,作为丈夫的男性往往不愿意分担家务,而且实际上聘请保姆往往会被男性用来作为推脱家务劳动的借口
2019年5月12日
其他

女性解放之路应该通向何方?

作者:范伟伟来源:《哲学研究》2017年第9期传统哲学往往因其刻意强化女性与公共领域的“无缘”而招致女性主义学者的批判。本文从批评传统理论的这一偏见出发,梳理了女性主义在女性解放进程中的两条路径——“理性路径”与“关怀路径”,并探讨了二者背后呈现的理论困境及实践两难。全文围绕着女性解放与公私领域之间的缠绕关系,展开对推动女性自我实现的路径追寻,最后提出以“能力路径”来兼顾“理性”与“关怀”这两条路径各自的偏狭,为女性发展勾勒了具有兼容性的可期望前景。一传统哲学里的女性形象:公共领域的“不可见者”公共(政治)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贯穿于整个西方理论传统。在古希腊城邦时期,自由民共有的公共领域与个体特有的私人领域之间泾渭分明,并对接了政治领域与家庭领域的划分。(参见阿伦特,第46页)前者指向政治权利以及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空间;后者涉及处理包括家庭生活、亲友关系及财产事务的空间。在社会契约论的理论描述中,公共(政治)领域及其事务造就了人类的成就以及卓越;私人(家庭)领域则沦为确证这种崇高的前提或附属。分属于这两个领域中的活动主体,也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社会地位与价值评价:公共(政治)活动及其主体被认为具有创造性,彰显了自由的崇高性;家庭活动及其主体被认定为平庸或价值缺失。依据传统的理论框架,男性与女性分别被划归于公共(政治)领域与家庭领域中:男性拥有进入政治领域实现自由的资格与机会;女性只能在家庭中承担着提供生存必需品的劳动与服务,政治领域的大门始终对其关闭。在一系列的目的论假设下,亚里士多德建构出有条不紊的制度安排,将女性安置于家庭,隔绝了她们进入公共(政治)领域发表意见的机会。这种关于男性、女性与政治之间的观点,成为自希腊以降西方政治理论的发源性根基。正如阿内尔(Barbara
2019年5月10日
其他

被隐性剥削的农村妇女

Northwest关注性别平等致力青年女性赋权让世界听见中国女孩的声音
2019年5月8日
其他

女性主义哲学入门

nominalism)便是与性别唯实论/性别本质主义针锋相对的理论。为了简化复杂性,我不太愿意正面定义性别唯名论,而暂且只把它定义为性别唯实论/性别本质主义的反面,即¬∃!φ∀x∈W
2019年5月6日
其他

即使不存在sex,同性恋也没有问题

(2)sex概念能影响一种社会身份的判定是非正当的(3)这种影响是非必然的”来说,《跨》的论证就不能被认为是为这些批评设下了任何障碍,甚至可能不能被认为是有效地参与了对这些争议性批评的讨论。
2019年5月5日
其他

有钱人不会强奸 ?回应刘强东案中的一些争议

Jingyao,与我们共同挑战谴责受害者的强奸文化,欢迎在下面的链接中签署你的名字和身份。只要爱与支持的声音足够强大,我们就能对抗一切恶意的揣度和阴暗的言论。参考文献:(1)
2019年5月5日
其他

​ 为什么日本女生总喜欢强调可爱?

大月隆宽曾经对“可爱”这个词做出犀利的批评,指责其为咒语,让日本的女性陷入思考停止的状态。他指出这个名为“可爱”的共同体是一种“感觉的共同体”,能够扩大女性共同体之间的联系,并加强性别规范。
2019年5月4日
其他

丑女霸凌:长得丑就有错吗?

然而每次谈及这种问题的时候,包括女性主义者也会很生气地说:“我们不想管丑或美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这么在乎美丑的问题”,但是当他们说完这句话,转过头又跟其他群众说:“女权是平权!女权是人权!”
2019年5月3日
其他

Herstoria发刊词:对男权世界发出一点声音

在这个话语去中心化的自媒体时代,传统的社会精英似乎正在失去对话语和秩序的掌控。他们开始退居幕后,精英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所取代。每个人争相发声,试图站在舞台最中央,享受他人的关注与崇拜。
2019年5月2日
其他

因为声瑗LQD案女当事人,我又双叒叕光荣牺牲啦!!!

他人的目光令我欢呼雀跃,小透明也有一颗成为偶像C位出道的心,梦想有一天能够站在舞台上和大家一起闪耀。早已不想做默默无闻的看客,我要成为时代弄潮儿,名垂青史……
2019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