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千面广州”系列,由2021.9.30于校园中进行的一次夜读转录编辑而成。当晚,我们有幸邀请到L老师参与讨论。L老师近年来致力于当代中国文学与城市文化研究,为本次讨论贡献了诸多精彩观点。本系列讨论以广州印象为切入点,探索这座我们熟悉或陌生的城市:轻纺城里缝纫机嗡嗡作响,西关骑楼上茶座人声鼎沸,东山街边洋房烛光摇曳,珠江边广州塔灯火入云,哪个侧面代表着人们眼中的广州?文本的叙述、鸭嘴笔的描摹、市场的力量与时间的长尺,又是怎样塑造着人们的广州印象?系列文章共五篇,将于近期不定时更新。本篇讨论聚焦于以下几个主题:广州在空间、人群与经济上是否呈现一种割裂状态;珠江平原铺展开的万顷灯火中,似乎有更复杂的结构“折叠”其中;最后,看似不可复制的城市性质,能否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获得共鸣?活动海报(制图:喀琅)L:大家好~很高兴和同学们见面,我昨天还特意发了个朋友圈来支持你们的活动,因为我觉得现在我们的整个的学生社团活动,可能处在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至少所以我觉得应该多支持同学们的活动。其实我今天也很感动,因为我看到0.3小朋友发给我的你们的活动参考书目,我觉得你们是很认真在做这些活动的,所以很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下去。(讨论开始)J:对我而言,广州的印象我觉得是比较割裂,当然其实每个城市都挺割裂,但是广州这个割裂离我们来说相对近一点。就是我最近在南门对面的康乐村做田野,康乐村离我们学校很近很近,但是它那里面真的全部都是黑工厂,然后90%是湖北来的纺织工人。我们去问他们你对广州有什么印象?他们说我不知道,基本上一个月二十多天,都是两点一线(出租屋和工厂),然后也没有怎么出过村。他们说出去玩,消费成本太高了,然后也不会去广州什么地方玩。所以对他们来说广州就是这么一个每天打工的地方,也没什么特殊的,但是它的对面就是最现代的珠江新城。为什么说广州比较特殊,因为就像在深圳的话,其实深圳的城中村已经没有这么极端了,它至少会有柏油路,然后什么那些规划也比较工整,包括像深圳的三和那边,我朋友过去最近看了,他们也基本上没有那种日结的三和大神了,基本上都是一个大巴拉到什么广州什么东莞这边去打工。基本上深圳已经进入了排挤这些低端黑工厂的一个阶段,就是你很难看到他们的存在了,但是广州至少还残留了一种,那种现代性没有完全完成的一种“原始积累”的状态,日结的工人就是它的最高体现,完全服务于灵活用工的需要。康乐村住房(自摄)Z:我对广州的印象,一个是跟刚才J同学讲的一样的“割裂”。而且我觉得割裂也是很明显的一个特征,甚至它可以体现在,一个大家印象里非常“发达”的地方,可能就紧邻着一个城中村。有着这种非常强烈的对比。因为我也是来自深圳,所以我也觉得广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对我来说历史比较悠久。现在很多的城市都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就是规划好的性质,由一个既有的规划落地变成一个非常规整的城市结构;而广州这边很多东西它好像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我也没有去过广州的很多地方,但曾经有过在西关那一边差一点迷路,它的巷子长得会比较复杂,这对我来说也是比较独特的,也我是在深圳的时候不常碰到的。K:我想提出的关键词是《北京折叠》的“折叠”。我来自广州旁边的佛山,虽然在地理空间上很近,但两个城市的景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佛山很少有立交桥或者是地铁这样的建筑,我们的活动一般都是在地面或者楼房内部。进入广州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里的空间是多层的。比如说在广州坐公交车,有时会看到立交桥边的一些居民楼。它们近在咫尺,你甚至可以想象到住在里面,每天是怎样听着汽车飞驰而过的噪声,感受到货车经过时地面轻微的震动。但就算如此之近,想要真正抵达,可能还是要下桥绕行几公里,再爬楼梯上去。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空间维度上的折叠。还有地铁。因为广州的地下、地面和空中非常割裂。同一栋商业综合体,地铁里涌动着通勤的打工人,地上的商场里是观光客和消费者,高楼层却是市民日常生活的居所。除了这种纵向的折叠,在同一个平面上也存在折叠。比如胡老师居住的城中村,每一户的空间被压缩得很小,但是厨房,还有洗衣机,这些空间是公用的,是重叠的。立交桥与住房(图源:中新社广东发布)Hu:不是公用的,那是我自己的洗衣机。K:但是你放洗衣机的地方是公用的。Hu:那部分面积是签在合同里的。K:还有一个很典型的——大排档。它晚上会把桌椅摆到人行道上,原本泾渭分明的经营空间和街道在此时有了重叠。不同空间此消彼长,边界模糊,有时彼此重叠,但并没有真正的融合。你以为广州是一个整体,就像你看到一个蘑菇,只觉得“那是一个蘑菇”,但唯有你在上普通生物学实验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它的伞盖,它的菌丝,它的菌柄,每一个部分都如此迥异,就像是彼此独立演化出来的一样。蘑菇(图源:腾讯)我大一的课业比较繁重,所以对广州的大部分探索是在今年8月28号到正式开课这一个月里面完成的。对我来说,这像是把一块皱缩的银耳扔进水里,然后看到它展开。这样我才得以窥见这个城市的一部分纹理。我知道自己很难真正理解这里面的每一种构造和文化,但是光是了解到它的多样性,让我去再次发现这个城市,这种经验也已经弥足珍贵。L:你讲折叠的概念,我觉得非常好。你觉得折叠是广州特有的特质,还是属于现在的大部分的国际大都市的特质?K:其实是普遍的。但是广州不同的文化之间区分度特别大,而且空间的利用形式(不同)。L:包括你说的大排档。K:有时会觉得广州的不同空间是割裂的、不互通的,但是当我看到一些白领拎着潮汕牛肉粉回办公室吃,或者光鲜亮丽的潮人从地铁里面走出来的时候,就会觉得虽然它们不能融合,但可以重合。H:我觉得引入一个概念可能会很有意思,有一个东西叫做fractal-dimension分形维,你刚才说的空间折叠,或许可以用分形维来衡量,城市定量研究中会用这个东西,比如说用分形维度衡量路网的复杂形态,分形维是一个数学概念,比如说我们想象一条线,它是一维的,一个平面,它是二维的,但是如果一条线在二维平面里以某种方式填充的话,它的维度在数学上讲,是介于一维和二维之间的,它增加的维数其实就是它折叠的程度。发言人补充:刚才大家讨论的折叠,一方面可以理解成二维平面在三维空间上的填充和折叠(高架桥),另一方面可以理解成三维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填充和折叠(宵夜大排档)这种折叠增加了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