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跨学科研究

其他

[讲座]英国斯特灵大学跨文化与翻译系列讲座(更新)

欢迎关注、参加英国斯特灵大学举办的跨文化与翻译系列讲座。北京时间:八月份每周二下午4点到7点,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线上通过Zoom举行(会议号详见海报左下角)。欢迎关注本公众号[征稿]
2022年8月10日
其他

《翻译与传播》第五期中英文目录

康志峰:认知口译学视域下的学生译员认知灵动与译效研究“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系列讲座[视频]
2022年6月29日
其他

[会讯]翻译跨学科研究高层论坛(1号通知)

康志峰:认知口译学视域下的学生译员认知灵动与译效研究“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系列讲座[视频]
2022年4月16日
其他

[征稿] 《翻译与传播》征稿启事及过刊浏览

《翻译与传播》集刊简介《翻译与传播》为集刊,一年两期。本刊由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办,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协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刊编辑部设在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是国内公开发行的、以翻译与传播为研究主题的学术刊物。本刊的宗旨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展示中国形象,开展翻译与传播研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刊物面向国内外征稿,刊发主题涵盖:中国典籍外译、翻译理论、传播新动态、中外文化交流、译著评析等。目前,本刊已出版3期,第四期编审中。现面向学界公开征集第五期稿件。本刊投稿邮箱为:fyycb@blcu.edu.cn。凡投送本刊的论文须吻合我刊体例,否则视为无效投稿。刊物通信地址为: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翻译与传播》编辑部(教五楼326办公室),邮编:100083。征稿启事与刊物体例《翻译与传播》第五期征稿中过刊封面及目录欢迎关注本公众号[招募]
2021年8月26日
其他

[招募] 北京:脑科学实验被试-中英口笔译译员

康志峰:认知口译学视域下的学生译员认知灵动与译效研究“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系列讲座[视频]
2021年7月25日
其他

The 8th Stirling Ann. Aug. Translation Studies Res. Events 2021

Meetinghttps://stir-ac-uk.zoom.us/j/93804388910?pwd=VWNKNzNNU0dzUStyTmZwOWtBd3E1Zz09Meeting
2021年7月19日
其他

[招募] 北京:脑科学阅读实验被试暑期招募

康志峰:认知口译学视域下的学生译员认知灵动与译效研究“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系列讲座[视频]
2021年7月16日
其他

[视频] 官群: 翻译跨学科研究的脑科学前沿

2021年6月25日,北京语言大学官群教授应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翻译跨学科研究创刊系列讲座邀请,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做了题为“翻译跨学科研究的脑科学前沿”的学术讲座,哈尔滨工业大学郑淑明副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和全国各地的师生代表约14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2021年6月26日
其他

[视频] 张晔:歌曲跨语言传播的前世与今生

由天津音乐学院英语教师张晔主讲的《歌曲跨语言传播的前世与今生》讲座于2021年4月在天津音乐学院图书信息楼B409基础课部实践教学中心举行。张晔天津音乐学院主讲人简介:天津音乐学院英语教师,研究方向为歌曲翻译理论与实践,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音乐传播》、《北方音乐》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天津市教委汉语歌曲英译科研项目,在中国诗歌学会、中诗网等网络平台发表歌曲翻译作品音频十余首。讲座以外国歌曲在华传播为引子,分析学堂歌曲代表作《送别》和基督教圣咏代表作《奇异恩典》、对比彭斯诗歌Auld
2021年6月17日
其他

[前沿] 冀文亚、张颖天: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

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门小军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外语专业学院保持联动、协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很有必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可以为外语专业学院提供教学参考。
2021年6月17日
其他

[视频] 刘和平:新文科新技术背景下跨学科翻译人才能力培养

2021年6月10日,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教授应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邀请做了题为“新文科新技术背景下跨学科翻译人才能力培养”的学术讲座,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和全国各地的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2021年6月16日
其他

[讲座] 官群:翻译跨学科研究的脑科学前沿

“翻译跨学科研究”创刊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建院十周年特别奉献欢迎关注“翻译跨学科研究”公众号欢迎注册《翻译跨学科研究》期刊在线采编平台http://jisti.paperonce.org欢迎在线投稿
2021年6月16日
其他

[会讯] 第七届翻译认知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

Kuang博士分论坛发言图14:分论坛研讨现场掠影图15:甘文平院长、但海剑副院长与会议志愿者合影欢迎关注本公众号[议程]
2021年6月1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议程] 第七届翻译认知研究国际研讨会议程

第七届翻译认知研究国际研讨会将于2021年6月11至13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杜伦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澳门大学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会议邀请国、内外口、笔译认知研究领域近20名知名学者做大会主旨发言。本届大会主题为“翻译认知研究新问题”,下设“口笔译认知过程模型”、“口笔译认知过程研究方法论”、“口笔译的语料库研究”、“口笔译过程的社会学研究”、“口笔译的认知工效学研究”等11个子议题。翻译认知研究国际研讨会是由澳门大学翻译传译认知研究中心李德凤教授于2014年发起的聚焦口笔译认知研究的国际会议,迄今已在澳门大学(2014-2016)、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中国人民大学(2018)、西南大学(2019)成功举办了六届会议,被誉为“国际认知翻译学界发布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最有价值和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注:最终议程以会议手册为准欢迎关注本公众号[讲座]
2021年6月7日
其他

[会讯] 2021年翻译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康志峰:认知口译学视域下的学生译员认知灵动与译效研究“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系列讲座[视频]
2021年6月6日
其他

[征集] “翻译跨学科研究”青年学者在线学术沙龙——征集主题发言嘉宾和特邀点评嘉宾

为进一步促进翻译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翻译跨学科研究》集刊、“翻译跨学科研究”公众号,面向国内、外征集“翻译跨学科研究”青年学者在线学术沙龙主题发言嘉宾和特邀点评嘉宾。以上主题发言和嘉宾点评均为志愿活动,《翻译跨学科研究》集刊将评选优秀主题发言,优先发表基于主题发言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并在翻译跨学科研究随后系列活动中优先推荐。
2021年6月5日
其他

[讲座] 脑科学:语言的社会和特殊需求中的具身语言

林巍:中国元素的文学性译述[观点]黄忠廉、张潇:舍词传曲:歌曲对外变译探幽[跨学科导读]
2021年6月2日
其他

[会议]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及其应用线上高层论坛

单位”实名登录。参会人员须设置成静音模式并关闭视频,非报告人员不可点击屏幕共享。如有问题可在聊天区发送文字信息。3.
2021年6月1日
其他

[讲座] 刘和平:新文科和新技术背景下的跨学科翻译人才能力培养

“翻译跨学科研究”创刊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建院十周年特别奉献欢迎关注“翻译跨学科研究”公众号欢迎注册《翻译跨学科研究》期刊在线采编平台http://jisti.paperonce.org欢迎在线投稿
2021年5月30日
其他

[视频] 王建华:语言认知交叉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路径

2021年5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王建华教授应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翻译跨学科研究创刊系列讲座邀请,以在线形式做了题为“语言认知交叉研究的问题、方法与路径”的学术讲座,北京语言大学许明副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和全国各地的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2021年5月29日
其他

[观点] F. Grin: 当语言遇见经济

Grin,感觉很有跨学科的指导意义,特分享给有志于从事语言与翻译跨学科研究的朋友。弗朗索瓦·格林(François
2021年5月26日
其他

[讲座] 康志峰:认知口译学视域下的学生译员认知灵动与译效研究

教授、博导讲座题目:认知口译学视域下的学生译员认知灵动与译效研究讲座时间:6月3日周四晚19:30-21:00腾讯会议:623
2021年5月23日
其他

[视频] 仲伟合:新文科背景下的口译教育与口译跨学科研究

2021年5月21日,应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邀请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口译委员会主委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仲伟合教授通过在线形式做了题为“新文科背景下的口译教育与口译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讲座,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王丽虹院长致欢迎辞、许明副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和全国各地的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2021年5月22日
其他

[讲座] 王建华:语言认知交叉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路径

“翻译跨学科研究”创刊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建院十周年特别奉献欢迎关注“翻译跨学科研究”公众号欢迎注册《翻译跨学科研究》期刊在线采编平台http://jisti.paperonce.org欢迎在线投稿
2021年5月16日
其他

[视频] 李正仁:跨学科能力——未来口译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2021年5月1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执行院长李正仁教授应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邀请进行了题为“跨学科能力——口译员的安身立命之本”的学术讲座,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和全国各地的师生代表200余人,约460人次线上参加了此次讲座。
2021年5月14日
其他

[会议] WITTA第三届大会、第三届翻译教育研讨会暨翻译师资工作坊

学术会议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第三届大会、第三届翻译教育研讨会暨翻译师资工作坊WITTA资讯中心本文转载自:WITTA资讯中心,点击随后Read
2021年5月13日
其他

[观点] 安乐哲: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儒学与世界文化秩序安乐哲本文转载自“一多不分”公众号,原文题目为:安乐哲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主旨发言,点击Read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会讯] 第五届“理论翻译学及译学方法论”高层论坛在河南师范大学成功召开

《外国语》编审、上海外国语大学郑敏宇教授提出了作者选取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的诗学诉求,由此指出译者在翻译第一人称作品时应充分关注该叙事类型的诗学特征,再现第一人称叙述的诗学功能才是翻译该类作品的要义。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典籍外译] 吴松林:中文诗词创作与英译物理音律研究

翻译与传播中文诗词创作与英译物理音律研究典籍外译吴松林作者简介吴松林,博士,教授,东北大学长,许渊冲先生关门弟子暨许渊冲翻译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诗词创作与典籍翻译。摘要声音是中文诗词创作和英译的核心,诗即歌,歌即韵,韵是物理性的,是有规律的。中文诗词创作属于一度创作,通过四声、五脏、五音、七情来传递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英译诗歌属于二度创作,这种属于人声的二度音响遵循审美的四原则,格律发声的物理时间与振幅坐标方向由起振、持续、衰减和释放四个阶段组成。三度创作是指读者或听者对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解读,其五感所涉及的波形结构的运动轮廓体现为ADSR四个阶段,并通过使用声景三要素,传达庄子的“三籁”思想。★关键词★中文诗;英译;音律中英诗歌韵律的核心是声音,声音是气流的振动,振动的运动轨迹是具有物理的性质的。声音的振动位置不同,振动可以为基音着色,可以给滑奏增减泛音,可以聚焦音色“群”感的频率,使各种音频不断地分离、转化、交织和发展,所以,作用于听觉的共鸣的层次和价值也是不同的,从而产生的心灵共鸣也是不同的。声音是在动态时间过程中通过规律运动产生的,这就形成了韵律。韵律的纵向和横向物理振动属性配置越合理,则内心情感导向越高,好声音就是这么来的。物理的声音包括响度、音高和音色三要素。声音作于诗歌,则和音乐一样,分为节奏、韵律与和声三要素。这两个“三要素”的同一个物理属性就是音响,决定着音长、音强、声音穿透力等基本性能,这些性能动态依存,它们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一一对应的,但都具有声响,也就是声音振动的位置、方向和能量具体地体现于运动着的声波,也就是介质传播的机械波。机械波有振幅、位相、频率、波长四个要素。对于汉语和英语这样的有声语言来说,这种机械波显示出的就是波的强弱、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明暗、虚实、刚柔、疏密等形式。不同的波能取决于不同的情绪,从而产生不同的格律或词调。一度创作指的是根据“平水韵”或“词林正韵”创作出来的中文格律诗或隶属于词牌的各类词调,格律依据五声性调式、五度相生律产生,以“宫、商、角、徵、羽”(do、re、mi、sol、la)五音为骨干音,又加入清乐、雅乐、燕乐三调式。以人体的心、肺、脾、肾、肝这五脏为介质,把人的忧、思、喜、怒、惊、恐、悲这七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运神、调气、正心、通五行,合理协调“字、声、气”之间的关系。本文侧重于“词林正韵”,每个词调所倾向的音准、咬字、吐字、平仄、音长、节奏、速度、连音、断音、抑扬、顿挫、旋律等语调和语气决定着每个诗节的感情基调、气息状态、情绪饱和度、声音动力效果和韵味等。一度创作使用规律性的、凝练的汉字音符,强调“以字带腔、腔随字走、字领腔引、字正腔圆”十六个字的艺术效果,其中蕴含着字、声、气的整体配合和平衡,做到“以字带声,以声润字”,声以赖情,情以传声,对声音进行色调明暗设计、形象设计、风格意境设计,使浓、厚、松、亮、飘、透、刚、实的大跳和轻、薄、紧、暗、沉、缓、柔、虚的小跳产生共鸣,通过速度、力度、节奏、音区的旋律线条的起伏,形成清晰、真切的“声门冲击”,从而打开“U通道”,形成声门波动、声门爆破、声门击振、声门擦音等的混合声,以此刻画出各种情感。这种情感越清晰,印迹越深,则表现力越丰富、越饱满。如果用气出现瑕疵,则声门呼出的声音往往浮、嘶、滞、竭、薄。好的格律善于“换气、偷气、提气、歇气、缓气、收气”,用汉字独有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借助牙、齿、喉、舌、唇这五个发音部位形成的“五音”,设计格律强、弱、连、断的结构和风格,尽可能达到“驭风使气传神去,逍遥六合化境来”的艺术感染力。二度创作指的是,一度创作的作者在不需要理解自己作品的前提下,怎么根据格律的频率、速度、响度、音色、时值、气口等转换为英文格律的音符,演绎成“人声音响”。这种二度音响的体裁、结构、节奏、调式、强弱、快慢、音调等,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声音辨认度的模糊变形,找到汉英格律和调式的交合点,并在差异化调式上寻求别有特色的表现力。每个逻辑诗节用横向的拟声来引导音响结构,用纵向的线条把每个拟声不同的诗节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声部交错的、全息的情感音响。当然,二度创作也趋向于多调性,即各种调式的变体,说白了也就是无调性、自由调性。但是,多调性是有条件的,它来自审美心理,遵守新颖性原则、对比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平衡性原则。这四个原则综合起来,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解压自然的审美心理期待,调解因能量错位而蓄积的受阻心理状态,从而横向调节各种音程的非协和关系,使其接近一度创作格律材料配置所使用的黄金比例。为了接近这个比例,在逻辑诗节内一般强调格律的保持和格律的级进;在过度诗节,则采用格律平稳的小跳;在逻辑诗节外,采用旋律迥异的大跳。归结起来,格律的保持、级进、小跳和大跳有各自的时域,也就是格律发声的物理时间与振幅坐标方向由起振、持续、衰减和释放四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格律出现的频率形成N个叠加的协和性拍音,这些拍音也就是输出波形,分为方形波、正弦波、锯齿波等,使“音”的颗粒型和线条型物理属性表现为“乐”的功能,体现出诗歌的情与景、神与韵。所以,我们认为,诗歌翻译达到“传神”的第一要素,就是处理好演绎情感的“人声”。好的“人声”体现在律动的拍音之美、多元的架构之美、通感的组合之美,这才是真正的“三美”。合理安排这种介质的流动性节奏和旋律布局,合理配置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阻滤波和带通滤波,并充分融合内心的鲜活情感,成为通往“化境”的捷径。诗就是歌,歌就是诗,二位一体。当然,有些时候,二度创作过程中出现谐波畸变,形成不协和频谱,造成格律分音的失真,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像英语国家某些人借用“doggerel”(打油诗)一类的蔑视性言语去否定中国人的诗词英译本,未免在语言技术方面过于自信和霸道了。如果说中国人译本不行,那么,我们非常希望对方能出示译本,放在“阳光”下共同供人品鉴。三度创作指的是作者和译者以外的他者,也就是读者或听者的解读。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调动他者的情感、智力、意识、记忆和其他感官的机能,在多大程度上调制、分解、逆化、重组各种交织格律的原生态,在多大程度上区分物理格律的主功能、属功能、下属功能、变格功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意义,从而随着各个声部的起伏和转换,去诵读格律本身立体的画面感,去体味格律渐近的力度和声部的自然衔接,去展开和扩大格律的想象空间和张力,是三度创作评价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是否实现“传神”、“三美”和“化境”的重要看点。这三种不同的译论恰恰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主线,建议三度创作将音频图谱量化进去,把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各种频率的渐变和交叉、增长和衰减、反转和聚焦、镂空和梳状等要素进行比较,进而对频谱的流量、节拍、中心值、可变性、过零率、简洁度、旋律线、低能量帧、短时能量、最强节拍、倒谱系数、偏度系数、能量均方根、能量峰值点、节拍力度和、高阶矩特征、衰减截止频率、线性预测系数等算法进行多模态筛分,使三度创作具备节奏感、音高感、速度感、力度感和旋律感,使每个波形结构的运动轮廓都能清晰地体现出ADSR四个阶段〔Attack为起始阶段,Decay为衰减阶段,Sustain为保持阶段,Release为释放阶段,这四个阶段称作“envelope”(声音包络)〕,尽可能接近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原貌。总之,一度创作的原文本,二度创作的目标文本,三度创作的解读文本,都从字、音、义的格律生成、转换、节奏、节拍、换气、调试、调性、旋律、织体、结构等技法方面得到表现。通过物理的格律,回归笔者十年前总结的气以疏性、气以达性、气以体性、气以化性的中诗英译气格逻辑上来,将声景三要素(主题声、信号声、声音标识)有机结合起来,使时间声景、空间声景、自然声景、气象声景能够多元化地注入声音感知系统里来,作用于听觉主导文化,借以传达庄子朴素的“三籁”(天籁、地籁、人籁)思想。参考文献
2021年5月11日
其他

[典籍外译] 张蒙、董雁:儒家经典《论语》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及传播

(一)16~19世纪西方传教士的《论语》翻译利玛窦是向欧洲系统译介“四书”的第一人。译本虽然已不幸失传,却引发了西方教育界、学术界对“四书”的兴趣。1809年,英国浸礼会传教士马歇曼(Joshua
2021年5月10日
其他

[翻译趣事] 外交口译中的经典“失误”

因价值而存在,欢迎关注翻译趣事外交口译中的经典“失误”之一HISTORY“主席能活上千儿八百岁,不碍事的。”STORY
2021年5月9日
其他

[传播新动态] 王晨颖:刘震云作品在西班牙语国家的译介及接受

Latinoa-mérica,”http://spanish.china.org.cn/china/txt/2014-12/02/content_34205422.htm.Herrera
2021年5月8日
其他

[典籍外译] 李鹏辉:元杂剧对外传播中译入与译出比较

Today)并沿用至今,迄今已有90多年历史,是英语世界历史最悠久的世界文学类杂志(沈梦丹、孙会军,2017:36),在一定程度上为世界读者呈现了中国文学图景。得克萨斯基督教大学教授Volbach
2021年5月7日
其他

[观点] 许明: 构建中医药海外传播术语体系

构建中医药海外传播术语体系是话语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术语是中医药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医药海外高效传播的基本保证。构建中医药海外传播术语体系可通过以下五个层面来实现。
2021年5月5日
其他

[典籍外译] 张西平:论汉学家在中国典籍外译中的主体地位

Graham,1919~1991)认为:“在翻译上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因为按照一般规律,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而不是从母语译成外语的,这一规律很少有例外。”(We
2021年5月3日
其他

[翻译研究] 张弘:日本医疗口译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北島勉(研究班代表)、2019、「厚生労働科学研究費補助金エイズ対策政策事業外国人に対するHIV検査と医療サービスへのアクセス向上に関する研究(2016~2018年度
2021年5月2日
其他

[讲座] 仲伟合:新文科背景下的口译教育和口译跨学科研究

《翻译跨学科研究》创刊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建院十周年特别奉献讲座题目:新文科背景下的口译教育和口译跨学科研究讲座时间:5月21日下午14-16点腾讯会议:516
2021年4月30日
其他

[大家先声] 黄友义:公共政策翻译的意义和难度

公共政策翻译的意义和难度黄友义作者简介黄友义,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注翻译与传播本文系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在中国公共政策翻译研究院“2020中国公共政策翻译论坛”上的主旨发言,原题为《通过实例看公共政策翻译的意义和难度》。全文刊发于:《翻译与传播》,2020年第2期,总第2期,第73-7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欢迎关注本公众号[讲座]
2021年4月30日
其他

[翻译研究] 刘和平:AI背景下笔译的学与教

关注我们AI背景下笔译的学与教刘和平翻译与传播本文刊发于:《翻译与传播》,2020年第2期,总第2期,第77-8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此文首发《东方翻译》,2019年02期。摘
2021年4月29日
其他

[视频] 李军:新业态视角下的会议口译实践:问题与实践

2021年4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李军教授“新业态视角下的会议口译实践:问题与对策”在北京语言大学主南514成功举行,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此次讲座为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建院庆典10周年系列讲座、翻译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第四场讲座。讲座中,李军教授围绕会议口译的新业态、口译能力的构成、交传、同传技能与教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展开了精彩演讲。详情参看随附讲座视频。首都师范大学李军教授讲座视频:欢迎关注本公众号[讲座]
2021年4月28日
其他

[观点] 林巍:中国元素的文学性译述

关注我们中国元素的文学性译述——首届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部分英译文评析林巍作者简介:林巍,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所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英翻译。原文发表于:《翻译与传播》
2021年4月25日
其他

[观点]黄忠廉、张潇:舍词传曲:歌曲对外变译探幽

身边那水在流”,重复1次,为4句。同时,第二部分配以民族乐器唢呐,通过高昂嘹亮的民族唱法,营造出大西北荒凉、辽阔的意境。英译版对应的乐句总数为4句,只包括一部分,为“Ohhh…
2021年4月24日
其他

[讲座] 李正仁:跨学科能力——未来口译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翻译跨学科研究》创刊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建院十周年特别奉献外文题目:Interdisciplinarity: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集刊]《翻译与传播》征稿启事(含格式体例)

《翻译与传播》集刊简介《翻译与传播》为集刊,一年两期。本刊由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主办,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协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刊编辑部设在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是国内公开发行的、以翻译与传播为研究主题的学术刊物。本刊的宗旨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展示中国形象,开展翻译与传播研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刊物面向国内外征稿,刊发主题涵盖:中国典籍外译、翻译理论、传播新动态、中外文化交流、译著评析等。目前,本刊已出版2期,第三期终审校正中。现面向学界公开征集第四、第五期稿件。本刊投稿邮箱为:fyycb@blcu.edu.cn。凡投送本刊的论文须吻合我刊体例,否则视为无效投稿。刊物通信地址为: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翻译与传播》编辑部(教五楼326办公室),邮编:100083。征稿启事与刊物体例过刊封面及目录欢迎关注本公众号“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系列讲座[讲座]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讲座] 李军:新业态视角下的会议口译实践:问题与对策

《翻译跨学科研究》创刊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系列讲座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建院十周年特别奉献讲座题目:新业态视角下的会议口译实践:问题与对策讲座时间:4月27日16:00-18:00讲座地点:北京语言大学主南514腾讯会议:599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跨学科导读] K. Malmkjoer: Theories of linguistics and of T & I

【编者按】语言学与翻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翻译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语言学的孕育和滋养,巴黎高等翻译学院的释意理论亦是如此。本期的“翻译跨学科研究导读”,我们推荐Routledge
2021年4月22日
其他

[跨学科导读] J. Munday & M.F. Zhang: Discourse Analysis in T.S.

【编者按】翻译跨学科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一个好的参考书目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一个研究领域,把握这个领域的研究动态。本公众号即日起推出“翻译跨学科研究导读”的专栏,帮助有志于从事翻译跨学科研究的老师、同学准确定位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快捷、有效地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本期导读的翻译跨学科研究领域是:话语分析与翻译。我们节选利兹大学Jeremy
2021年4月21日
其他

[视频]许渊冲百岁寿辰精彩演讲:把“中国的美”变成“世界的美”

【编者按】百岁寿辰上,“英法翻译第一人”许渊冲先生做了17分钟的精彩演讲。许老说,《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其实就是“rule”(规则)、“truth”(真理)。“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翻译为“Truth
2021年4月20日
其他

[典籍外译]朱建平:中医外传与术语规范外译

【摘要】中医外传离不开中医及其术语翻译,术语规范翻译有助于提高传播效率。本文分析了中医外传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要打造“外语中医”,指出中医及其术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用目的语再现和重构中医药文化。因此,要加强中医术语规范外译,构建中医传播话语体系,助推中医大步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健康,为构建中华文化传播话语体系、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中医;海外传播;名词术语;标准化;外语中医本文源自:欢迎关注本公众号“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学术沙龙系列讲座[翻译研究]
2021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