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都没怀念过的纽约披萨,吃了一口,想了一夜
食物是记忆的载体
上海开了两家纽约披萨店
“啊,这就是纽约的味道。”
这是喜北(restaurant_hunter)的第124篇文章
今天的文末福利,是和喜北北一起
吃🍕🍕🍕🍕🍕🍕🍕🍕🍕🍕🍕
纽约那些让人一往情深的食物,大都来自外埠:犹太人的Bagel,墨西哥阿妈的手工Taco,中东的鹰嘴豆泥Hummus,希腊的Gyro卷,哦,还有博物馆门前53街大排长龙的The Halal Guys,纽约版黄焖鸡米饭。
最有名的一样,我却很少想它。
它的名字,叫New York Pizza。
纽约披萨,师承那不勒斯,一样的标志性脆饼底,却大得多,通常可以到16至18英寸,也薄得多。最好卖的芝士口味,就是饼底上刷一圈番茄酱,撒点Cheese进炉烤,熟了以后,点点茄酱从白色的芝士里渗出来,香腻适口。大约也是因为当年的新移民囊中羞涩,不仅肉食是奢侈,连香草、大蒜什么的都一并省了算了。
据说,世界上第一个按片卖Pizza的(Pizza by the Slice),是纽约小意大利的披萨店Lombardi's。厨师突发奇想,把涂满芝士和番茄酱的大圆饼,裁成片出售,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披萨革命:买不起整个披萨,也可以买一片,还不用刀叉,手一抓就能吃!
@serious eats
吃这披萨,姿势大有讲究,又薄又大一片,一不留神就掉馅儿,所以必要捏着两头,对折起来往嘴里送。下面两张图,罗伯茨阿姨的吃法太文雅、太上东区,高司令这个加拿大人,才得到了点!
多亏了这一片片披萨,喂饱了一代代穷苦劳工,亦抚慰了无数异乡人难解的乡愁。
Mott街和Spring街角的Lombardi's
住纽约的时候,没少路过这间100多岁的Lombardi's。只不过如今店门口大排长龙的,多是来朝圣的外国观光客,看了天花乱坠的旅游书,一心来寻最古早、最正宗的纽约披萨。
指着每月支票交房租的本地朋友,常常光顾“1美元”或“99分”披萨店,店如其名,一片pizza一美元:
@new york times
这种路边披萨店,闹市区里每走几步就能看见一家,隔着一条街都能闻见味儿,走近了一瞧,窗前写着Pizza字样的霓虹灯常亮不熄,掀开店门,扑面而来老大一股油濠气,装修毫不讲究,店内靠墙一溜儿搁板,再随意置几张高脚桌,立着兀自吃完,抹抹嘴巴走人。
刚出炉的滚热披萨,手脚麻利的店员用小滚轮刀切成八瓣儿,撂起一块盛在白色圆纸盘里,底下垫一张纸巾递给你,撒上辣椒碎,准备开吃!
因为便宜,用料上不如正经披萨店那么讲究,但作果腹之用,无可厚非。
最便宜的是经典款的番茄酱芝士,加Pepperoni香肠的款,马上价格翻倍,财大气粗涨到2美元!而最受欢迎的套餐,2块7毛5,包含一罐汽水和两张经典芝士披萨,月底手头拮据时,一顿午饭就这么解决了,比Chinatown里的四菜一汤都便宜一半。
日常生活里的pizza店都是路边摊,是解决温饱的口粮,是纽约人的千里香。
至于营养么,就算高级一点的店用料健康些,热量上也八九不离十。很多人吃披萨,和炸鸡一样,就是为了一口爽:朋友聚会,失恋一个人,上课来不及随便搭一口,它总在那里,等你去吃。
没有什么是一顿Pizza解决不了的。
我的路边披萨店记忆,大多和酒有关。半夜的14街1大道,两点钟的字母城(Alphabet City),连同一群喝得醉醺醺的同事朋友,鱼贯晃进灯光刺眼的24小时披萨店,傻笑着囫囵下肚;翌日醒来,细节烟消云散,只记得吃过宵夜,免去宿醉苦恼。
纽约披萨势力图
还有一种本地人常去的店,和纽约披萨这种风格就没多大关系了。布鲁克林Bushwick那间声名远扬的Roberta's,算是纽约本土创新派,馅料奇葩,动辄排上两三个小时队,天热的时候在院子里喝个啤酒等个位,也算是体验生活。
Roberta's
在小意大利和Nolita,路过那么多次Lombardi's却一次都没进去过,广受好评的Rubirosa,吃过无感,倒是名不见经传的Emporio,有出色的木炭火炉那不勒斯披萨和美味的手工意面;如果你属意新派又时髦的披萨,不如试试Marta,但严格来说,也无法被归类为传统的纽约披萨,9寸的单人披萨打一个蛋,作为Brunch醒酒,简直无懈可击。
吃来吃去,吃到最后,记忆都模糊。回上海之后,馋过Bagel,疯狂寻过Hummus,却一次都没想过纽约的披萨。
也许是因为,我从来没把纽约的披萨放在心上。
纽约的披萨,是这座城市从未停歇的背景音乐,像一个永远不会离开的“备胎”,庸庸碌碌,无甚特殊,使劲看几眼都记不住长相。
却也正是这样一张披萨,一口咬在嘴里,不由得失声讲出“啊,这就是纽约的味道”,继而回忆汹涌,让我大半夜的对着电脑掏心掏肺。😂
如果你也怀念纽约,不如我们一起去吃披萨?
J o e ' s P i z z a
吴江路281号
在纽约Pizza版图里,营业四十载的家族式披萨店Joe's Pizza,是格林威治村(Greenwhich Village)一面屹立不倒的大旗,如今已经传到了第三代。
四十年后,家族终于在第三代传人的手里,开始了海外扩张。第一站,就是上海。
格林威治村与西村交界的Joe's Pizza
上海的这家店,算是正宗纽约舶来,市口极好,就在吴江路茂名北路路口,坐镇三条地铁之上,再加上周边的写字楼,绝对不担心披萨卖不动;与同样来自美国的连锁三明治快餐Subway做邻居,也是很巧。
生意也是很会做,照片墙这种传统营销手段,中西老字号都爱用,也极具说服力。营业台上吊两块电视,配了字幕滚动播放宣传片。
片子不长,讲的是小哥把老店开去了自己住的布鲁克林威廉斯堡的故事,看完还挺感动。
哦对了,当天小哥也在店里哒。
最有趣的,莫过于有几个外国人在做披萨。这样的光景,在常住人口一半外国人的法租界并不鲜见,放在这个人来人往的市井街口,却平添了一丝异域风情。
纽约风十足的铁格子窗外,时有路过的上海市民,好奇望一望这几个外国人,一本正经地捣鼓这种他们耳熟能详的外国大饼。
菜单简单粗暴,一片Pizza的价格22至35不等,基本和纽约持平。酒水方面,因为Goose Island的精酿啤酒吧就在附近,还特别提供鹅岛三种口味的精酿。
要了经典款、Pepperoni 以及一个中文讲很好(也很帅)的老外大哥力推的菠菜Ricotta白雪。
经典款和香肠款,焦边诱人,饼底捏起来很硬,友人各咬了一口就撂下了,理由是“馅儿不够多,饼底太干。”
与之相对的,是一口接一口吃到停不下来的我。
一定要对折
咬下去第一口,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随着酥脆干爽的饼底和芝士,在口中慢慢化开的,就是那种久违的、属于凌晨纽约的夜宵气息。
“Oh fuck...”
是啊,也许这饼底太干、太硬,馅料也放得不够慷慨,但这的的确确,就是纽约披萨才有的味道。
加之头顶明晃晃的灯光,开放式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耳畔萦绕的美国老歌,特定的味道、口感、光线、气味触发一连串回忆,脑中闪过无数片段与光影,令人措手不及。
这块我根本没有怀念过的pizza里,竟藏着一整个纽约。
这张照片后面朝我们看了一眼的,就是三代目店主
菠菜并不推荐,整体调味过淡,烤菠菜没有香气,Ricotta Cheese太水,导致整个饼底都快塌了。
这其中,饼底当然是关键,柔韧、酥脆、有嚼劲(以及,干……),是深埋记忆里最道地的纽约披萨。放多少水,面团怎样摔(Toss)到位,看似简单,却也要多年功夫。厨房里有一位墨西哥裔模样的光头小哥,眼神发亮,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店主从纽约带过来的厨子。
要知道,纽约最好的披萨师傅,绝对不是意大利人,是墨西哥人。
离开的时候,他来推门,我告诉他:
“这披萨,和我在纽约吃过的,一模一样。”
H o m e s l i c e
巨鹿路158号
知道这家Homeslice,是通过一位我笃信的厨师友人。
“25块可能有点贵,但料特别足,真的值得一试。”
探店的当晚,在餐厅里遇到了采访过的Beef & Liberty新任总厨Uwe Opocensky,对此地的Pizza,自诩Pizza党的他,亦是举双手推荐。
比起Joe's,这家店的装修可时髦多了。设计师选用了按颜色标注的纽约地铁线路图作为装修灵感,店门仿造纽约Astor Place地铁站外形,仔细看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插句题外话,很多人是按颜色来记的,黄线、橙线、蓝线等,我是按字母记的,NQR、BDFM、ACE……估计这里面也有很多思维习惯的差异吧~)
连海报都是模仿纽约地铁里的维修告示 :D
虽然是家纽约风格的披萨店,但老板却来自英国,在上海也算是小有名气的餐饮业者。相较南京西路的繁华路段,慧公馆旁的大同坊下沉式广场,恐怕要差了几个段位,这家店基本上就是要靠自己了。老板准备与Sherpa's一类的外卖服务进行合作,也寄希望于对面早先开张的JZ爵士俱乐部,能够提升这一地段的人气。
Pizza价格方面,比之前的Joe's便宜约10%。而包括葡萄酒和几款经典意大利开胃鸡尾酒(Negroni、Spritz、Americano)的、均价在40元左右的实惠酒单,加之相对更舒适的环境与氛围,只要再来一盆好吃的沙拉,我其实还挺愿意在这家店里待上一会儿的。
用餐过程中,也不时有老外推门来买整只Pizza;不过因为只有一位厨师(Joe's有两位),Pizza的制作时间会稍长。
对了,酒不错喝。
面相清奇、眉心有一点痣的厨师Rock来自中国,做起Pizza来却绝对不含糊。摔拉捶打,很是地道,而且听说他竟是自学成才,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同样选了三款披萨,White,Meat,Sausage,白底Pizza(White)尤其惊艳,除了常规的水牛芝士,还加入了Ricotta乳清芝士和提香的帕玛森芝士,滋味丰富且浓郁。厨师表示,他们尝试自己做大部分的原材料,包括香肠。
就饼底而言,这两家在韧劲上不相上下,Homeslice比Joe's更薄,也更油一些,入口不干,一人吃下一整片,也不会觉得咬肌锻炼过头。😂 馅料方面,调味更重,用料也更丰富,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同行的友人上海女郎,显然非常偏爱这一家。差不多每一款都吃掉了一小半,剩下扔给我。
我也很爱他家的干辣椒罐子,非常可爱!
其实本来还想再吃一块蘑菇味,结果朋友终于受不了油濠气(Pizza店无可避免的最大问题),拽着我跑路了。
最近上海的其他媒体,似乎也很热衷将Joe's和Homeslice放在一起做对比。
我做了个小问卷,找了几个两家都去吃过的朋友,问问他们对这两家店的看法。其中没有在纽约生活过的朋友,大多认为Homeslice更加正点(馅料足、用料上乘、整体更香),但凡纽约生活过的人而言,更容易对Joe's念念不忘,虽然它给人的整体感觉,有点糙。
必须承认,大部分时候,吃东西也是一件主观的事情。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并不存在绝对的孰优孰劣。口味上,我也同意Homeslice更胜一筹,但身体却也很诚实地告诉我,Joe's的披萨里,有一味不可取代的佐料,叫“纽约”。
好 啦 其 实 我 还 想 问 你
有没有一种特定食物,回忆满满,让你难以忘怀?
从今天的留言里,我会选5位朋友
春暖花开了,我请你吃个Pizza吧
文/喜北肉豆蔻
图/喜北、网络
一起吃披萨/上海女郎
后台回复合集,可以看到这个公众号所有的文章~
往期热门文章,点击可读
Joel Robuchon | Jean Georges | Napa
👇 我这么好玩,快来和我做朋友!👏
我是喜北,吃饭作得要死
吃到好吃的,眼睛会放光
心思活络,有事后台勾搭
Instagram: mightyminiboom
微博 & 豆瓣: @喜北肉豆蔻
点评 @喜北小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