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大心普济觉②

灵隐寺 2024-03-19

《佛说八大人觉经》前文回顾:

八大人觉

无常无我①

无常无我②

无常无我③

无常无我④

常修少欲

知足守道①

知足守道②

常行精进①

常行精进②

常行精进③

多闻智慧①

多闻智慧②

多闻智慧③

多闻智慧④

布施平等①

布施平等②

布施平等③

出家梵行①

出家梵行②

出家梵行③

大心普济①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

菩萨因为看到众生的痛苦太多了,基于“不忍众生苦”的慈悲心,于是发起大乘心,利益他人,救度众生,因此佛经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是菩萨发心。”做菩萨的人,自己还没有完成佛果,为了救度众生,不惜舍弃个人的利益,吃尽千辛万苦,这是菩萨发心。


再说大乘的乘,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由四匹马拉的车,叫乘,所以有“千乘之侯,百乘之家”之说,以拥有车辆的多少来表明他的社会地位。乘就是车辆,有运载的意思。


佛经中以乘来形容修行人的发心,有大乘小乘的分别。《法华经》以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作为譬喻,羊是很小的,鹿的力量也有限,以这两种车代表小乘,就是罗汉、声闻、缘觉等,只求自己能够脱离生死的痛苦。大白牛车很大,像现在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车、火车,可以运载很多人,做菩萨的,要救度无量的众生,是大乘。大乘心就是能够自度度人的菩萨心。


讲到普济一切,救度的范围涵盖了尊卑贵贱、男女老少,一切众生,都是救度的对象。《楞严经》说:“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这就是菩萨度生的心愿,假使还有一个众生没有证到佛果的话,菩萨自己绝对不取泥洹,也就是不证菩提、成佛果。


就像地藏菩萨发了“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这就是菩萨心、大乘心。试想,地狱里有多少众生,但是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是:地狱假使没有空的话,自己绝对不做佛,一直等待把众生度完了,才证菩提的觉位(成佛)。众生无量无边,哪一天才能够度光呢?可见地藏菩萨的愿是多么大呀!


《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发十大愿,从第一大愿“礼敬诸佛”到第十大愿“普皆回向”都说:虚空界纵然有尽,众生界纵然尽了,众生的业力和烦恼也尽了,但是菩萨所发的度生大愿,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发大乘心,就是要普遍济度胎、卵、湿、化各类的众生。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


发了菩萨心,就要代一切众生去受各种苦难。众生,包含三种意义:1、众缘所生:许多的因缘合在一起才能够出生,比如说一个人,最初由父母的因缘,再加上我们的业识投胎,形成了生命体,而后才出生,这就是众缘所生。2、众处受生:一个生命体,现在投生来做人,这一期生命结束以后,将来可能投生为畜生,或是生到天上,或者堕入地狱,有六道可以投生,所以也叫众生。3、众多生死:生命体在六道当中,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不断地生死,所以叫众生。总之,众生就是代表一切有生命活动的。


形形色色的众生,有在天空飞的,水里游的,陆地走的,真是无量无边,而他们的苦恼也是无量无边,做菩萨,都会发愿代替一切众生受苦。


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令,就是使令;诸,就是一切;毕竟,就是究竟。使令一切众生,都得到大乐,最究竟、最圆满、最大的快乐,也就是出世的快乐,这当然是世间的快乐所望尘莫及的了。因为世乐只是短暂的,虽然是欢乐一时,到头来乐极生悲,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们学佛、学菩萨,所追求的是自他都能够证得涅槃,都达到究竟解脱的无上快乐。这一部《佛说八大人觉经》,一开始大部分都是谈自修,怎样自利,真正的目的所在,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发菩提心,向诸佛菩萨看齐,要普度众生,这样,学佛才有受用,也才能够早一天证得无上菩提。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这位祖师曾于灵隐寺隐姓埋名清扫茅房,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藏识|珍重导师并海众 不胜依恋向灵山——雪窦重显禅师与灵隐寺的因缘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魂 宋韵正气世常存


☀巡觅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巡觅|承宋韵之脉 铸时代之魂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学处

学处|《药师经》中的智慧与慈悲

学处|如何面对冤憎之人与苦恼之境

学处|随缘无所求 广修诸善法

学处|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观照

观照|生命的启迪

观照|为何信佛、如何信佛

观照|如何观照自心

观照|何谓修行、如何修行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信心坚固,长远心不退,则平常人也可以即身成佛

开示|太虚法师:资生之佛教,即为释迦付托与药师之法门

开示|圆瑛法师:佛教疗养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八十华严》备明一生成佛之因果,而以求生西方为结归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出家梵行觉①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出家梵行觉②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出家梵行觉③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大心普济觉①

☀物语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

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常识

常识|三十七道品——五根、五力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药师灌顶真言》

常识|三十七道品——七觉支

常识|三十七道品——八正道


☀素食

素食|饥则吃饭,寒则添衣

素食|淡中滋味最天真

素食|立冬补冬

素食|我心素已闲


☀分享

分享|红马甲绿马甲

分享|筝之灵感

分享|一片初心

分享|菩萨的微笑


☀赏析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绢画药师净土变相图

赏析|明代丁云鹏《三生图》

赏析|千古不朽之作——欧阳询手书《心经》

赏析|明代绘画长卷:禅宗祖师传法图


☀历史历史|隋代佛典翻译和经录编撰
历史|隋代佛教义学的发展及宗派的建立
历史|隋代的佛弟子们如何修行
历史|隋代佛教的艺术成就与国际传播

☀阅读阅读|倓虚法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阅读|时光不可空过阅读|丰子恺:梧桐树
阅读|口诵佛名,心游千里,非念佛也

☀故事故事|佛法与人生
故事|慈心龙王消伏怨害
故事|不是宋云葱岭见 谁知只履去西天
故事|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视频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遇赦
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投宿视频|佛教生态保护动漫——方长不折
视频|老照片里看古建——灵隐寺老山门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