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③

灵隐寺 2024-03-19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

——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无常无我觉①

——无常无我觉②

——无常无我觉③

——无常无我觉④

——常修少欲觉

——知足守道觉①

——知足守道觉②

——常行精进觉①

——常行精进觉②

——常行精进觉③

——多闻智慧觉①

——多闻智慧觉②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多闻薰习,有四种功德:


一、可以知道一切诸法:我们听讲以后,就知道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有漏法,什么是无漏法,就会了解世出世间的一切法了。


二、对一切的恶事,听了佛法以后,能够改正、停止。比如我们的行为,过去认为做得很对;我们讲的话,过去认为没有不对的地方;我们的思想,也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听了佛法以后,知道那些行为、言语和观念都是错误的,就会把它纠正过来。


三、听了佛法以后,不会再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了。好像过去印度,有所谓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修苦行,做那些没有道理的举动,听了佛法以后,能够辨别是非,就不会再去学习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四、我们听闻佛法以后,能够照着佛法去修持,将来能够了生脱死,得到大解脱。


闻法,必须聚精会神、心无二用地听,才能得到受用。听了以后,还要常常好好地自己去思索、研究,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头,不可忘掉,这是闻法特别要注意的。


闻法,如果不如法,不但得不到佛法的受用,而且徒然荒废时间。佛经中,以两个譬喻说明闻法必须离开三种过失。


一、甘露喻:天空降下甘露,我们希望把它盛起来,首先,必须有个器具来承受,这个器具不论是杯子,盆子或桶子,口一定要向上面,甘露才会降到里面。要是把杯子的口朝下,底向上倒放,就没有办法把它盛起来了。再说,杯子如果不干净,甚至里面有毒素,甘露虽然盛到了,也是没有用的。或者杯子虽然向上,里面也很干净,可是已经裂痕、破了,下面有洞,甘露灌了进去,就流出来,也是没有用的。


这譬喻我们听讲佛法,第一,没有专心地听,讲的人固然讲得天花乱坠,听的人在下面却是胡思乱想,正像杯子盖着,虽然降下很多甘露一滴也得不到,我们没有受用。第二,听法存有成见、偏见,就好像杯子里面有毒素一样,纵然得到了甘露,也是没有用。第三,听法如耳边风,从这个耳朵听进去,又从另一个耳朵飘出来,过后马上忘得一干二净的,正如杯子已经有了裂痕,装再多的甘露也漏掉,纵然听了很多佛法,心中完全没有印象,算是白听一场。


二、播种喻:种子最主要的是下到泥土里面去,假使把它放在讲台上或撒在沙石上,它是没有办法生长的。还有,虽然撒到泥土中,但泥土上面已经生长了好多杂草、荆棘,种子固然发芽生长,很快就枯萎了,或者把种子放在泥土上面,被鸟雀飞来啄食了。这譬喻:(1)听法的时候不注意,就不能领纳。(2)存着不干净的思想听法,杂乱不清。(3)听过以后就忘掉。上面两个譬喻,都是提醒我们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听闻佛法。


佛在经中也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浑身是病,身体有病,心理也有病。我们的身体,从生下来以后,就有老、病、死的病;心理上最大的病是贪、嗔、痴。佛陀降生人间度众生,以佛法来医治我们身心的各种疾病,所以我们听闻佛法,就要把佛当成医王,把佛法当作是良药,把出家人(僧宝)视为看护,听法的时候,我们要观想:(1)自己是个病人,身心都有病,必须看医生。(2)我们学佛的人,亲近善知识就像有病找医生一样。(3)把佛法当成药方,法师讲经说法,就好像医生给我们开药方一样的。(4)彻底治疗:光有药方,你不买药,不服用,病也是不会好的,因此,有了药方,必须遵从医生的吩咐,按时服用,才有治疗的效用。


所以经中说:

佛虽宣说极善法,如若闻已不实行。

如诸病者负药囊,终不能疗自身病。


佛虽然把最好的道理告诉我们,可是我们都当成耳边风,没有照着去做,就好像害病的人,虽然一天到晚把药袋子挂着,没有去吃,病哪里会好呢!所以学佛的人,听了佛法,必须依法而修持,才能受用。


我们人生,最大的是生死之病,从无始以来就有了,可以说已经病入膏肓,不是一、两次药就吃得好的,必须经常服用才能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太多了,唯有常常听闻佛法,才能逐渐减少、断除,要是没有恒常心,偷懒,对我们修学佛法,就没有多大的效果。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 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为发扬地藏孝亲报恩之宏愿,感念菩萨愍护众生之深悲,杭州灵隐寺将于农历七月二十至七月三十(8月27日至9月6日)启建辛丑地藏法会,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法会圆满之日恭逢地藏菩萨圣诞,当晚施放瑜伽焰口,仰仗三宝加持,回向累劫父母怨亲

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同登觉岸,径往莲邦!


随喜方式


1、点击进入下方链接,进入“地藏法会”小程序进行登记:

2、关注“灵隐寺”公众号,回复“地藏法会”关键字,长按并识别“地藏法会”随喜二维码,即可进入登记小程序。


咨询电话:0571-87968665。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藏识|六月晴明翰墨香,翻晒藏经味清凉——灵隐寺传统晒经活动
藏识|这位祖师曾于灵隐寺隐姓埋名清扫茅房,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藏识|珍重导师并海众 不胜依恋向灵山——雪窦重显禅师与灵隐寺的因缘

☀巡觅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学处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学处|地藏菩萨的无尽孝道
学处|佛法纲要——戒、定、慧三无漏学(上)
学处|恭敬供养地藏菩萨的功德

☀观照观照|福德与智慧:福德的培植观照|福德与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观照|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观照|福德与智慧:福慧双修的重要性

开示开示|谛闲法师:若念念在佛,即时时请佛住世
开示|虚云老和尚: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开示|谛闲法师: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开示|印光大师:地藏经——险道之导师、昏衢之慧炬、贫乏之宝藏、凶岁之稻粮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②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③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①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②

物语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常识常识|无尽的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
常识|无尽的大愿:《地藏经》的重要性
常识|三界二十八天:欲界
常识|无尽的大愿:地藏菩萨的圣号

☀素食素食|藕中告别夏天
素食|看不到田园里的蔬果,去菜场看看也好
素食|处暑三候禾乃登
素食|月饼学会了 中秋还会远吗

☀分享

分享|夏长万物 皆念三宝

分享|立坚固愿

分享|得大坚固力

分享|立愿居先


☀赏析赏析|金代彩绘木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十七世纪彩绘镀金木雕地藏菩萨立像赏析|咫尺清凉意——杭州佛学院2021书画扇面展(一)
赏析|佛影湛然——西安临潼唐代造像七宝

☀历史历史|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历史|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历史|北朝历代佛典翻译
历史|由南朝传入北地的毗昙宗、成实宗和摄论宗

☀阅读阅读|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
阅读|以贤下愚,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阅读|出世间大孝
阅读|世俗许愿

☀故事

故事|雇工的善行

故事|生时你侬我侬 死时可一笑否

故事|大象挂缨络 罗汉应供薄

故事|誓死护卫佛法的法琳法师


☀视频视频|灵隐·中西素食汇
视频|造像艺术的时代传承
视频|匠心即佛心——刀手马延圣视频|走出国门 “一带一路”佛教文化摄影展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喜地藏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