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由南朝传入北地的毗昙宗、成实宗和摄论宗——中国佛教史略之北朝佛教(五)

灵隐寺 2024-03-19



中国佛教史略 · 往期回顾

后汉
佛教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

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汉地最初的佛教信仰

三国
佛教


除了英雄辈出,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三国时期吴地的佛经翻译家与汉人西行求法的先驱

西晋
佛教


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西晋一代佛教的义学与传播
东晋
佛教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北方的传播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的传播


东晋高僧西行求法与朝廷信仰佛教

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南朝
佛教


南北朝时南朝佛教的兴盛

南朝历代相承的佛典翻译事业


形成于南朝的佛教义学宗派雏形


摄论师与十诵律师


南朝的《涅槃经》“研究热”


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

北朝

佛教


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


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


北朝历代佛典翻译



关于北朝流行的佛教学说,有由南朝传入的,如《毗昙》、《成实》、《摄论》乃至《涅槃》各家之说;也有由北地传出的,如《地论》、四论、《四分律》学,乃至以实修为主的禅法及净土教等。


一、毗昙师


相当于南朝的齐、梁时代,北地毗昙的讲习始盛,著名的学者有安、游(智游)、荣三师,其师承均不明,但北齐名僧灵裕即曾从他们三人听受《杂心》。



从高昌来魏的慧嵩法师,亦曾从智游听受《毗昙》、《成实》,学成后在邺都及洛阳讲说,有“毗昙孔子”之称。


传承慧嵩之学的有志念、道猷、智洪、晃觉、散魏等。志念(535—608)尤以《杂心》擅名,著有《杂心论疏》及《广钞》等,盛行于世。弟子知名的有道岳、道杰、神素等二十余人。



二、成实师


先有僧嵩,曾在关中从鸠摩罗什亲受《成实》,后到徐州(彭城)白塔寺弘传此论。他的弟子济州僧渊(414—481),以慧解驰名,后来也在徐州讲习。门弟子知名的有昙度、慧记(一作惠纪)、道登、慧球等。


昙度(?—489),江陵人,早年游学建康,曾于三论、《涅槃》、《法华》、《维摩》、《大品》,深有研究,后到徐州,从僧渊受《成实》,于是精通此部。北魏孝文帝听到他的盛名,请到平城开讲,学徒千余人,著有《成实论大义疏》八卷,盛行于北地。



慧记于《成实》外兼通《数论》,曾在平城郊外的鹿苑讲学。


道登(?—496),东莞人,早年从僧药受《涅槃》、《法华》、《胜鬘》,后来又从僧渊学《成实》,五十岁时,声誉闻于魏都洛阳,应请前往讲学,后来入恒山,学侣追随,讲授不辍。


又北齐初年,邺下有沙门道纪,盛弘《成实》,讲说达三十年,其学统不明。



三、摄论师


真谛《摄论》之学,由靖嵩北上徐州,道尼入居长安,而独在北方敷弘称盛。靖嵩(537—614),涿郡固安人,北齐时代在邺都为法主。后北周武帝毁灭佛法,避地江南,从法泰谘受《摄论玄义》。后仍回徐州,盛弘《摄论》,著有《摄论疏》、《九识玄义》等,为时人所宗。


但北方正宗的摄论师实为地论学者昙迁。昙迁(542—607),博陵饶阳人,早年从慧光的弟子昙遵受学,后来隐居林虑山,精研《华严》、《十地》、《维摩》、《楞伽》、《地持》、《起信》等,到周武帝平齐、毁灭佛法,结伴避地江南,辗转到了桂州,获得《摄大乘论》。隋初,和同伴往彭城,继续弘讲,乃为北地开创纯正的《摄论》法门。


为发扬地藏孝亲报恩之宏愿,感念菩萨愍护众生之深悲,杭州灵隐寺将于农历七月二十至七月三十(8月27日至9月6日)启建辛丑地藏法会,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法会圆满之日恭逢地藏菩萨圣诞,当晚施放瑜伽焰口,仰仗三宝加持,回向累劫父母怨亲

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同登觉岸,径往莲邦!


随喜方式


1、点击进入下方链接,进入“地藏法会”小程序进行登记:

2、关注“灵隐寺”公众号,回复“地藏法会”关键字,长按并识别“地藏法会”随喜二维码,即可进入登记小程序。


咨询电话:0571-87968665。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灵隐寺大雄宝殿的国运禄位
藏识|还源去,无须更远寻——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
藏识|六月晴明翰墨香,翻晒藏经味清凉——灵隐寺传统晒经活动
藏识|这位祖师曾于灵隐寺隐姓埋名清扫茅房,直到三年后的一天……

☀巡觅
巡觅|灵隐归来勤诵经
巡觅|佛已了然我心事
巡觅|20 30 40,三到灵隐,心之所向
巡觅|夏日,对话灵隐

☀学处学处|念佛当“深信”:信事理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学处|地藏菩萨的无尽孝道
学处|佛法纲要——戒、定、慧三无漏学(上)

☀观照观照|福德与智慧:福德的培植观照|福德与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观照|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观照|福德与智慧:福慧双修的重要性

开示开示|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也会遭苦难
开示|谛闲法师:若念念在佛,即时时请佛住世
开示|虚云老和尚:若论成道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开示|谛闲法师:一毫之善、一尘之福,皆可回向西方
一偈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②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常行精进觉③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①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多闻智慧觉②

物语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 应残木槿花物语|紫薇——独坐黄昏谁是伴 紫薇花对紫薇郎

☀常识常识|请职
常识|无尽的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
常识|无尽的大愿:《地藏经》的重要性
常识|三界二十八天:欲界

☀素食素食|藕中告别夏天
素食|看不到田园里的蔬果,去菜场看看也好
素食|处暑三候禾乃登
素食|月饼学会了 中秋还会远吗

☀分享

分享|夏长万物 皆念三宝

分享|立坚固愿

分享|得大坚固力

分享|立愿居先


☀赏析赏析|金代彩绘木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十七世纪彩绘镀金木雕地藏菩萨立像赏析|咫尺清凉意——杭州佛学院2021书画扇面展(一)
赏析|佛影湛然——西安临潼唐代造像七宝

☀历史历史|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历史|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历史|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历史|北朝历代佛典翻译

☀阅读阅读|丰子恺:午夜高楼阅读|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
阅读|以贤下愚,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阅读|出世间大孝

☀故事

故事|雇工的善行

故事|生时你侬我侬 死时可一笑否

故事|大象挂缨络 罗汉应供薄

故事|誓死护卫佛法的法琳法师


☀视频视频|稽首观音大慈悲主 一超直入妙庄严路——辛丑灵隐普陀朝山
视频|灵隐·中西素食汇
视频|造像艺术的时代传承
视频|匠心即佛心——刀手马延圣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喜地藏法会、供佛斋僧、每月放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