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看展|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作品展

影像中国 中摄协影像中文网 2019-11-16

开幕丨6月29日  上午9:00

研讨丨6月29日  上午9:30-12:00

讲座丨6月29日  下午14:00 《故山行旅与山水悲歌》——李止

地点丨浙江丽水摄影博物馆(莲都区括苍路583号)

展期丨6月29日—9月29日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入选名单于今年1月公布, 《世俗生活在南方》(作者卢承德)、《羌的山》(作者吕格尔)、《华不注》(作者吕廷川)、《山高》(作者罗永进)、《溪山》(作者李止)、《异物》(作者潘晓春)、《日常写作》(作者丘)、《无处安放》(作者吴国勇)、《无中生有》(作者王轶庶)、《大城》(作者郑知渊)十件作品上榜。

从2013年开始,丽水摄影博物馆面向全国发起“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主办方通过在全国摄影理论、批评、创作、媒体、出版、专业院校、策展机构范围确定一批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推荐委员会,针对上一年度国内涌现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自由推荐,活动通过一个较大基数,使创作者获得一个相对普遍、全面、客观的评价。主办方根据推荐结果,邀请五位专家担任终审评委,对所有候选作品进行综合评议考量,最终形成十件上榜作品。截止到2019年,共有53位国内知名摄影家、艺术家的56件作品上榜。 

2019年度上榜的十位艺术家作品,既有对社会现实时代发展的深切关注,又有摄影语言和艺术观念的感性表达,它们一定程度代表了学术语境下的中国摄影创作形态,是这一年来中国摄影艺术前沿的重要样本。主办方旨在通过对上榜作品的新闻发布、出版、收藏、展出、研讨交流,为摄影艺术创作提供学术引领和参照,共同推动中国摄影进步。

展厅现场(王华平提供)


卢承德作品《世俗生活在南方》

作品阐述 我70岁那年,儿子为了预防我患老年痴呆症,送了我一台照相机,从此开启了我学习摄影之路。学习摄影十多年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摄影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防病健身,它让我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了解到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不同人群的生活状态,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和生活,感受到孩子们和老伴对我的爱,对自己的人生感到独有的富足。摄影已成为我晚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年,我坚持拍摄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物,特别是与我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试图为他们的生活留点影像资料,或许能给他们的后人留点回忆和启示。

在城市快速的、现代化的进程的浪潮中,城市的高楼比比皆是,快节奏的生活似乎让我们只看到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人潮。但如果我们放慢脚步,仔细、深入地去看,在苏州老城区里,却还能看到居住着一些保留了不少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的老苏州人的慢生活。他们留念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面对外界的变化有着惋惜和无奈。我尝试用影像把老城厢里苏州人的世俗生活的样式,和他们的内心活动的心绪表达出来。我记录了他们既闲适自得有时又有点憋屈的瞬间,或许这样能表达他们对住在老房子里的真实感受,一定程度上映照了老房子里居民的生活本质。这是我十多年来坚持选择拍摄《世俗生活在南方》这个主题的主要缘由。

我非常喜欢拍周边熟悉的、不起眼的、小人物的照,因为他们看到我与他们一样,拍摄他们时大多数人不受拘束,有的还感到很亲切感。我觉得就像是在拍自已、拍我的亲人、朋友和邻居;他们的生活就如同我自己的生活一般。虽然他们生活中的情趣和爱好,我不能一一去实现,但对他们积极乐观向上、闲适通达的生活态度,我充满着敬意!

学习摄影,我不大受摄影条条框框的限制。苏州的街头巷尾对我来说就是个巨大的剧场和宝库,闲在家里不去拾几件宝贝总觉得可惜。我的照片大部分是抓拍、盲拍的,竭力想用自然、真实、与众不同的影像方式去呈现。

取景器里的世界,已成为我认识自己和周遭环境的窗口,抑或是我个人情感宣泄的出口处。

我现在有个两个小心愿,就是把过去拍摄过的几百家苏州老宅人家中选出的100个家庭,再去逐一回访。我目前已回访了七十多户家庭,想给每户家庭选一组照片,编辑制作成一本影集赠与他们留个纪念。以感谢他们对我的拍摄的支持!

我今年83岁,我想国外不是有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还在继续摄影吗,如果我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我争取再拍五年!


评委评语 拍照是83岁老卢的晚年生活,他说只想记录记录老建筑里的生活。但是他拍出来的照片却妙不可言,冒着浓浓的苏州味。他的摄影里没有刻意的创作痕迹,原汁原味,朴素亲切,这是由人生阅历积淀而成,更是从他心里自然生长出来。——傅拥军

更多作品点击《世俗生活在南方》



苏州人过去传统的早点,大饼油条。(2006年3月摄于双塔菜场)

老先生年轻时是洋行高级职员,现一人独居,日常生活由其孙女每天前来照顾。平时喜欢听京剧,马连良唱的《空城记》是他的最爱。(2007年12月摄于北五泾浜)

老铺子古董店里写字的老板与玻璃橱窗里折射出的摊贩与行人,构成了一幅老宅与老街的风景画。(2008年3月摄于山塘街)


吕廷川作品《华不注》

作品阐述  在济南黄河南岸,有一座海拔197米的小山,山呈圆锥状,拔地而起,与其他丘陵不相连。它是一座历史名山,元代赵孟頫传世名作《鹊华秋色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华不注”山。山名“华不注”取自《诗经》,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就是说其形状犹如湖中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唐朝诗人李白曾登临此山,他在《古风》中写道: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在清代以前,华不注山是济南市区的第一名山。随着山下湖水的逐渐干涸,兴盛千年的华不注逐渐沉寂下来。华不注山一带村舍俨然,大片农田中残存着零星的水塘,偶尔会有水鸟掠过荒芜的芦苇丛。从2013年6月开始,济南市启动了华山历史文化公园的城市规划,围绕山体人工挖掘几千亩的华山湖,山脚下的前王村、郅家庄等19个村庄陆续拆迁,祖居在此的村民从此告别农耕生活,将住进统一建造的安置楼房。从2015年开始,这组照片历时四年多时间,以山体为背景记录了周围的变化。


评委评语  吕廷川用纪实摄影的方式,描绘了《鹊华秋色图》中,华不注山的当代处境。与原作的清新美丽不同,他没有营造优美的景色,而以一种灰调浸染画面,色域讲究,抒情有度,如同提琴的慢度。这种气质是独特的,有见识的,保持了变异后的风景、人们,包括摄影师,所有相关者的尊严。

这隐含着社会学的观点:中国景观不再是现实生活的自然发育,而是作突然地硬性地改变,让自然与人生不再自然。但他没有应用一般的景观摄影手法,而是选择了纪实。对于纪实来讲,其实这地方很难出彩。但他智慧,转山,加上一年四季,尽量做足纪实该有的方方面面,而得天独厚之处,是背景总是那一座山。这山不仅一统各种景象因此让图式相当成立,而且在内涵上,始终强调着此地不同寻常——这是一大文化符号,它让照片中再普通的场景也拥有灵魂,富有意义。如此在抒情中不时回响着主旋律,不动声色地渐渐谱成内在充沛的挽歌。

中国的纪实摄影,在主题与影像这两个基本方面,一向较弱,这组作品能兼而有之,圆融动人,难能可贵。——颜长江

更多作品点击《华不注》



立春,2017年2月,石门

大雪,2017年12月,前王

惊蛰,2018年3月,前王


吕格尔作品《羌的山》

作品阐述 《羌的山》是吕格尔基于家乡汶川羌族的创作计划,2008年地震后的援建,加速了蔽塞山岭里现代化的进程,由此地域的交流越发强烈边界不断模糊,他通过前期对当地的类似田野考察,在一种“再熟悉”的过程中,对身份的焦虑逐渐放大,于是他把寻找答案的希望寄托于《上山寻海》(第二章)的行为当中,在三叠纪时期,汶川地区处于滨海环境,他询问羌人是否有过汶川与海的记忆,同时也上山寻找沧海桑田的痕迹,途中遇到了张开双臂的雪人,被涂抹的白石、假山、假马、熊猫……这些景象与第一章《羌的山》有着微妙的联系。上山寻海的这种看似缘木求鱼的行为,开始转向更为诗意化的地域和身份物像的寻找。之后他收集山上的沙石,在暗房里洒在底片上,得到《星海》(第三章)的原始图像,又参照NASA的大量星空图片,为“星海”绘制了一个看起来尽可能真实的色彩,似乎也找到了最终的答案。


评委评语 作为2018年备受关注的一位年轻艺术家,吕格尔通过一部《羌的山》作品,展示了少年一般的感性天赋和理性才华。作为一种惯常的捷径,同时也充满了可能落入俗套的冒险,吕格尔选择重新认知自己熟悉的家乡作为线索和灵感,对自身和本民族身份以摄影展开了一次探索之旅。作品有着强烈的代入感,从最初的焦虑情绪,到回归后的宁静安详,再到寻找答案之后的如释重负。艺术家融合了记录、肖像、景观和当代艺术观念各种手法,并且在材质上做出探索挑战摄影的本质,章节之间层层递进,不断质疑的同时,却毫不迟疑,一气呵成。——严志刚

更多作品点击《羌的山》




李止作品《溪水》作品阐述 山间寻白鹿,影像构洞天。

也许与年龄的增长有关,近年在风景摄影与绘画方面的创作,从精神性上逐渐由儒学的熏染渐进于中国道家思想的根性,由书房画室的研习转向踏遍青山,体会山川自然,草木清华间的气息流转,生生不息。由此创作也随游踪所至渐渐变化,涤去旧貌,所摄所作,既是银盐颗粒在山水烟云间的跌宕咏叹,也是大自然承受工业文明重荷所发的悲怆长吟。

溪山系列在《山行》与《洪谷》的基础上开始创作,自北宋画家范宽的家乡耀州开始,从西北耀州辋川,到中原江南,驱车数千里,漫游溪山胜处,访禅问道。汲古之余,试图以纯粹传统影像的形式创作一组更有实验性的作品。山非山,溪非溪,有时溪山又是溪山,恍惚之间,借这残山剩水,梦回故国山川。

拍了一年后,又思应到古人未到处,所以又西到藏区,东到大海,徒步穿越了其间几条峡谷。 

这组作品还在最后梳理中,因为可能会采用纯粹手工银盐制作,以更传统的制作传递拍摄的实验性,所以底片不会电分,所提供图片是自挑选照片的普通电子图像中选出的第一部分,影调未作调整,谨向主办方,以及评委与读者致以歉意。


评委评语  由《山行》、《洪谷》到《溪山》,每一次从不堪现实中逃离,到依旧怅然若失归来,李止的作品,第一印象都是整体的大气端庄,肃穆萧瑟。那些简单坦荡的山石、无拘无束的枝叶、轻描淡写的丝流和氤氲弥漫的气氛之间,以无言中,仿佛总能看到千百年来那些怅然若失的背影,听到那些曾经寂寞的脚步。而艺术家一直的企图,是在山水间归零自说自话,以现代银盐和古人墨色灵犀相通。如果说过往,李止作品安静的背后,还偶尔藏着窃窃私语的风声、生机勃勃的气息和偶露狰狞的力量及其他一些“想告诉你”的信息,而《溪山》要的可能就是越来越没有看头,只在不经意处,整体和细节中仍然保留着一种孤傲与桀骜。借以李止的作品,与时空对话,人的渺小和退缩果真是低进了尘埃。所以,李止的作品,表面看起来可以疗伤。其实是,越看越伤。——严志刚

更多作品点击 《溪山》




潘晓春作品《异物》

作品阐述  这组照片我命名为《异物》,我将3D软件制作的物体添加或者替换原本的物体,它们在画面里充当了一个自然界并不存在的角色。从过程来说,是从“易物”开始达到“异物”的效果,置入物是根据照片环境来处理其形态和位置,并不是简单添加到画面,其中有些是用二维代替三维物体,有些是打破画面的正常三维空间,以期达到既合理又异于常态的效果。

在制作这些物体时,基本只使用了简单的几何体组合,这些几何体存在于宏观和微观世界,是最纯粹的,最熟悉的形状。我选择的场景也是如此,这些山河湖海、树木鸟兽并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仅代表了我们的世界,和我们居住的城市和乡村等价存在着,取自何处并无意义。

环境多样化和“异物”超人工极简形态的对比;自然丰富肌理和“异物”表面无特征的反差;画面空间感的错失以及“异物”在画面中强烈的入侵形态正是我所希望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异物代表了我们认识以外的事物,是我对未知的一种思考。


评委评语 潘晓春这些作品极富想象力,同时又兼具技艺精妙的执行力。他将3D软件制作的“异物”添加进入风景照片,或替换照片中原有的物体,它们充当了自然界并不存在的角色,代表了我们认知以外的事物,是对未知的一种颇有深意的视觉性思考。——姜纬

更多作品点击《异物》



丘作品《日常写作》

作品阐述 日常,随之而来,随之而去。捡之如碎片,日月、生死、爱欲、病老……我依靠手机不断去收集,去整理。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碎片非但没有消解,反而变得更强或是改变,甚至是呈现与之相反的意义。放大、审视、脱离情境大概是其酵素。

以各种方式来完成所遭遇的各种碎片,截取、裁切、放大、复印、翻拍、正负、叠加等等:高速路上车祸现场、电线杆撑起的月牙、两个月后从麻雀死去现场捡回的头骨、如佛像般的欲望、让人联想的金鱼池、熏黑的假山、蝌蚪和死去的蛙、碗沿留下的那截龙尾、中药煲里冒出来的黑洞、寺庙红墙挤进绿色的古藤、冒着红色牙头的水杉、石头撞出腿上的南美板块、以及尚未开目的兔子…… 然而,最大的震撼却是来自于日常的无常与不平常。

正如:沏茶的沸水,昨夜还是山顶的积雪。


评委评语  丘在这一作品的阐述中写道:“正如沏茶的沸水,昨夜还是山顶的积雪。”这句话,富有禅意——世间万物只不过都在转换,外表只是虚像。是的,转换,是这组作品的基本方式:高速公路护墙上的车胎擦痕,可以变成中国山水长卷;几根毛发,可以变成沙漠上的树干;身上的津液,可以化成隐约的大佛。作品的组成因素,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而是可能来自于你想不到的秽物——他以这种转换证明中国道与佛都持有的一个伟大观点:道可以在屎溺中。这让人醒悟:外在即幻相,非相,如梦幻泡影。所有无有分别,本质一样;是故齐物,众生平等。

这里的逻辑是智慧的,也是简洁的,但要用图像说明这一点,让人信服,那是要有影像上的灵性的。而他,正是这种性灵高手,二十多年的实践,可以说,这种完全的不着痕迹的反转,是他的拿手好戏(戏与真实在他那里是一回事)。比如,本次创作中的一张画面,如同瑰丽的桃花源,像是画家夏阳的新中国画。但是,这其实是他发炎后,他伸进口腔中拍的喉咙血丝。你被美丽震动的同时,若知道这一方法,那是会造成思维与思想上的震撼的。影像与主题,一定要门当户对。

这种语言探索,当然不只是语言与哲学的闭门造车。与现实,是隐隐相关的。

这其中,还有一种“惜物”意识。作者的个人修为,与影像,都有一种品格。——颜长江

更多作品点击《日常写作》


罗永进作品《山高》

作品阐述 罗永进此次将镜头对准嵩山,且尺幅巨大,沿用了个人符号化的表现手法,这也是他近几年居留嵩山而触发的创作呈现。

嵩山奇崛的山体和三十六亿年的地质历史,让处于中原大地上的“天中山”(会善寺前唐颜真卿书法碑刻)有了一种卓然不群的强大气场。史料记载,曾有三十六位皇帝先后御驾亲临。如果说帝王们的朝觐,是为巩国祚延绵;那么,今天我们敬畏的则是天道。嵩岳的风土文化吸引了一些艺术家尝试通过驻地计划来酝酿和创作,罗永进也不例外,每有空闲就喜欢跑到嵩山脚下的小土院住上一阵,然后背着相机四处游逛,并萌生了给嵩山石头作“誌”的初想。

从区域卫星鸟瞰图上,可以看到嵩山有七十二峰,层峦迭嶂、沟壑纵横,至少有二十条驴行线路,罗永进计划一一探“照”,慢慢琢磨怎样用自己的方式拍摄他眼中和心中的嵩山。所以,本展览只是一次年中小结,这同样成为他经年累月永续的摄影计划之一。

展出的四幅黑白作品,均以山体之石势为题材,局部解构和整体重构的方式独立成“篇”,但处理手法同中求异:有强调以线表现面的、有灰色块面突出白色山石的、有将每块岩石变为一页古书重新装帧的、有在黑色背景中用聚光灯抽离照摄的,总之,罗永进试图将各种现实背景中的石头提纯和凸显,模糊真实与幻象之间的界限。对于宏大场面的把控、细节调度的处理和摄影所讲求的影调,以及个人风格,罗永进依然体现出作为一个成熟摄影艺术家的眼力与功力,在留影与摄影、照相与造相这些貌似近义、实则内涵相去甚远的概念中辨认和寻索嵩岳的脉象,用图像语言抒写以图载道的石誌。——陈海燕(节选)


评委评语 这组深入“天下之中”嵩山拍摄的以山石为主题的作品,延续了罗永进常用的多画面拼贴方式成像。与以往更多关注现实中的社会景观不同,这次罗永进的镜头对准自然力量造就的各具情态的嵩岳山石头,无论强调线面构成,还是把块石当成其他材料来重新装帧设计,数十上百幅山石局部影像拼贴出来的依然是耸立的山峰,是山体蕴藏着的石势。这种刻意远离社会意义的提纯式摄影,更多是对影像语言的精进追求,是对个人心怀的平和吐露。山是静默的,但经过镜头选择和再现后的石却藏着关乎时间等命题的辨析与思考。山是沉寂的,但罗永进以自己的观看探照着嵩岳自然与文化的内里,透射出看似随意下的艺术严谨。——柴选

更多作品点击 《山高


苏沟

老母洞

天爷庙


吴国勇作品《无处安放》

作品阐述 曾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共享单车,发端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风口。2015年5月,第一辆无桩共享单车首次出现在中国北京大学校园。其“绿色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人们出行难题”的理念得到大众的欢迎。各路资本也从中嗅到商机,纷纷疯狂投入,很快演变成一股共享经济的风暴席卷中国。短短2年多时间,超过70家的共享单车公司雨后春笋般成立,这些公司融资超过100亿美金,在中国各大城市集中投放了2700万辆的共享单车,每一家共享单车公司都以独特的颜色标识各种品牌的单车。以至于在许多城市的核心区域,共享单车已车多为患,严重挤占了城市公共空间。 

从一开始的放任不管甚至是鼓励欢迎,到2017年9月,政府终于觉得事情不妙,开始转为对单车投放量限量,并由政府出钱出力对市场上超量投放的单车予以清缴,拉到一些临时地点集中堆放。这样的临时堆放点在中国许多大城市纷纷出现,隐蔽难寻,被人们称为共享单车“墓园”。在清理搬运过程中及在堆场的挤压下,很多原本完好的共享单车遭到损坏。政府与共享单车公司间的关系因此直转之下,矛盾凸显,陷入冷战。 

随着政府对共享单车公司的打压, 3Vbike、悟空、町町、小蓝、酷奇、小鸣等一大批共享单车品牌因为资金链断裂纷纷宣布倒闭或停止运营,目前仅剩少数几家公司勉力运营。大批注册用户的押金无法退还,估计金额高达数亿美金。 

该项目从2018年1月开始拍摄,摄影师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渠道搜索相关信息,几乎跑遍了共享单车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内所有城市,用航拍、地拍、VR、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观看和全方位的记录。2018年7月26日上午,中国搜狐门户网发布了这些照片和视频,立刻引发中外媒体的疯狂转发,网络点击量超过三亿人次,成千上万的市民在网络上留言发表看法,形成一个现象级的媒体传播事件。2018年11月16日,摄影师获得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腾讯主办的2018腾讯传媒赏的“年度视觉奖”。 

该组影像经媒体传播后,中国政府改善了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手段,更多地是监督运营商自行减少其在市场上的单车投放量来净化原本挤占的城市空间,并加强了对破损单车的报废回收工作。截止2018年年底,摄影师拍摄到的大部分共享单车“墓园”已经消失。 

风暴过后一片狼藉,带给人们对于当下中国经济、资源、环境以及人文社会诸多层面上的广泛思考。


评委评语 在共享经济的最重要代表共享单车遭遇多事之秋之际,摄影师吴国勇用无人机航拍和VR影像、现场视频及录音等多媒介手段寻找记录了国内数十处共享单车“坟场”,向公众呈现这一新事物“无处安放”的现实,也从某个侧面映射了“无处安放”的人心。

多媒体手段的介入,使这个专题成为融媒体时代的纪实摄影新样本;对热点话题的影像回应,恰恰证实了纪实摄影最重要的功能:向现实发问、引观者思考;通过视频和静态画面结合的传播快速获得数亿阅读量,更成为将社会公共话题可视化的典范——共享单车折射出来的现实,引发出来的思考,远比共享单车乃至共享经济遭遇的挑战本身要多得多。——柴选

更多作品点击 《无处安放》


武汉武昌   晨光中被绿网覆盖的共享单车

深圳福田   一位政府执法队员骑着共享单车在共享单车坟场巡视

石家庄栾城   一座桥下堆满了废弃的共享单车,一辆车上印着“厉害了我的国”


王轶庶作品《无中生有》

作品阐述 这些照片拍摄于2016-2017,来自于我的日常生活和一些游历,这些影像均来自于现实,但这里现实只作为一种材料,我对现实进行剪裁截取打捞重组,目的是让照片难以描述并和现实保持独立。我相信有些事物是因为摄影才成为事物或成为另一种的事物,这个过程我称之为无中生有。


评委评语 王轶庶的每一张照片都有辨识度,无中生有,逼着你一张一张看下去。影像看似随意,却能创造传奇。这些纯粹的、 有层次的照片后面的目光是挑剔的,他用冷冷的目光看变化里的世界。——傅拥军

更多作品点击 《无中生有》 


郑知渊作品《大城》

作品阐述 我在街头疾走,城市迎面而来,风景无穷无尽。我能看到风景中的一切,它们都是熟知之物。它们正在我的眼中无休止的变化着自己,不断占据新的地理位置,新的心理位置。没有什么边界是恒定明确的,地平线并不存在。它们从我的眼球中心滑向我的眼角两侧。它们已经进入蜕变的最后阶段,体型巨大,面目不清。最后它们向外一蹦,消失了。事物就这样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眼睛变得反复无常,目光游移不定。究竟什么才是事物本来的样子?事物有确定的样子吗?或者说事物的存在于我们而言仅仅是一次又一次向外观看的目光。在这种目光中,所有事物都是未完成状态,要么显现要么消失。


评委评语 郑知渊力求从纷繁庞杂的城市场景里提炼个人感受,各物体之间的色彩对比、造型排列、纹理疏密,形成了衔接、呼应并不断循环与生发着的图像结构,画面所有细节构筑起新的平面化秩序,“看”变得纯粹而沉静,在中国城市摄影领域独树一帜。——姜纬

更多作品点击 《大城》




提醒:

第三届“ET保税”世界风光主题摄影展

7月23日截稿

提醒:

2018年度中国摄协个人会员网上申报开始


▶ 更多活动◀

影像中国俱乐部 | 中国摄协“在线影展” | “鄂尔多斯四季美”记得住乡愁 | 浙江天目山 | 世界风光 |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 | 走遍中国 | 大美秦淮源·健康新溧水 | 大国小家70年 |“绿色白马·智慧园区” | 第27届全国影展 | 日常-时间的旷野 | “丽水味道”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您是故意玩儿我们吗?| 百家号第二届“百家影像” | “大国小家70年”影像征集来稿作品被人民日报选中 | 美丽临安 | 镜头里的光阴故事 | 镜头记录三农 

▶周末看展◀

19世纪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黎光波 | 46位温州摄影师的“2018” | 从西湖出发 | 韩国影汇展 | 日本3.5万张照片里80年前的中国 | 周海婴  | 舟山女儿拍父母 | 埃文·奥拉夫 | 安哥 | 殷业强 | 何藩 |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的时代变迁 | 丽水摄影师眼中的丽水 | 卢彦鹏与饶凌华 | 刘香成 |贾勇 | 杨发维 | 汪滢滢 | 连州摄影博物馆夏季展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 消释之光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 30人大画幅展 |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收藏名单◀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 第九期 | 第十期 | 十一期 | 第十二期 | 第十三期 | 第十四期 | 第十五期 | 第十六期 | 第十七期 | 第十八期 | 第十九期 | 第二十期 | 第二十一期 |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三期 | 第二十四期 | 第二十五期

▶更多荐书◀

景观摄影 | 罗伯特·杜瓦诺:时尚光影 | 失明的摄影师 | 风景之眼 | 奇趣自然 | 女摄影师眼中的世界 | 济南图记 |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千万别错过这十本书 | 编辑们心中的那些好书 | 卡帕战地流星 |  网红博主的摄影炼金术 |  世界读书日的特别推荐 | 画意摄影 | 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 | 美之地图 | 美国表相 | 中国的颜色 | 夜幕下的神奇 | 全球50本摄影杂志 |长皱了的小孩 | 街头摄影的52个任务清单

▶ 本周值得◀

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 、144



(扫描关注我们)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