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坏了,“间歇性厌人症”又发作了!

庄雅婷 庄雅婷 2024-02-14
人活一世,沉沉浮浮,忽软忽硬。(我说的是心肠)

一味天真温暖,总觉得未经搏杀,也没真的面对过一些真相,如海上沙楼,回味只余“空”字。而历经世事,难的又在于这个“软”,从不吃亏上当,永远不败之地,听起来也是一个“惨烈”概念,并未被生活善待和回馈。

所以,何时软、何时硬,如何倾侧,怎样摇摆,真真是天平座爱讲的永恒话题。而中庸之道也在于分寸之间,知过犹不及,懂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没有什么道理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试着写一下这个硬心肠系列,一起摇摆。不算吐槽,只是共勉。

每个月总有几天不想见人。

出门社交“肌无力”,感觉动弹不得,光洗头已经耗尽全身力气,开门的一刹那又把门关上,回床蒙头大睡;微信聊天也“机无力”,打字的力气都没有,听见手机响就开始烦躁,不想看,看了也默认意念回复。

心力交瘁之时进入一种对人间关系感到厌倦的状态,只想自我封闭,所有的诉求就是“让我安静地躺一会儿”。不想玩儿,不想交流沟通,谁也不想见。想起了《瞬息全宇宙》中两块石头静静地对着天地的场景。啊,这情绪的大姨妈,每个人都有想变成这石头的一瞬间吧!

间歇性厌人症,不是对具体的某个人表示厌恶,而是对整体人际关系的厌倦。其实中年人还挺容易罹患的——当你见过足够多世情,对人间际遇也更加豁达之后,加上心力与激素的下降,又明白人终将孤独的道理,还懂得“天凉好个秋”的境界,纵有万般无奈,百转千回之后,也不过是默默地关门、关机,独自消化这一切。

年轻人稍微好一点,因为还有热望与世界相见,也有热情燃烧自己。能让他们感到厌倦的,可能来自更具体的打击:爱情与友情的挫伤,梦碎了,钱没了。

但能劝好。他们还相信陌生人的善意,网友的鼓励,闺蜜的陪伴。我们中年人继续喝闷酒,最好别劝我,因为道理我都懂,求求了,让我安静。
间歇性厌人症,我来试着下个定义:阶段性地对人间关系表示厌倦,需要独处,放弃沟通,试图进入一种无知无觉的短暂时空中,用空白进行自我疗愈的征候。当美好都不能治愈你的时候,空和虚或许可以。然后逐渐堆积更多的情绪、关系、事件,直到无法负荷,再次关门发作。
有这种征候的人总体来说身心灵都不够强悍,总是会被各种软弱所吸引。对,我用的是吸引,而不是打败。也就是说,身为普通人,如果你敏感,共情能力强,又很柔软,同时还保留着不切实际的愿望,就很容易在日常中挫败、振作、再挫败、再振作,循环往复地过着这样的人生。

大抵有三种原因:
一是被庸常琐事占满了身心之后容易发作。比如全家十几口子挤在一起过了个漫长的春节,或者和好朋友们连续玩耍了一个礼拜的大爬梯,要不就是整个团队出差做了十几天项目……诸如此类,毫无个人时间,一睁眼就是“妈妈妈妈”、“亲爱的快喝”、“小王来一趟”,高强度高密度的生活方式,整个人都崩了,被惯性推着走,时间长了,人能不蓝屏吗。
拒绝响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我反正就是那种无论何种生活,都得给我留出独处时间的人,我无法想象人怎么可以只处理日常琐碎却不给时间做个心灵马杀鸡。如果你是这种情况,我觉得发作得还是有点少了。就算让我搏击风浪,也得让我水面上伸出头来换口气不是。
这种情况我觉得最容易解决:无论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空间,从身体距离到独处时空,从心灵按摩到赚更多的钱离人更远。就疗愈了。但这需要你支棱起来的时候更有效率,密度更高。它好歹,是有解决方案的。
第二种往往是在人际关系中经受了一些挫折。换句话说,还没有真正明白人世间的很多道理。
人的一生,独来独往,独生独死,无有代者。你若还不明白,任何人都只能同行一段,就会为了不断的告别而伤感。情到浓时情转薄,道是无晴却有晴。你若还不明白缘起缘灭,就会为了那些撕裂的花火而垂泪。

我爱他,他不爱我。我以为她是最好的朋友,却不知她是别人最好的闺蜜。我以为我付出很多,对方就会感受到这份善意,可他其实觉得这人好傻、好占便宜。我以为我算懂事儿的,说话做事喜欢留情面,没想到别人踩着你的脸上去咯~~这是来自对世情认知的偏差。你愿意保留一些柔软和傻,可他人觉得这世界上哪有真傻的人呀。
最后你默默垂泪,思索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又是否要按照世俗的现实铁律来做人。这个时候难免不“厌人”啊……在想清楚之前,你收回了那些柔软。
每次发作厌人症的时候,我觉得也不是一件坏事。纵使是柔软或讨好人格,也是一种天真的边界丧失。你的柔软是水,他可能是砂。吸满了好意之后有时也很沉重,甚至会反水。在这个时候,你反而应该更加硬起心肠,独自想明白人和人之间彼此边界的划分。不让他人侵扰你,也不去涉足对方。

每经历过一次,你和爱人、友人、亲人的边界都会更加清晰:让我们尊重彼此的命运,有帮扶,有袖手。让每一次付出都有回应,有彼才有此。我们清清楚楚地相爱,明明白白地来往,站在恰好能看到笑容的距离里。当你明白没有谁能真正依赖谁,就不会感到失望,也不太会那么容易厌倦了。
第三种情况比较复杂——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大意就是,你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会讨厌一个人,那多半是出现了“照镜子”的情况。
我们既然有看起来就会很喜欢的人,难免也有看上去就讨厌的人。你讨厌的人,有一种情况是你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你的“镜像”:要么他身上有和你截然相反的一面,就好像穿着严实的中年大姐有时会无端讨厌穿短裙的小姑娘一样,看起来相反,但内核是一样的。要么就是他身上有和你特别相似的一面。“这个人为什么这么丑还能当明星”、“为什么他逃课就不会被抓而我一次就上墙”、“这女的脾气这么烂为啥还有人爱啊!”……哈哈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why not me。
更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厌人”,其实就是照镜子,照见了自己内心的虚弱。在见了很多人之后,回家忍不住复盘,为什么我总是不够坦荡大方?当对方不回消息的时候,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同样“铁石心肠”?为何我知道明明应该充满防备,却不知不觉说出了真心话?

当你知道自己的性情中有很多弱点,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碰撞中才能显现的时候,与人的来往总是会充满了懊悔与懊恼。无论是远方的人,还是近在咫尺的玩伴,总是能照见你的一些弱点,而你往往敏感地接收到了这一切。
我经常说,如果你讨厌很多人,那么你一定也讨厌自己。就是因为你能接收到这样的信号。一个特别爱自己的人往往是宽容的,一个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在心里早就对自己也挑剔死啦。这样的生活不是不痛苦的……
越是软弱,就越是容易发作“间歇性厌人症”。因为无法面对的时刻太多了,需要自己好好复盘,然后清盘。会替自己尴尬,会替自己批评自己,会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下一次。最后只能缩起来独自疗伤。
但——莫怕。你看到的那些挥洒自如的人啊,搞不好已经如此自我疗愈很多次。虽然我们间歇性地消失、沉底,但有这样的机会,面对最真实的自己,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不要怕间歇性地消失,我们的另一种痛苦往往来源于将自己看得太重要。
所有圆滑的中年人,也都曾经过独自默默疗伤的时刻。只要你硬起心肠,一次治愈一个小“弱点”,或干脆放弃治疗,都能过得坦坦荡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消失往往是无知无觉的,没有人知道你心中的海啸和风暴。你看到的嬉皮笑脸、活力四射、宽容豁达的中年人,每一个都是幸存者。
人世间爱会消失,爱也会回来。今天厌了,就真诚地对自己,明天爱了,就热情地爱别人。没事的。

更多【硬心肠系列】文章
过好这一生,咬牙切齿给谁看
永远错过,就永远错过了
“死了吗?”“还没有。”
若明白生之哀乐,你一定够软弱
没有边界感,就永远拎不清
且将薄情付旧日
一错到底,也是对的
放下玩具,举起双手,都没有微辞
而我决定不去人多的地方
 谁温情泛滥,谁就一塌糊涂
突然有一天,再说不出“可是”
那绵绵绵绵绵绵绵绵情意
“做完这一票就金盆洗手”
别闹了,做人那么有趣干嘛啊
“这位女士/先生,请问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谁还不是命运拨弄,起起落落分分合合
“你还没有忘记那些过去吗?”
你我线上常见面,线下别相逢
在“来都来了”的世界“算了算了”的活
我累了,我真的累了
被轻忽和暗算的中年人
每当你打算做个温柔的人……
这把年纪了,你不必去做的几件事
所有无法诉诸于口的痛,都变成了兴趣广泛
人生苦短,躺下说“算了”
人们不再相信复杂而丰富的人了
你今天被吸了吗?
你看不上他,却忘不了他
我们彼此撒娇,温暖的怀抱已经不够用了
你有没有感受过生活中的步步惊心?
细数那些“可以但是没必要”的事儿
“我不想谈恋爱啊。”“不。你想谈。
做人如修仙,修仙也很苦
糟糕,我被表情管理了!
明月觉得外人香
“请注意!您的人生经验即将过期……”
多少人默默攥紧了拳头,决定再也不“断舍离”了?
你是不是越来越不耐烦了?我觉得挺好
一旦接受了“活着好累”这种设定……
生活冗余的“阻断法则“
“对方正在疯狂向你输出……”
为什么中年人那么爱生闷气?
“不撕行吗?”
如何无微不至地搞砸一段关系
从今天起,做一个知之甚少的人
让我们都充满破绽的活着吧!
挺住!我们能活!
再见 2021 :波澜壮阔的这一年
当巨大的遥远的来到身边
如果你此刻正感受到一波人生幻灭
所有人都开始不耐烦

2022 年我们吃的那些教训

当代女子沟通技巧


商务合作微信:mark2k66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坏了,“间歇性厌人症”又发作了!

庄雅婷 庄雅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