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赵军:组织刚成立,像种子丢进土壤 | 来都来了
2017/3/23 来都来了 第32期
组织刚成立,像种子丢进土壤
「来都来了」
为平凡公益人立传
出品 | 乐助乐仁
来者 | 曹赵军
访者 | 翁晓亮
整理 | 翁晓亮
编辑 | 小乐
来者何人
曹赵军
网名草根
昆山留香志愿服务社理事长
来看精华版采访
▲点击听朗读版 | 闭着眼睛学公益
主播 | 空山 金岩
来都来了,介绍下自己吧
曹赵军:我叫曹赵军,网名草根,是昆山留香志愿服务社的理事长。参加公益也有四年多的时间,通过一些机缘,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最后成为一家公益组织的理事长。
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
曹赵军:2013年,我加入了昆山志愿者,在做志愿者期间,我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慢慢变成了如何培养一群合格的志愿者,让志愿服务向专业服务靠近。
我认为,自己一个人的优秀并不能代表什么,能让一个团队都那么优秀,那这个团队才是一个好的团队。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将一个人的爱心撒向所有的地方,然而一群人就不同了,他们可以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发挥自己的所长,取其补短,通过专业的培训,将志愿者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你对什么事印象深刻
曹赵军:2014年,昆山出了一个特大事故(8.2昆山工厂爆炸事故,146人死亡,91人受伤),造成了很多人员伤亡,这是也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事故。当时到昆山国际会展中心进行志愿服务,看到很多社会组织集结,和大家一道展开全天的援助工作。
我们志愿者会面对不同的家属,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技能和心理素质,团市委请来老师集中培训心理解压方式,自己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家属们的情绪。我也是真正接触到了公益,了解到了公益。
此次服务,我知道生命是如此脆弱,在你拥有生命的同时,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志愿活动不一定是物质上的,也有可能是精神上的。同时在宣传志愿文化的同时,也能增强对自身的了解,明白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能更好的成长。
讲讲自己有感触的事
曹赵军: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敬老院活动,院方负责人告诉了我们这些老人的情况,他们大多是因为子女工作在外,没时间照顾他们,才把他们送到这里,也有的是无儿无女生活在这里。
老人们孤独的眼神、被岁月碾过的痕迹让我感慨万分。其实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感觉不再孤单,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享晚年。
其实我们做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也许你的一个举动,就能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能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关心他们。
在几次活动走访期间,和许多老人聊天期间,老人不经意间吐露的愿望成了我们放不下的心事,我们一起为老人一一建立了“心愿清单”。
比如殷爷爷平时喜欢写写画画,他的心愿就是能把自己所画的、钟爱的一幅国画装裱起来。而《天雨花》、《双珠球》、《描金凤》、《珍珠塔》、《双珠凤》、《唐祝文周》,这是91岁王善荣老人的读书心愿清单。我组织志愿者调动身边的资源,拉动可以联系的亲戚朋友的力量,完成了殷爷爷和其他一些老人的心愿。
“我和殷爷爷有个约定”这个活动中,我和志愿者要帮护理院的老人们写春联,布置好院内迎新春的喜庆氛围,与老人们提前过个团圆年。“我们能做的也不多,只是希望用我们的点滴举动照亮老人最后的人生旅途,温暖爷爷奶奶们的心。”
能否分享一个你曾参加的项目
曹赵军:我们在2014年12月,实施了“寸草春辉”项目。一群敬老志愿者结对上门活动,服务街道辖区84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精神关爱的同时,并送上专业的、贴心的服务,让老人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减少空虚、寂寞、焦虑、犹豫等负面情绪。
在市区各街道,特别是老小区,面对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的现状,我组织志愿者为这些有需求的人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居民更好更便利地生活。
在长期的街道的助老活动中,我也提升和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志愿者把“医工+护工+义工”的模式联动结合,在着力于提供居家照料、健康维护社区、精神慰藉之外,重点实现了“老人的愿望”,通过实现平台对接、异地志愿组织联手、就近学校互动、政企搭桥,使整个项目顺利进行。实现了“一对一、多对多、多对一”的互助联动服务模式,2015年共计圆梦66位老人,侧面圆梦25位老人。
曾经是否在项目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应对措施?
曹赵军:起初在做项目时并不是很顺利,有许多老人是昆山本地居民,加上年纪大,不会说普通话。我有时候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更别说与他们交流。为了能更好的开展项目,我开始学习昆山地方方言,从听到学,从学到说,慢慢得能和他们进行交流。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那么顺利,刚开始并没有很多志愿者愿意服务老人,或者不知道怎么照顾老人,导致了一个志愿者服务多个服务对象,使得服务对象得不到很好的服务。我想到了让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以六十岁多岁的老人去服务八十多甚至九十多岁的老人,这方案一推出,大大增加了服务对象的服务次数,多数老人得到了合理的照顾。
渐渐的,在老年志愿者的带领下,一批新鲜的血液加入进来,其中还有不少大学生志愿者,解决了人员不够的缺陷。使得服务由原来的“一对多”变成了“一对一”“多对一”,在此期间,我们对这些志愿者们进行专业的社工以及护理方面的指导培训,让他们的服务更具有专业性,也让我们的服务对象能接受更好的服务。
你觉得好的公益组织什么样
曹赵军:一个组织发展的开始,可能只是源于一个点子,其实在真正的实施中,点子可以激起一时的激情,但是还是要归于平静,需要一个总体框架来稳固根基,在平静中逐步发展。
组织会经历这个过程,在顺利时候遭遇困难,在困难时候又不断进步,很艰辛地走下去。一个组织,像种子丢在土壤中,要长成参天大树,形成自己的气候,形成自己的生态,才是这个组织的成功。
说到团队的建设,我认为即使团队没有任何基础,根据这些人仍然能够重新建立并去实施项目,这就说明这个组织是强悍的。只有这样的团队实力,才能不断创造新空间,实施新的战略。
怎样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锻造队伍,建设一支战斗的团队,是初创时的难处。如果在定位上是采取高定位的,更是会遇到困难,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在寻找人才,但是越是艰难,越是要注意团队的建设,追求质量,不求规模。
一个组织的发展空间,需要在建设一支战斗的团队基础上,去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两者相互相成。这个资源的整合,也是吸引人才的关键,是组织实力的一个方面。
除了内部可以管理外,其实外部也是可以管理的,两者就像两条腿,交互前进,很多组织忽视了这一点,或者缺乏主动性,守住固有资源。
做公益以来你有什么收获
曹赵军:公益活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同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促使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公益活动同样也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公益活动的参与对象并不应该是一个仅仅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而是通过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带动社会全体人员参与。
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的一个观点,认为公益是那些有钱人的活动,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公益对我们来说也只是一种设想。其实我想说的是,公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并不遥远,公益就在我们身边,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微笑,都可以称作为公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确实我们没有过多的金钱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们。公益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遥远,当你做过这些事情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公益很简单。
你有什么希望被被响应的嘛
曹赵军:2017年,昆山首家社会企业——留香工坊成立。它整合社会资源,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利用社区内的有生力量成立社区社会企业,探索社区组织培育与组织服务社区的内循环模式,创造社会价值,反馈社会,实现公益产品的展销,让社会弱势群体能更好的就业,也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宣传。
留香工坊希望能整合社会可再生资源,将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低碳环保,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浪费。把一些不再需要的废旧东西,由专业的组织指导并做成精美的饰品、生活用品。
将这些手工制品进行义卖,同时成立留香公社,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给弱势群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机会。
同时我也希望能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让人人都了解公益,大家都能参与到公益事业的发展中来,尽自己的一点马绵薄之力,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本期采访人
翁晓亮(wxl8023wxl)
认识了曹主任之后,我从一个毫无经验的志愿者,变成了一个专业的公益人。在曹主任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从他身上学会了如何正确看待公益,如何才能正确对待公益事业,此次采访,让我对公益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付出比收获更有意义。
▼
点击下方标题
查看「来都来了」往期
分享朋友圈,让朋友陪你一起学习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