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一线||《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四:走进南非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田野调查》课程

系列讲座之四:

走进南非



2021年4月27日上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第四讲“在跨界中追寻知识与生命的意义——南非田野研究反思”在文清304顺利开展。本次讲座由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刘敏老师主讲,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王利兵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刘敏老师先是围绕个人生活经历、相关研究经历、导师研究方向转变、联合培养的需要和机缘巧合的运气这五个方面解释自己为何要跨界选题以及为何要研究南非鲍鱼偷猎问题。接着从流动的海洋环境问题与多点的民族志研究指出鲍鱼历来是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象征,正是鲍鱼值钱,当地居民才会选择偷猎鲍鱼。随着鲍鱼消费的剧增,野生鲍鱼资源面临枯竭危机,虽然当地政府面对资源危机也进行了一定的政府管制,但是鲍鱼偷猎现象还是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当地居民偷猎鲍鱼是因为种族隔离和社会分层,贫民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选择偷猎鲍鱼。

随后,刘敏老师谈到跨界研究的方法——研究伦理的限制及其应对,以他在南非的研究经历为例,指出为规避伦理风险,应尽量使用公开文献,以应对各种审查;通过酒吧人类学与网络民族志来收集资料,做到线上与线下调查的结合,学会在网络中做田野调查。刘敏老师还特别指出,海外民族志研究最难的并不是收集资料,而是如何理解和分析资料。为此,不能过度依赖报道人,而是要依靠多方面的信息来源,寻求多方求证,做到田野资料的相互验证。

最后,刘敏老师还提到海外民族志研究的身份问题及其调适,在南非做研究不可能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难以获得一手资料,并且因为难以理解和适应南非的结构性贫困、传染病及犯罪问题,加上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怀疑和指责,在研究中长期面临心理阴影,当地生活成本高等都是跨界研究的艰难。有困难也会有动力,跨界研究的动力是追寻知识和生命的意义,刘敏老师特别指出,不能简单将中国和世界割裂开来,海外民族志研究这种“到海外去寻求学术生产”的做法,能够“合法”地跨越本土与异乡,能够在理解异乡文化与反思他者治理经验的基础之上,使我们更深刻的反思自我文化。

提问环节结束后,王利兵老师对本次的讲座进行了总结。王利兵老师认为,刘敏老师很精心的准备了这次的讲座,不仅交代了研究背景,解释了鲍鱼这一食物背后的种族问题,还通过图片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他的田野生活,且讲述了田野生活的困难,让同学们更真实的看到人类学家是如何进行海外人类学调查的。另外,王利兵老师还指出,人类学者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的确是“穷乐”的,作为学生,进行田野调查肯定是会缺钱的,正如刘敏老师所说,人类学家不就是要花很少的钱在一个地方生活很久么?

本次讲座是首场关于海外人类学调查的讲座,同学们对南非的了解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认识,但听完讲座后,相信同学们对南非这一地方会有新的认识,对海外田野调查也会有新的认识。


供稿|霍美好

排版|黎籽言

编审|王利兵

监制|王枫云



相关链接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一:走进科尔沁草原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二:走进海南疍民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三:走进侗族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走进田间地头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走进幸福田园

《中国扶贫密码》打造扶贫育人新模式

《行政管理学》省级一流课程学习点评活动开展

《行政管理学》省级一流课程小组学习汇报开展


服务国家,无畏艰辛

砥砺学术,创新生命

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南国讲堂
南国讲堂||第220讲: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发展

南国讲堂||第219讲:跨区域应急合作

南国讲堂||第218讲:我们如何推进行政管理的研究

南国讲堂||第217讲:科学态度、专业精神与科技抗疫

南国讲堂||第216讲:转型期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新趋势

南国讲堂||第215讲:公共政策的道德化

南国讲堂||第214讲:公共管理研究究竟是无用还是有用?

南国讲堂||第213讲:中国应急管理能力现状

南国讲堂||第212讲:从疫情防控看国家治理优势及问题

南国讲堂||第211讲: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思考

南国讲堂||第207讲:气象社会学的构建与展望

南国讲堂||第206讲:跨域水政治与尺度重构

南国讲堂||第205讲: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南国讲堂||第204讲:美国华人移民空间分布的新变化

南国讲堂||第203讲:灾害治理的四个关键概念

南国讲堂||第202讲:从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

南国讲堂||第201讲:社区的二重性与社区治理

南国讲堂||第200讲:压力对健康的影响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