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生招聘||名词解释:什么是广州大学?




中国大学名词解释

什么是广州大学?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看见未来》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一流创新型大学



   “推行‘1+2’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全力推动思政课程与基础课程提升,加快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州大学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为全国进步最快高校之一。学校将抢抓“十四五”和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战略机遇,以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努力建设好“让党放心、不负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

广州大学校园景色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学院全覆盖

南方日报、南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如何理解这句话?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

屈哨兵:学校有90多年的办学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与国家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在学校办学进程中一以贯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更应注重对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引领塑造大学师生的价值体系,实现铸魂育人、启智润心。为国家和大湾区发展作出新时代的大学贡献,是广州大学天然的使命,在锤炼“内功”上,我们围绕打造一流的课堂课程、学科专业、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与学校环境、大学文化、育人体系等发力,推动扎扎实实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南方日报、南方+: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路上,学校跑出了“广大加速度”。

魏明海:2015年,广州大学土木与建筑、数学与信息科学、区域水环境安全与水生态保护三个学科群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21年,学校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这几年,学校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推进办学来说,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是我们特别看重的。过去几年,我们精减优化了近三分之一的专业,推动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强化基础理科实力,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持续优化“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专业设置比较规整,拥有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覆盖率达100%。人才培养质量也在稳步提升,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学位点扩容提质,整体学术氛围愈发浓厚。

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

在学科和科研方面,我们打造了一批高水平团队,明确了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多个主攻方向。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我们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形成了一批应用性技术和成果。

推进“1+2”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

南方日报、南方+: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有哪些重点谋划?

魏明海:我们有一种强烈感受,在提升一流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路上,要走得更快、走向更高。为此,我们重点实施“1+2”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包括思政课程与基础课程提升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学校树立“加强基础、交叉融合、突出创新、注重应用”人才培养新理念,深化两大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畅通拔尖创新型、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通道。围绕思政教育,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金课”为核心,以“十大育人体系”为载体,推进文化育人。结合大湾区战略需求,形成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经管社科、师范教育、人文艺术与基础理科等六大类一流专业方阵。学校还着力汇聚师资、课程、教材和平台等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夯实育人基础。

南方日报、南方+:学校在学科和科研方面,也有大动作。

魏明海:今年4月,我们正式启动“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项目,包括“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和“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2大创新枢纽,以及“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地理空间信息与智慧生态环境”“合成生物学与智能育种/精准医疗”“数字经济与数字文化”“大数据/认知科学与智慧教育”5个交叉创新平台。我们希望依托“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基础与应用研究水平,力争突破行业领域“卡脖子”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产出“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支撑“冲一流”学科和重点特色学科建设。

提升服务大湾区产业行业发展能力

南方日报、南方+: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学校如何作为?

屈哨兵:广州大学以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理应担负起推动所在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办学使命。学校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三个对接”,聚焦国际科学前沿,聚焦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着力形成一批尖端科研成果和应用技术成果,提升服务省市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行业发展能力。立足国家所需、高端定位,我们还全面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出更多高水平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智库成果。

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天文台(SKAO)与广州大学签署SKA数据处理软件开发框架合同(图源:SKAO)。

围绕提升开放办学水平,学校将深度参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和人才培养,持续深化与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发挥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平台优势,积极拓展国际人文交流、教育与科研合作。

     【数说广大】 学校位列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91位;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大学第619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7位;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5—49位。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42人。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4人,外国和国际机构院士5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进入前3‰。现有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覆盖率达100%。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2013年以来,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3项。“朋友圈”逐步扩大,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18所,分布于五大洲15个国家17个主要城市。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汪祥波


魏明海:数智赋能让传统专业焕发新活力

       2022年6月24日上午,由南方日报、广州大学共同主办的“数实融合新生态”2022南方智享会主题沙龙活动在南方传媒大厦举行,专家学者、企业嘉宾共聚一堂,探讨数字化赋能实体产业。

       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在致辞中表示,数字经济话题热度不断,从国家层面,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结合我国发展需要和可能,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目前,“数字经济”已连续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既是我国把握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发展阶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力量。

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 南方+ 梁文祥 拍摄

       在省市层面,同样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就提到,要强化数字经济引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数字化转型促进行动,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学校层面,广州大学也将数智赋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以“智能赋能、数字赋能”改造新工科专业,用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新文科、新师范建设,让传统专业焕发新活力、新增专业凸显优势特色。

       魏明海介绍,目前学校所有带“新”的专业,无不都在强调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不少文科专业如管理学、社会学乃至人文艺术相关专业都是如此,管理学院也在加快转型,把智慧管理、数字经济等作为主打方向,“广州大学育种研究就是一个典型,无论是动物育种还是大豆育种,都在强化智能育种,智能化、数字化变得更为重要。”魏明海举例说。

       会上,南方日报和广州大学共同发布“广东工业互联网创新指数”,为持续跟踪广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态势,双方还共同启动“广东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深调研联合行动。

       魏明海表示,此次广州大学联合南方日报发布《广东工业互联网创新指数》,与来自数字经济领域学者、专家齐聚一堂,深入分析广东工业互联网的特色和优势,并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广州大学与南方日报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创新管理学术成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促进科研和实践工作的蓬勃发展。

【记者】郜小平【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广大,廿年跨越》




荣耀阅读

南中国海之问:我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行?

北回归线之问: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做什么?

过伶仃洋之问:行政管理学什么?行政管理能什么?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师笔谈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学术发展:教授笔谈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一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二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三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四



编辑|陈冠豪

编校|廖令剑

编务|谭宇轩

监制|万朝春

总监|刘向晖


广州城市宣传片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公达家书||第42封:始于坚持,终成美好

公达家书||第43封:公门桃李,管鲍之交

公达家书||第44封: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