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家书||第43封:公门桃李,管鲍之交



《公达家书》第43封

公门桃李,管鲍之交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公门桃李,管鲍之交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广府学脉和岭南教育薪火,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携手《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全体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成长历程中其他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胡适《致毕业生》





     致毕业生:

     各位即将离别校园的本科生同学和研究生同学,大家好!一年一度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是我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一线的第30个年份,今天是我执教广州大学的第4000个日子。我一直认为,有缘在学院的“前台”为师生们服务,是我一生的荣光;有缘陪伴一拨又一拨的同学们度过一生最为美好的大学时光,是我人生当中最幸运的“排列组合”。从事高等教育这种幸福的园丁事业,是我此生修来的福分。30年来,我像所有的老师一样,诚诚恳恳,战战兢兢,一心问学,勤勉工作,希望能在一拨又一拨同学的脑海里留下一点令人回味的印痕。在年复一年的一千多个面孔之中,认识了一些同学,熟悉了一些同学,记住了一些同学,有的则刚刚认识,还有更多的不认识、不熟悉,可是所有的你们马上又都要离开校园了。随着自己年岁的止不住递增,碰见离别的情景不免总有丝丝伤感。像往年一样,毕业之际,还得职务性地向各位毕业同学说几句话或者写一点文字。今天特意把“公门桃李”和“管鲍之交”两则典故分享并敬献给大家,字头刚好也对准我们天天可听可见的“公”“管”二字。


      公门桃李

      在平日语境中,“公”是相对于“私”的,韩非子的“背厶为公”就很会意地解释了这个字。《荀子·强国》里有云:“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礼记·礼运》里亦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毫无疑问,在我们学院,“公”这个字的这个意思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了。

      在生活词典里,“公”字亦或为雄性,或爵位,或敬称。而“公门桃李”里面的“公”便含这种对他者敬称之要义,意蕴某公引进的后辈或栽培的学生。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至此,由“天下桃李,悉在公门”衍生出了“公门桃李”和“桃李满天下”两个熟知的常用惯语。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里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更是令“桃李满天下”闻名庙堂和朝野。

      用这个成语和典故来形容今日毕业之盛况是恰如其分的,也是我们师生们一直以来力所期待的。我们知道,“公门桃李”的孕育来自于师与生、教与学多个方面,是人才培养质量达成的旨归和要义。没有优质的教师,没有优秀的学生,就难以拥有一流的“公门”。没有一流的“公门”,就难以吸引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生源。然而,在对高等教育这种俱乐部型公共产品进行行政性定位和标签类分的状况下,马太效应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特别在我们这种所谓新兴都市引领型的地方高校里,发挥和放大“公门”和“桃李”相依相存、追求卓越的功能和效应显得尤为重要。可喜的是,这种局面通过这些年来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正在逐步改善。

      实际上,不论是公共管理学,还是社会学,我们的学科和专业都是在为“公门”而来、向“公门”而去,要求我们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先公后私。所谓“培育公共精神”,就需要在“公”字面前前进一步、在“私”字面前后退一步,这是我们“公共人”应该具备的为人底线和为事准则。有道是,“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大道至简、天下为公,服务国家、无畏艰辛,这便是毕业的我们该有的初心使命和家国情怀。



     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出自《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 这则典故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在校园里,除了品格养成、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之外,同桌同窗、院友校友的不自觉建构则是最大的边际收益了。

      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的一生可能会有很多朋友,但是真正的知己却是可遇不可求的。而管仲和鲍叔牙就堪称知己,管仲当年说的那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发人深思而又催人奋进。无论别人如何评论管仲,鲍叔牙都不为之所动,依然一如既往地给予包容、谅解与协助。可以说,彼此的信任、相知、理解、感恩以及默默的付出铸就了管鲍之间的坚固友谊,他们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经得起空间的考验,更经得起名利的考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杜甫的《贫交行》祭奠了管鲍这段弥足珍贵、流传千古的朋辈交往佳话。

      美好的友情令人钦佩,令人向往。“管鲍之交”却告诉我们,朋友需要选择,友谊之花需要细心呵护、用心浇灌。友谊是以诚相待、肝胆相照,更是相互包容、荣辱与共,是得意之时的相互鼓励与欢欣,更是失意之时的不离不弃。在校园里,三四年的日夜朝夕相守,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此所谓“同窗”。相逢在陌生时,分手在熟悉后,转眼今日终需离别,此所谓“友谊”。这段缘分,对于人生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我们都要珍惜。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这疫情严峻的几年时段里,这种数字时代的“线下友谊”显得弥足珍贵。

      毫无疑问,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是一个健康的人。所谓“创造健康社会”,就需要一个又一个“健康的人”去创建和维系。我们学的知识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我们做的工作也是需要与众多人打交道的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朋友圈”的质量和张力也可能决定未来工作的半径和效益。往后的日子,同学之间仍然需要真诚相待、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能够找到信任的人、能够被人信任都是此生最幸福的事情



      同向未来

     “公门桃李”,至公至高,业精于勤,行稳致远。“管鲍之交”,至真至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无论去往何处,无论何种岗位,我们都会念记这段“公门桃李,管鲍之交”的情谊。

      毋庸置疑,人生是一道复杂的函数方程式。各种复杂变量和约束条件的存在,制约着函数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也影响着人生函数值的大小。我常说的“哈佛学不到”“广大学不到”的东西,是需要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去搜索、去摸索、去提交答卷的。我们不必把自己的理想设计得太完美,不必把生活看得像十五的月亮那么圆,实际上再圆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生活和工作总有它的AB面,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在离别之际,我希望大家日后能够做到:

     一是做一个有格局、有胸怀的人。雨果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怀。大格局,大胸怀,有如登高望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此所谓“登高望远众山小,高瞻远瞩气自娇”。既要容得下自己,也要容得下别人,永远不要跟凡事只能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的人去较高低、争长短。

      二是做一个有本事、有情怀的人。一个有本事的人,不仅做事能力强、行动力极强,更深谙为人处世之道。一个有情怀的人,知道世界之大,不守株待兔、不刻舟求剑、不叶公好龙、不坐井观天,懂得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不放弃梦想和追求。一个有本事、有情怀的人,本分做人、踏实做事,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三是做一个有担当、有关怀的人。一个有担当的人,敢于开拓创新,敢于承担责任,在其位、尽其力、负其责。一个有关怀的人,关爱他人,关爱弱者,关怀民生,关怀社会。一个有担当、有关怀的人,给了一把伞,不但能把伞撑起来,还能为团队和弱者遮风挡雨。担当与责任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是忘我的坚守,是人性的升华,是我们专业所学之人应有的姿态和场景。

      同学们,今日毕业的只是大学,结束的只是一段青春,等待的是下一场青春的开幕。从五湖四海来,到天南地北去,不管大家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从小谷围出发,让每一位同学继续填写好人生的履历表,不断提交事业的优秀答卷,持续为母院母校增辉添彩。

      此去繁花似锦,归来仍是少年!



陈潭

2022年6月18日草拟于东湖洲

2022年6月20日改定于小谷围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几度风雨几度秋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初夏已至,大家离别的脚步也渐行渐近,弹指一挥间,四年美好而又珍贵的大学生活已悄然流进昨天。此刻,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相信,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永远是大家青春的记忆,和你们温暖的港湾。祝大家快乐地奔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院长寄语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荣耀阅读

南中国海之问:我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行?

北回归线之问: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做什么?

过伶仃洋之问:行政管理学什么?行政管理能什么?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师笔谈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学术发展:教授笔谈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一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二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三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师笔谈之四



编辑|陈冠豪

编校|廖令剑

编务|谭宇轩

监制|万朝春

总监|刘向晖


公达书生||谢建社:投身教育,建设社会

公达书生||曾维和:和衷共济,维生出新

公达书生||沈本秋:勤种春华,静待秋实

公达书生||张茂元:花繁叶茂,道法多元

公达书生||董石桃:石赤不夺,桃李春风

公达书生||王枫云:墨染丹枫,拂展云笺

公达书生||夏   宏:夏雨沐物,宏浚而昌

公达书生||周利敏:殷民阜利,逊志时敏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公达家书||第42封:始于坚持,终成美好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