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招生招聘||广州大学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2024年海外优青



学校简介



广州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是广东省、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创新型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5个专业学院,涵盖十大学科门类。

在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已集聚一批充满鸿鹄之志的青年才俊逐梦于“庆”园,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现诚邀海外青年英才依托学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项目介绍



自2021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创性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前沿科技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申请条件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最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2024年通知为准)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 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支持配套待遇



(一)编制及聘岗:

事业编制,聘教授、博导,正高级专业技术四级岗。

(二)薪酬待遇及安家购房补贴:

1. 学校提供有竞争力的协议年薪100万元人民币;

2. 住房补贴275万元人民币(含国家和地方);

(三)科研支持及条件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0-300万元科研项目经费,期限3年。

2. 省级配套资助50万元科研工作经费。

3. 学校按学科基础和实际需要提供60-120万元科研相关工作经费额度,纳入学校“2+5”学科与科研创新交叉平台统筹管理。

4. 配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提供较好的科研办公和实验场地。

5.优先支持组建创新科研团队,博士后招收名额不限(博士后在校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待遇36万元起,若按A类进站业绩优秀的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待遇为44万元起)。

(四)其他生活配套条件:

1. 提供五年期的周转性三居室住房一套。

2. 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和广州市“人才绿卡”,享受广东省及广州市提供的人才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

3. 享受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将由政府给予财政税收补助。

4. 符合属地义务教育招生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可安排适龄子女就读广州大学附属学校。

5. 享受广州市博士和博士后中小客车指标竞价补贴,入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享受专家年度体检疗养、子女教育入学等人才专项服务。

特别说明



(一)为鼓励人才最大限度实现创新价值,学校对超出五年期聘用合同任务目标之外的突出教学科研业绩进行单列奖励(不包含在协议年薪中)。

(二)海外优青进入答辩暂未通过者,经学校人才引进程序以学校百人计划青年杰出人才引进,年薪60万人民币起。

(三)依托学校申报海外优青的优秀人才,符合学校各类引进人才条件者, 优先推荐申报广东省相关人才项目,入选后省财政给予特聘教授岗80万元或青年拔尖人才岗50万元的人才津贴;

(四)依托学校申报海外优青的优秀人才,符合学校各类引进人才条件者, 优先推荐申报广州市人才工程项目,入选后广州市给予100-300万元的人才津贴。

申请方式



有意向者请于2024年3月30日前,与各单位人事秘书取得联系,发送简历至人事处邮箱及各学院(科研机构)邮箱,邮件请注明“2024海外优青项目”,或直接电话联系沟通。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等,具体申报要求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为准,系统将于2024年2月15日左右开放。

学校联系方式



(一)广州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李老师、箭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20-39341749

联系邮箱:gdrsc@gzhu.edu.cn

(二)项目网上申报事宜联系广州大学科研院:

联系人:阳老师

联系电话:020-39366985

联系邮箱:yangyunhua@gzhu.edu.cn

(三)各单位联系方式





广识博闻,大道至简公听并观,管法自然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公达家书||第42封:始于坚持,终成美好

公达家书||第43封:公门桃李,管鲍之交

公达家书||第44封: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公达家书||第45封:为了人生一场绚丽的突围

公达家书||第46封:在小谷围想象世界

公达家书||第47封:向前,再迈一步

公达家书||第48封:满怀激情,拥抱未来

公达家书||第49封:低头赶路,敬事如仪

公达家书||第50封:师泽如山,微以致远

公达家书||第51封:敬业乐群,精微广大

公达家书||第52封:博学笃行,人生广大

公达家书||第53封:无问西东,天地广大

公达家书||第54封:尊德问学,道行广大

公达家书||第55封:脚踏实地,功不唐捐

公达家书||第56封:拥抱社会,我心广大

公达家书||第57封:润物无声,师恩广大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