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家书||第58封:南来北往,公行天下




《公达家书》第58封
南来北往,公行天下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广府学脉和岭南薪火,为了迎接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周年院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携手《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成长历程中其他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胡适《致毕业生》






      致GUPA所有师长、朋辈同窗与新生力量:

      外环西路230号文逸5楼,别来无恙!

      初闻《公达家书》,是我以一名学院党务工作者的身份准备学院本科生样板支部结项验收工作时,当时困于如山般的材料之中而并未过多关注其具体内涵。而现如今,抽离繁忙的工作,也才意识到设立此专栏的情怀与良苦用心。简言之,这是学院打造“家文化”的一项重点品牌,它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理念,更展现出一批批学子的接续传承以及身为广大“公管人”的自豪与认同。从19年秋初入桂花的青涩懵懂,到23年仲夏身着学士服面对镜头的自信沉稳,回首过往点滴,心中倍感温暖。即便已经毕业离开校园数月,和我始终连结在一起的是学院公众号每日的新鲜推送与背后所承载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我们很难去判断一个瞬间的价值,直到它成为回忆。借此机会,浅谈些在谷琶求学与工作生活的点滴感想以及就读研究生的近况,下笔前特地翻阅了其余优秀院友与老师的佳作,文笔自叹不如,也只能在力求传递真情实感上下功夫,一是作为毕业生以家书的形式传达问候并为学院庆生;二是分享个人成长轨迹与诸位读者共勉;最后,于我自己而言则是拾忆初心,坚定前行方向。

临近毕业同学院领导老师合影留念

      饮水思源,唯念栽培之恩

      我所在广大公管的四年,是学院学科突飞猛进、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四年:学科排名跻身全国二十强、智库论文成果数再创新高、青年才俊层出不穷、科研竞赛表现惊艳,我们在有目共睹的同时也倍感自豪。作为学生,感知学院学科实力最为直接的方式便是领略各位专业教师干货满满、风格各异的课堂:王枫云老师的“百科全书”、张惠老师的逻辑清晰、沈本秋老师的温文尔雅、刘晓洋老师的紧凑节奏、彭铭刚老师的严谨细致、李小军老师的风趣幽默、丁魁礼老师的启发思考、王霞老师的互动研讨……我不能一一列举,还请见谅。线下课堂上,我们跟随教师的思绪穿越古今时空,一窥专业经典的同时也与前沿理论互动对话;居家学习时,我们同心同德,携手任课教师共克难关,探索兼顾质量与效率的学习模式;我们也曾在文清楼顶沐浴着珠江畔的夕阳与晚风,在一行行代码和一声声讨论中逐渐明晰研究问题的逻辑与本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看似零散杂碎,实则关联紧密,共同构筑起公共管理“善治”之学的理论体系与知识框架。其中,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在我专业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老师。一位是我的毕业论文导师杨芳老师。作为我初探专业田野的引路者,是她春风化雨般的耐心指导与鼓励构筑了我对于学术科研的兴趣与信心,从《专业导论》到《公务员制度》,杨老师的课堂总是热情洋溢,“问题式”教学模式伴随专业知识入脑入心;在我临近保研迷茫时,老师的指点迷津与暖心鼓励也给予我诸多启发与力量。从选题、开题再到论文写作、修改打磨,都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另一位则是我在创新班的导师徐凌老师。通过加入老师的课题组,我在本科阶段便开始接触一个严格、完整的学术训练过程,这既是能力与心性的双重锤炼,也是体悟科研魅力的勇敢向前。与老师和同门申课题、做调研、啃文献、写论文的经历也更让我意识到学术研究之严谨、治理田野之广阔,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的力量相得益彰,至今仍令我受益匪浅。

将创新班所学QCA方法运用到毕业论文中


      服务师生,践行公共精神

      回顾大学四年,党团工作平分秋色,最大的感受莫过于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同频共振之喜悦。我们一起见证过公管团委与学生会“双红旗”的四连成绩;也对学院本科生支部作为全校唯一“双样板”而倍感自豪。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教会了如何“处事”,更在不断教导我如何“为人”:在“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中不断深化服务宗旨;在多方的交流、讨论与协商中逐渐学会换位思考与步调一致;在一次次策划方案与案例凝练中不断丰富“三型三实”样板支部的品牌内涵……其中,我最要感谢两段经历:首先是我自大一开始就“误打误撞”加入的团委组织部,用“误打误撞”这个词是因为起初我并不知道这个部门的具体职能,仅从“组织”二字就认为其主要工作就是策划组织各种活动。然而,加入部门以来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和我的想象完全是两码事:从一开始看似简单机械实则细节繁多的周程制作,让我逐渐改正了粗心的毛病;到后来独当一面组织策划如四院联合青马工程等大型活动,以及为整个新生与毕业生年级的团组织关系转接保驾护航等。一方面,组织部见证了我工作能力的提升,而另一方面,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一个团队的凝聚力,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工作之余,这也让我在工作内外有了更多自洽的韧性。第二段宝贵的经历则要从加入党组织谈起,在发展对象的选拔面试时,当我被问到“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时,我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思政课本中的一条条权威论述,而是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许多曾经在组织部工作中具体而又清晰的场景,我想这就是我的答案。自此开始,这句话也有了更鲜活的意义与更厚重的责任。2020年11月11日,作为年级第一批学生预备党员,我光荣成为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后更名为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的一员并开始负责部分工作。在繁琐的工作中,“天降大任”的样板支部结项验收工作无疑是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这个过程中也非常感谢学院党委、指导老师、师兄师姐和支部全体同志对我的信任、支持与包容,在这些工作中,我也并非孤身奋战,我的身边有同甘苦、共支持的伙伴战友,我的背后有坚定支持、温暖保障与悉心指导的领导老师,心里也装着师生关切、学院大局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美好愿景。后来,我也参与了学院申报省标杆院系、政府管理系党支部申报等工作中,也先后作为学生代表向省委巡回指导组、校党委副书记等上级领导汇报分享从事有关工作的收获体会。

获颁“学生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扎根广大,逐梦鳌山湾畔

      四年光阴如白驹过隙,犹记得陈潭院长在刚入学时的新生教育活动中对新生提出的五点希望:广泛阅读、学会思考、努力实践、拓展人际、运动不息。四年后,我有幸在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上台接受魏校长的表彰,并跟随魏校的毕业寄语回顾四年过往,展望四十年远方。这四年的成长与蜕变得益于学校提供的优质平台以及学院对我的教育与培养。所提供的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为我们提供了走出象牙塔、触摸真实世界的宝贵机会,党史文化、乡村振兴、校友联系、文明创建等主题的社会实践,既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烙印,也是我们践行公共精神的生动注脚。

在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毕业生”

代表接受魏明海校长表彰并合影

      除此之外,在广大公管的四年也让“温度”一词更为具象化。对于第一次前往外省求学的我而言,入学之初对陌生地域的不适以及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未知与不安在所难免,但我从一件件小事、琐事、要事中深切感受到了学校与学院对于学生的细致关怀,很快也就做到了适应与融入,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往大了说,学校地处广州,各种平台资源不胜枚举:当面向名人政要学习取经、国际会议与大型活动的实践渠道、一流名校的访学以及亲身参与体验国家级项目竞赛……往小了说,学院“家文化”的塑造始终是主旋律:“公管午餐”时老师耐心地指点迷津、学院教师无私调动各方资源为考研学子提供的应试指导与推荐联系、学院各领域优秀典型的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有十足的勇气与底气充分发挥潜力、施展才干、追逐梦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一直信奉与坚守的求学之道,大四那年,面对保研的去向问题,相较于高考填报外省高校志愿的犹豫,我毅然选择前往之前从未涉足过的北方城市求学深造。在广大,与另外十余所学府同处小谷围,拥抱大湾区;在山大青岛校区,碧波帆影,山纳海容。变的是山川异域的风光和习俗,不变的是海纳百川、知政为公的胸襟与情怀。来到山大后,更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治学严谨与学风浓厚,唯有勤能补拙、笨鸟先飞。面对难度和任务量日益递增的专业课程,我也愈发感激与庆幸本科超脱于课本之外的专业学习与学术训练,在紧张充实的学习之余,我也习惯像本科抬头欣赏夕阳云霞一样继续探索并记录生活中点滴精彩与美好的可能:课堂寄语“致广大而尽精微”与本科母校的梦幻联动也让我欢欣鼓舞;利用假期时间“进淄赶烤”,感受“网红城市”的治理智慧与温度;突破自我,将自己的音乐爱好带到了学院元旦晚会的舞台上等等。时至今日,我已经开启了研究生阶段的第二个学期,我也对未来的个人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明晰的认知和规划,在广大公管扎下的根,正在等待破土而出的机会瞬间。

2023年9月和家人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门口合影留念


      后生可畏,唯有未来可期

      此外,我还想对学院的各位“后浪”们说:你们是学院未来发展的最大底气,学院的辉煌也将由你们续写。大学是锻炼本领、发挥才干、实现理想的绝佳舞台,公管学子应胸怀广阔天地,立志大有作为。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内卷”时代,保持清醒的定力与理性的选择至关重要,不随波逐流,客观认知自我。李大钊先生曾说过:“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实践决定认识,敢于试错、敢于迈出第一步,步步累积便能走出独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尝试的起点可以是一次打破课堂僵局的发言,也可以是报名参加一场竞争激烈的面试,亦可以是一次自信真诚、吐露心声的交谈。不论结果,唯求进步!而要想取得进步,榜样是最好的动力源泉,我们从来都不缺乏榜样,学院的优秀院友与莘莘学子在学术深造、科研产出、创新创业、职场就业、考公考编、文体美育、学科竞赛等各方面均大放异彩,相比之下缺乏的是取榜样之长为自己所用的意识与能力。我们也从来不提倡一味效仿榜样,因为每个人的成长路径都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复制的。最后,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再高,对母校学院以及所有曾帮助过、警醒过、鼓励过、鞭策过我们的师长、朋辈的感恩之情应该始终在我们心底占据重要的位置。《公达家书》这一栏目正是我们毕业生与院友同母校、学院联系的纽带,更是感恩、报恩、传恩的重要平台,也正是这份恩情的传递才有了学院各项事业的接续传承、代代学子的生生不息以及公共精神的薪火相传。愿你们以学校二十四字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以优秀院友和师兄师姐的榜样为激励,跑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最好成绩。

      广贤才大教无痕,公天下管法有章。最后,遥祝学院各位老师万事顺遂;祝各位朋辈同学在各自的领域上继续发光发热;祝各位师弟师妹能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广大公管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怀与志趣、书写属于自己的那份梦想与青春!今年恰逢学院建院20周年,衷心祝愿学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向前、向好、向未来!


杨景昊

2024年3月30日



致信人:杨景昊(2001—),中共党员,湖南衡阳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吾院虽瘦  必肥岭南




广识博闻,大道至简公听并观,管窥天下



公告2024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4年人才引进公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4年博士后招聘

《南方治理评论》面向海内外常年征稿启事

《社会创新研究》面向海内外常年征稿启事

《大数据+治理》新文科慕课智慧树选课公告

“面向公共管理的新文科教育与一流专业建设”征稿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公达家书||第42封:始于坚持,终成美好

公达家书||第43封:公门桃李,管鲍之交

公达家书||第44封: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公达家书||第45封:为了人生一场绚丽的突围

公达家书||第46封:在小谷围想象世界

公达家书||第47封:向前,再迈一步

公达家书||第48封:满怀激情,拥抱未来

公达家书||第49封:低头赶路,敬事如仪

公达家书||第50封:师泽如山,微以致远

公达家书||第51封:敬业乐群,精微广大

公达家书||第52封:博学笃行,人生广大

公达家书||第53封:无问西东,天地广大

公达家书||第54封:尊德问学,道行广大

公达家书||第55封:脚踏实地,功不唐捐

公达家书||第56封:拥抱社会,我心广大

公达家书||第57封:润物无声,师恩广大.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