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上柏路·上柏埠·上柏山居

湖州发布 2023-01-12


“学习强国”湖州学习平台、湖州发布、湖州晚报、爱湖州联合推出栏目《湖州味道》,通过个人记忆及研究还原城市现场,展现湖州在历史各阶段的风物、风味、风气和风度。除了邀约之外,也欢迎网友投稿,稿酬从优。稿件可发送至963458800@qq.com ,主题请写上“湖州味道”。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全文4190字,阅读约18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朱炜

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地名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行走在地名里,就是走在历史里,常会令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振。


民国武康县城乡市镇凡六处,中则武康县城,东则塘泾、二都,南则上柏,西则簰头,北则三桥埠。1928年,莫干山管理局成立后,重新对莫干山避暑区内的道路命名,如代佛斯路更名为余杭路,派克路更名为安吉路,蒙多里亚路更名为嘉兴路,又以莫干山周边主要县区市镇名做新路名,如吴兴路、长兴路、双林镇、塘栖镇、簰头路、上柏路。


原莫干山小礼拜堂后至荫山支路即上柏路,全长二百七十三米,莫干山第一座礼拜堂始于此,浙江省公路局联运事务所设于此,莫干山电灯厂建于此路与荫山路交界处,周庆云之子周健初的346号、347号别墅,两浙盐运使周宗华的344号别墅,顾兰记创办人顾兰洲的349号别墅,熊希龄婚礼接待费公衍的207号别墅,中国第一位女律师郑毓秀的208号别墅等都在这条路上。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做出过的努力,或多或少改变着某个角落的时空,铺陈开我们这个民族的往昔。



沈彬《舞阳侯词记》残碑(拓片)


上柏,相传是汉舞阳侯樊哙旧家,龙蟠山建有舞阳侯祠,俗呼大庙,湘溪亘庙前,山上旧有文昌阁,士人读书其上,青灯夜燃,水陆共见。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舞阳侯诞辰举行庙会,有樊哙夫妇巡游,由两名青年拖着一百多斤重的铁链开道。其间,行商坐贾及乡下农民竞相来上柏设摊,生意之热闹如潮汛一般,被称为“重阳汛”。各商店都为此备足商品,张灯结彩,商船直接停靠在湘溪。店主们为接待常年顾客及其眷属,还准备丰盛的饭菜,以此作为主客双方的联谊,体现着淳厚的人际关系。

陈金镛、蔡灵恩夫妇与子陈梦家、媳赵萝蕤合影


近代史上,上柏出过几位名媛,如杭州之江大学教务长周梅阁的夫人姚锦凤,红学家、民俗学家邓云乡的夫人蔡时言,神学家陈金镛的夫人、诗人陈梦家的母亲蔡灵恩。陈金镛自之江大学前身育英义私毕业后,曾有一段时间在德清新市镇、武康上柏镇等地教私塾。大约二十五岁时,他在离上柏七里路远的沙滩头一边教书一边自学,认识了当地的老牧师蔡礼英。蔡礼英很赏识他,以次女蔡灵恩许之。陈金镛后至宁波崇德女校、崇信学校任教,暑期经常去莫干山疗养,他对莫干山、上柏一带是很熟的,去的时候总会带上一两个孩子开阔下眼界。陈金镛相信,每一念善良都将种下一颗温柔的种子,每一分执着都会蹉磨掉一点沉疴痼疾,每一次表达都能消弭一丝无谓的分歧。


陈金镛眼光不错,上柏确是一个“其兴也勃焉”之地。宋已有上柏坊,户部差官监造,酒息钱径纳户部,后发展成为上柏埠。明代出了一位进士沈彬,著有《沈兰轩集》,名列“武康四先生”之一,所撰《舞阳侯祠记》云:入侯庙者,其亦可以兴矣,主张向樊哙学“耿介尚武,兴邦安民”精神。晚清任诂经精舍讲席的徐熊飞撰写了首部《上柏志》,可惜佚失,但他的《前溪风土词》留了下来,其中有多首写上柏风物:“䴔䴖惊散棹歌声,一片湘溪入望平。山客乘船似骑马,南津桥外劈风行。”“蚬子滩头红藕香,螺蛳桥上晚风凉。樵夫沽酒西头巷,水客吹箫南斗方。”“船头船尾缚红藤,春雪春风笋价增。一棒锣声随水去,朝行上柏暮嘉兴。”

上柏同泰仁记竹行(旧照)


上柏竹笋


茶、笋、竹、木、柴、炭为湖属大宗,而上柏实占其大半,是山货出运的第一个码头,也是外地商品输入的最后一站。西至安吉孝丰、递铺,北至吴兴埭溪、菁山,南至余杭双溪、横湖、潘坂、石濑一带,方圆百数十里大都在上柏贸易,因此市面十分兴旺。1908年,蔡维翰(号介眉,曾任江苏候选布理问)等众商一凭上柏地位,二援引部定商会章程附则第二条“不论城埠村镇,总以在该县中商务最繁盛之地为断”,要求设商务分会于上柏。1909年,武康、上柏商会分别成立,林钟秀、蔡维翰任首任会长。


在上柏设商会后的二十年间,武邑商轮公司筹备,由武康至杭州,经过莫干山、三桥埠、上柏等处,以维护公益而从莫干山英商手中挽回权利。上柏第一所小学——振西小学在螺蛳桥堍诞生,老校歌云:“赫赫舞阳侯,我邦之荣光;岿岿大庙山,我校之希望。忠孝仁爱常记怀,礼义廉耻时不忘。学成后,振家乡。”上柏小学老校长汪霖与浙江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徐明德的父亲徐霭楚就是该校早期的学生。湖州地区第一条商办公路,由上柏商会会长柯慕周、商会董事史振亚发起修筑,从老余杭修到上柏,通车之时整个上柏都轰动了,随后建成上柏至武康段,汽车可直达莫干山麓。沪商倪伯廉和上柏茶商杨澄波并上柏商会联合创办电气公司,比莫干山避暑区更早放光明。20世纪20年代初,有美国商人在上柏一带推销美利坚肥皂,放映手摇无声电影。作家钟敬文1929年从莫干山疗养院探友返杭,途经上柏汽车站,见上柏小镇上有水门汀砌成的一节街衢,有小规模的洋货店,比武康县城要进步。在街上,钟敬文找到了站长介绍的有椅子可躺的茶楼,泥壁上悬挂着一些语句颇清雅的对联和商店借作广告用的月份牌美女画。


汪霖先生(1997年上柏家中)


上柏汽车站(1932年《旅行杂志》)


上柏镇救火会证章


可以说,上柏是原武康县首镇。无怪曾任浙江省政协委员的德清人许炳堃于1958年建议武康、德清两县合并成一县后,县治迁上柏,县名改为武源。



地处水陆交通的衔接点上,加之地价便宜,环境清幽绝尘,吸引了不少游息燕居者和投资置业者。巘秀山庄主人朱海如在此造林近十年,树艺之获,十分可观,后于抗战之初慷慨捐田一百亩,充抗日经费。青年会会员多拟在此购地建屋,以备将来建一新村,可谓效法莫干山故事。当时一般自上海来上柏的人,大都作暂时居住之计,取其冬暖夏凉,造的是草屋。


1935年,费新我曾应族叔费庭华之邀,赴莫干山住了三日,得知上海的朋友程厚坤在上柏福庆坞(准确地说,福庆坞地名应是福庆寺或福庆院,宋武康县令毛滂曾视田至此)购地筑屋,背山面野,引泉绕屋,茅顶土墙,明窗竹器,就地取材,经济舒适,便欣然前往。住数日,费新我与客居高家的陆俨少邂逅,一见如故,相与过从,有时再约比他俩更早到这里生活的高、金二君闲步竹径间。彼时,陆俨少在上柏山中住了几晚后,精神振奋,四体舒适,所患肺病被新鲜空气治愈,于是在福庆坞皇坟山南购了四十亩山地。隔涧一片土地,上至皇坟山顶,下连平地为沪友李君所购,正欲转让。费新我因隔涧有高邻,遂购之,涧中有一小石桥,若一方砚台,费新我与陆俨少相约做墨耕笔樵之山人,从此结下半个世纪的友谊。


陆俨少《上柏山居图》


陆俨少一生画过四幅《上柏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外,这样的绘画传奇,也许独二无三了。陆俨少文采妙绝,《上柏山居图》跋云:“予旧居在浙江武康之上柏山中,莫干山脉自西北蜿蜒而来,至是蟠而为福庆坞,两涧夹山东下。予之居,在南涧之上,瓦屋三楹,背山面圃,有平地数弓,设置花坛,杂植四季名卉,有水一洼,溢而为泉,㶁㶁绕屋,流而下泻于涧。正门北向,一径穿竹林而过,予莳兰数十丛,春至花发,香溢林表。过涧为圃,有竹数千竿,梨千树,予以不能委顺时俗,笔耕不能媚人意,而薄产又不足以瞻家,遂有江上木奴千头之意,以取给衣食,经营五载,竹茁笋而梨作花矣……”
不同于其他人家视上柏为经营的农场或休闲避暑之所,陆俨少因全家来住,有终焉之意,所以造的是瓦屋。瓦房三间,陈设悉为夫人的嫁妆,卧室挂集杜甫诗联“修竹不受暑;红梨迥得霜”,书房贴集陆游诗联“野老逢年知饱暖;山家逐日了穷忙”,还有燕竹十亩,香梨千株,至于木奴是指柑橘。费新我的宅基此时已奠,将营建矣,费新我请在上柏经营有年且熟谙农科的金守言帮助栽培松苗。若非因为抗战烽火,旧屋夷为废墟,陆俨少与费新我不妨长作上柏人了。1963年,陆俨少为费新我所作《立斋图》跋中再次提及上柏缘:“予廿四五岁时,新我亦廿八九耳,相与邂逅上柏山中,遂有不邻之愿,辄以世事日非,不能久溷,妄作逃避之计,共约躬耕其处,读书作画,以卒岁年。”


陆俨少、费新我重游上柏福庆坞(1988年)


陆俨少先生用印  旧家上柏山中(韩天衡篆刻)


晚年陆俨少与费新我故地重游,驻杖同访了福庆寺遗址,看了原先买下的山地,直走到了涧之源头,决定重建陆费山居。此后,费新我大弟子胡文虎为陆费山庄事,在两老之间奔波不定,碍于种种原因终未如愿,成为憾事。2020年,陆俨少与费新我后人来德清商讨陆费纪念馆事宜,再续前缘。费新我之子费之雄表示:“双人为馆更显难得,当以‘文人相亲’为主题,希望在村北口筑山庄,将陆老作品采用激光放大,却更显气势雄伟;费老作品采用多种材质放大成碑,露天摆布,融于果园竹林,既省用地又环境幽雅。同时希望将《上柏山居图》和费老书法《陈毅莫干山纪游词》通过科技灯光手段能让过往行人也能欣赏到新农村光彩夺目的特有文化景象。”



在整理上柏史料过程中,始知又一感人至深的故事。


1948年春,上柏商会常务理事(抗战胜利后,商会会长称常务理事)蔡仲梧路遇簰头望族、秀才秋子明,谈及从抗战烽火中抢救下的清道光《武康县志》,秋子明承告已手录成秩矣。话说当年武康县政府所藏道光志灭失于敌火,邑绅陈嘉生宅第书楼所藏遂成孤本,日占武康,孙雪丞、孙逖先父子担心县志落入敌手,与原武康县议长魏镜设计潜入据点,与敌伪委蛇,将志书取出交与孙雪丞保管。孙雪丞后携志避难至簰头,却在庙前村遇敌,被害于今莫干山居图民宿后。秋子明闻讯,绕道慰问其子,得知县志犹在人间且完好无缺,愿借归缮誊一部以防万一。自1944年9月1日始,秋子明以工楷仿原本行格,日誊几页,其间除突遇敌警迁徙外,虽严寒酷暑端坐斗室,躬抄如故,慨以抄缮为己任,至抗战最后获胜之日,终于斗将坞(今属莫干山镇南路村)胡宅客寓告竣。


秋子明抄《武康县志》


蔡仲梧听罢,甚至欣慰,乃找到孙逖先借原志亦誊抄一部。这就是现藏德清县博物馆的蔡仲梧抄本。手泽留衍,足恣欣赏,让秋子明抄本、蔡仲梧抄本与现藏县档案馆的原志聚首,对于热爱乡邦文化者,非独可窥先贤之襟怀抱负,更可见古籍里的中国,故纸里的家乡。


重读清道光《武康县志》中有一篇知县刘守成撰《开湘溪市河记》:“武邑溪流之特著者凡三,曰前溪,县治之所临也;曰阜溪,出县治北;其南去县治十余里为湘溪,有市焉,曰上陌镇。邑不过七十里,为市者七,上柏其首称也。西南余杭、安孝货物陆运者,皆出于市。省会、郡城操奇赢者胥来市购焉,而悉达于镇市之河。山之所产,若竹木若柴若炭,肩负而至,交于舟次,乃返;其余若茶笋之类,则息肩于主货之家,曰行。”这是上柏这个地名里的底蕴,也是所有热爱地名文化者的脉动。


上柏今貌




来源:湖州发布

制图:潘美馨

编辑:柯佳琪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水天一色

摄于长兴仙山湖景区

南太湖号拍客:Sun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悦湖”菜单栏,找到“拍客”版块,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