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岛最著名的舞蹈居然是德国人的杰作
巴厘岛上有许多传统仪式和舞蹈表演,在各种王宫、神庙里都会定期举行,供游客观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卡恰舞(Kecak)。宣传得最好的是在南部海边的乌鲁瓦图神庙,经常能在各路社交媒体上看到他们的宣传照片。实际上,各个村落都有自己的卡恰表演团,有时候还要互相争抢客源。
心想着避开人潮,我在网上联系了在距离登巴萨市区不远的巴达布兰神庙的演出。坐上出租车时候,司机居然撒谎说那个神庙已经不演出,要带我去另外一个,遭到我的拒绝。一看到前排座椅后方插着导游图,才发现这司机也是导游。
最后还是顺利到达神庙。天色渐暗,神庙的演出开始了。和其他有甘美兰(Gamelan)伴奏的传统舞蹈不同,卡恰舞不使用任何乐器,舞台上由几十个裸露上身的男子坐在地上,成排围成一圈,口中念到cak、cak、cak,在这些诡异的喊声中,故事的主角登场。故事讲述的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演绎了希达被掳、哈诺曼猴子军、迦楼罗救罗摩、罗摩征服兰卡等故事主线。
克恰舞的伴奏者(图/无畏)
卡恰舞其实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产物。这原本只是一种小岛上印度教信徒的宗教仪式。而一位德国人的到来,使之成为促进巴厘岛旅游业的最重要节目。
巴厘岛的旅游业从一百年前就开始了。虽然荷兰人从17世纪就开始控制现在的印尼,但完全控制巴厘岛要等到1908年。由于荷兰人在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方的高压统治饱受诟病,在巴厘岛则改变策略,采取更加人道的统治模式,并且注重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
这吸引来了德国艺术家沃尔特·史毕斯(Walter Spies)。史毕斯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德国外交官家庭,家境富裕,自小受到艺术的熏陶,长大成为了画家、音乐家,在欧洲从事艺术创作。他在阿姆斯特丹的殖民地博物馆(Koloniaal Museum)里看到印尼的艺术品,奇特的东方文化和艺术让他大开眼界,心生向往。1923年,他移居到爪哇岛。4年后,他又在巴厘岛上定居。
在一百年前,卡恰舞的原型是驱瘟除病仪式Sanghyang。在这个仪式中不采用任何乐器,仅凭人在现场发出cak、cak、cak的声音伴奏。灵媒随之起舞,慢慢进入恍惚状态。随之,神明进入灵媒的肉体,通过这个肉体来传达他的旨意。担任灵媒的通常是两位还没来月经的少女。进入恍惚状态之后也有醒不过来的风险。所以祭司要在旁边监控整个过程,随时准备用圣水将少女带回现实世界。
目睹这一仪式的史毕斯深受震撼。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精通音乐,熟知各类乐器,但没想到巴厘岛上的人们,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仅凭人的声音也能创造出如此有生命力的音乐。
当时德国人冯普乐森(Victor von Plessen)在巴厘岛拍摄电影《恶魔之岛》(Insel der Dämonen),邀请史毕斯为电影设计音乐和舞蹈。史毕斯欣然答应,在这部影片末尾,史毕斯为观众呈现了完整的Sanghyang仪式。史毕斯还做了些小改动,让伴奏者的圈围得更远,还在中间立了一根火把。
电影《恶魔之岛》中的Sanghyang
史毕斯逐渐意识到,Sanghyang不仅仅可以作为一种祭祀仪式,也是一种表演艺术为观众所欣赏。史毕斯和当地艺术家瓦严·林巴(Wayan Limbak)的合作,对之进行更加大胆的改造,一种新的表演艺术诞生了。
Sanghyang变成了今天的克恰舞。家喻户晓的印度神话《罗摩衍那》被编排到其中,由身着华丽戏服的演员扮演。伴奏者不用女性,清一色只有男性。在表演过程中,这些男性甚至还能根据剧情需要,化身成魔鬼或猴军。
第一部分的故事结束之后,还有第二部分Sanghyang Dedari,两名持扇少女翩翩起舞,最后还有祭司登场,只不过表演去除了神上身的环节。紧接着第三部分是Sanghyang Jaran,身起竹马的男子闯入火堆中乱舞,最后将火堆踩灭。
史毕斯在改造祭祀仪式的时候,没有把它变成西方人容易理解的芭蕾舞,更没有画蛇添足加上本来不存在的乐器。他在保留原汁原味和观赏性之中取得平衡,让卡恰舞在文化旅游中成为可供观赏的艺术,而不是买卖的商品,因此才能经久不衰,延续百年至今。
参考文献
Kendra Stepputat (2021). The Kecak and Cultural Tourism on Bali.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