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厘岛最著名的舞蹈居然是德国人的杰作

无畏 无畏的旅行 2023-04-25

点击观看卡恰舞视频

巴厘岛上有许多传统仪式和舞蹈表演,在各种王宫、神庙里都会定期举行,供游客观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卡恰舞(Kecak)。宣传得最好的是在南部海边的乌鲁瓦图神庙,经常能在各路社交媒体上看到他们的宣传照片。实际上,各个村落都有自己的卡恰表演团,有时候还要互相争抢客源。

心想着避开人潮,我在网上联系了在距离登巴萨市区不远的巴达布兰神庙的演出。坐上出租车时候,司机居然撒谎说那个神庙已经不演出,要带我去另外一个,遭到我的拒绝。一看到前排座椅后方插着导游图,才发现这司机也是导游。

最后还是顺利到达神庙。天色渐暗,神庙的演出开始了。和其他有甘美兰(Gamelan)伴奏的传统舞蹈不同,卡恰舞不使用任何乐器,舞台上由几十个裸露上身的男子坐在地上,成排围成一圈,口中念到cak、cak、cak,在这些诡异的喊声中,故事的主角登场。故事讲述的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演绎了希达被掳、哈诺曼猴子军、迦楼罗救罗摩、罗摩征服兰卡等故事主线。

在神庙前演出(图/无畏)


克恰舞的伴奏者(图/无畏)

卡恰舞其实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产物。这原本只是一种小岛上印度教信徒的宗教仪式。而一位德国人的到来,使之成为促进巴厘岛旅游业的最重要节目。

巴厘岛的旅游业从一百年前就开始了。虽然荷兰人从17世纪就开始控制现在的印尼,但完全控制巴厘岛要等到1908年。由于荷兰人在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方的高压统治饱受诟病,在巴厘岛则改变策略,采取更加人道的统治模式,并且注重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

这吸引来了德国艺术家沃尔特·史毕斯(Walter Spies)。史毕斯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德国外交官家庭,家境富裕,自小受到艺术的熏陶,长大成为了画家、音乐家,在欧洲从事艺术创作。他在阿姆斯特丹的殖民地博物馆(Koloniaal Museum)里看到印尼的艺术品,奇特的东方文化和艺术让他大开眼界,心生向往。1923年,他移居到爪哇岛。4年后,他又在巴厘岛上定居。

史毕斯

在一百年前,卡恰舞的原型是驱瘟除病仪式Sanghyang。在这个仪式中不采用任何乐器,仅凭人在现场发出cak、cak、cak的声音伴奏。灵媒随之起舞,慢慢进入恍惚状态。随之,神明进入灵媒的肉体,通过这个肉体来传达他的旨意。担任灵媒的通常是两位还没来月经的少女。进入恍惚状态之后也有醒不过来的风险。所以祭司要在旁边监控整个过程,随时准备用圣水将少女带回现实世界。

目睹这一仪式的史毕斯深受震撼。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精通音乐,熟知各类乐器,但没想到巴厘岛上的人们,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仅凭人的声音也能创造出如此有生命力的音乐。

当时德国人冯普乐森(Victor von Plessen)在巴厘岛拍摄电影《恶魔之岛》(Insel der Dämonen),邀请史毕斯为电影设计音乐和舞蹈。史毕斯欣然答应,在这部影片末尾,史毕斯为观众呈现了完整的Sanghyang仪式。史毕斯还做了些小改动,让伴奏者的圈围得更远,还在中间立了一根火把。

电影《恶魔之岛》中的Sanghyang

史毕斯逐渐意识到,Sanghyang不仅仅可以作为一种祭祀仪式,也是一种表演艺术为观众所欣赏。史毕斯和当地艺术家瓦严·林巴(Wayan Limbak)的合作,对之进行更加大胆的改造,一种新的表演艺术诞生了。

罗摩与什曼困(图/无畏)

魔王波那(图/无畏)

Sanghyang变成了今天的克恰舞。家喻户晓的印度神话《罗摩衍那》被编排到其中,由身着华丽戏服的演员扮演。伴奏者不用女性,清一色只有男性。在表演过程中,这些男性甚至还能根据剧情需要,化身成魔鬼或猴军。

第一部分的故事结束之后,还有第二部分Sanghyang Dedari名持扇少女翩翩起舞,最后还有祭司登场,只不过表演去除了神上身的环节。紧接着第三部分是Sanghyang Jaran,身起竹马的男子闯入火堆中乱舞,最后将火堆踩灭。

少女和祭祀在第二部分出场(图/无畏)

30年代的巴厘岛旅游业迎来了第一次热潮,斯成为了重要的推手1935年,史毕斯邀请了荷属东印度总督荣格(Bonifacius Cornelis de Jonge)观赏卡恰舞,获得巨大成功。巴厘岛各地村落也纷纷成立自己的卡恰表演团,供游客观赏。这一演就到了今天,成为巴厘岛的新传统。
即便有游客难以理解舞蹈中所表达的意思,也有人表示并不喜欢,甚至抱怨怪异的叫声吓坏了孩子。但是,这不妨碍克恰舞成为巴厘岛文化旅游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节目。

史毕斯在改造祭祀仪式的时候,没有把它变成西方人容易理解的芭蕾舞,更没有画蛇添足加上本来不存在的乐器。他在保留原汁原味和观赏性之中取得平衡,让卡恰舞在文化旅游中成为可供观赏的艺术,而不是买卖的商品,因此才能经久不衰,延续百年至今。

参考文献
Kendra Stepputat (2021). The Kecak and Cultural Tourism on Bali.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更 多 语 言 和 旅 行 的 文 章
 点 击 标 题 阅 读

巴厘岛流行的黑白棋盘纹是什么意思?
巴厘岛最恐怖的博物馆,凶神恶煞,袒胸露乳
封控三年,每个人都需要一场旅行来治愈
这个阿拉伯旅游大国免签,想去吗
这个东南亚富国可落地签,你可能还没去过
伊拉克可落地签,欢迎中国游客来玩
巴基斯坦可以电子签,欢迎中国人来旅游
深圳有一个地方,能看到几十种不重样的佛塔
澳洲竟有八分之一是穷人
剑桥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去中国才找到人生方向
元朝领先全球进入纸币社会,可后来崩溃了
庐山原来和传教士那么有缘
土耳其人参加了朝鲜战争 遇到了“艾拉”
《永恒族》里讲的古代巴比伦语是怎么回事?
《瘟疫之夜》| 诺贝尔奖得主帕慕克新小说出版
泰戈尔写诗用的不是英语,而是孟加拉语
《爱在西元前》,唱的是战火纷飞的伊拉克
满大街佛庙、喇嘛、华人面的欧洲城市
ლ(╹◡╹) ლ,这个原来是斯大林的母语
沙发客最差经历居然在伊朗
他是一个“语言学习旅行者”
唐僧去过的这个佛国,被人看作一堆黄土
信了这个教,死了之后被丢去喂狗
古代人怎么说话?5分钟从商朝到清朝
出国旅行一定要会英语吗?
巴拉圭原住民语言是怎样成为国语的?
敦煌文书里藏了这么多语言
粤语也有自己的拼音输入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