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宫寒”百病生,想做“暖宫娘娘”一定要这样!
子宫作为女性孕育胎儿的地方,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女人的第二颗“心脏”。
但是作为女人身上最怕冷的器官,如果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不仅会引发月经不调,影响正常的受孕生育,还会让你的容颜早衰,出现色斑、皮肤粗糙等现象!
一、宫寒原因
有句话叫做“十女九寒”,说明很多女性的体质容易偏向寒性。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女性体阴而用阳,例如有些女子天生就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宫寒”。
另一方面,女性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穿着暴露,即使冬天也穿得很单薄;还有的女子特别爱吃冷饮,喜欢吃水果;或者夏天贪凉,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这些习惯都易伤害体内的“阳气”而导致“宫寒”的发生。
二、宫寒的危害
最常见的危害就是痛经,其实除了这个还有很多其他危害。
1、月经时期有的人除了会痛经,月经还会呈暗黑色,有血块。平时白带量多,还有异味,这些都是宫寒引起的。
2、会导致皮肤暗沉,整个人看上去很苍白,没有精神,黑眼圈常常挂在脸上,衰老的速度会加快。
3、宫寒的人还会导致身体发胖,有些人宫寒的原因是减肥过度,这个时候身体自身为了保护子宫,所以急需脂肪的累积来提供热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减肥却越减越胖的原因。
4、比较严重的危害恐怕就是导致不孕了,很多不孕的女性是子宫受寒严重。
三、自测你是宫寒女吗?
1、经常气色很差精力不济?痛经,小腹部有冰冷的感觉?
2、白带多且清稀,闻起来有股腥味?
3、经期不是提前就是错後,而且量少丶颜色偏暗?
4、照镜子,发现自己的舌苔多且呈现白色?容易怕冷,经常腰和膝盖酸冷、手脚冰凉?
5、面色黯黑或苍白?备孕好久没动静?
若有两项以上,那么你很可能就是“宫寒女”。
四、宫寒的日常养护
1、日常进补
万物得温则行,得寒则凝,一定要以温热食物为主,彻底告别凉水、冷饮,水果也应少吃。
可用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桑椹子、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
要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一般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2、日常运动
“动则生阳”,本来女性属阴,缺乏运动更增加寒症的状况。可参加户外慢跑或快走,调节身心,但一定要坚持。
如果已经出现了宫寒不孕的症状,建议赶紧运动,任何运动哪怕多走走,让血液循环起来,让手脚暖起来。
3、日常保养
给子宫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月经期间,女性不要久坐冰冷的凳子。
4、艾灸疗法
中医师一般会根据个人情况选取相应的穴位,多为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艾灸15-30分钟,长期坚持会有一定的效果。
5、月经期间调养
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6、茶饮调养
红姜茶,取红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时坚持喝几天。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
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7、中药泡脚
艾叶、干姜、肉桂、花椒等中药煮水泡脚每日20分钟,也可温经散寒通络暖胞宫。
五、宫寒的饮食原则
1、吃凉热要有顺序
凉、热两种东西要吃时,最好先吃热的,后吃凉的,如果顺序颠倒,凉气就会被热气顺势下压到子宫,带来伤害。
2、分辨寒食
除了冰箱里的冷冻食物,还有很多食品,虽然在常温下食用,但它的本质也是寒性的,例如西瓜、梨、绿豆、冰糖、苦瓜等,即使是加热后。也要分季节、适可而食。
3、餐前姜茶
养成习惯,餐前可以喝一杯姜茶(一片姜,以开水冲泡,趁热喝下去),它可以主动化解寒凉食物或是凉性食物中的寒气,在饮食上替你的子宫把关。
4、宫寒宜吃食物
暖宫乌鸡是最好的,补血驱寒,还有就是多吃温补的食品:桂圆、大枣、羊肉、牛奶、红肉、辣椒、红糖、姜、红茶等。
平时多泡点红糖姜茶水喝,因为生姜能生发阳气,阳气生发了会调动气血,气血消耗时大枣就可以益气养血。
平常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也可以放入老姜、桂皮、小茴香这些佐料,常吃有利于改善体质。比如:在稀饭、炒饭中加入姜末,在炖鸡鸭或排骨时,放点桂皮、生姜,又能调味,又可作食疗。
5、宫寒忌吃食物
女性宫寒切忌恣食生冷寒凉食物。血之运行,贵在按时满盈,经候如常,则能摄精成孕,过多的食用生冷寒凉,容易寒邪内客,血遇寒则凝滞,则容易导致月经不调,而影响受孕。
同时,经期胞宫胞脉空虚,贪食生冷寒凉食物,还能损伤阳气,久而形成胞宫虚寒之候,造成宫寒不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