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人配送车研究:从单车、车队,到城市级运营探索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5-16

佐思汽研发布《2020年无人配送车行业研究报告》。

                                                 

面向末端配送场景,无人配送主要分为室内无人配送和室外无人配送两大应用场景,产品分别为室内无人配送车(也称为“室内配送机器人”)和室外无人配送车等。


室内无人配送市场


目前,室内无人配送机器人已在餐厅、酒店、办公楼宇、医院、网咖、KTV、商场等应用场景实现落地运营。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等促使“无接触”服务成为一种趋势,加快了室内无人配送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运营发展。如送餐机器人方面,碧桂园机器人餐厅、海底捞火锅、德庄、呷哺呷哺、大董、香港美心等多家餐饮公司已经开始使用无人配送机器人在门店进行菜品配送,以节省人工成本,提升安全用餐保障。

 

相对来说,中国室内配送机器人发展快于国外。在中国,以普渡科技、擎朗智能、优地科技、YOGO等为代表的新锐公司已经拥有了基本型产品,并积极在多场景市场进行推广与渗透,同时技术上不断更新迭代、迅速落地。2019年,普渡科技出货量达5000台以上,擎朗智能达到3000台,其他腰部公司出货量也已超过了数百台。


中国主要企业室内配送机器人运营布局情况


2019年中国企业室内配送机器人出货量


室外无人配送市场


室外无人配送方面, 在即时配送、快递业务等庞大的市场规模拉动下,同时中国劳动力人口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无人配送车成为各大企业积极布局产品,除新石器、智行者、白犀牛等新创企业外,京东、美团、菜鸟、苏宁、邮政等电商及物流企业也在积极开展业务。根据目前各企业披露的信息,中国无人配送车辆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但尚未形成规模化。


2019年中国主要企业室外无人配送车出货量


且受限于政策监管法规不完善、技术及场景配置等因素,室外无人配送车运营仍处于示范运营阶段。但2020年室外无人配送车发展提速明显,其运营阶段已从“单车试运营”到“封闭场景/固定线路车队运营”甚至出现“城市级无人配送运营”布局等的探索。


主要电商物流企业无人配送车合作伙伴


相对应,其室外无人配送车运营布局方式方面,主要有三种:①物流电商企业自研或与新创企业合作物流渠道布局,如阿里自研小蛮驴通过菜鸟驿站物流配送布局;②与政府合作布局,如美团与顺义区政府合作区域内布局;③与零售、超市等企业合作布局,如白犀牛联合永辉超市,推出零售无人配送等。

 

2020年初,美团无人配送落地北京顺义区,通过与当地政府通力合作,至10月底,美团无人配送车已覆盖顺义15个社区及周边路线持续配送近270多天,累计订单数超过1万单,基本实现了区域常态化运行。在监管方面,2020年9月,北京顺义区政府创新监管方法,公示美团无人配送测试路线和方案,支持无人配送设备在指定区域指定时间运行,为每一辆无人配送设备明确了安全责任人。下一步,美团计划与顺义一起推动低速无人配送规模示范,三年内在顺义区部署1000台自动驾驶配送车,实现全区域、全天候的运营。

 

2020年9月,阿里云栖大会上发布第一款轮式物流机器人“小蛮驴”,计划在社区、学校、办公园区大规模使用。10月,阿里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建立了由22个机器人分组成的阿里小蛮驴车队,每天从菜鸟驿站将包裹分送至27栋宿舍楼,双十一期间,阿里小蛮驴车队共完成3万件包裹的配送,节省1万小时的取件时间。


阿里“小蛮驴”车队


2020年10月,京东物流科技(JDL)宣布与常熟合作打造全球首个无人配送城,目前已在常熟市区无人配送车30多台,包含5种车型,可满足不同场景的配送需求,并计划年内投用近百台。除此,京东还设定无人配送车“领养计划”,即在无人配送区域内,JDL物流配送员可通过申请,“领养”一定数量的无人配送车,自身将变成一个机器人配送小队的“指挥官”,可自由安排机器人伙伴的工作,从而使技术创新与服务落地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助力无人配送车更快地实现规模化落地与复制。另外,京东计划未来5年投用无人配送车10万台以上。


京东无人配送车在常熟高新区街头


2018年7月,美团宣布建立无人开放配送平台,联合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试图构建完整的无人配送生态圈。目前,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牵手芯片提供商Nvidia,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Autox、智行者,商用服务机器人研发商云迹科技、Segway,以及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商奇瑞、法雷奥等,能够协同提供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同时,还有如大悦城、华夏幸福等无人配送落地商业场景需求方,以此形成需求与供给相互促进的无人配送生态闭环。


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合作企业


《2020年无人配送车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01

低速无人配送车案例分析

1.1 概述

1.1.1 低速无人配送车定义

1.1.2 分类

1.1.3 主要应用场景


1.2 室外无人配送车案例分析


1.3 室内无人配送案例分析

1.3.1 餐饮无人配送案例

1.3.2 送餐机器人案例

1.3.3 医疗机构室内无人配送机器人案例

1.3.4 楼宇群体机器人配送系统

……


02

低速无人配送车应用商布局情况及趋势

2.1 低速无人配送车应用商布局现状

2.1.1 无人配送车主要应用商介绍

2.1.2 主要应用商无人配送车产品布局历程

2.1.3 主要应用商布局无人配送车产品介绍

2.1.4 主要应用商布局无人配送车商业化运营情况

2.1.5 主要应用商无人配送车布局方式


2.2 主要应用商无人配送车布局情况

2.2.1 美团

2.2.1.1 美团无人配送布局

2.2.1.2 美团无人配送布局方式

2.2.1.3 美团主要无人配送车产品

2.2.1.4 美团无人配送开放平台

2.2.1.5 美团无人配送防疫助力计划

2.2.1.6 美团无人配送助力即时配送生态

2.2.2 京东

2.2.2.1 京东无人配送车布局

2.2.2.2 无人车发展历程

2.2.2.3 京东无人小车产品

2.2.2.4 京东无人车落地情况

2.2.2.5 京东无人车国外落地情况

2.2.3 阿里/菜鸟

2.2.3.1 阿里/菜鸟无人配送车布局

2.2.3.1 阿里/菜鸟无人配送车:小蛮驴

2.2.3.1 阿里达摩院智能机器人平台

2.2.3.2 无人车多个校园内常态化试运营

2.2.4 苏宁物流

2.2.4.1 苏宁物流无人配送车布局情况

2.2.4.2 将实现末端配送无人车规模化量产


2.3 低速无人配送应用发展趋势

2.3.1 自动驾驶落地路径:低速封闭场景率先商业化

2.3.2 规模化量产是无人配送车企近期主要发展目标

2.3.3 无人配送车场景发展走向


03

低速无人配送车技术解决方案分析

3.1 室外低速无人配送车主要技术

3.1.1 室外无人配送车构成

3.1.2 无人配送车自动驾驶技术

3.1.2 低速L4级自动驾驶技术套件

3.1.3 无人配送车计算平台

3.1.4 无人配送车自动驾驶感知方案

3.1.5 底盘技术

3.1.6 无人配送自动驾驶架构

3.1.7 无人配送车技术架构

3.1.8 主要无人配送车产品技术配置方案


3.2 室内无人配送机器人主要技术

3.2.1 室内无人配送机器人产业链构成

3.2.2 核心技术(1)

3.2.3 核心技术(2)

3.2.4 核心技术(3)

3.2.5 核心技术(4)

3.2.6 核心技术(5)

3.2.7 主要室内配送机器人技术配置


04

室外低速无人配送车市场现状及趋势

4.1 全球市场

4.1.1 全球市场现状

4.1.2 无人配送政策监管情况

4.1.3 市场规模

4.1.4 国外主要企业低速无人车产品及运营情况


4.2 中国市场

4.2.1 发展现状

4.2.2 主要需求场景

4.2.3 市场需求量

4.2.4 市场规模

4.2.5 成本结构


4.3 企业格局

4.3.1 企业格局

4.3.2 中国主要低速无人配送车企业运营情况

4.3.3 近期融资事件


4.4 发展趋势

4.4.1 无人配送车落地限制因素

4.4.2 无人配送发展新机遇

4.4.3 发展趋势


05

室内低速无人配送车市场现状及趋势

5.1 全球市场

5.1.1 全球发展现状

5.1.2 全球企业


5.2 中国市场

5.2.1 市场需求量

5.2.2 市场规模

5.2.3 餐厅机器人

5.2.4 酒店机器人


5.3 企业格局

5.3.1 企业发展现状

5.3.2 中国主要企业配送机器人运营情况

5.3.3 中国企业

5.3.4 商业模式

5.3.5 室内配送机器人商业化运营制约因素


06

中国主要低速无人配送车企业研究

6.1 新石器

6.1.1 公司简介

6.1.2 主要产品

6.1.3 主要技术

6.1.4 运营调度系统

6.1.5 远程驾驶平台

6.1.6 运营案例

6.1.7 主要客户及交付


6.2 智行者

6.2.1 公司简介

6.2.2 发展历程

6.2.3 主要产品

6.2.4 主要技术

6.2.5 案例

6.2.6 主要客户


6.3 驭势科技

6.3.1 公司简介

6.3.2 产品体系

6.3.3 无人驾驶机场行李物流车

6.3.4 厂区无人驾驶物流车

6.3.5 微循环无人驾驶小巴

6.3.6 无人配送车解决方案

6.3.7 主要技术

6.3.8 主要客户


6.4 一清创新

6.4.1 公司简介

6.4.2 主要产品

6.4.3 主要技术

6.4.4 运营情况

6.4.5 主要客户


6.5 行深智能

6.5.1 公司简介

6.5.2 主要产品

6.5.3 主要技术

6.5.4 运营情况

6.5.5 运营案例

6.5.6 主要客户


6.6 优时科技

6.6.1 公司简介

6.6.2 优时配送

6.6.3 优时零售

6.6.4 主要技术

6.6.5 主要客户


6.7 普渡科技

6.7.1 公司简介

6.7.2 主要产品

6.7.3 主要技术

6.7.4 运营情况

6.7.5 主要客户


6.8 YOGO机器人

6.8.1 公司简介

6.8.2 主要产品

6.8.3 主要技术

6.8.4 运营及售后服务

6.8.5 运营情况

6.8.6 智能配送站运输流程

6.8.7 主要客户


6.9 擎朗智能

6.9.1 公司简介

6.9.2 主要产品

6.9.3 主要技术

6.9.4 运营及售后

6.9.5 运营情况

6.9.6 主要客户


6.10 优地科技

6.10.1 公司简介

6.10.2 主要产品

6.10.3 主要技术

6.10.4 运营情况

6.10.5 合作伙伴与客户




佐思 2021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你是否愿意保留一线城市的薪资,到二线城市工作?



佐思研究年报及季报

主机厂自动驾驶策略 低速自动驾驶研究
汽车视觉市场(上)汽车视觉市场(下)
商用车自动驾驶研究 新兴造车智能网联
汽车MLCC研究报告汽车分时租赁研究
 汽车仿真研究(上)汽车仿真研究(下)
高精度地图产业研究汽车与域控制器研究
APA与AVP产业研究 车用激光雷达研究
车用毫米波雷达研究 处理器和计算芯片 
DMS驾驶员监测报告汽车功率半导体研究
HUD行业研究报告ADAS与自动驾驶Tier1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乘用车摄像头季报Q2
OEM车联网产品分析T-Box市场研究报告
汽车网关产业研究 车载语音行业研究 
汽车线束、线缆研究汽车智能座舱研究
人机交互产业研究 V2X和车路协同研究
汽车操作系统研究L4自动驾驶产业研究
专用车自动驾驶研究 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
毫米波雷达拆解研究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汽车高精度定位研究车载红外夜视系统 
 汽车OTA产业研究汽车IGBT产业研究
汽车座舱多屏与联屏特斯拉新四化研究
戴姆勒新四化研究
比亚迪新四化研究
智能后视镜研究
AUTOSAR软件研究
路侧智能感知研究
燃料电池市场和趋势
大众新四化研究
座舱SOC研究
线控底盘研究
华为新四化研究
ADAS/AD主控芯片自主品牌车联网
汽车数字钥匙研究
汽车云服务平台
无线通讯模组研究车载显示行业研究


佐思研究月报

车联网月报 |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V2X与车路协同月报

报告订购联系人:   赵志丰18702148304(同微信)  张亚菲 13716037793(同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