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汽车云平台研究:IT巨头抢车厂生意?不,他们靠云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4-26

佐思汽研近日发布《2020年汽车云服务平台产业研究报告》。

 

云服务平台(简称云平台)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互联网中,能够扩展、向其他用户提供基础服务、中间件、数据服务、软件服务的平台。云平台科划分为:IaaS(Infrastructure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平台即平台,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云平台还可以划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公有云平台包括AWS、微软AZURE、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等。私有云平台厂商有很多,包括开源的Openstack以及各种基于Openstack开发的平台;非开源厂商有VMware、Zstack等。

 

车路协同大产业链中,车、路、云、网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本报告研究“云”这个环节,重点研究以主机厂为中心的汽车云平台服务。主机厂以供应商云平台为基础,搭建自己的云平台,包括营销和售后云平台、生产和供应链云平台、车联网云平台、自动驾驶云平台、仿真云平台、高精度地图云平台等。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亚马逊AWS、微软云、阿里云、腾讯云是主机厂和Tier1的主要选择,华为云和百度云是后起之秀。曾经,前十大OEM和前十大Tier1都是AWS客户,随着亚马逊开始研发和测试自动驾驶车,越来越多客户转向了微软云。

 

更多的OEM是脚踩多条船。譬如大众集团的汽车云(车辆、客户和服务)采用微软技术,工业云(生产和供应链管理)采用亚马逊技术。

 

车联网云平台是率先普及的汽车云平台之一。2017年,微软发布了基于Azure云服务打造的互联汽车平台(Microsoft Connected Vehicle Platform,MCVP),获得了众多Tier1的支持。华为2020年发布的汽车云服务平台则划分得更细: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电池安全、OTA、Ⅴ2X、三电。


主要IT云平台企业的收入及增长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IT巨头在云平台方面的收入规模惊人,增速惊人。而汽车行业对云服务的需求也在飞速增长,需求主要来自于:

一是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市场经营活动及内部管理提升和相关产业链的数字化变革、协同。

二是汽车制造企业软硬件开发、设计、测试、验证过程中的数字化和异地研发团队的云化协同、云上仿真等活动,比如固件仿真的云服务。

三是汽车产品本身的数字化和新四化,也就是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实现联网、导航、泊车、娱乐、支付等功能,完成从功能汽车到智能汽车的转型,都离不开过程和工具的数字化和云服务协助。

四是搭建车企的车联网平台,建立汽车用户、汽车产品、互联网数字生态圈、汽车制造企业及其产业链四者之间的联接、服务和运营平台,为用户提供导航、娱乐、支付等实时在线的移动互联第三空间服务,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

五是随着ADAS/自动驾驶的普及和升级,自动驾驶汽车每天将产生4TB的数据,对云平台空间的需求将暴增。

来源:英特尔


因此BAT和华为在汽车云平台的大力投入,不管是开发操作系统、仿真系统、车联网系统、自动驾驶软件,建立软件和应用服务生态,最终云平台才是最大的收入来源。云平台就是新基建和智能化社会的房地产。

 

主机厂一直想掌控汽车数据的主动权。目前领先的云平台方案已经保留了主机厂的数据所有权。譬如AWS 平台不仅提供包括机器学习在内的大多数功能,提供针对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汽车专用解决方案,让主机厂能够自由地打造独特的品牌体验,同时保留数据的完全所有权。

 

不少主机厂也在建立自己的云平台子公司和大数据中心。譬如上汽云计算中心在2017年演变为帆一尚行公司,团队成员从六七人发展到150人。数据中心从一个变成了三个(上海、南京、郑州),机柜从最初五六个,到现在的几百个机柜。从一开始只提供最基础的云储机、IaaS环境,发展到更多的SaaS、PaaS等软件类平台类服务。至今帆一尚行已超过4000台云主机,超过1万个虚机或容器,及30PB存储空间。

 

即使如上汽这般在云平台上投入巨大,也需要IT巨头的协助。譬如在2018年,阿里云与上汽集团合作上线混合云汽车研发仿真计算服务平台:上汽仿真计算云SSCC(SAIC Simulation Computing Cloud)。

 

IT巨头不仅通过大规模云平台建设降低单位成本,还赋能了AI算法和各种工具链,以及独立开发AI芯片用于降本等。譬如百度云依靠有相当竞争力的DuerOS、Carlife、仿真平台、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算法、昆仑AI芯片等,在自动驾驶云平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主机厂的云平台业务离不开IT企业支持。

 

《2020年汽车云服务平台产业研究报告》 目录


01

汽车云服务平台产业发展现状

1.1 什么是云服务平台

1.2 汽车云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1.3 主要汽车厂家和Tier1的云平台供应商

1.4 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促进云平台市场爆发

1.5 数字化&云平台对车企的意义

1.6 私有云+公有云


02

汽车云服务平台供应商研究

2.1 华为

2.1.1 华为智能车云平台

2.1.2 自动驾驶云平台

2.1.3 高精地图云平台

2.1.4 车联网云平台

2.1.5 V2X云平台

2.1.6 华为三电云服务

2.1.7 云平台客户案例


2.2 百度

2.2.1 Apollo 云平台简介

2.2.2 Apollo 智能车云解决方案

2.2.3 百度云与博泰车联网

2.2.4 百度5G 云控远程智能驾舱


2.3 阿里

2.3.1 阿里智能车云平台简介

2.3.2 阿里智能车云平台特点和功能描述

2.3.3 阿里云平台的应用案例


2.4 腾讯

2.4.1 腾讯云

2.4.2 腾讯车联网云

2.4.3 腾讯自动驾驶云

2.4.4 腾讯汽车行业数据中台

2.4.5 腾讯出行服务云

2.4.6 腾讯云典型客户


2.5 AWS

2.5.1 AWS的汽车云平台

2.5.2 AWS云平台的优势

2.5.3 AWS联网汽车解决方案

2.5.4 AWS的汽车客户

2.5.5 客户应用案例


2.6 微软Azure

2.6.1 Azure汽车云服务平台简介

2.6.2 MCVP

2.6.3 爱立信CVC

2.6.4 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案例


03

国外主机厂云服务布局

3.1 戴姆勒/奔驰

3.1.1 戴姆勒集团云平台

3.1.2 奔驰面向营销的云平台


3.2 宝马汽车

3.2.1 宝马集团的数字化布局

3.2.2 宝马与微软Azure云的合作

3.2.3 宝马云平台方面在国内的重要合作

3.2.4 宝马云平台在国内提供的本土化服务

3.2.5 宝马云平台2019-2020年合作动态


3.3 大众集团

3.3.1 大众汽车的数字化战略

3.3.2 投资数字化企业

3.3.3 大众集团云平台策略

3.3.4 大众与微软Azure的合作

3.3.5 大众与亚马逊AWS的合作


3.4 沃尔沃

3.4.1 沃尔沃云平台

3.4.2 沃尔沃的云服务平台合作动态


3.5 福特

3.5.1 福特云平台发展

3.5.2 福特车联云平台TMC及对外合作

3.5.3 TMC合作伙伴


3.6 丰田

3.6.1 丰田互联

3.6.2 丰田云服务平台


3.7 上汽通用

3.7.1 上汽通用的云平台方案

3.7.2 上汽通用云服务战略


3.8 其他全球车企

3.8.1 雷诺-日产-三菱云平台

3.8.2 东风本田云平台


04

国内主机厂云服务平台布局

4.1 上汽集团

4.1.1 上汽集团云服务布局简介

4.1.2 帆一尚行

4.1.3 上汽云计算中心的发展历程

4.1.4 六大云服务体系

4.1.5 上汽云计算中心云服务能力

4.1.6 上汽云服务的数字化和产品化路线

4.1.7 上汽与阿里云的合作


4.2 一汽集团

4.2.1 一汽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合作

4.2.2 云服务部署情况

4.2.3 一汽的IT基础技术云平台

4.2.4 一汽集团云管平台


4.3 东风汽车

4.3.1 东风的私有云

4.3.2 东风的新能源汽车云

4.3.3 私有云贯通公有云


4.4 北汽集团

4.4.1 北汽云平台布局

4.4.2 建立云平台和大数据子公司

4.4.3 北汽集团开启数字化转型


4.5 广汽集团

4.5.1 ADiGO系统

4.5.2 广汽与腾讯云合作

4.5.3 与华为的合作


4.6 长安汽车

4.6.1 长安云服务发展历程

4.6.2 在云服务方面的合作伙伴

4.6.3 面向营销的长安云店


4.7 长城汽车

4.7.1 长城数字化和智慧生态战略

4.7.2 与腾讯的云平台合作

4.7.3 与华为的合作

4.7.4 长城的一站式数据应用平台


4.8 吉利汽车

4.8.1 吉利GKUI19和云

4.8.2 吉利集团IT云化转型

4.8.4 吉利云平台合作伙伴


4.9 比亚迪

4.9.1 比亚迪DiLink和Di云

4.9.2 Di云简介

4.9.3 全球核心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4.10 蔚来汽车

4.10.1 蔚来云Power Cloud简介

4.10.2 Power Cloud特点


4.11 小鹏汽车

4.11.1 小鹏汽车云平台

4.11.2 小鹏汽车云平台合作伙伴




佐思 2021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佐思研究年报及季报

主机厂自动驾驶策略 低速自动驾驶研究
汽车视觉市场(上)汽车视觉市场(下)
商用车自动驾驶研究 新兴造车智能网联
汽车MLCC研究报告汽车分时租赁研究
 汽车仿真研究(上)汽车仿真研究(下)
高精度地图产业研究汽车与域控制器研究
APA与AVP产业研究 车用激光雷达研究
车用毫米波雷达研究 处理器和计算芯片 
DMS驾驶员监测报告汽车功率半导体研究
HUD行业研究报告ADAS与自动驾驶Tier1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乘用车摄像头季报Q2
OEM车联网产品分析T-Box市场研究报告
汽车网关产业研究 车载语音行业研究 
汽车线束、线缆研究汽车智能座舱研究
人机交互产业研究 V2X和车路协同研究
汽车操作系统研究L4自动驾驶产业研究
专用车自动驾驶研究 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
毫米波雷达拆解研究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汽车高精度定位研究车载红外夜视系统 
 汽车OTA产业研究汽车IGBT产业研究
汽车座舱多屏与联屏特斯拉新四化研究
戴姆勒新四化研究
比亚迪新四化研究
智能后视镜研究
AUTOSAR软件研究
路侧智能感知研究
燃料电池市场和趋势
大众新四化研究
座舱SOC研究
线控底盘研究
华为新四化研究
ADAS/AD主控芯片自主品牌车联网
汽车数字钥匙研究


佐思研究月报

车联网月报 |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V2X与车路协同月报

报告订购联系人:   佐思客服 18600021096(同微信)  廖棪 13718845418(同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