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但丁·罗赛蒂《题乔尔乔内的威尼斯牧歌》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 )出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意大利裔的罗塞蒂家族。作为 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重要代表画家的但丁·迦百利·罗塞蒂(1828-1882)显然与同时代的其他几位画家不同。他受维多利亚风格圣人的罗斯金风格影响,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向后来唯美倾向转变的领导人物,同时也是绘画史上少有的取得独特成就的画家兼诗人。
罗塞蒂远离社会问题,不趋向写实画风,执着于象征诗意的表现手法;其深厚的文学修养、高度的诗的热情以及近乎悲剧性的一生,赋予了作品盎然的诗情、朦胧的画意与浓浓的悲剧情绪。
但丁·罗塞蒂的诗意念具体,想象精微,有显著的民谣的影响,韵律均匀平稳,有意大利诗歌的音乐节奏感和宗教色彩。诗中富有画意,许多诗有他自绘的插图或为题画而作。
罗塞蒂是十九世纪最有个性的英国画家兼诗人,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的重要代表。他以女性为题材,作品弥漫着忧郁而伤感气氛,他不着力细节的描绘,但却注重表现女性的颈项美,罗塞蒂笔下的女性都有修长圆蕴的脖颈,使人过目不忘。
在他年幼的时候,他表现出对于文学上的兴趣,如同他的兄弟姊妹一样,他希望成为一个诗人。不过他也想成为一个画家,对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极感兴趣。接著他成为福特·马多克斯·布朗(Ford Madox Brown)的学生,在他接下来的生命中一直和布朗保持紧密的关系。



题乔尔乔内的威尼斯牧歌

卢浮宫藏画


水,为解除夏至的热苦,把水壶

慢慢地浸入泉中,侧耳且听

水波不情不愿地叹息着流进

壶口的边缘。嘘!极目遥望远处,

在白昼尽头悬着一片溽暑;

垂下的手抚弄着啜泣的六弦琴,

两个棕色的脸膛中断了歌声,

快乐啊,伴随着愁苦。她的双目

迷失何处——当阴凉的草地

把一丝凉意印入她的裸体

而她撅着的嘴吹出细细笛音?

任她去,此刻莫说,免得她悲泣,

今后也莫提起。任它永远如此——

生命用“永恒”触及了嘴唇。

飞 白 译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是英国先拉斐尔派的领袖、画家兼诗人但丁·迦百列·罗塞蒂。他的画和诗都有自然真挚而又朦胧神秘的风味,并强调音、色、光的官能美。他的意大利血统(他的父亲是流亡美国的意大利烧炭党人)给予了他南方人的热情和艺术型的个性。
罗塞蒂于1848年创立先拉斐尔派,这开始是个画派,后来又成为诗派。称作“先拉斐尔派”是因为他们以先于16世纪画家拉斐尔的绘画为典范,主张追求真诚和师法自然;他们认为自拉斐尔以降,绘画已失去真诚和自然的特性了,应当回到拉斐尔之前的时代去(主要指14、15世纪即文艺复兴早期),像达·芬奇提倡的那样“到源泉去汲水”,反对喝人家的残羹。
先拉斐尔派是一个唯美主义流派,但又富于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他们崇拜和追求的艺术是异教精神和中古色彩的奇特结合: 一方面是异教精神的蓬勃生机和自然崇拜;一方面则是中古色彩的宗教性的神秘主义和理想主义,二者结合,才体现出先拉斐尔派追求真诚又师法自然、“既要用手又要用心灵”的艺术理想。
罗塞蒂的这首题画诗所题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之末的重要画家、威尼斯画派大师乔尔乔内(约1477—1510)的一幅名画《田园音乐会》。乔尔乔内的风格轻灵和谐、温柔细腻,以富于牧歌式的诗意著称。他特别善于画人体美和自然美,并使二者达到和谐,呈现出一派生机和诗意。《田园音乐会》是他留下的少数几幅稀世名画之一,现藏巴黎卢浮宫。
身为画家兼诗人,罗塞蒂对这幅“先拉斐尔”时代的画的领悟自然深于常人,他把这幅富于诗意的画“翻译”成了一首富于画意的诗——一首意大利体十四行诗。
“水”是源头,“到源泉去汲水”是艺术的要旨,诗人就从“水”开始着笔。在画面上,左侧近景是一个裸女手执玻璃水壶,作正面立姿而又以极柔和的曲线弯身向侧方,在砌成台状的泉源处汲水,遥望远处,但见一片沉浸在幽静神秘之中的田园风光,大树上的枝叶纹丝不动。画的正中部分是两个农村装束的棕色脸膛男子,其中之一抚弄着六弦琴,另一个停住了歌声,转向伙伴,两人似乎正在小声商议下一曲该奏什么。
视线再向右移去,右侧近景是另一个裸女侧身坐在草坡上,她也暂停了吹笛,若有所思。画面上四个人物形成了新颖的构图: 两个“棕色脸膛”虽然占据着画面中心,但画家却把他们藏在暗影里;两个裸体女性处在前景两侧,沐浴在自然光中的肉体形成了画面的主要亮色,呈现出层次丰富的柔和光影。
乔尔乔内的画在美术史上是第一流的完美的人体画。在那个时代,形体曾经是天然的语言,它以天然的、物质的语言,诉说着和谐,诉说着理想,诉说着完美,诉说着永恒。
罗塞蒂“翻译”着这一切,而特别是捕捉着画中的诗意。这幅画名为《田园音乐会》,然而画面上的音乐是无声的,观众从中感到的只能是心灵的音乐。不仅如此,画家还有意让音乐会暂停片刻(无疑是为了让一名女歌手汲水给大家解渴),从而连画面上的音乐也被暂时打断,只有心灵的音乐还在汩汩而流,弥漫在草地和旷野间。如果要致力于复制画中的丰富光色、柔和线条,诗笔是难以胜任的。所以罗塞蒂试图在诗中侧重描写这汩汩而流的心灵的音乐。在乔尔乔内的理想美、永恒美中,罗塞蒂听到了一丝愁意、一丝迷惘,这也许来自罗塞蒂特有的敏感,然而这无疑扩充了画面的情感深度。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是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最重要的画家,与同时代的其他几位画家不同,罗塞蒂受到维多利亚风格圣人罗斯金的影响,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向后来唯美倾向转变的领导人物。罗塞蒂多才多艺,有着多重身份,不仅是著名的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还是著名的诗人、插图画家和翻译家。
罗塞蒂是意大利裔学者盖布瑞尔·罗塞蒂(Gabriele Rossetti)之子,生于英国伦敦,他本来的名字是盖布瑞尔·查理斯·但丁·罗塞蒂(Gabriel Charles Dante Rossetti)。他的朋友和家人称他为“盖布瑞尔”,不过在公众上他都使用但丁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能让人与著名的文学家但丁产生联想。他是诗人克莉斯缇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和画家威廉·迈克尔·罗塞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的哥哥,也是拉斐尔前派的三位创始人之一。另外两人是约翰·挨弗里特·米莱斯(John Everett Millais)和威廉·霍尔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
在他年幼的时候,他表现出对于文学上的兴趣,如同他的兄弟姊妹一样,他希望成为一个诗人。不过他也想成为一个画家,对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极感兴趣。接著他成为福特·马多克斯·布朗(Ford Madox Brown)的学生,在他接下来的生命中一直和布朗保持紧密的关系。
在看过霍尔曼·亨特所绘的The Eve of St. Agnes展览后,罗塞蒂和亨特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亨特所插画的是当时还不知名的诗人约翰·济慈所作的诗,而罗塞蒂自己曾写过模仿济慈的诗,因此他相信亨特和他在艺术及文学上有著相同的看法。他们一起发展了前拉斐尔派,罗塞蒂总是喜欢中世纪的、而不是现代的艺术。他翻译并出版了但丁和其他中世纪意大利诗人的作品,而他的艺术作品也被人认为是包含了早期意大利的风格。
不过罗塞蒂主要的画作显示了前拉斐尔派运动早期中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他所绘的《Girlhood of Mary, Virgin》和《Ecce Ancilla Domini》将马里亚描绘成憔悴而受压抑的少女。他唯一一幅以现代生活为主题的画作是未完成的《发现》(Found),描绘一名赶集的乡村青年认出了他昔日的情人,却发现她已沦为娼妓而气愤的抓住她。无论如何,罗塞蒂越来越偏向象征的和神话的画像,而不是以现实为题材。这也和他稍后在诗词上的表现一致。
他在艺术和文学上的发展都深受生命中的大事所影响,尤其是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西德尔(Elizabeth Siddal)的去世。她在生下一名死婴后服用过多鸦片酊而死。罗塞蒂变的越来越沮丧,在她的墓地前埋葬了大量未发行的诗稿。他将西德尔想像为但丁所单恋的与贝缇丽彩·坡提纳里(Beatrice Portinari)画出许多作品。
这些画作影响了后来欧洲的象征主义运动。在这些作品里,罗塞蒂对女人的描绘几乎过分的格式化。他的女管家芬妮·康佛丝(Fanny Cornforth)成为他的新恋人,他在画作里将她描绘为肉体性欲的象征,而威廉·莫里斯的妻子珍·莫里斯(Jane Morris)则成为他另一位情妇,则被描绘的如同天上的女神一般。
在这段期间,罗塞蒂开始对异国动物相当著迷,尤其是澳洲袋熊(Wombat)。他常约朋友在伦敦动物园的“袋熊窝”会面,并且会自己在那里观赏袋熊好几个小时。到了1869年9月,他终于获得了一只袋熊,这只短命的袋熊被昵称为“Top”,他常常将它带到餐桌上,让它在晚餐进行时睡在餐桌中央。据说这段轶事启发了路易斯·卡罗,创造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榛睡鼠角色。
在这几年中,罗塞蒂被朋友们说服,将他当年埋在妻子坟里的诗稿掘出,并在1871年发表了这些诗。这些诗里带有的色情性引起相当争议,被批评为“肉欲的诗词”。在描写于肉体和精神上发展亲密关系的十四行诗The House of Life 中,其中一段“Nuptial Sleep”描述一对男女在性交后陷入沉睡,罗塞蒂描述这首十四行诗由“‘瞬间’的纪念”所组成,暗示著那一瞬间的感觉,也就让人联想到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了。The House of Life 便是一系列描述这“瞬间”的关系—精心设计放置马赛克在最激烈的描述片段。这成为了罗塞蒂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
罗塞蒂也替他的画作写下十四行诗,例如Astarte Syraica。身为一个设计师,他和威廉·莫里斯一起制作了许多装饰玻璃和其他东西的图案。罗塞蒂生命中最后几年被毒品上瘾所害,身体逐渐虚弱。于1882年死于英国的肯特郡。




推荐阅读:

哥伦伯《遗书》

菲丽斯·韦伯《嫉恨的种子》

阿维森诗2首

亡灵书

尼罗河颂

阿顿颂诗

吉尔伽美什

伊什塔尔下阴间

古埃及劳动歌谣

巴鲁迪诗2首

里尔克诗14首

布罗茨基诗6首

邵基诗3首

沙迪诗2首

易卜拉欣《1919年埃及妇女大游行》

赛布尔《啊,我的星,啊,我惟一的星》

塔哈《热恋中的月亮》

瓦法《当夜色来临的时候》

里尔克《时辰祈祷·贫穷与死亡》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

苏尔达斯诗8首

奈都诗4首

安莉塔·波利坦诗3首

伯勒萨德诗2首

尼拉腊《云之歌》

本德《鸟语》

特德·贝里根诗13首

三木露风诗6首

土井晚翠诗4首

柿本人麻吕诗4首

山上忆良诗3首

室生犀星诗3首

三好达治诗3首

鲇川信夫《船舶旅馆晨歌》

科恩诗12首

特德·贝里根诗14首

奥里维拉诗4首

拉莫斯诗3首

板顿诗7首

哈姆扎诗3首

伦德拉《人间的歌》

托埃蒂·赫拉蒂《孤独的渔夫》

叶芝诗15首

丁尼生《尤利西斯》

瓜尔兑亚诗3首

哲米勒诗2首

西都莫朗《早上的空地》

陶白《人们说》

穆海勒希勒《回忆仿佛沙粒》

马丁内斯《扭断那天鹅的脖子》


竹屋数间环甽亩 个中自有无穷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