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米开朗基罗十四行诗12首

意大利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超过三百首十四行诗和牧歌,最长最有名的序列写给了他爱慕的托马索·德·卡瓦列里,形成了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任何现代语言中的第一个大型诗歌序列,比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早50年。虽然这些作品在他有生之年都没有正式出版,但却在16世纪的罗马文人中广为流传,甚至有作曲家为其中一些作品谱曲。
在艺术家的身份之外,米开朗基罗写诗还相当出色,曾被评论为“同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创作了343首诗与诗歌片断,体裁大多为十四行诗和抒情长诗,他的文学创作起始时间与学艺时间不相上下,早在青少年时期,就时常参加美第奇家族柏拉图学院中举办的众多诗歌朗诵与讨论会,并在私下里研读古希腊罗马诗人的众多作品,对但丁的诗作有着深入的了解。诗歌创作在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中从未停止。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伦纳德·巴尔坎在研究中惊讶地发现,在这位艺术家的众多素描和涂鸦手稿之中,无一例外都附有长长短短的文字。
而在这些诗作之中,最广泛出现的题材之一是爱情。米开朗基罗是个极其多情的人,一生中曾陷入多段浪漫关系中,在这其中既有男性又有女性:1520年左右,英俊的哥拉尔多·佩里尼(Gherardo Perini)成为了他的模特,在密切的工作关系中,恋情悄然滋生。在1522年至1525年间,两人间关系进展迅速,一直维持到1530年代中期。夜晚是米开朗基罗最难捱的时候,这时候的佩里尼已从工作室离开,不再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只能望着空荡荡的房间独自叹息。





鲁 迅 说:在 中 国,民 众 总 是 戏 剧 的 看 客


首先,“看客”是鲁迅笔下经典的艺术形象。《示众》以淡化情节、截取横断面的手法将“看客”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秃头、白背心、胖孩子、红鼻子、胖大汉若干人等的窥视正是对整个国民灵魂的示众。精神的空虚、信仰的缺失导致了这些人精神上的麻木和心理上的冷漠、扭曲。此外,《药》中那些潮一般涌向前看杀革命者头的人;《孔乙己》里拿孔乙己作为赏玩对象的酒客、掌柜和小伙计;《阿Q正传》中的阿Q和那些看阿Q和小D打架近半点钟之久的人们;《娜拉走后怎样》中几个人张着嘴愉快地在羊肉铺前看剥羊……这些爱看热闹的看客,男女老少比比即是,他们都是在赏玩苦难,这既是他们自身的悲哀,也是革命者乃至整个社会的悲哀。

其次,鲁迅深刻揭示了“看客”的精神实质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

“看客”的精神特质是冷漠麻木、愚妄残忍,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是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和封建伦理道德。鲁迅正是借助于“看客”形象显示了他彻底的反封建思想意识和呼唤“真人”的现代性品格。

“看客”是一个具有特定社会心理素质和历史文化性格的群体,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其社会功能就是制造顺民和奴才,以维护专制的等级制度。“看客”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活着的顺民,他们没有人格,没有自我意识,缺乏同情心,缺乏怀疑精神和反抗精神。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庸众”,无特操,无激情,无“战士”面对自我生命个体的孤独。鲁迅先生浓墨重彩地着眼于造成“看客”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环境,呼唤着一个启蒙时代的到来。

再次,“看客”形象中蕴含着鲁迅鲜明的启蒙立场和悲悯情怀。

鲁迅书写“看客”一方面具有一种清醒的启蒙理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在鲁迅笔下,“看客”的“看”蕴涵着“渴血的欲望”,潜藏着精神暴力欲望。这是鲁迅对生命悲剧的正视,也是对人的巨大悲悯。

鲁迅看到了中国民众的落后与愚昧。“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他知道,“暴君的臣民,只愿保证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安慰”。他悲哀于大众的冷漠,竟将烈士的鲜血吞食,竟把革命家逝世的日子作为欢乐的时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对“看客”的批判性书写,不是出于对民众的冷漠,而是出于对民众的热爱。正因为爱之深切,才对其弱点不能容忍,才发出毫不留情的猛烈批判。鲁迅对民众的态度没有表现出尼采式的蔑视或敌视,他对弱者,对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的同情和悲悯显示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博大情怀和一个启蒙主义者的坚定立场。

“看客”是鲁迅为完成“立人”、“立国”的巨大历史使命而塑造出来的饱含着主体自我意识的不朽形象。



推荐阅读:

霍普《鸟的殒亡》

霍普《普罗米修斯被释》

保罗·策兰诗27首

米华殊诗8首

罗伯特·戴维·菲茨杰拉德《酒杯》

斯莱塞《五次钟声》

罗伯特·布里吉斯诗7首

奥斯卡·王尔德《晨的印象》

恰佑比《当我们还像树苗那样幼小的时候》

乌尔法特《自由的微风》

霍普金斯诗5首

斯温本诗6首

威廉·莫里斯诗2首

乔治·梅瑞狄斯《我们的船失事的日子里》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3首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诗6首

贡戈拉诗5首

蒲宁诗17首

希梅内斯诗16首

贝克凯尔诗10首

施托姆诗17首

帕斯诗41首

费特诗15首

高尔基诗15首

伐佐夫诗10首

波德莱尔诗15首

里尔克诗4首

王尔德诗15首

泰戈尔《边沿集》

安德鲁·马韦尔诗9首

约翰·德莱顿诗6首

托马斯·纳什诗2首

托马斯·坎品诗12首

罗伯特·赫里克诗14首

乔治·赫伯特诗3首

苏尔达斯诗25首

斯宾塞诗4首

瓦尔特·雷利诗3首

锡德尼诗3首

马洛《大自然》

布罗茨基《以撒和亚伯拉罕》

黑塞诗20首

密尔诗2首

乔叟诗5首

华埃特诗3首

萨里伯爵诗2首

马修·阿诺德《相见恨晚》

伊丽莎白一世诗2首

司马特《为身材短小向某女士辩白》

索雷斯库诗25首

肯尼斯·帕钦诗5首

史蒂文斯诗5首

鲁米诗26首

泰戈尔《游思集》

纪伯伦《暴风集Ⅰ》


标名资上善 流派表灵长 地图罗四渎 天文载五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