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传佛教:29鬼神为王的地方 30回答发问者重于问题本身《尊者阿迦曼传》



编者按: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目前国内有一些实修团体在传授。其实修方法实用而有效,值得参考。尊者阿迦曼1870年1月20日出生于泰国东北部乌汶府空建区邦堪蓬村,已于1949年涅槃。原著作者尊者阿迦摩诃布瓦是尊者阿迦曼晚年的近侍弟子之一,今年(一九九二)约已七十九岁。中译者曾银湖先生曾于译稿完成后拜访帕邦塔寺,请教译文中的疑难。尊者布瓦曾经指示说,现有的两个英文译本均不够理想,新的英译工作即将重新展开,因此这个中译本也只是暂时性的一个版本。


南传佛教:29鬼神为王的地方 30回答发问者重于问题本身《尊者阿迦曼传

 

029鬼神为王的地方

 

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在尊者阿迦索和尊者阿迦曼之前,东北地区是被鬼神和恶魔强势地控制着。人们开始要在农场或菜园里工作,任何人要盖一间房子或任何其它事情,都必须去请教巫师或占卜者,有关吉祥的时辰、月日或年份。在开始工作或打算做任何事情以前,他们会被要求先供奉慰劳神灵。否则,任何不幸发生了,不管是琐碎的或无关紧要的,总是被归咎于触怒了鬼神和恶魔。甚至在狗群中,像咳个嗽或打个喷嚏,这种平凡的小事,也会被视为精灵在作祟。身体的机能,无一不在那些恶魔的控制之下。

 

那时的巫师也是异常地全知和全能,他们总是设法去找出触怒了鬼神的种种作为,而为了缓和他们所做的错误,他们会被要求用供奉去与神灵和解。告诉他们,在做了这样的和解之后,他们的感冒、咳嗽、喷嚏或任何病就会好了。全然不顾仍然存在的病症!人们认为既是通灵人所讲的,一定要做。”透过自我暗示,他们会觉得减轻了,这就像是有效地适用于病人和医生之间,所谓的精神力量。在这些情况下,医药就不重要了。

 

在两位阿迦尊者开示和唤醒他们向于佛教的真谛之后,这些盲目的信仰和神秘的仪式,逐渐地失去了它们对人心的束缚。许多通灵人相信真谛,前往接受三宝,取代了鬼神,作为他们的皈依。这是两位阿迦尊者遗赠给东北人的财产,大多数地方仍然保存至今。今日游行在那个地区的人,很少会踩到供献给神灵的祭品,在从前则会发现它们被浪费地散布着。就这方面来说,东北人已经从神灵的枷锁中,经由两位阿迦尊者的慈悲开示而被解放了。感激的东北民众,未来将会长久记着这项宝贵而神圣的遗产。

 

030回答发问者重于问题本身

 

因为内在的开发永远是他所最关心的,尊者阿迦曼经常致力于开示人们-在家弟子、比丘和沙弥。从某方面说,他的目标在于把人塑造成真正的人类。当他游行进入村落时,常会遇到村中有智慧的人来找他讨论或询问。一些热门的话题经常是讨论有关鬼神的存在、人们的生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和雌雄动物之间的爱情因缘、什么学派教育人们和动物的爱情 尊者阿迦曼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作者记忆所及,简述如下。

 

·有没有鬼神?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尊者阿迦曼说:所有存在者本身存在,不论是鬼、神或其它任何事物。这事物的存在和一个人的信与不信没有关系。它不能改变事实。一个人的惧怕和受鬼困扰的因缘,存在于一个人自己的忧虑和幻想中。没有触及这类恐怖故事的心意,很显然地不会被恐惧所困扰。所以这类恐惧的产生,比起不是由个人想像所生的更常见,而不是由于真正的鬼。”

 

鬼有没有实体存在?即使真的有鬼这样的东西,目前仍然没有不能反驳的证据,来使怀疑论者相信他们的存在,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能说服他们自己去承认真实。人赃俱获的盗贼被捕时,很少承认他的罪行。即使他面对证人无可抵赖时,他仍然会试着用其它方法来替自己辩护。收押时,问他犯了什罪,他最常说自己被诬控偷盗。换句话说,他仍不承认他的罪行。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性向。

 

·人从何处来出生?尊者阿迦曼回答他的问题时,宁可强调,人从他的父母所生而非从树洞里出来”(泰国俗语,意即生命从生物中来)。他也说不能问这一类的问题。

 

如果依据真谛说,人是生于无明(无明和贪爱——参照因缘的法则),但是这样的回答,对于问者是没有益处的,因为有几个人愿意去学习它,然后努力去减少无明和贪爱?很明显的,发问者意图试验他,远甚于要知道真理。然而,必须注意,每一个人的诞生因缘都在他自己的心意之中,它被总称为烦恼的东西所遮蔽了。如果我们打破这些烦恼,所谓的无明、贪爱 即是因缘法中所列举的——缘无明而生起业行,等;缘无明灭而业行灭,等;注意自己的心意,就能使一个人知道人从何处而生,也知道世间痛苦和烦恼的因缘是什么。并不需要去请问别人,也不需要到别处去寻求答案。思想和向外的注意力,使人看不到自己的性格、感情,尤其是他自己的烦恼。这样的一颗心是未经调伏、训练的,受着虚荣和固执的困扰。

 

为什么,即使没有传统的教育,男女也会相爱?尊者阿迦曼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直接而明白的。

 

淫欲并不存在于任何一本书上,也不从任何一家学校产生,从来也没有一个老师教导过它!淫欲存在于恋爱中的男女心中,发情的动物心中也是一样。淫欲的力量使人和动物不知羞耻,不论年龄、肤色、种族或国籍。不设法去检查或约束它,社会便很快的堕落,因为心灵将被它暴虐的感染力所泛滥。世间无数的痛苦都是因为不当的激荡和神化这个烦恼所引起的。泛滥着淫欲(修饰为,爱)的心,给它自己和别人产生的痛苦,比河水泛滥两岸所产生的公害更为广泛。什么比较重要?内在的洪水经年淹没着心田,都无季。淫欲就是男女之爱的因缘。

 

透过淫欲的驱使,引导男女互爱互悦,但是淫欲的狡诈是微妙的,作用于一方面,产生爱情;作用于另一方面,生出愤怒、憎恨和其它破坏性的思想和情绪。一阵子,它使一对男女厮守于似乎不朽的爱情之中;另一阵子,又把他们拉开了,让彼此对立着,直到他们都不愿再看到对方为止。

 

你们曾经经历过爱情中的双重情况吗?他问询问者。

 

是的,我们有过,”他们承认:坦白告诉您,我们之间充满争吵,但我们似乎无能为力,它就是发生了。”

 

坦白说,你们真的试着去帮过自己吗?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你们自己,同时对你们争吵下,无辜的孩子们,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当你们被愤怒和憎恨所左右时,你们应该提醒自己,当时身历爱情的时光。结果必然是有着爱恨两面(硬币)的全面观。大多数情况下,你们每个人都表现得像个专制的君主或一个完美主义者,忘掉了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这种心态可以被比喻做,用自己的手来挡住着海水,结果当然是痛苦和沮丧的——对一个不可能的欲望而言,这是公平的报酬。这个原理应该延伸到其他的在家成员、朋友或其他人也适用。如果有人不承认这个事实,并坚持着不可能的欲望,这是他们自己的错误和罪恶。任何承认这个事实的人都会受到它的庇护(亦即以他自己的能力去体认它)。

 

这就是尊者阿迦曼有关爱情的开示。

 

南传佛教:25-28《尊者阿迦曼传》


南传佛教:21-24《尊者阿迦曼传》


南传佛教:17-20《尊者阿迦曼传》


南传佛教:13-16《尊者阿迦曼传》


南传佛教:9-12《尊者阿迦曼传》


南传佛教:5-8《尊者阿迦曼传》


南传佛教:1-4《尊者阿迦曼传》


南传佛教:1、缘起、前言《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当代南传佛教内观禅修四大体系之对比性研究


第一封信 简朴而安静的生活(上)《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一封信 简朴而安静的生活(下)《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二封信 深爱来自于深入的了解《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三封信 寻求自由生命的答案(上)《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三封信 寻求自由生命的答案(中)《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三封信 寻求自由生命的答案(下)《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四封信 做个小人物真快乐(上)《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四封信 做个小人物真快乐(下)《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五封信 活在当下的生活中(上)《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五封信 活在当下的生活中(下)《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六封信 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的心(1)《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六封信 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的心(2)《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六封信 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的心(3)《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六封信 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的心(4)《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七封信 爱是救世的良药(上)《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第七封信 爱是救世的良药(下)《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