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法善与洞渊道法 ▎邓紫阳与北帝大法 ▎胡惠超与净明道法 ▎汪真君与神霄雷法《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第一章

李远国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叶法善与洞渊道法 ▎邓紫阳与北帝大法 ▎胡惠超与净明道法 ▎汪真君与神霄雷法《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第一章 神霄派肇始期——唐代

 

作者:李远国

 

关于神霄派的历史,现今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形成于北宋末。如任继愈先生指出:神霄派创始于北宋末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他自称得唐道士火师汪君之传,显系依托。“神霄派称其符法出于元始天王诸子之一——高上神霄玉清真王,亦号南极长生大帝、扶桑日宫大帝,为万雷总司。神霄雷法由于迎合了徽宗以道教神化自己的需要,很快便风行海内。”这类判断基本上是可信的。但若考其流变,溯其渊源,神霄派的历史尚可前推。下面,依据众多道经的记载,核以历史的印记,探求神霄派的由来及发展。

 

从东汉张陵创立道教,历经魏晋南北朝,道教逐渐由分散的状态进入相对统一的成熟阶段,由民间性质的宗教逐渐趋向官方宗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扶植和崇奉,从而为道教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道教进入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在二百多年的时间中,道教始终得到了唐王朝的扶植。高祖李渊为提高道教的地位,曾下《问慧乘诏》借道士之口表明自已的观点:“道士潘涎奏,悉达太子不能得佛,六年求道,方得成佛。是则道能生佛,佛由道成,道是佛之父师,佛乃道之弟子。故佛 经云,求于无上真正之道”由此来看,“道大佛小于事可知”。其后,又于武德八年(625),颂布《先老后释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令老先,次孔,末后释。”这样一来,道教的地位处于儒教和佛教之上,居三教之首。

 

唐王朝崇拜道教,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们利用老子姓李,攀附为同宗,自称是老子的“圣裔”,以利用老子在历史上的广泛影响提高唐宗室的社会地位。对此,李世民曾多次明确表示,道教为其本家。其《令道士在僧前诏》曰:“朕夙夜寅畏,缅惟至道,思革前弊,纳诸轨物。况朕之本系,出于柱史,今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元化。自今以后,斋供行立,至于称谓,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俗,畅于九有;尊祖之风,贻诸万叶。告报天下,主者施行。”贞观十三年(639), 李世明再次表明:“朕本系老聃,东周隐德,末叶承嗣,起自陇西。”其后,老子,不仅被尊为唐宗室的“圣祖”,而且先后被册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并大建道观,诏令天下诸州普建玄元皇帝庙,并出现了许多老君降临的神话,以达到神化唐朝皇室的政治目的。

 

此外,唐朝皇室还大力推崇《道德经》,运用《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安邦治国的理论依据。自高宗时起,即规定《老子》为上经,令王公百僚皆习,并作为考试士人的内容。玄宗在《分道德为上下经诏》中指出:“化之原者曰道, 道之用者为德,其义至大,非圣人孰能章之?昔有周季年,代与道丧,我烈祖玄元皇帝乃发明妙本,汲引生灵,遂著玄经五千言,用救时弊,义高象系,理贯希夷,非万代之能侍,岂六经之所拟。”并亲自注解《道德经》,开帝王注道经之先例。制令“士庶家藏一本,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策一两条,准数加《老子》策。俾尊崇道本,宏益化源。今之此敕,亦宜家置一本,每须三省,以识朕怀”。从而掀起举国上下大学《道德经》及《庄子》:《列子》、《文子》四经的高潮。显然,这些推崇《老子》的举措,对于唐初的繁荣和唐玄宗的“开元之治”都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道教在唐朝的发展非常兴盛。在此期间,道教的经文大量涌现,从道士法师到朝野学人,都非常重视对道教经典文献的研究。正是在唐玄宗的主持下,诏令搜访天下道经,收集与整理,编纂成藏,名曰《三洞琼纲》,总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曰五千七百卷),道书成藏实始于此,这就是《开元道藏》。一大批高道的出现,探究老庄思想的风气流行,从而丰富、完善了道教的理论体系,道教“重玄”学的形成,即是这一时期的思想产物。由于道教传戒的需要,道教中人亦对道教科仪、经戒法箓传授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增删,使其更趋丰富与完善。唐以后的道教科仪戒法,基本上以唐代之道经为准则。

 

此外,道教的炼养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除气法、导引等在民间普遍流行外,服食、炼丹之术亦在宫廷内大肆活动,由于唐代诸帝大都相信服用金丹可以延年长生,不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命道士制炼金丹,从而使外丹术的发展达到至极。但其后由于众多帝王大臣皆因服金丹而死,一些炼丹道士亦因此而被杀,这又促使道教金丹术由外丹向内丹的历史性转变。

 

唐代道教符箓之术亦有相当的发展,张天师一系的复起,叶法善、邓紫阳、胡惠超等天师因受皇室的推重而名盛誉满,一大批精通符咒法术的道士活跃于朝野上下,影响甚大。如玄宗即亲撰《张天师赞》二首,其一曰:“邈矣真仙,孤高峻节。气贯穹冥,元元示诀。落落神仪,亭亭皓月。诛邪斩精,魅驱鬼彻。汉代明威,流传不绝。”并多次下诏,褒奖叶法善、司马承祯、白履忠、张果、李含光等高道。道教的宫观遍及全国,不少宫观建筑规模宏大,极为宏伟富丽,如太清宫、太微宫、紫微宫等,其规模可与皇家的殿堂相比拟。概而言之,由于李唐王朝的重视与扶持,在崇道奠祖的风气下,道教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可以说唐朝二百余年的历史,也就是中国道教从发展走向鼎盛的灿烂时期。

 

在这个辉煌的时期,由于众多高道的努力,不仅使一些传统的道教派别,如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重玄派、升玄派、三皇派、高玄派等,得到了重组与发展,并且滋生了许多新的道派,如洞渊派、北帝派、净明派、天心派、神霄派等。他们形成的时间或早或晚,但其创教祖师多为唐人,且皆擅长符咒之术,精通运雷役神大法。也正是叶法善、邓紫阳、胡惠超、谭紫霄、汪文华等众多高道的参与,才为道教雷法的诞生与发展以及宋代新道派的出现准备了深厚的基础。

 

第一节 叶法善与洞渊道法

 

初唐道教有洞渊一派。该派起源于晋未居马迹山的道士王纂,入唐而盛极一时,韦善俊、叶法善、尹惜等,皆为洞渊派高道。洞渊派道士受洞渊三昧法箓,其法上辟飞天之魔,中治五气,下绝万妖。该派推重北帝、天蓬之神威,以擅降魔咒鬼之术名重于世。

 

据杜光庭《太上洞渊神咒经》序载:“西晋之末,中原乱罹,饥僅既臻,瘟疔乃作。金坛马迹山道士王纂,常以阴功济物,仁逮蠢类。值时有毒瘴,殒毙者多,闾里凋荒,死亡枕席。纂于静室飞章告天,三夕之中,继之以泣。”于是感动太上道君、诸天神人下降。道君告曰:“夫一阴一阳,化育万物,禀五行为之用。而五行互有相胜,万物各有盛衰,代谢推迁,间不容息。是以生生不停,气气相续,亿劫以来,未始暂辍。得其生者,合于纯阳,升天而为仙。得其死者,沦于至阴,在地而为鬼。鬼物之中,自有优劣强弱、刚柔善恶,与世人无异也。玉皇天尊虑鬼神之肆,横灾害于人,常令五帝三官,检制部御之,律令宪章罔不明备。然而季世之民,侥伪者众,谆源既散,妖气萌生,不忠于君,不孝于亲,违三纲五常之教,自投死地。繇是六天故添魔鬼等,与历代败军死将,聚集成党, 戕害生民,驾雨乘风,因衰伺隙,为种种病,中伤极多。亦有不终天年,罹于夭枉。昔在杜阳宫中,出《神咒经》授真人唐平等,使其流布,以救于人。……阳威惮之,神咒服之,自当殄戢矣。今以《神咒化经》,复授于子,按而行之,以拯护万民也。即令侍童披九光之報,以经及三五大斋之诀,授之于纂。曰:勉而行之,阴功克充,仙阶可翼也。”王纂“遂按经品斋科,行于江表,生民康幻疫毒消弭,自晋及今,蒙其福者,不可胜纪。”今《道藏》中所收《太上洞渊神咒经》二十卷,前十卷即王纂假托太上道君降授之作,后十卷为中晚唐洞渊派道士增补,由之可见该派思想发展之脉络。

 

初唐高宗、武则天时,有道士韦善俊习洞渊道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六曰:“年十三岁,长斋,诵《道德》、《度人》、《西升》、《升玄》等经,人有所惠,悉为赈救之用。及壮,谐嵩阳观事黄元质,参佩道法。又从临汝洞元观道士韩元最,复授秘要。”年百岁而仙逝。其后叶法善继其洞渊道统,并光大之。

 

据《唐鸿胪卿越国公灵虚见素真人传》载:叶法善(616 -720),字道元,一字太素。本南阳人,自鼻祖时迁家松阳。生即灵异,好古学文,十二学礼乐,研究《周易》,耽味老庄,河洛图纬,悉皆详览,志愿修道,栖迟林泉。先后隐遁于卯山、白马山、括苍山、天台山、四明山、金华山、天柱山、天目山、勾曲山、衡山、霍山、赤城山、罗浮山等处,“凡名山胜地,自江汉之南,无不经历”。曾师事豫章万法师,求炼丹辟谷、导引胎息之法。又入西蜀,“于青城赵元阳受遁甲步玄之术;嵩高韦善俊,传八史云跻之道。后入蒙山,访求隐术”。因其精洁修持,渐显灵应,遂感三神人授以道要秘法。谓其本系“太微紫微左宫仙翁”,偶因失职,谪于人间,宜建功业,济人佐国,“更修功累德,行满之日,当复汝仙位。今汝行三五盟威正一之法,诛斩魅魅妖魔,救护群品,惠施贫乏,代天行理,但以阴德为先,不必别有贡告”。并授以神剑、法印、灵符、罡诀及内外丹道。从此道法大显,降灭妖凶,非所不验。“潜行阴德,济度死生。及会稽理病,屡曾起死。复于杨州,以剑开长史夫人之腹,取病以示人,夫人当时病差如故。凡开肠易胃,破腹剪形,一无损坏,亦无痛楚,抉目洗睛,出安纸上,除去膜翳,复纳于中,全不惊动,目明如故。人强与钱,则乞诸贫病。其有狂邪淫祀为灾害者,行履所及,并皆诛戮,名闻远近,并皆知之。”高宗时应诏,多留内廷,问以道法,穷尽源奥,诛狐除祟,屡显灵异。“帝及皇后诸王公主朝士以下,亲受道法,百官子弟、京城及诸州道士,从真人受经法者,前后计数千余人。王公布施塞道盈衢,随其所得,舍入观宇,修饰尊像及救困穷。每日炊米十余硕,以供贫病来者,悉无选择。真人常怀直谏匡保社稷之心。高宗欲登封告成,驾幸中岳,忽疫疾流行,扈从者多病死。奉敕命令治,真人一诵咒诀,疫疗消殄,垂死者并皆得甦。”其祈晴祷雨,运雷呼风,驱龙摄魅,事迹灵显。武则天时征至中都,令其于诸名山投奠龙壁。中宗复位,武三思尚秉国权,法善以频察妖祥,保护中宗、相王及玄宗。迨后平定韦后,立相王睿宗,玄宗承祚继统,法善应召入京,佐辅圣主,凡吉凶动静,必预奏闻,宠信有加。开元八年(720)五月,真人已年一百零七岁,于西京景龙观中羽化,“京城之人咸见院中有青烟直上,与天相接, 终日不灭”,“葬后一年,棺椁自开,但见衣冠剑舄,始知真人不死,实轻举耳。帝缅想仙风,眷慕不已,于观立碑,宠以宸翰,及命太子题额”。有弟子百余人,惟尹惜、卢齐物、司马仲容为入室。

 

从这些记述中透露出叶法善道法高明,在当时名望甚高,并曾参与唐代统治阶层的内部斗争,得到李唐皇室宠信。如先天二年(713), “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仍依旧为道士,止于京师之景龙观,又赠其父为歙州刺史。当时尊宠,莫与为比”。叶法善卒,玄宗下诏悼念曰:“故道士鸿胪卿员外置越国公叶法善,天真精密,妙理幽畅,包括秘要,发挥灵符,固以冥默难原,希夷罕测。而情栖蓬闿,迹混朝伍,保黄冠而不拔,加紫绶以非荣,卓尔孤秀,泠然独往,胜气绝俗,贞风无 尘,金骨外耸,珠光内映,斯乃体应中仙,名升上德。朕尝听政之暇,屡询至道,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谋参隐讽,事宜宏益。叹徽音之未泯,悲悬解之俄留。”在唐玄宗《御制真人碑》中亦曰:“宴息于罗浮、括苍,往来于蓬莱、方丈,灵图秘诀,仙符真度,宝箓生券,冥感空传,临目而万八千神,咽胎而千二百息,或潜泳水府,或飞步火房;或剖腹濯肠,勿药自复;或剖晴抉膜,投符有嘉;或聚合毒药,服之自若;或征召鬼物,使之立至。呵叱群鬼,奔走众神,若陪隶也。故海内称焉,千转万变。先朝宠焉,一昼三接。朕在藩邸,屡闻道要。”可见朝廷对叶法善的评价甚高。

 

此外,属于洞渊派的高道尚有黄元磧、韩元最、刘玄元、范仙舟、何子玉、丰去奢等。如丰去奢为衢州龙丘人,家于九峰山下。少入道学道术,精思忘倦。年三十余,迁居处州松阳县安和观。观北五里之卯山,即叶法善修道之地。据《唐鸿胪卿越国公灵虚见素真人传》载:“真人昔藏剑、丹于卯山巨石下,后有丰去奢修行于此,得之,遂仙而去。今山产仙茹及异名丹,灶下土化成耳。”沈汾《续仙传》卷上亦载此事,但误将“卯山”说成“茅山”,将“叶法善”藏剑丹说成是张天师所为。丰去奢即得叶法善秘藏之神剑丹药,“剑乃张天师七 星剑,丹以石匣藏一瓶盛之,倾药得斗余,如麻子,红色光明。去奢自服,及施人有疾者,皆愈。”遂勤修无怠,辟谷不食多年,尤擅役雷运风之道,“每见雷雨在山半,龙行雨及雷公电母,鬼神甚众。或到此山相见,甚有礼焉”。

 

北宋道士元妙宗亦承道法,在其著作《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中所收《上清隐书骨髓灵文》三卷,即为叶氏所传。内曰:“《骨髓灵文》,唐叶法善天师所传,出自汉正一天师之遗法也。功验神奇,莫可拟测。旧以九符常用传授,其余隐秘,莫不闻见。臣昔于九符之外,复得十符,谨续本文之次,别成中卷,稍阐元纲,以广妙用也。其余条律,自如旧本,载之于后云耳。”从书中的内容,不仅可见其与别外几部唐代问世的洞渊经的联系,亦可寻觅到它与北帝派、天心派、神霄派的关连。《道藏》中有冠“洞渊”之经,即属此派经箓。

 

第二节 邓紫阳与北帝大法

 

道教北帝派为中唐道士邓紫阳开创。因其最崇拜的主神为北极紫微大帝——北帝,传授“北帝箓”等经箓,以擅长治制“丰都”六天鬼神、辟邪禳祸之事而著称,故后世称之为“北帝派”。

 

据史籍记载,始祖邓紫阳,名思权,亦名思璞。唐李邕《唐东京福唐观邓天师碣》谓邓氏乃江西临川人,为南阳之望族。数代宗祖,“皆秉哲衣德,参寥洞元,代有人矣。且源派分流,达于江海之内。父子传气,合于天地之初。尊师幼入庐山,中移恒岳,吸沆漆,漱清冷,精魄冥于太虚,耳目静于谷,身枯木,心死灰,固不如也。开元二十三载(735)皇上下明诏求方士,闻本郡,别行李行伟以尊师应辟焉。帝请问所习,雅重其言。常斋太一宫,集元元教,虑失诸野,思得其人,临遣尊师,俾巡江南六十郡,冥搜元览,欲以张皇大道,开觉下人。明年春二月甲子,复命称旨意,敕度为道士,名曰紫阳。仍赐紫罗法衣一副,绢一百匹,配东京福唐观,兼本郡龙兴观以宠之。议者以尊师心奉于道,身事于君,名师于乡,德扬于国,莫之比也”。其后多次应诏,入宫访以道妙,并奉诏于诸名山建醮祷福,“诣中岳、王屋、函谷、宗圣及诸名山,修功德。其所至也,神兵降于坛上,庆云集于山下,元鹤徘徊于霄汉,丹芝郁馥于原野”。开元二十七年(739)仙逝于西京太元观。清其遗产,“箧藏手诏三十纸,壁挂道经五千言,前后所赐法衣七副而金紫者,杂彩九百二十八段,钱二十六万七千,尊师尽以幡像香油之供费,其余无几,或购老病贫篓焉。帝闻之流涕,赐绢二百匹,充其殁养之口,用锡尊、师孝也。度弟思明麻姑山道士,用成尊师仁也。御书仙灵观额,立麻姑山庙,用昭尊师愿也。二十八年二月二十日,殡于旧居麻姑山项”。

 

麻姑山位于江西南城县境内,为汉代仙人王方平、麻姑修道之地。道教称之为第二十八洞天,谓之“丹霞小有洞天”。据唐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曰:“顶有古坛,相传云麻姑于此得道。……源口有神,祈雨辄应。开元中道士邓紫阳于此习道,蒙召入大同殿修功德。”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四亦:“邓紫阳入麻姑山,日夜诵天蓬神咒,感金甲神人与语:吾是北方六天使者,缘子念诵灵文,帝君已署子之功矣,遂令降黑篆神符真文。上有神仙之术,中有役使鬼神,下有救疗疾病。子宜秘之,后当为王者师。次日果于石室中,得其真形符篆,行持有验。”

 

据以上文献所载,邓紫阳在其一生中,参访了许多道教圣地,如庐山、嵩山、王屋山、函谷关、宗圣宫等地。不过李邕《天师碣》中所言“中移恒岳”当系讹误,应为“中移衡岳”。因“恒岳”是指北岳恒山,它位于今山西大同境内。考有关史籍文献,并无邓氏修道恒山之事。而“衡岳”则指湖南 衡阳境内的南岳衡山。山中遍布道观仙宇,为修道求真的重要圣地。《云笈七签》卷二七《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谓衡山为第三洞天,“名曰朱陵洞天”。并称山中尚有福地三处:“第二十四青玉坛,在南岳祝融峰西,青鸟公治之。第二十五光天坛,在衡岳西源头,凤真人所治之所。第二十六洞灵源,在南岳招仙观西,邓先生所隐处也。”

 

邓紫阳确在南岳修炼者,推衍北帝大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二曰:“初隐麻姑坛之西北。后因省亲,路获神剑,佩之。性颇刚毅,自负济世之材,每憩溪壑之间,诵天蓬咒不辍,遂感北帝,遗神人授以剑法。远访南岳朱陵,谒青玉、光天二坛,礼邓真人(东晋道士邓郁之),梦有所感。唐明皇开元中蒙召入大同殿,建醮胡藩,封为天师。”

 

邓紫阳道法精深,并以北帝道法、神授剑术名闻当时。世传他“尝用下元术,使神卒朱兵讨西戎之犯境,若雷霆变化,犬戎大败,时称为神人”。故在唐时,南岳已建北帝院,专祭北帝诸神。《南岳小录》说:“北帝院,在岳观东北,去观三里。”《南岳总胜集》说:“北帝院,在检德观后半里,修竹长松,前后茂密。”此北帝院当是北帝派最早的专祠之一。

 

邓紫阳之后,承其法脉的为其侄子邓德诚,弟子著名者有谭仙岩、史玄洞、左通玄、邹郁华等。唐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曰:“紫阳侄男曰德诚,继修香火。弟子谭仙岩法箓尊严,而史玄洞、左通玄、邹郁华皆清虚服道。”唐郑畋亦说,邓德成从小随紫阳学道,出入内禁,“玄宗奇其颖悟,曰:斯子必为教主。因以巾简授之,使居华封观。其交神通灵,除害利人之事,备于先生所撰《家纪》”。

 

德成之子邓延康,又承其家法。唐德宗贞元初年(785) 即随其父“于会稽,受三洞笔箓。寻复麻姑山,葆神茹气,澹然与天倪元合。三景五牙、二星八道之秘,云章龙篆斋元醮会之法,神悟灵契,悉臻宗极。屡为廉使郡守请敬师受,排邪救旱,显应非一”。敬宗宝历(825 - 827)中,“旧相元公制置江夫人有疾,忽梦神人云:何不求麻姑仙师?元公遽命使祷请, 既至而疾果愈。夫人稽首奉箓,俱为门人。复以明威上清之道,授邹平公主于广陵,凉公逢吉于夷门,自是藩服大臣,争次迓劳。太和八年(834)秋,又召至阙下,嘉其道德,籍隶太清宫。……开成初(836),鸿胪少卿屈突谦妻李氏魅狐得孕,厥害滨死,先生以神篆针砍,即服而诞,则妖雏数首皆毙矣”。得朝野宦民拥戴,纷投其门下,“神都威仪与名德道士半出于门人,法教之盛,近未有也。昭肃皇帝(即唐武宗)幸兴唐观,访先生修真之道,宸旨嘉豫,锡以紫服。后帝受箓于南岳广成师,请先生为监度。上(即唐宣宗)嗣位,尔时于内殿访其元旨,第以《道德》、《黄庭》、《西升》经旨应对,若丹砂硫黄之事,置而不论。居常惟食元气,微饮旨酒,熊经鸟伸而已”。大中十三年(859),逝世于兴唐观,享年八十六。其子有三,“长曰道牙,弃舒州太湖丞,授三洞经箓;次曰道石,试协律郎,假职闽越;次曰道苗,袭经符,奉斋戒,以法教之系,驻于龙兴”。又将邓氏北帝派嗣传于后世。

 

据五代徐错《茅山道门威仪邓先生碑》载,有紫阳后人邓启霞,“性理和敬,神识宏远”。咸通元年(860)始诣茅山太平观拜柏道泉为师,六年后披度为道士。十二年(871)诣龙虎山十九代天师,参授都功正一法箓。“乾符三年(876)诣本观三洞法师何先生元通,进授中盟上清法箓”,“太和四年 (932)岁在壬辰,解化于山门。君所传经箓,昭显于时。”邓启霞享年八十五,他将上清、正一及北帝派融合为一,并为习道者普遍接受。

 

概而言之,从紫阳肇开北帝一派,历经德成、延康、道牙、道苗、启霞数代,再加众多弟子谭仙岩、史玄洞、左通玄、邹郁华、何元通、王栖霞、黄洞元、瞿童等人的推衍,并得于唐代皇室如玄宗、德宗、宪宗、武宗、宣宗、懿宗的大力支持,北帝大法便很快在江西、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区传播,并修建了一批北帝、四圣专祠。

 

如成都玉局治中专设北帝院,“云是天曹库,收贮玉局化所奏钱”。蜀州唐兴县大通观,“有紫微阁,是开元中道士蔡守冲以敕赐匹帛所造”。襄州“旧有北帝堂,岁久芜毁气后楚王赵匡凝镇襄州,得北帝灵验而重加修饰。样一来,修习北帝道法成为当时道门的一种风气。如孙元会遇道士教诵天蓬咒,尔后坚持不懈,后临难之时,“忽然照见空中,天蓬大将军与部众等,护卫己身,于兹脱难”。成都双流县道士王道珂,“行坐常诵天蓬咒”,为民辟邪诛妖,屡见灵异,是知“天蓬将军是北帝上将,制伏一切鬼神”。泗州人曹载之,于僖宗时遇苏门道士刘大观,授以天蓬神咒,勤而持诵,获正心脱祸之果。有仙官告之曰:“太帝是北斗之中紫微上宫玄卿太帝君也,上理斗极,下统丰都阴境,帝君乃太帝之所部,天蓬上将即太帝之元帅也。”成都人范希越,“得北帝修奉之术,雕天蓬印以行之,祭醮严洁,逾于常法”。

 

这些都是北帝大法盛行唐代的证明。需要说明的是,邓紫阳的北帝派与叶法善的洞渊派,皆系汉晋正一派的衍化。故在宋人元妙宗的手中,将邓、叶的著述合编于《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中。如“天蓬鹹邪真法”、“天蓬救治法”、“天蓬三十六将符口诀”等,皆为邓紫阳所传。内曰:“大唐时麻姑山中有一人,姓邓名紫阳,焚修道典,于此山中修丰都之术。在此山洞之中五载矣,日夜修寺,略无解怠,诵天蓬咒无时暂舍。”遂得北天六丁使者降赐上帝黑篆神符“天蓬三十六符”。“诸学道之士,若遇此圣文真法,直须仰重志,依此遂字存想,真炁书之,即通灵圣,大有神验,密用修之,勿得轻慢。”

 

其后,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宋代的张继先、王宗敬、吴道显、柳伯奇、钟明真、卢养浩、徐必大、刘玉、黄公瑾等,皆习北帝大法,并将其法与神霄雷法结合,从而推行出一门新的道法——神霄金火天丁大法。这是唐宋北帝派的基本传系,它与天师道、上清派有较密切的关系。

 

第三节 胡惠超与净明道法

 

净明一系渊源于灵宝派,该派特别尊奉许逊,称其法箓出自许逊之传。许逊信仰由来已久,唐初即有神化许逊的传记出世,又有张、胡慧超等道士弘传“灵宝净明”宗旨。据《净明忠孝全书》卷二《玉真灵宝坛记》许逊曰:“西山萃古今精气,实上下神仙一大区宅,有道之士率由是岀。自吾得太上净明,吾与张洪崖、胡拔俗等其人也。”这虽为后人依托之词, 但反映了宋元净明派对张、胡祖师地位的肯定。故在许逊之后,依次为张、胡慧超。并谓凡参学净明者,皆将张“尊为经师君。”

 

同书卷一《净明经师洪崖先生传》谓张乃上古神人,号洪崖。又名蕴,字藏真。世代莫详,与赤松子俱为神农之师。先后隐居青城山、姑射山、西山。显然这些皆为神化虚诳之言,不可相信。考其事实,他当为唐人。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一载:张为晋州神山县人,乃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好黄老方士之说,“仙书秘典,九经百氏,靡所不通”。“常乘青驴,从五童,人灵夏,访昆仑,游终南、泰华,往来青城、王屋、太行之间,与叶(法善)、罗(公远)二天师为侣,每究金丹华池之事,易形炼化之术,人莫能究其妙。圣历中(698 - 700)武后召之,不至。”其后,“寓洛阳给事李崎家,凡十三年。词人逸客,争相求见。明皇开元七年(719)屡召辞不获,乃来见于湛露殿。……上嘉之,拜太常卿,累迁至司徒,皆不受。曰:陛下何惜一山一水,不令臣追迹巢由。由是岁八月听还山”。开元十六年(728),洪州大疫,“有狂道人跨驴,从五童,施药市中,病者立愈。州以上闻,上意其,驿召之,果也,然三召卒不至,乃栖息于洪崖先生之古坛”天宝四年(745),年九十三,尸解羽化于洪崖山古坛榻上。生前曾注解《老子》、《周易》、《三礼》、《谷梁》,又著 《高士传》十卷、《神仙记》二十卷、《河东记》三十卷、《大周 昌言》十卷,惜皆未行世。

 

在南昌、西山地区先后生活了十八年,故其地遗存了许多旧迹。唐肃宗乾元中(758-760),“因申泰之言豫章伏龙山有异气,诏立应圣宫,塑肃宗像,以先生配焉,今紫清宫是也。德宗时,继于晋州即其宅立庙。又于洪崖山尸解处立庙祀之,今皆为栖真观”,“今自豫章水西沿回数里,至隋唐西昌县,故此数百武间,为小石头,有石矶曰洪崖钓台,有石池曰洪崖砚池,相传为书堂处”。这一地区正是宋元净明派的祖庭。

 

胡慧超在许逊崇拜及净明派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他的资料,主要有《修真十书•玉隆集》、《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许太史图传》、《净明忠孝全书》。另外,《新唐书•艺文志》载有:“冲虚子胡慧超一卷。失名。慧超,高宗时道士。”由《新唐书》所记,可以断定唐玄宗时确有道士胡慧超,惜其传已佚。从现存史料来看,年代最早、内容也较完整的当属白玉蟾《修真十书•玉隆集》所载。白玉蟾系南宋初著名道士,曾长期修行于江西西山。在西山期间,对南宋以前的许逊崇拜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有关胡意超的事迹如下:

 

“天师名惠超,字拔俗,不知何许人也。人莫知其年纪。唐高宗上元间(674-676),来自庐山,栖于豫章西山之洪井。永淳中(682 - 683),幅巾布褐,负杖徒行,至游帷观,见同辈,手不执板,擎拳而已。美须眉,体貌环伟,类四十许岁人。身不甚长,然每处稠人中,其首独出其上,虽至长者,止及其肩,故时称胡长仙人。问其年几何? :五十二岁。逾数十载问之,亦复云然。至论晋宋以来治乱兴废,纤毫不差。喜谈晋司空张观文《博物》,如其友。或云许、吴二君尝授其延生炼化超元九纪之道,能檄召神灵,驱奋雷雨。至陶弘景校茅 山华阳洞《太清经》七十卷,天师亦与焉;背缝皆朱书其姓名,览者皆见之。又曰:吾昔到此,客于阡母用,是不知为何代人物也。每路逢暴骨遗骸,悉埋之。地有古物宝器,掘之如其言。而获闻邪怪之物,疾之如寇仇,即务剪除之。时豫章西门有樟木精为独足神,大兴怪祟,邀人淫祀。天师一见叱骂,书符禁制,即命斩伐,积薪灌油,以火焚燎,妖祟遂灭,以其地为观。……久之,异迹显著,天后以蒲轮诏之,天师深隐幽谷,州县搜求之急,不得已而出。至都,引见武成殿,后临问仙事,天师止陈道德帝王治化之源。后大喜,又欲留于都下,委以炼丹之事。天师辞请,还山修炼,敕遣使赍金壁送归。行次,单父赐书曰:先生道位高尚,早出尘俗,如轩历之广成,汉朝之河上,遂能不远千里,来赴三川。日御先开,望霓裳之渐远;天津后渡,瞻鹤盖以方遥。空睇风云,惆怅无已。倘蒙九转之余,希遗一丸之药。天师乃于洪崖先生古坛际炼丹,首尾三年。降诏趣召诣阙,至则馆于禁中。天师辞归,固留不许,天师一朝遁去。上闻,叹恨久之,遣使赍赠甚厚,兼赠诗一篇云: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闻风月,去去隔烟霞。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搓。天 师归西山,居于旺母靖,观有三清中门、真君横堂,皆鬼工所造。平柱眠垒至脊,斫削之工。人或可侔。至植立不斜,坚固不朽,非人可及。梁牌亲题大周年号,笔力遒劲。又自写其真于后殿之壁。其居西山,人皆师事之,千里之内,无疫疗水旱之灾,无猛莺天柱之苦,远近赖焉。长安三年(703)二月十六日,命弟子于游帷观之西北伏龙岗造砖坟,藏太玄真符二、七星神剑、灵宝策杖各一,三日而讫。天师正衣冠,坐绳床,异香满室,空中云鹤,墙外人马之声,纷纷不绝,视之已解蜕矣。州具以闻,赐钱帛,修斋醮,谥曰洞真先生。姑苏先生司马贞撰碑,具载详悉。”

 

则胡慧超来自庐山,后长期隐居西山,并于武则天长安三年逝世于山中。其后,净明派将他尊为祖师之一,“凡参学净明弟子,皆尊之曰法师君”。

 

其门人甚多,最显者为华姑。华姑本姓黄,名令微。为抚州临川人。少乃好道,天然绝粒,十二岁度为天宝观女道士。“年八十,发白面红如处子状,时人谓之华姑。履而行,奔马不及。”曾赴南岳,访魏华存之遗迹。长寿二年(693)冬十月,访于洪州西山胡天师。天师见其恳切,为其演示道法,指点玄机,授以役使鬼神、运呼雷霆之要。华姑还归井山,精洁修持,屡彰灵异,为世人所敬重,“开元九年(721)欲上升之际,忽谓弟子曰:不须钉吾棺,可以绛纱幕之。数夕有雷震电绕,视纱顶孔如鸡卵,屋穿容人,棺中惟覆被木简而已”。颜真卿访道井山,听其弟子黎琼仙所言,遂撰《井山华姑仙坛碑铭》以颂之。

 

此外,叶千韶亦为净明宗传人。《续仙传》卷中曰:“叶千韶字鲁聪,洪州建昌人。少事西山道士许、吴二真君道术,辟谷服气。”后得真官授以天书神簿,“自后长啸则风生林壑,水则雨流原野,捺地则雷鸣辘辘,手画空则电光烁人。乃游行天下,若徉狂,常醉腾腾于城市间,忽驱叱似振威,人问之何为如此。应之曰:我见某处火灾,某处亢旱,使雨救之耳。人皆覆之,实有其验。或经过郡县逢旱,皆请救之,千韶乃备香案启祝,须臾降雨。人有请致雷者,脚捺地便鸣,从地底发辘辘声。或苦雨祈晴不应,乃请千韶止之,遂作术使晴霁。冬中或旱祈雪,千韶乃单衣跣足,立于日中啸咏,俄顷风云会合,降雪连宵。又以符救人疾苦,不俟人之求请,见疾者无不悯而救之。有邪魅者,闻千韶之名自愈,得符者终身不复更发”。晚年亦终老于西山。

 

第四节 汪真君与神霄雷法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神霄派的形成当在北宋之际。有王文卿、林灵素等,以精通雷法、弘扬神霄派宗旨而闻名于世。据王文卿自述,其神霄要道、雷霆之书得于汪真君,故该派奉汪真君为阐教之祖师。但因为汪、王两人所处年代距之甚远,故学界中对此观点均持否定态度。但仅凭此便下结论,乃至认为汪真君本系一个莫须有的人物,可能失之轻率。因为在宋元的道经中,收有许多汪真君的著述,且有传记留世。这里详加分析,以判断汪真君的存在与否?以及他与神霄派的关系。

 

元人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收有汪真君传,:“真君姓汪,名子华,字时美。唐玄宗二年甲寅 (714)生于蔡州汝阳县。年四十而三举不第,叹曰:年逾不惑,不登仕版,何面目见朋友乎!吾将学黄老之学,而臣于帝乡矣。遂与颜真卿同师白云先生张约,再师赤城先生司马承祯。遇安禄山之乱,弃家云游,经南岳祝融峰下修道,九年不下山。真卿为卢杞所陷,使淮西为李希烈缢死。师再遇紫虚元君亲幸南岳,授以至道。再修二十八年,丹成道备,贞元五年 (789)庚午正月七日,奉诏白日升天。”

 

以上这段记述,并非无根之谈,另有北宋高道朱执中的自述为证。朱执中乃道教的上清三景法师,名惟一,故里不详。“幼膺簪裳,妙传星学,游于江湖间,就参道法。至于名山灵洞,尤喜游览。一日到青城山,念念欲一至思真洞,一观而无暇。时因凌晨作意一往,至日中犹未及半,困倦卧于树阴中,梦一道士身披红服,与樵对谈,因言及道法之奥,梦中历历备述以百中经,书之纸尽,又以叶书之。道士临别曰:吾乃火师也,有雷书藏于朱陵西洞,已三百年矣。上天将发其旨奥,汝可经游至彼,千万一往,受此灵文,幸毋忽也。汝前生是雷判,所以今生吾亲授汝秘诀,珍重珍重。余遂梦觉,而日已西矣。但见炎炎烈火,发于树中。遂下山至庵,视之梦中所书之文灿然,叶亦在。于是将纸誉录梦中所书者,恐灵文易于变化也。遂下山岀蜀,至南岳游观焉。因思西洞之语,忽一日到一石洞,见石案上有黄书三卷,中已半开,而二卷牢不可开。余再拜,具述情恳,检而视之,则此雷书也。既得此一卷书,即出洞誉录讫,再拜送归洞天。偶因暇日凝坐之时,则开乾闭巽,留坤塞艮,据天罡,持斗柄,谒轩辕,过扶桑,入广寒,之鹑尾,举黄童,泛海槎,登昆仑,佩唐符,撼天雷,神哉伟欤!故将所得之秘,注解《真君奥旨》,开悟后学,与有志于斯文者共之。凡妙道秘诀、古仙上圣口口相传,不立文学,吾今于是书而录之。”

 

这段珍贵的自述,详介了他得到汪真君雷书的经过,并将汪真君的一些著述公布于世,这对了解汪真君的生平及与神雷派的关系极为重要。还有指出的是,自述完成于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这比王文卿得雷书的时间即徽宗宣和初(1119) 早15年,有力地说明早在王文卿之前,已有雷书在社会上流行。也许,王文卿的真正师傅就是朱执中,故朱氏的所编所注的雷法典籍均由王文卿下传,王文卿自谓遇汪真君于扬子江边而得雷书秘法之说,亦与朱执中梦中感悟之谈如岀一辙。

 

朱执中所得并加以整理的汪真君雷书主要有《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混合秘诀》、《玉枢灵文》、《斩勘五雷大法》等。他说:“惟一今以《火师奥旨》、《混合秘诀》、《玉枢》、《斩勘》玄文留传于人,内则超出三界,外则救济万灵,祈祷雨阳,消弭灾祸,制蛟蜃,救危笃,斩妖精,致风雨于目前,运雷霆于掌上,解九玄七祖之罪,消千生万劫之愆,得之者固守,遇之者夙缘。若能禀戒行持,则三界鬼神拱手听命于斯。”这些著述或被王文卿所得,或被陈楠、白玉蟾所得,至今仍收藏《道藏》之中。

 

在这些著作中,《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尤为重要。该书为朱执中注,王文卿传。前有白玉蟾序,讲述此书的来历:

 

“余以夙幸,得奉冲科,遍参诸方,未尽其要。迂道过罗浮, 访道于祖师翠虚真人,袖中出示此篇,可将云房急写,明日送来,念汝一生希道之心,诚慕道之志切。余遂写毕,归此于祖师之前,勤而玩诵。乃至汪真君以七十二句,显述于其前。朱先生以万言,发明于其后。凝神默想,超悟玄微,正所谓蕉花春风之机,梧桐秋雨之妙,碧潭夜月,青山暮云,微妙深玄, 粲然明白。惟二宗师以方便心流传后学,以慈悯心救度群品, 使后学之士得而玩之,自有悟入,如云开月皎,尘净鉴明,包诸幻而归真,总万法而归一。”

 

《雷霆奥旨》正文为七言长诗,共七十二句,讲述汪真君求道修真、炼丹运雷的生平事迹。从行文语言及内容看,显非本人原作,而为后人追述。但朱执中的注文可靠无疑,于其注文中可进一步了解汪真君的生平及成真得道的过程。

 

《雷霆奥旨》开首即曰:“昔日弃儒学庄老,坐断祝融九春草。忽朝一日遇元君,授我清虚无上道。修持再历四七春,六贼三尸如电扫。身轻体健绿毛生,至此绝无饥渴恼。贞元五年月建寅,玉皇有敕赐飞升。瑶池沐浴锡宴罢,位证火师居雷霆。”这是关于汪真君生平的概括。

 

对此,朱执中注解曰:“真君姓汪,讳子华,字时美。于唐玄宗开元二年甲寅岁,降生于蔡州汝阳县。七岁能诵诗书,九岁通诸经大义,十三岁知天文地理之学,无不贯通,自谓取功名如拾芥。迨至年登四十,累入选场,三举不第。遂叹曰:年逾强仕,不登仕版,何面目见知识朋友乎!于是弃儒笔砚,学老庄之道,求长生之术,不求仕进于世间,而纯念希仙于帝乡矣。遂与颜真卿,同师白云先生张约,再师赤城司马先生承祯,受清静之道。”

 

考注中所说的人物,均为中唐时人,如颜真卿为当世忠烈之臣,但生前喜好清静,出入玄门,曾师事高道陶八八,得刀圭神丹之秘,又与张志和、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等互为道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二曰:“鲁公颜真卿,字清臣,师古五世孙。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唐玄宗开元举进士,又擢制科,再迁监察御吏,其德业详载《唐书》。建中四年(783)德宗命真卿问罪李希烈,内外知公不还,亲族饯于长乐坡,公醉跳前楹,曰:吾早遇道士云陶八八,授刀圭碧霞丹,至今不衰。又曰:七十有厄即吉,他日待我于罗浮山,得非今日之厄乎!公至大梁,希烈命缢杀之,瘗于城南。希烈败,家人启柩,见状貌如生,遍身金色,爪甲出手背,须发长数尺,归葬偃师北山。后有商人至罗浮山,有二道士树下围棋。一曰:何人至此。对曰:小客洛阳人。道士笑曰:幸寄一书达吾家。遣童子取纸笔作书,至北山颜家。子孙得书,大惊曰:先太师亲翰也。发冢开棺已空矣。径往罗浮求之,竟无踪迹。”故世人谓其已为地仙。类此的记载亦见于宋碑《鲁公仙迹记》中,可证在唐宋人的心目中颜真卿不仅仅是一位忠烈之臣,亦为道门高真。

 

颜真卿生前撰有不少有关道教的碑文,如《桥仙观碑记》、《抚州临川县井山华姑仙坛碑铭》、《麻姑仙坛记》等。从碑记中可知,与颜真卿交往的道士中多为精通符咒雷法的高真。颜真卿自谓“幸承余烈”,自当晓其秘法真传。故朱执中说颜真卿与汪子华同为道友,研修丹道雷法。汪真君得道飞升之后,“亦接引颜真卿居雷部”。白玉蟾亦曰:“颜真卿今为北极驱邪院左判官。”由此可证,有关汪真君、颜真卿修道求真的记载是应可信的。

 

据朱执中记述,汪真君在南岳祝融峰结,潜心修道已历九年。于宝应元年壬寅(762)七月,感中元紫虚元君授以道要,时年四十九。真君得此道要,再修持二十八年,丹成道备,阴阳升降,水火既济,三尸六贼,俱屏迹远遁,身体皆生绿毛,而四大轻建,服元气而腹不饥,咽真液而口不渴也。“真君年七十有七, 丹成道备。于贞元五年己巳岁正月七日,奉玉帝诏,赐真君飞升于祝融峰下。世人但见祥云瑞雾,弥满山谷,可远望而不可亲,南岳诸山异香芬馥,七日不散,人皆见此异香真景,不可诬。真君上升也,瑶池沐浴既罢,蒙上帝赐以位,号雷霆火师之称。”这段注说不仅追溯了汪真君修道成真的事迹,亦指岀了他之所以被奉为“雷霆火师”的原因。

 

道教中人将汪真君视为神霄派的祖师,还有一个内在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他提出了一套雷法理论,其《雷霆奥旨》即为代表著作,详尽地披露了道教雷法的奥秘,内容涉及气法、丹功、咒术、变神、召将、符法、罡诀、指诀、运雷等,皆为雷法修持与施用的至要。

 

此外,他还指岀了道教雷法的社会功能及道德价值,这正是雷法区别于丹道的主要原因。他说:“凡求仙慕道之士,不炼内丹,形还败坏。不积功行,难达玄境。不济疾苦,道果难成。不澆华池,神不清悦。欲求仙道,功行为先,必资治病祛邪,祈晴祷雨,济人利物,广积阴功,精勤香火,正直无私,何虑不获超升。”这就明白指出,内丹的修炼是立身的基础,功行的积累是成真的根本,必须关心民间的疾苦,济人利物,广积功德,才能得道成仙这里即指明了内丹修持的重要性,又鲜明地揭示了道教度人济世的大乘精神,从而为神霄派的创立确定了宏道济世的宗旨。

 

总结以上所言,笔者认为应该承认唐代确有汪子华这位雷法大师,他与颜真卿同为道友,而得雷法之秘旨。与他同时代的叶法善、邓紫阳、胡惠超、丰去奢、叶千韶等,皆以精通道教雷法而闻名于世。可以说,是这批活跃于唐代朝野的道教大师,为道教雷法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北宋之道士朱执中、王文卿、林素灵、陈楠、白玉蟾等一致皆认为神霄派创立于唐代真人汪火师,尽管其师承渊源难以确认,但其道脉直承唐代玄门,这是可以认同的。

 

此外,唐代尚有许多派系不明但精通雷法者。如夔州云安翟法言,字乾佑。少喜《老子》之说,志尚清修,不食五辛。 至天宝十四年(755),年已四十一。忽遇二真人,授以宝笈灵文、三科秘术。“一曰三将军秘术,二曰紫虚秘术,三曰太上正一盟威秘法,并赐神圆一百二十,使正月朔旦取一饵之,寿当如其数。”自是召龙役神,风雨雷霆应时立致。名闻于世,荆南节度使王圮亲受道箓。应代宗诏入对称旨,赐号“通灵大师”。其后归乡,“尤务拯人疾苦,炼黄白,遇穷者施之”文宗大和十年(839)十二月,羽化于云安故里。

 

有弟子舒虚寂,字得真。开州人。独喜林泉,好黄老之术。师事翟法言天师。“天师尝沂江游仙都观洞中,得《镇元策灵书》”,后以传舒虚寂。并告之曰:“此书昔西灵金母授汉武帝,武帝传李少君,而后太极左仙公得之,葛稚川又得之于罗浮山,先师于洞庭君山复得之于葛仙公。因戒曰:镇元之道,乘大魁,履北极,视瑶光,蹑丹元,倚灵田,蹈闿阳,运元纲,握天枢,执持六气,指挥万灵,外可以召神,内可以延生。虚寂如所戒而修之,无不神验。”其再传弟子向道荣,“为人朴略,事虚寂,授《镇元策灵书》,而名闻于蜀。”向道荣再传任可居,并戒之曰:“十八年后,方可示人灾福之验,勿窥荣利,毋妄传授。此道得之者神仙,泄之者夭枉。昔宋冲元传翟乾佑,乾佑传虚寂,虚寂传于子,子今传汝,五世矣”他们皆精运雷役神之术。

 

又有果州西充人程太虚,刻志修道,得雷法妙旨,“一夕大风拔木,雷电而雨,砌下坎陷中水如沸涌,因以杖搅之,得碧玉印两钮。每岁农人乞符箓祈年,以印印之,则授者愈丰。凡有得,以惠施之外,皆以构祠设像,无所私己。有女道士谢自然,授法箓印,讫则密收之,一日失所在。唐德宗贞元十年(794),自然白日升天。宪宗元和四年(809),太虚解化”。

 

泉州谭紫霄,一云子雷。幼为道士,遇异人授以魁罡斗极、观灯飞符之术,行之灵验,“能醮星象,事黑杀,禹步指诀,禁诅鬼魅,为人烧奏祷祈灾祥,颇知寿夭”。又遇高道陈守元传张道陵符箓,“尽能通之,遂自言得道陵天心正法,窍鬼魅治产病多效。闽王孟昶尊重之,号金门羽客正一先生。闽亡,遁居庐山栖隐洞,学者百余人。后主闻其名,召见赐官,皆辞不受,俄而疾卒,年百余岁,今言天心正法者,皆祖于紫霄。”

 

以上所述众多的高真大德,他们的传承虽然有所不同,或袭天师正一之法脉,或承上清、灵宝之衣钵,或开北帝派之道门,或肇净明派、天心派之玄基,但皆精通符咒雷法,以济世度人为己任。他们所传的法术和著作,许多被神霄派吸收运用,其所推重的神真,不少亦为奉为神霄派的祖师。如叶法善著《雷书》、《上清隐书骨髓灵文》,其内容多为神霄派采纳。白玉蟾说:“唐天师叶法善《雷书》中有赤鸡、紫鹅之符,投于东南水瓮中,诵木郎咒,可致雨。”邓紫阳所创的北帝大法,其中所奉神真如紫微大帝、北极四圣(天蓬、天猷、翊圣、真武)皆为神霄神系中的主神,其度亡解厄、炼度之法被神霄派吸收,演变成为“神霄金火天丁大法”。谭紫霄的天心正法中的许多法诀,如“存变遗治诀”、“变神诀”、“北极驱邪院印”、“都天大法主印”、“五雷灵符”、“北帝符”、“火铃符”等,均被收入神霄派典籍中,成为神霄雷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神霄派的许多秘法,亦为宋元时期的北帝派、净明派、天心派、清微派、东华派所吸收,因为在宋元之际雷法已成为整个道教最为推重的大法,而神霄派尤其以擅长雷法为首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及思想文化基础上,才产生了被宋元道教奉为万法之尊的雷法,而与道教雷关系最深、弘扬最力的神霄派也才得以形成。




野菜和仙境:《采薇图》的另一面

道家故事:烟波钓徒——张志和 ▎纯阳真人——吕岩

道家故事:吕洞宾茅山度老兵

序言 ▎弁言 《道教FZ选讲》1

道教符箓派诸宗概述

第1章 道符缘始 2.青铜纹饰的遗风《中国符咒文化研究》2

前言 ▎第1章 道符缘始 1、道符由来的传说《中国符咒文化研究》1

3 魏晋神仙道教的兴起 ▎4 李家道与妖贼李弘《道教史话》道教的形成

1 《太平经》与太平道 ▎2 张tianshi创立五斗米道《道教史话》道教的形成

绿野仙踪:黃鹤不知何处去(下)《八仙》

绿野仙踪:黃鹤不知何处去(上)《八仙》

八仙掌故:侠骨丹心,游戏人间(下)《八仙》(狗咬吕洞宾 八仙过海 汉钟离十试吕洞宾 东坡访八仙)

八仙掌故:侠骨丹心,游戏人间(上)《八仙》

八仙过海《民俗文化十讲》

名目演变:林林总总的传说(下)《八仙》

名目演变:林林总总的传说(上)《八仙》

道教神霄派初探

庄子名言故事: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

庄子名言故事: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

老子名言故事: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老子名言故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老子归隐故乡考

内丹与科学(炁 阳神 阴神 炉鼎 药物 火候 抗衰老 气功 带功报告)

《周易参同契》的通神之意

数术哲学与丹道的独创性(内丹 外丹 女丹 火候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梵天一如)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君子反身修德

《周易》智慧名言故事:君子同而异

周易—东方智慧的集大成者《我们的传统:王鲁湘文化访谈录》

武夷山道士“不朽之身”调查 (羽化升仙 肉身不腐 仙蜕 炼丹)

传说中的不死神草:蓍草

道家传奇人物:陈抟老祖

道家故事:道士陈抟与赵匡胤真的赌过华山吗?

茅山故事:洗心池的传说 ▎活死人墓的传说 ▎茅山求仙

茅山故事:葛玄修道与茅山雷劈池的传说(《清静经》 东华帝君 金阙帝君 西王母 口耳相传 不记文字)

三茅真君 ▎茅山上清派的兴起《茅山道教志》

重发:尤迦南达 观点:越过师父拉玛那·马哈希,给徒弟拉玛发了张 解脱证书 ▎附 道教故事:张伯端神游折花

道家故事:全形养生 庚桑子山中炼道 ▎贫不失志 列御寇千古风流

道家故事:天雷接断碑 ▎棋盘石的传说 ▎华阳洞奇遇

道家故事:徐福求仙  附:安期生 简介

道家故事:姚生敬奉《黄庭经》验 ▎海瑞朝山

道家故事:葛洪炼丹

道家故事:真人张道陵七试弟子赵升

道家故事:“此山彼山,哪座山头柴好烧”

道家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二则

道家修炼故事:公孙璞忏悔得救

手把手教你做内丹(上)

手把手教你做内丹(下)

中国道家龙门派内丹功(原名《明一子内丹功经验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大家有谁看过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看得懂吗?

神仙标配的办公用品:葫芦(壶公 悬壶济世 庄子 铁拐李)

50 严清(严青)▎51 帛和 ▎52 东陵圣母 ▎53 葛玄《神仙传》

45 太玄女 ▎46 西河少女 ▎47 程伟妻 ▎48 麻姑 ▎49 樊夫人《神仙传》 (麻姑献寿 沧海桑田 东海扬尘)


*          *




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一 )


nirat(尼勒) ▎Surat(苏勒,也译苏拉特)---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实修技巧严选 合集(一)


灵性故事严选 合集一


实修理论严选 合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汇集(一)


Sant Mat 灵性导师主题教言 合集(二)


《卡比尔诗选》全集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 故事集(一)


圣•给乐葩•辛格•马哈拉吉(视频) 故事集(二)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晨间谈话》全集


我如何遇见我的师父 全集


庆祝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诞辰164周年!附:哈祖尔故事四则


热烈庆祝巴巴.古林德.辛格.马哈拉吉(Baba Gurinder Singh,1954-至今)诞辰68周年!


热烈庆祝圣·嘉噶·辛格·马哈拉吉诞辰138周年 附故事二则


热烈庆祝圣·达善·辛格(Sant Darshan Singh)师父诞辰101周年!


《巴巴.吉传》全集 附:巴巴•吉故事三则


《明师》《生命的轮回》《死亡之谜》《人 !认识你自己》全集


《The Crown of Life 生命的桂冠》全集(2022年6月整理)


《修行的完美七要》《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全集


热烈庆祝圣.瑞金德.辛格诞辰七十六周年 !附:师父回印度达善视频 ▎2007年珍贵照片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圣者的哲学 (上)


圣者的哲学 (下)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合一 溶入 融入 证悟 证知 了知 了悟教导汇集(2022年6月2日整理)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持名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其·坎(Sach Khand)教导汇集(萨特·洛克 第五灵境 超梵天 灵魂 圣人)(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道成肉身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神人 上帝 夏白德 纳姆 音流(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教导汇集 续1(卡尔 夏白德 萨特古鲁 灵魂 圣人 注意力)(2022年6月1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灵魂 教导汇集(心智 注意力 眼中心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朝圣 礼拜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萨特古鲁 上帝)(2022年6月1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星光境 千瓣莲花 第一灵境 教导汇集(灵境 境域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主 天父 至上意识 上帝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定 定力 专注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入内 回撤 死亡 活时死亡 活时修习死亡法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5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夏白德 音流 纳姆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相信 信靠 信仰 信心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祈祷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2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眼中心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3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注意力 教导汇集(2022年7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萨特桑 Satsang)萨桑义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爱 资料汇总(2022年7月17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接纳性 接受性 谦卑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8日整理)


Sant Mat:专业打破修行的天花板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感官 教导汇集(2022年8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达善(Darshan 、Dashan,达显、达圣、达瞻) 教导汇集(2022年9月15日整理)


Sant Mat 常见词语中英文对照 简释  附:Sant Mat内在诸境域名词的翻译和释义


《灵性的芬芳》全集  (圣.嘉噶.辛格 作品)


静坐问答(圣.给乐葩.辛格 作品)


素食人生 The Vegetarian Way of Life  (素食者 素食主义 吃素 冥想)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情欲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1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义 印启弟子 印启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28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 关于 梵天 超梵天(Parbrahm)教导汇集(境域 灵境 宇宙)(2022年11月5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宇宙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3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X知 化身 神明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9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五个圣名 圣名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20日整理)


┅┅


重发:《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全集


《与尤迦南达的对话》(全集)


重发:《超脱-跟随瑜伽大师尤迦南达去修行》全集


来自苏非的教导(一)


来自苏非的教导(二)


苏非的故事(一)


《鲁米诗选:爱的火焰》全集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全集


┅┅


那些实修者必须知道的专业理论知识(一)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静老说的话》全集


《坐禅》《坐禅问答录》全集


《缁门崇行录浅述》


《禅宗六祖与中国理学》《禅话》《南禅七日》全集


《花出青嶂》选章  《和颜爱语》全集


禅宗资料汇总(一) 《定慧初修》全集


《禅海微澜》《恒河大手印》《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全集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略论明心见性》《证悟与神通》《成佛的诀窍》《参禅日记》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唯识与中观》全集


《竹窗随笔》全集一  《金刚经说什么》全集


《七十空性论》今诠  ▎《心经》略说  ▎《楞严经》解读


什么是中观?(全集)▎什么是唯识?(全集)


白话《楞严经》全集


《维摩诘经》讲记(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全集 (文殊问疾 不二法门 菩萨行 法供养)


┅┅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全集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寿命是自己一点一滴努力来的》&补遗篇(全集)


日本禅宗故事 (全集)▏有禅意的小故事(全集)


《海奥华预言》《 地球守护者》《看见真相的男孩》全集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濒死体验(NDE) 濒死经历案例汇集 (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一


《阅微草堂笔记》 全集二


《入门-古埃及女祭司的灵魂旅程》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空谷幽兰》全集


《禅的行囊》全集


《寻访终南隐士》全集


《终南访禅——走进隐士的世界》全集


《密勒日巴尊者传》全集


濒死体验:《天堂的证据》全集


日本百岁老人的智慧:《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集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全集


《八万四千问》全集 宗萨仁波切


《藏密心要十讲》全集


大圆满心髓讲解(上)《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大圆满心髓讲解(下)《藏密大圆满法选集》


《西藏生死书》全集


《甚深内义》全集


《灵心小史》全集


《贵人-堪布门色仁波切成就自他的一生》全集


《玛尔巴传》全集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


《从修炼的角度讲述一切神秘现象的原理》全集


《老子他说》(全集)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我说参同契》全集(上)


《我说参同契》全集(下)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丹道见闻录》《庄子现代版》全集《丹道法诀十二讲》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一)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二)


《青衣江道长问答录》精华录(三)


《方术纪异》全集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