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死亡《神圣旅程:揭开生命与死亡的奥秘》12
印度教信徒在圣河沐浴
战胜死亡《神圣旅程:揭开生命与死亡的奥秘》12
作者 斯瓦米·拉玛(Swami Rama)
译者 sujata
12 战胜死亡
瑜伽精通者发现死亡还提供了更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死亡不只是LH迈向永恒的旅程中,一个必要的停歇,它也是一个可以根据个人意志来妥善利用的通路和工具。
为了了解这个道理,我们再次把焦点放回到《卡陀奥义书》。阎摩把身体称为“国王的城堡”。国王就是阿特曼。阎摩描述了十一道通往城堡的城门。其中七道城门是属于感官的开口: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以及一张嘴。另外三道城门则包含了肚脐、生殖及排泄器官的开口。最后则是一道不为人熟知的城门,这第十一道城门位于脑顶的中心,我们称之为“梵穴”(brahmarandhra)①,位于头顶的囟门。它是无限至上的宝座,王者阿特曼的宝座。阿特曼在这个宝座上,统领并指挥着所有的臣属,包含心意、心智、微细的感官觉知及粗钝的感觉。前十道城门都是朝向世间生命的通道。唯有梵穴是一道通往神圣与永恒生命的开口。一般人的普拉纳(prana,生命能)都是从十道城门的其中一道离开身体,尤其会从这个人一直以来欲望最强烈的城门出去。而已经成就的瑜伽士则会从第十一道城门离开。
《奥义书》强调了一般人和瑜伽士的差别,阐述了所有这些城门的国王就是阿特曼。阿特曼理应受到臣民的爱戴与服侍,服侍的方法就是要好好管理这十一道城门的活动,也就是控制好心智、心意及感官。瑜伽士知道如何控制这些通道,也知道如何好好服侍并发掘阿特曼。他们已经学会利用梵穴来了解重生的神祕。
当我们能够完全调节这些通往外在世界及永恒生命的通道,就会对世间生命和永恒生命之间的关联了然于心。死亡的痛苦以及伴随死亡的巨大恐惧,就会消失。当所有构成人体的元素(包含感官、念头波动,以及心与身的能量)都能和谐作用时,阿特曼就会显露。
死亡是身体的习惯。没有人可以跟着同一个身体永远存活下去,因为身体就跟任何化学成分一样,都是会改变、衰败和死亡的。执着于那些必然会逝去的东西,势必会创造出恐惧和痛苦。这种执着是自然的,所有只把焦点放在实体层面的人都有这样的执着。他们受苦是因为没有通达全面的觉知。只有透过静坐冥想慢慢累积,最后成就至三摩地,才能真正让你摆脱对身体的执着。透过静坐冥想,我们能够掌握对十一道城门的控管,然后就能对心意、心智及LH发号施令,并能觉知全面的整体。由此可知,静坐冥想的技巧实不受宗教教条的束缚。
梵穴只有在与阿特曼结合的时间才会打开,透过三摩地才能达到这样的结合状态。三摩地是一种心上没有波动、没有欲望、没有恐惧、没有执着的超越状态。三摩地(samadhi)这个字意味着等持(samahitam)②,意即已无尚待回答的问题,已无尚待解开的神秘。在那一瞬间,心的喋喋不休会立即消失,遗忘所有的语言。在这样的境界中,心不再陷入思考。这是心的光明境界,它完全被纳入那超越智能、悠悠无尽的沉思之中。阎摩描述了三摩地的境界,在此境中可达永恒的领域并了悟阿特曼。他说:
“当所有的感根都自感官收摄并静默了,当心安静、止息、安定且不再受任何思想干扰,在那样的状态中,阿特曼的荣光被彻悟了,至喜降临至地平线,那即是三摩地的境界。”
三摩地的最高境界与死亡是全然不同的状态。三摩地是一种开悟的境界,而死亡是一种无明黑暗的经验。在三摩地之中,了悟者可以保持着全然的觉知,而在死亡之中,人们却没有任何的觉知。对一般人而言,死亡就象是一场又长又深的睡眠;死后LH依然眷恋着心,但是个体却维持在深层的睡眠之中,毫无觉知。阎摩告诉纳奇凯达说:
“三摩地并非一种死亡的状态,它是在身心层次上超越世间领域的一种等持与合一。”
在相对的世界里,LH经验着三种状态:清醒的状态、作梦的状态,以及无梦的深眠状态。第四种状态名为“图瑞亚”(turiya),阿特曼稳居其真实本质中,保持出离且成为灵魂三种状态的见证者。在深沉睡眠的状态中,LH享受着摆脱所有折磨与痛苦的自由,但是在图瑞亚境界中,LH经验着自己完全超越于所有其他各种状态之上。图瑞亚,或说超意识境界,与三摩地具有相同的意义。三摩地和深眠之间的差异极其微小,深眠是一种喜悦的状态,只不过你无法觉知到它。而在三摩地中,瑜伽士全然觉知这种至喜的状态。它是源生于阿特曼的直接经验,却无法透过任何其他的工具来衡量。
三摩地有两种类型:有形(savikalpa)三摩地、无形(nirvikalpa)三摩地。在有形三摩地中,瑜伽士观看着自己的身体和内心的状态与过程,仿佛它们都不属于他,他保持完全地出离。这之所以称为有形三摩地,是因为思想者、思想对象以及思想这个工具,在这个状态中仍然临在。而在无形三摩地中,当事者已经摆脱所有的执着。在此更深层的境界里,思想的工具和对象都已经不复存在,唯独剩下思想者本身还在。无形三摩地是最高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瑜伽士融入至喜的永恒,保持与真实本我(阿特曼)的连结。③
三摩地的经验无法被描述,因为它是一种超越思想、语言和行为的独特境界。人类生来就被无数的束缚所侷限,当到达三摩地的时候,求道者就可以永远地自由了。这是最高的境界,不死瑜伽士的永恒居所。那些证得三摩地的人能够在此生就经验死后的生命。他们在那境界中超越了死亡的边境。
生命中已知的部分是一条在两点之间所延展出来的直线,这两个点分别就是生与死。除了这两个已知点,个人对自己生命中的绝大部分依然处于未知、不可见的状态。普通的凡人对于“死亡”的这个转折一无所知,但是已经开悟或者已经成就的瑜伽士,都知道此生与尔后的生命秘密。那些已经学会控制十一道城门的人,就能够知晓那些超越的知识,而那些知识赋予他们兼得掌握死亡与生命的能力。
那些已然获得这些成就的人们,不再受制于死亡的约束。他们可以依照意愿自由控制自己舍弃身体的死亡时间。他们有意识地通过第十一道城门,通过梵穴。据说那些从这道门穿越的人们有能力得知死后的生命,就如同他们熟知此生的生命一般。遮蔽于生死两者之间的帷幕,于是被轻轻掀了开来。
有成就的瑜伽士已经学会使用各种方式来舍弃身体。我们在此提到一些瑜伽士所使用的古老技巧,之所以要提及这些技巧,无非是想让大家清楚地知道,除了大众普遍面对死亡的方式,你还有别种选择。
瑜伽士一般会用“摩诃三摩地”(maha-samadhi)来称呼死亡。三摩地是人类能够证得的至高宁静境界。摩诃(maha)的意思是伟大,瑜伽士不将死亡视为生命的终点,而是认为死亡不过就是脱掉身体,放下那些已经不再被需要的东西罢了,就是如此简单而已。
阎摩向纳奇凯达揭示了有意识地放下身体的技巧。阎摩向他解释了在所有的经脉(nadis)或说身体的能量通道之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中脉(sushumna)。中脉通过脊柱的中央向上攀行。在中脉里流动的乃是灵性的能量,这股神圣力能也被称为昆达里尼(kundalini)。中脉乃是解脱的关键,在死亡的时刻能够进入中脉的人,就能够证得梵(Brahman):生命的至高目标。除了这条道路之外的所有其他道路,都只能通往重生一途。
要离开身体的时候,瑜伽士唤醒沉睡的灵蛇(即昆达里尼的力能),然后将这股能量注入中脉的通道。接着,这股能量上升到眉心轮(ajna chakra),也就是介于两眉之间的两瓣莲花。在这里,瑜伽士收集并控制身体的所有其他普拉纳。他从固着于大地的存在、感官感知,以及五层较低的脉轮等处收摄意识,专注于眉心轮,然后慢慢向上来到顶轮(sahasrara)。就在专注于头顶的同时,他透过囱门离开了身体,最终上升到达终极至梵的领域。
舍弃身体的其中一个特定方法是,在进入三摩地的同时让身体涷结。这是某些特定喜马拉雅山瑜伽士族群所使用的传统死亡方法,被称为喜马三摩地(hima-samadhi)。瑜伽士在静止的冷山中坐入三摩地,然后舍下冰冻的身体。
另一种类似的技巧被称为水定三摩地(jala-samadhi)。这需要在喜马拉雅山深层的河川水底中完成,瑜伽士在此屏住他的呼吸,然后舍下身体。
地定三摩地(sthala-samadhi)的方法则是,瑜伽士端坐在至善坐(siddhasana),然后有意识地打开梵穴后离去。
另外还有一种非常罕见的舍身方法。那是藉由专注于身体内的太阳神经丛,冥想栩栩如生的内在火焰,在不到一秒的极速瞬间将整个身体燃烧殆尽,让一切都化成了灰烬。
在所有这些技巧中,都不存在所谓的痛。它和自杀完全不同,自杀是一种因恐惧和绝望而产生的行为。而瑜伽士主动舍下身体,是因为这个身体已经无法再继续提供服务,它不再是适当的开悟工具。当身体不再能服务我们朝着开悟努力,就变成一种负担。在《卡陀奥义书》中,阎摩把这样的此生与尔后的知识,传授给了纳奇凯达。
我曾经在许多场合,亲眼见证瑜伽士有意识地舍弃身体。在一九三八年,我受邀前往波罗纳斯(Benares)④,和一对来自孟加拉的夫妇住在一起。这对夫妇知会我,他们准备在特定的时间舍弃身体。这对夫妇已经一起静坐了许多年,对外宣布了他们的死期,并且邀请我到场见证。
一九四七年,我在锡金(Sikkim)的派敦城(Paidung)中遇过一位瑜伽士,我之所以对他印象特别深刻,不仅因为他能透过自由意志舍身,还因为他具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曾经有一段期间,我非常急切地想要了解易身大法(parakaya pravesha)的箇中神秘。他在我的临场见证下,示范了五次这个奇特的大法。这位瑜伽士要求我带来一只活蚂蚁。我带来了,然后我依照他的要求,用一把锐利的刀片把蚂蚁切成三段,然后把它们各自散放在相隔十英呎(约三公尺)的地方。这个瑜伽士突然进入深层的冥想。我们检查过他的脉博、心跳及呼吸,非常肯定已经找不到任何他还活着的迹象。在他进入深层的冥想之前,其身体曾经出现过激烈的抽搐和抖动。
这时,已经被分段的蚂蚁的各部分身体,突然在一瞬间移动起来并兜回在一起,蚂蚁活过来了,开始四处爬行。我们连续观察了这只蚂蚁三天,确定它确实是活着的。这位瑜伽士解释了起死回生的两种方法:太阳科学以及普拉纳科学(prana vidya ,生命能量科学)。这两种瑜伽科学都是专属于喜马拉雅山和西藏的少数幸运者所熟谙的独门功夫。耶稣也曾经示范了这方面的方法与知识,他把拉撒路(Lazarus)⑤从死神那里救了回来。也许,耶稣在参访小亚细亚⑥时,从瑜伽士那里学会了这门功夫。
我想在此分享另一个有趣的例子,这是有关一位瑜伽士预测死亡的故事,发生于一九九六年在阿拉哈巴德(Allahabad)举办的大壶节⑦。我的一位朋友,大王者毗那依(Vinay Maharaja ,或译毗拏亚·马哈拉贾)⑧派了一位信差来到我的营帐,告知他即将舍弃身体,并希望我到场见证。在春日首庆(Vasanta Panchami,春天的第一日之庆典)的清晨四点半,他突然说:“现在,时候已到。”接着他就用至善坐进入静坐的姿势,然后闭上眼睛,全然的静默。霎时,从他的头颅裂缝发出了“剔克”的声响,他透过梵穴离开了身体。
一位道行高深的瑜伽士如果有意愿,也碰巧有合适可用的其他身体的话,他可以选择承继他人已死的身体。只有大师级的瑜伽士知晓这个技巧。对于一般人而言,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在死亡时,有意识地离开身体的能力,并不局限于有成就的瑜伽士。我确信,即使是生活在俗世的人,即便他们有许多责任必须完成,过着一般寻常的日子,他们依然可以练习高段进阶的瑜伽及静坐冥想。透过认真的努力、恰当的准备及导引,一个原非瑜伽士的凡夫俗子,也可以在舍下身体前证得开悟。
拉玛那·马哈希(Raman Maharshi)的母亲并不是一位开悟者,但她的儿子是。当她要走的时候,拉玛那·马哈希把一只手放在她的头上,另一只手放在胸口。那些见证她的死亡的人发现,她有一段时间似乎经历着痛苦,但是拉玛那·马哈希以强烈的意志力帮助她度过了困惑的迷宫,最后她依然证得本我的了悟。
我亲自见证过两个类似的例子。其一在明尼亚波利斯(Minneapolis),那是知名的精神科医师惠塔克(Whitacre)的母亲,她已经练习瑜伽许多年。在她即将死亡的时候,她进入深层的三摩地,有意识地舍下身体。另一个是在坎普尔(Kanpur)的医师世家,其中一位母亲是神的虔诚信徒,同时也是我所启引⑨的学生。她在死前六个月,决定要自己住在一间独立的房间里,并且一直不断持颂神的圣名及静坐冥想。六个月之后,她开始病重得无法下床。她要离去的时间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在她生命最后的几个日子里,她完全与外界隔绝,放下执着,专心沉浸在修行中。她甚至不允许长子谭顿(A. N. Tandon)医师留在房间里。在她即将死亡的前五分钟,她才让家人进来,并祝福他们。然后她就在全然觉知的状态下,舍下了身体。
在她死后,据说她曾经住过的房间之墙面,依然振动着她持咒的声音。有人告诉我这件事情时,我几乎不敢相信,因此我造访了她的故居,我发现她唱诵咒语的声音,确实还在那里回荡着。
梵咒是一个音节、一个字或一串字。当你有意识地忆持咒语时,它会主动地储存在无意识心里面。在离开人间时,储存在无意识心的梵咒会成为这个人的指引。对于无知者而言,分离的时间是痛苦的。而对于一个忠实忆持咒语的灵性修行者而言却不是。咒语会成为这个转换过程中的向导。梵咒是一个灵性的导引,它可以驱除对死亡的恐惧,引领我们无惧地走向人生的彼岸。
对于瑜伽士和圣者而言,死亡只是一个极微小的事件。对他们来说,死亡只不过是身体的一个习惯、一种改变,死亡与发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其他改变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每个人都能了解这个道理,在面临年老及死亡的时刻时,就不会经历那么多的痛苦。死亡和出生是同一栋华厦的两道门,从其中一道门穿入称为出生,从另外一道门穿出就称为死亡。只有少数的幸运者知晓这生死的奥秘。
译注
①梵穴(brahmarandhra):brahmarandhra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梵的洞穴,这一个空穴,处于头顶前顶骨与枕骨之间的囱门,人在婴儿时期,这个部分非常柔软,随着孩子长大,头部骨头会盖过它。相传梵天创造了身体后,进入身体居于这里,透过梵穴让光明自内生出。一位有成就的瑜伽士在死亡时,这梵穴会裂开,普拉纳就会从这个开口离开身体,《卡陀奥义书》(3.16)中提到:“心有一百零一条心脉,其中一条就是中脉,沿着中脉穿刺从梵穴离开,得以通往永恒,获得解脱。其他各脉则通往他方(轮回)。”这也就是所谓的太阳穿刺法(surya-bhedana)。
②等持(samahitam):samahitam经常被翻译为等持或定,与三摩地是同一境界,意指坚定、安止、稳立、平静,心已寂止不动,安于圆满。而根据斯瓦米·韦达的解释,samahitam是一种解决所有冲突的和谐状态,有如把原先破损散落的部分,重新黏合复原成为本来的完整融一。
③这就是《瑜伽经》谈到三摩钵地(samāpattiḥ)的几种层次,斯瓦米·拉玛此处的用词:思想者、思想对象以及思想工具,分别对应《瑜伽经》用语的主(grahītṛi)、客(grāhya)、取(grahaṇ)。随着三摩地境界的深入,所融一的对象会有不同,如同斯瓦米·拉玛在此教导我们的,可依照有形或无形分为两类三摩地,而《瑜伽经》中则列举了更多不同的细分,或两类、四类、五类、七类,关于更详细的解说,建议读者阅读斯瓦米韦达所着的《瑜伽经白话讲解·三摩地篇》(橡实文化出版)。
④波罗纳斯(Benares):即今日的瓦拉纳西(Varanasi),乃是古代卡西国的首都,在许多印度经典,例如《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都有记载。卡西的意思是“光之城”,相传是在五千年前兴建的古城。印度教徒相信若能在瓦拉纳西死去,就能够超脱生死轮回的厄运,因此在瓦拉纳西的恒河畔长年都举办着火葬仪式。
⑤拉撒路(Lazarus):是耶稣的门徒与好友,在新约《约翰福音》第十一章中记载,他病死后被埋葬在一个洞穴中,四天之后依照耶稣吩咐,他奇迹似地复活并从坟墓中爬了出来。
⑥小亚细亚:指的是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古国安纳托利亚,它的国土构成了今日大部分的土耳其。
⑦大壶节(Kumbh Mela):印度最大的朝圣大会,会依照印度占星结果轮流在四圣城之一举办,至今依然每隔十二年举行一次。也有每三或六年举行一次的,相对规模较小。此朝圣大会历史悠久,据说原是八世纪的商羯罗阿阇黎所发起,原为广纳各界进行哲学讨论、辩论和交流的聚会,但也有说法是源自往事书中所述天人和阿修罗的乳海搅动事件。唐朝时的玄奘大师也亲自参加过,并将之称为“无遮大会”,因参加者多为平日隐居深山荒野的裸身道人。
⑧大王者毗那依(Vinay Maharaja):斯瓦米·拉玛的同门师兄弟,是一位长年在喜马拉雅山修行云游的裸身沙度。
⑨启引:代表受启引者接受并成为某个瑜伽传承的学生,接受该传承的上师、启引师及同门其他导师的心灵指导,透过传承授予的咒语持咒和其他的瑜伽修练,在身体、心理及灵性各层次,开始探索内在生命的丰富与真实。有关启引的意义,建议可以参考斯瓦米·韦达的著作《夜行的鸟》(橡实文化出版)。
作者序 ▎译者序 ▎《卡陀奥义书》《神S旅程:揭开生命与死亡的奥秘》1
神秘文化面面观(中)多姿多彩的印度舞蹈《印度文化神秘之谜》3
第一章 理性与信仰 印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印度哲学祛魅》
明师教言:眼中心被印度的圣者们称为“第十扇门” 附:Sant Mat关于 眼中心 资料汇总
印度修行精义:瑜伽慢跑法 附:WHO为促进健康推荐的的体力活动量
重发:①印度教《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 第六章 宗教的精义
明师教言:印度的上师为什么不为提升本国贫穷而无知的老百姓做更多的事呢?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尤迦南达 观点:关于“启蒙”▎“你是在跟随他们?”“还是在跟随我?”
重发:尤迦南达 观点:越过师父拉玛那·马哈希,给徒弟拉玛发了张 解脱证书 ▎附 道教故事:张伯端神游折花
尤迦南达 观点:“你一定要听我对你说的话,甚至是在微小的事情上。”
尤迦南达 观点:一世解脱 容不得一丝对世界的执着,即使执着的是……
尤迦南达 观点:为什么很少有基督教修士和修女达到高级灵性层次?附:释迦牟尼佛 (善巧)度化难陀 的故事
尤迦南达 观点:婚姻并非一定就是“天作之合”附:婚姻故事二则
尤迦南达对不杀生(非暴力主义)的精微教导 附:南泉斩猫 公案一则
* ❈ *
nirat(尼勒) ▎Surat(苏勒,也译苏拉特)---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庆祝哈祖尔.巴巴.萨万.辛格诞辰164周年!附:哈祖尔故事四则
热烈庆祝巴巴.古林德.辛格.马哈拉吉(Baba Gurinder Singh,1954-至今)诞辰68周年!
热烈庆祝圣·达善·辛格(Sant Darshan Singh)师父诞辰101周年!
《The Crown of Life 生命的桂冠》全集(2022年6月整理)
热烈庆祝圣.瑞金德.辛格诞辰七十六周年 !附:师父回印度达善视频 ▎2007年珍贵照片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合一 溶入 融入 证悟 证知 了知 了悟教导汇集(2022年6月2日整理)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持名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其·坎(Sach Khand)教导汇集(萨特·洛克 第五灵境 超梵天 灵魂 圣人)(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道成肉身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神人 上帝 夏白德 纳姆 音流(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教导汇集 续1(卡尔 夏白德 萨特古鲁 灵魂 圣人 注意力)(2022年6月1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灵魂 教导汇集(心智 注意力 眼中心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朝圣 礼拜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萨特古鲁 上帝)(2022年6月1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星光境 千瓣莲花 第一灵境 教导汇集(灵境 境域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主 天父 至上意识 上帝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定 定力 专注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入内 回撤 死亡 活时死亡 活时修习死亡法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5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夏白德 音流 纳姆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相信 信靠 信仰 信心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祈祷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2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眼中心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3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注意力 教导汇集(2022年7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萨特桑 Satsang)萨桑义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爱 资料汇总(2022年7月17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接纳性 接受性 谦卑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感官 教导汇集(2022年8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达善(Darshan 、Dashan,达显、达圣、达瞻) 教导汇集(2022年9月15日整理)
Sant Mat 常见词语中英文对照 简释 附:Sant Mat内在诸境域名词的翻译和释义
素食人生 The Vegetarian Way of Life (素食者 素食主义 吃素 冥想)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情欲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1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义 印启弟子 印启 教导汇集(2022年10月28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 关于 梵天 超梵天(Parbrahm)教导汇集(境域 灵境 宇宙)(2022年11月5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宇宙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3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X知 化身 神明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19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五个圣名 圣名 教导汇集(2022年11月20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 关于 LH 教导汇集 3 (2022年12月2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Y识 至上Y识 Y念 念T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2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打坐 冥想 禅修 巴赞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3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上S S父 明S S人 古L 教导汇集 (2022年12月9日整理)
Sant Mat LXD师关于 物质 物质世界 这个世界 世界 教导汇集(2022年12月10日整理)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维摩诘经》讲记(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全集 (文殊问疾 不二法门 菩萨行 法供养)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从演揲儿法中拯救历史——元代宫廷藏传密教史研究》第四章 清《宫廷瑜伽》、西夏“道果机轮”及元代“演揲儿法”考证 全集
1人情之饮 ▎2茶道诸流 ▎3道禅相嬗 ▎4茶室清幽《茶之书》(上)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