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铁建故事 | 范大喜:歌声里的记忆

2017-02-25 范大喜 太原道

背上了那个行装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

又闻那个江南稻花儿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啊,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


这首《铁道兵战士之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军歌,也是铁建战士人人会唱的歌曲。虽然我们当时只是一群修建铁路的民工,但对这首歌却有着深深的情感,因为他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197057日,我们铁建二团五连与其他连队一起,在杏花岭体育场誓师后,分乘多辆大卡车向北驶去,任务是配合铁道兵修建从北京到原平的一条战备铁路——京原线。五连是由北城区三桥公社和鼓楼公社的待业青年组成的,其中大部分是1969年从各中学遣散离校的初高中生,也有一些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

从上午10点多驶出太原,沿途休息了几回,直到下午6点才抵达五连目的地——繁峙县砂河镇。在砂河汽车站下车集中后,以排为单位分配了住房,都是号的镇子里老乡的房子,每个屋子住四五人不等。砂河镇位于繁峙县中部,五台山北麓,滹沱河从旁流过,是繁峙县三大古镇之一。镇子里有各种店铺,卖杂货的,卖文具用品的,卖衣物的,还有饭店和卖食品的,特别是一种形似鞋底的白面红糖胡麻油饼子,给大家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镇子里还有医院、邮局、理发店等,生活上还比较方便。



在铁建我们的粮食定量是每月45斤,但只有15%的细粮。主食以当地产高粱面做的发糕为主,既不好吃也难消化,还有玉米面窝头、小米干饭等,水煮菜也很少,肉就更是难觅踪影,肚子里几乎没有一点油水。而很快开始的繁重劳动才是真正的考验。我们的工地距离驻地有七八里地,早饭后全连整队步行前往。刚开始,在连队旗子引导下,大家还听着口令,高唱着革命歌曲,没多久,疲劳就代替了一切。劳动内容开始是完成铁路路基的土方工程,路基底宽30米,高约14米,顶部宽4米,土方量非常大。使用的工具只有铁锹、洋镐、抬杠、大筐,每天挖坑取土,装入很大的藤条框,两人用碗口粗的杠子把200多斤的土筐抬到施工点。随着路基高度的增加,抬土的难度也在加大,要沿45度的坡度艰难地上去。路基每铺约30厘米土层要进行打夯,每个夯石由四个人喊着自编的号子,高高举起再重重的砸下来,循环往复。高强度的劳动使许多人的肩膀消了又肿,直至隆起了厚厚一层肌肉。

在展开劳动前,五连先召集班长以上人员开会,接着组织召开了全连誓师大会,四个排的班排长都表了决心。连长、指导员在会上讲了修建京原铁路的意义和要注意的事项,要求班排长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全连战士都写了“决心书”,开头都引用了毛主席的语录:如“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拍苦,二不怕死’”。“三线建设要抢在战争的前面,要把刘邓耽误的三年时间抢回来,即使是提前一个小时也是好的。”表示要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向解放军学习!争分夺秒,抢在苏修发动侵略战争的前面,革命加拼命,为京原铁路的早日通车努力奋斗!记得由铁道兵8718部队赠送每人一本红皮的笔记本,第一页就印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八个大字。

那个时候,除了紧张的劳动,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开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政治性大小会。如“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忆苦思甜、思权大会”“山西铁建一师二团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43周年大会”“纪念朝鲜人民反对美帝侵略和声讨美帝霸占我国领土台湾20周年大会”等。当然也参加一些娱乐性的晚会,如观看人民解放军8718部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赴京归来向首长和同志们汇报演出,观看太原市革命委员会、太原警备区慰问团为8718部队和砂河贫下中农的慰问演出,观看铁建二师忻县民兵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原平剧团的文艺演出,观看铁建一师一团、三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文艺演出,观看兄弟连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文艺演出,参加五连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与沙河镇驻地单位的联欢活动等。因此歌声也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晚上还会组织看电影。当时也不知哪来的那股劲,劳累一天,看电影的兴趣依然不减。记得看过的电影有故事片《英雄儿女》《铁道卫士》《南征北战》《奇袭》《战友》《打击侵略者》《广阔的地平线》《地下游击队》《宁死不屈》和样板戏,还有纪录片《团结战斗庆五一》《南京长江大桥》等。特别是看了纪录片《铁道兵战斗在成昆铁路》,讲成昆铁路从四川成都到云南昆明,全长1000多公里,所经之地三分之二崇山峻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势陡峭,号称世界地质博物馆,英雄的铁道兵胸有朝阳,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使第一列满载建设物资的列车开到了攀枝花。成昆铁路与美国的阿波罗探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来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影片中的插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更以其豪迈优美的旋律征服了铁建战士,使之不胫而走,广为传唱。

812日,五连放下手头的土方任务改为协助铁道兵修建铁路桥。这座桥梁的建设任务很紧,要求在八月底完工。我们开始两班倒,一、二、三、七、八、十、十三班为头班。开始那天天公不作美,雨下个不停,七班、八班的任务是先在公路上横挖一条好几米宽的沟,还要打水洞。大家都努力劳动着,身上热辣辣的,铲土的铲的飞快,拉车的拉着奔跑。不知不觉交接班的时间到了。

过了没几天,为了赶进度实行三班倒,我们三排被安排上了三班,任务是为桥墩挖基坑。工地施工点装着大功率的灯泡,基坑边立着一根长杆,利用杠杆原理做成一个简易“起重机”,一筐筐将坑里的土取出来。午夜时分,炊事班给我们送来了夜餐:玉米面窝头和菜,大家用餐后继续劳动。繁峙这地方,还不到九月份,夜里穿着棉衣还感到阵阵寒意。天亮了,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向镇子里走去。白天睡了整整一天,晚上继续上三班。只见施工点竖起来一个大的三脚架,上面安装了两副滑轮,这样施工进度就会大大加快了。深夜,刮起了西北风,天气比昨天还冷。凌晨还下起了雨,且越来越大。我们只能冒雨返回砂河了。回到住处,也不管满身的泥水,倒头便进入了梦乡。



817日,我们上早班,开始给水泥桥桩灌浆。搅拌机已推到工作面,在通往桥桩的架子上铺了木板、铁板,水泥、沙子、石子、水源也全部就绪。随着搅拌机发出的轰鸣声,混合泥浆流了出来,再由小推车装满推到浇灌点倾倒下去。工作很紧张,搅拌机一刻也不能停,小推车也一直不停。这种铁道兵的小推车设计很巧妙,但我第一次推它还有些不适应,使泥浆洒了出来。此后的日子,我推过沙子、石子,也给搅拌机倾倒过水泥,这活计又脏又累,全身落满水泥灰尘,搅拌机的泥点会溅你一身一脸。你还要检点,三车石子,两车沙子,加一袋50公斤的水泥,配比不能出差错。有一次下着大雨,但浇筑不能停。我裹着塑料雨衣,继续负责倾倒水泥的工作,不小心把雨衣也撕破了,雨水灌到了衣服里,很快感到里面湿漉漉的。不过,我们配合铁道兵干活还是很愉快的,说实在的,劳动强度比之前的工作还是要小的。另外还可以集合去洗澡,部队在砂河修的澡堂还蛮不错呢。

记得是个星期天,我与援朝、广源、新文、瑞祥、李进、和平相约步出砂河,想在这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拍几张照片留念。在十字路口搭了一辆顺路的军车来到工地,在路基旁、搅拌机旁拍了一些照片。这时一位正在执勤的铁道兵战士走过来,希望也给他拍一张照片。援朝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端着相机准备拍照。只见这位已摆好姿势的战士忽然提出要换个方向,原来这位战士的一侧脸部受过伤,他不愿拍到受伤的一面……



后来我才了解到,修建京原铁路最艰巨、最危险的工作是打山洞。从北京八角村到山西灵丘境内226公里处共有山洞116个,山洞总长75.48公里,最长的驿马岭隧道长达7032米,为70年代全国最长隧道。我国所有的铁路线在遇到山脉时都是选最短的距离横穿过去,唯有京原线是纵向穿进一条山脉的铁路。因为它是一条准备打仗的战备铁路。为了尽快打通这一百多个山洞,同时展开了五六万人的部队和民工。塌方、落石、爆炸每天都让这支队伍减员。有一估算,山洞每掘进100米就牺牲一名铁道兵。如果加上牺牲的民工,死亡人数在千人以上。

随着80年代百万大裁军,铁道兵从解放军序列转入了地方,但他建立的功勋将永载史册。那首《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也会继续传唱下去。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铁建故事 | 邢保荣:想起那身绿棉衣

铁建故事 | 高升山沟与UFO

铁建故事 | 赵玉芬:拔火罐

铁建故事 | 广袤:青春的岁月

铁建故事 | 张素玲:难忘的病号饭

铁建故事 | 悠悠火炕情

铁建故事 | 为连里买土豆

铁建故事 | 战友情深

铁建故事 | 迟来的谢谢

铁建故事 | 1971年春节的那瓶带鱼

铁建故事 | 一瓶荸荠罐头

铁建故事 | 重返“京原线”的一点感受

铁建故事 | 一次难忘的古交行

铁建故事 | 难忘的1970年之夏······

铁建故事 | 铁建新鲜事,走路打瞌睡

铁建故事 | 想起那年那月……

铁建故事 | 悠悠小树林,为爱说道歉

铁建故事 | 珍藏在记忆里的泪

铁建故事 | 故地重游——古交行

铁建故事 | 报名遭遇顶替风波

铁建故事 | 天鹅湖畔遐思铁建岁月

铁建故事 | 岁月深处的山西铁建兵团

铁建故事 | 夜走大营镇

铁建故事 | 难忘的那年中秋节

铁建故事 | 六连的“秘密武器”

铁建故事 | 有这么一个地方

铁建故事 | 打针奇事

铁建故事 | 脸盆囧事

铁建故事 | 我当“伙头军”的日子

铁建故事 | 写给天堂战友的一封信

铁建故事 | 冬天来了

铁建故事 | 难忘的岁月

铁建故事 | 杀猪趣闻

铁建故事 | 炊食班的故事·火头军

铁建故事 | 在鹰厦铁路回望铁建岁月

铁建故事 | 隐忍与坚强,始于帐篷

铁建故事 | 京原线上的随想

铁建故事 | 古交铁建故事片段

铁建故事 | 给爱一颗感恩的心

铁建故事 | 古交山的春天

铁建故事 | 拆碑造夯记

铁建故事 | 那年,我差点见阎王

铁建故事 | 1972年古交春节纪实

铁建故事 | 大家喊我“二百二”

铁建故事 | 忆苦思甜会

铁建故事 | 那双白塑料底一带布鞋

铁建故事 | 笔记本的故事

铁建故事 | 我身边的铁建人

铁建故事 | 那些记忆的碎片

铁建故事 | 铁建生活二三事

铁建故事 | 铁建第一课

铁建故事 | 那年,我十八岁

铁建故事 | 我去铁建第一天

铁建故事 | 去铁建兵团的“上山下乡”背景

铁建故事 | 山西为何成立铁建兵团?

蒋言礼:恰同学少年,去当铁建兵

代号3201:铁建人重返京原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