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探讨
点击上方“规划师杂志”可订阅哦!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重视。作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秦新光,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义士,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杜莉莉,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才锐,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凌在《规划师》2016年第10期撰文,文章以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为例,根据其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工程地质条件,以补充城市土地资源、节约城市能源和优化城市环境为指导思想,从满足城市地下停车和行人过街需求、引导市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优化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保证各片区市民安全公正4个方面,进行地下交通系统规划、地下公共设施规划、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和地下人防设施规划,以期构建安全便利、功能复合、环境舒适的综合型地下空间系统。
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条件分析
地下空间开发现状
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东至城关区与达孜县边界,西至羊达乡,南至堆龙德庆县与曲水县边界,北至娘热沟和夺底沟,总面积约为 303km²。2000年以前,拉萨市的地下空间开发以人防工事为主;2000~2011年,开始有了公共建筑、住宅建筑配建的地下停车设施,但没有独立的地下空间;2011年以后,涌现了以神力时代广场为代表的多功能的地下开发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在逐步扩大。截至2013年底,拉萨市中心城区的地下空间共有8783处,建筑面积约为7270 万平方米。其中,已建城市地下空间有7672处,总建筑面积约为5351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和柳梧新区;在建待建城市地下空间11处,总建筑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柳梧新区。早期开发的地下空间规模普遍较小,呈分散的点状布局,近几年开发的单个项目规模逐渐增大。此外,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存在4个方面问题:①地下人防设施薄弱;②功能单一,独立配建,综合效益不高;③零星开发,联通意识不强;④多部门分头管理,缺乏详细规划引导 ( 图 1,图 2)。
地下空间工程条件分析
本文从地下空间开发的工程难易程度出发对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分析和归纳。而工程难易程度由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场地稳定性等条件来决定。
(1)工程地质较好,地下浅层开发条件较好。拉萨市中心城区位于拉萨河河谷冲积平原上,拉萨河谷内沉积了大厚度的第四系冲洪积物,地表为粉土,其下为卵砾石及砂类土。结合《拉萨市纳金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诺吉花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工程勘察报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拉萨市中心城区地层多以细砂、卵石和圆砾组成,属于典型的冲洪积地形地貌,地下钻孔30m以上均没有基岩出现,基本不影响地下空间浅层、次浅层的开发利用。
(2)水文地质较差,但其影响可不考虑。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卵砾石土,厚度大于80m,地下水位埋深为1~5m,含水层渗透性强。但随着建筑工程的结构构件刚性自防水等工程技术的运用,地下水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越来越小,可以说,只要工程技术采取得当,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因素对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本次规划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因子可以不予考虑。
(3)场地稳定。根据《西藏拉萨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9—2020 年 )》,影响拉萨市中心城区场地稳定性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根据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将拉萨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 ( 图 3)。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应设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禁止建设区,对于已建建筑的地下空间利用应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禁止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工程建设。地质灾害中易发区设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限制建设区,在限制建设区内的建设工程,应先进行场地勘察,并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地质灾害低易发区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建设区,适宜进行地下开发利用 ( 图 4)。
指导思想与规划策略
指导思想
根据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工程条件,结合拉萨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性质,以及由于地形条件导致的土地资源紧张及气候寒冷需节约城市能源的需求,规划从整体层面提出了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补充土地资源、节约城市能源、优化城市环境。
(1)补充土地资源,扩展城市空间。拉萨市中心城区位于拉萨河河谷冲积平原上,土地资源非常有限。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需求与土地资源供给之间产生巨大矛盾,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则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缺这一难题。
(2)节约城市能源,增加冬季活力。拉萨市位于高寒地区,温度、含氧量随季节、昼夜的变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地下空间恰好具有热稳定性和封闭性的优点,故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节约城市能源,增加城市冬季活力。
(3)保护城区风貌,优化城市环境。拉萨市中心城区作为历史文化的主要展示区,也是城市土地价值最高的地区,其保护与开发一直在博弈:既要改善旧城区的生活环境,又要面对开发成本高、情况复杂的局面。而公共空间的立体开发将大大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缓解地面开发强度,增加生态用地面积,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指导思想,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以完善地面功能、优化地面环境为出发点,提出了构建安全便利、功能复合、环境舒适的综合型地下空间系统,进而更高效、有机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目标。规划根据掌握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情况和发展条件,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开发性和适建性评价,对地下空间的功能与规模进行引导,确定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形态,并系统整合地下交通设施、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和人防工程等专项规划,明确地下空间的建设重点,分区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控制指引( 图 5)。
规划策略
结合“补充土地资源、节约城市能源、优化城市环境”的指导思想,规划主要对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进行交通系统、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和人防设施的建设。地下交通系统规划、地下公共设施规划、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和地下人防设施规划都可为城市补充土地资源,同时可以减少对地面空间的割裂,优化城市环境;拉萨市位于高寒地区,地下交通规划和地下公共设施规划建成后的公共空间具有较强的恒温性,能在冬季为人们提供活动的场所。
(1)有针对性地构建两大交通子系统,缓解道路用地紧张。
鉴于拉萨市中心城区的地下交通需求主要为地下停车和步行,故针对这两个交通子系统提出规划策略,以缓解道路用地紧张的矛盾及减少对城市建设的割裂。①地下停车设施规划策略。考虑到城市不同区域现状停车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停车设施布局采用刚性布局和区域弹性布局两种方法,以使规划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对已建成地区采用刚性布局、定点控制的方法,以挖掘潜力为主,结合旧城区改造,通过置换土地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同时可以结合广场绿地等用地建设地下停车设施及设置立体停车设施,节约用地;对于规划新建地区,需结合具体地块开发进行落实,因此主要采用区域弹性布局的方法。②地下步行系统规划策略。地下过街通道主要布置在地上交通量大、地面景观要求高及有其他地下空间可结合的地区,以避免地面过街设施的不安全性及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2)配置地下公共设施,激发地下空间活力。
由于地域文化和民族习惯的差异,拉萨市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较难为民众接受。但为激发地下空间活力,为使用地下空间的市民提供安全感,规划结合地下停车设施及步行设施,适当配置地下公共设施。地下公共空间综合开发应与地面建筑、交通统筹考虑,相邻地块之间预留联系通道。同时,为地下空间的出入口、空间节点及环境设计等注入藏族文化元素,并控制空间尺度,以缓解人们进入地下空间时产生的不良心理。考虑到商业对客流的吸引,同时为避免增加不必要的交通量,给解决原本的交通问题提高难度,适当控制地下公共空间中的商业规模。
(3)构建完备的地下市政服务设施体系,满足城市基础建设需求。
地上市政服务设施转向地下敷设,可有效节约城市地面空间,保证设施的安全,同时可大大减少其对城市风貌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可构建由变电站、换热站、地下再生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回收设施等组成的完备的地下服务设施体系;另一方面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线廊道,使地下市政设施的建设与地面城市的发展相互结合,其中现状建成区可结合道路改造建设市政综合管廊,新开发地区新建道路宜建设市政综合管廊。
(4)结合城市功能区划,有针对性地布置地下人防空间。
本次规划中,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防空防灾系统应与城市结构和形态的总体布局相协调、与城市功能片区相适应的规划原则,因此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有针对性地布置地下人防空间,如在居住用地上以安排人员掩蔽工程为主,在工业用地内以布置防空专业队工程为主;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相应增加工程的数量,以利于就近隐蔽。
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实践
在进行具体的地下空间规划实践之前,需要对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作总体部署,划分出功能明确、针对性强的建设区域。
根据拉萨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形态,以有轨电车线路为骨架、以大型地下空间为节点,确定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的开发结构为“三轴、三区、多节点”:“三轴”,指结合有轨电车公交廊道形成的地下空间开发轴线,串连城市中心及各片区重要节点,与城市地面发展框架相一致;“三区”,指与地面空间开发相对应,在东嘎新区、柳梧新区和东城新区3个新区的核心商业区重点进行复合化的地下空间开发;“多节点”,包括各片区中心、有轨电车枢纽站及重要的大型公共设施等,结合地面用地功能需求进行地下空间综合开发 ( 图 6)。
规划足够的地下停车和过街设施,
满足地下停车及行人的过街需求
根据拉萨市中心城区对地下交通的需求主要为停车和步行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地下停车设施规划和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1)地下停车设施规划,主要包括地下停车场规划和地下配建停车设施规划:①地下停车场规划布局。旧城区结合用地改造、新建地区结合用地开发建设布局刚性地下公共停车泊位共47处,提供泊位约6472个。考虑到拉萨市中心城区土地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规划期内建设地下公共停车场26个,共有泊位约3737个。②根据需求预测确定新建建筑地下配建停车比例,由于旧城区停车难问题更为尖锐,地面土地资源更为稀缺,因此规划适当提高旧城区各类建筑地下配建停车比例 ( 图 7,表 1)。
(2)地下步行系统规划。为保护拉萨市历史城区的整体景观风貌,至2020年,在拉萨市中心城区人流量大的区域规划设置4处刚性地下过街通道:①布达拉宫广场地下过街通道,疏解至布达拉宫休闲旅游的人流,减少人车冲突,同时降低北京中路上的交通延误和交通压力(图8);②娘热南路与林廓北路交叉口南地下过街通道,拆除现有阻挡城市居民观赏布达拉宫视线的人行天桥,建设地下通道以疏解龙王潭至阜康医院的过街人流(图9);③北京东路神力广场地下过街通道,与神力广场拆迁工程相结合,设置地下通道连接现状神力广场地下商业空间与北京东路南侧地块,兼具商业功能,疏解大昭寺和小昭寺片区的旅游人流,保护布达拉宫视廊(图10);④北京东路与林廓东路中段交叉口西过街通道,拆除现有人行天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以地下过街通道疏解过街人流 ( 图 11)。
二
配置环境适宜的地下公共设施,
引导市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考虑地域文化和民族习惯的差异,在设计时,需要充分引导,减少地下空间的各种弊端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舒适的环境体验,创造人性化的地下空间环境,吸引并鼓励更多的人使用。例如,为了尽量缓解人们进入地下空间时产生的不良心理,宜将出入口设计成与地面环境相似的开敞空间,或者使用玻璃等透光材料,给人以通透、明亮的心理感受,形成地上与地下、室内与室外的自然过渡;充分考虑到藏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体现西藏的特色和风格 ( 图 12,图 13)。
规划根据地下公共设施结合地下交通配置,为地下空间增加活力的需求,将地下综合公共空间建设在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较为集中的城市中心区域。结合地面市(区)级中心、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中的城市综合体布点、交通枢纽等规划,规划控制引导12处地下综合公共空间,地下空间开发总量约为138.6万平方米 ( 图 14,表 2)。
三
打造完备的地下市政设施体系,
优化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拉萨市中心城区现状管网建设较为完善,不宜大开大挖,局部可结合道路改造同步进行管网综合建设优化,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建设主要集中在新建城区,重点范围为东城新区、柳梧新区和东嘎新区 ( 图 15,图 16)。
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内维持现状管道以直埋为主的敷设方式,新建及改造道路主要采用支线型综合管廊、缆线型综合管廊的敷设方式;东城新区、柳梧新区和东嘎新区采用干线型、支线型、缆线型综合管廊相结合的方式。
(1)主城区,包括中心片区和城西片区,主要沿金珠西路、博达路和滨河路修建干线型综合管廊,作为电力、给水、通信、燃气主干线的走廊;沿鲁定南路修建支线型综合管廊,作为电力主干线的通道。
(2)东城新区。①沿纳金路修建干线型综合管廊,作为电力、给水和通信主干线的走廊。②沿藏热路修建干线型和支线型综合管廊,为给水主干管预留通道。③沿着滨河路修建干线型综合管廊,作为电力、给水、通信和燃气主干线的走廊。④沿着百淀大道修建支线型综合管廊,作为给水、通信和燃气主干线的走廊。
(3)东嘎新区。沿博达路和沿河北路修建支线型综合管廊,作为给水、电力、通信主管线的走廊;沿柳东快速路和沿河南路修建支线型综合管廊,作为给水、通信和燃气主干线的走廊。
(4)柳梧新区。沿着世纪大道和柳梧大道修建支线型综合管廊,作为给水、通信、燃气主干线的通道。
四
分片区配置地下人防设施,
保证各片区安全公正
规划形成四片区分散组团式城市总体防护格局,包括主城区、东嘎新区、东城新区和柳梧新区。
拉萨市为一类设防城市,结合拉萨市人防工程实际情况,并参照其他城市人口疏散比例,经过综合考虑,拉萨市2020年战时疏散人口比例取总人口的30%,则中心城区战时留城人口约为34万。2020年需要的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规划期末人均人防设施建筑面积为 1.1m²( 图 17,表 3)。
(1)人防指挥工程。拉萨市属于一类人民防空重点城市,按市、区两级人防指挥网络要求,建设市基本指挥所和预备指挥所。在行政服务中心附近规划新建市级基本指挥所,面积为5000m²;在药王山附近保留预备指挥所,面积为6000m²。
(2)医疗救护工程。拉萨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1所中心医院,结合北城片区内的军区总医院设置。按城市防护片区结构规划建设6所急救医院,即分别在东城新区、柳梧新区、东嘎新区、西城片区、主城区及百淀片区各设置1所。救护站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适的专业医院、大型居住小区和工业园区均匀修建,共设置 12 座。中心医院的有效面积取3500m²,急救医院的有效面积取2500m²,救护站的有效面积取1250m²,则医疗救护工程的总有效面积为 33500m²。
(3)防空专业队工程。根据拉萨市的实际情况,防空专业队的编制平时按城市规划人口的1.5‰组建,考虑其城市规模特点,战时专业队按10倍扩编,即按城市规划人口的1.5%进行扩编。因此,拉萨市远期规划防空专业队平时编制 720 人,战时扩编至 7200 人。
(4)人员掩蔽工程。按战时疏散人口的30%考虑,则留城人口占总人口的70%。需使用人员掩蔽工程的人口为33.6万,其中1.7万人使用一等人员掩蔽工程,31.9万人使用二等人员掩蔽工程。人员掩蔽工程总掩蔽面积为34.1万平方米。
人员掩蔽工程以就地分散掩蔽为原则,避开重要目标,布局适当均匀,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避免过分集中;应与地面建筑相协调,出入口设置应按所掩蔽人员听到警报后10分钟内步行进入工程为标准。结合住宅、商业、行政办公及大型公共设施建筑等,修建人员掩蔽设施,作为人员掩蔽工程的主体;此外,地铁车站、区间段、地下商业街和市政管廊等市政工程作适当转化处理后,皆可作为人员掩蔽工程,并通过地下通道加强各掩体之间的联系。
分区控制引导
为便于控制管理,规划按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已划分的编制单元,将规划范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和一般开发区,以明确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求。现主要对重点开发区进行控制引导。
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主城区的西城片区西部、北城片区核心区,中国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北部,东城新区拉萨教育城的核心商业区,柳梧新区的核心商业区,东嘎新区的远期核心商业区等。其作为地下空间主要管理单元,是拉萨市中心城区各片区的公共服务中心,也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片区,除了满足一般管理单元的控制通则,规划对此类地区的公共地下空间提出更为细致的开发控制引导要求( 表 4,图 18,图 19)。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6年10期
《拉萨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探讨》
《规划师》2016年10期文章推荐
【PA】轨道站点周边地段“站城联动”规划策略探索 —以鄞州新城区轨道站点周边地段为例
【PR】特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与优化策略 —以天津市为例
【PR】韧性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以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佛山祖庙东华里历史街区为例
【PR】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中自然村界定研究 —基于乡村发展溯源及江苏自然村特征分析的启示
【系列专版3】“绿色账号”理念下城市绿地系统的动态平衡思路与应用 —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14、16 开发单元为例
【系列专版2】存量产业空间更新的总体规划策略及实践—以《宝安科技创新产业城总体规划研究》为例
【PD】港城融合理念下的港口区再生策略 —以青岛港老港区为例
【PD】从模式化到定制化的街道语言设计 —以佛山南海西部片区街道家具专项规划为例
【PD】基于区域分析方法的淄博高铁站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探索(11期)
【专题研究2】大城市开发边界的整合与优化策略 —以武汉市为例
【专题研究4】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与具体问题解析 ——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
【PM】乡村规划协同下的传统村落社会治理体系重构 —以广东省碧江村为例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购买《规划师》或图书
请拨打电话:0771-2438012
转载须知
由规划师杂志原创文章请遵循以下转载要求:
微信公众号请于文章发布两天后转载,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