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士道》47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六根本烦恼-下)

上师的召唤 行愿人间 2023-05-16

 

第三部分 三士道


第二章 中士道



第二节  集谛

 

一、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


1. 六根本烦恼


    (6)非正见

    非正见又叫恶见,指违背佛教教理的见解,分为五种。

    

    1)坏聚见

    坏聚见,坏是指无常的五蕴;集是五蕴集中的意思;见是认为五蕴是“我”的一种见解,这种见不是正见,这种非正见就叫坏聚见。

    就是说,执着于自己的身体就是“我”,执着于假相的“我”是真我。其实是堕入了常见、常边,也称为有见。

    没有证悟空性之前,大部分人都持有见或堕入常见,堕入顽空的人比较少。直到理解了空性,就不再会堕入断常两边,认识到最正确的就是中观见。


    2)边执见

    边是指常边或断边,执是指对万物有常(永恒)或者是断(不存在)的执着。

    寻找空性的过程中,会产生出两种非正见,一种认为:如果万物是存在的,那么万物一定是永恒的。这种见解堕入了常边,就叫常见。

    另一种非正见是:如果万物是无常的,那么万物就一定是不存在的,这种见解就堕入了断边,就叫断见。持断见的人容易堕入顽空,严重一些的会发展到不承认前世后世,不承认轮回、因果,认为既然万物万法全部都是空,那就什么都没有。所以非正见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断见。

    边执见是一种非正见。我们的正见是中观正见,走中间道,简单点说就是:宇宙万物补特伽罗既不是有常的,也不是没有;万物是无常的,但是是存在的。

    

    3)取见

    取见作为一种非正见,是外道才有的。有两种:戒禁取见、行禁取见。


    【戒禁取见】

    有些外道认为,主宰世界的主是大自在天王或大梵天王,为了得到解脱,就要给主献忠心。献忠心的方式就是自杀,或是杀掉自己的儿女、爱人,甚至是自己的恩人。这种就叫戒禁取见,根据错误的妄见形成戒律,这样的戒,自然也是邪戒。

    以前,印度有很多这种外道,用一把三叉剑,剑尖向上直立,向剑上跳,让中间的剑从屁股通到头顶,两边的通到肩膀,认为这样就把忠心献给主了,然后就解脱了。这些是邪见,是一种非正见。

    释迦牟尼佛没出世之前,印度的外道经常是一波一波的,蜂拥而至,在大自在天王的节日那天,往剑上跳。谁跳得准,大家就会拜他,认为他解脱了。跳得不准的,跳上了也没用。

    虽然很多外道都有善行,也做善事,比如会布施,会救人,不说妄语,有的还不杀生、不吃肉,但是每一种外道都有非正见。

    大多数外道认为,万物是由某个创造者创造的,不是因果关系形成的。印度的很多外道认为,世界的创造者就是大自在天王,有些人认为是大梵天王。他们认为,印度人的四个种族,是从大梵天王的四张脸里出生的。也有些外道认为,是从大梵天王身体的四个部位出生的:婆罗门种姓是从大梵天王的额头出生的;刹帝利是从大梵天王的心口出生的;平民吠舍是从大梵天王的肚脐出生的;最下等人首陀罗是从大梵天王的肛门里出生的。都是大梵天王造的,这就是非正见。婆罗门教认为,万物全部都是大梵天王造出来的,地球也是大梵天王造出来的;天主教认为,地球、万物都是上帝造的。总之,外道都认为万物是由一个主宰创造的,不承认因果。

    因果明明就存在,种瓜就会得瓜,种豆就会得豆,种了就会长出来,不用大梵天王来种。要生一个人,只要两人结了婚就能生一个小孩子,也不由大梵天王来造,这很容易理解。但是,人邪见深重时没办法理解,这些都是非正见,都是烦恼。

    另外,对于外道这种持非正见后,随意伤害身体的行为,从密宗的角度来讲,是不允许的。因为修气脉明点时,身体受伤的部位会有障碍,所以要保护、保养好身体。

    如果不修密宗,只修显宗的话,显宗的法门里,可能有布施身体等等的说法。有些弟子为了表达对佛菩萨的信心,用手指燃灯供佛,密宗是不允许这样做的。密宗里也有布施身体的修法,但是要修到一定的层次,登地菩萨以上才可以,没到这个层次时对自己身体不能随意伤害。


    【行禁取见】

    行禁取见是指外道在行为上的一些错误认识和举止。

    比如,有些外道认为裸体才能解脱,就整天裸体;还有些外道一条腿站立一整天,从日出到日落,一直看着太阳,认为这样才会解脱。

    还有些外道持牛戒、狗戒、鸡戒等等,因为他们有些神通,看到有些鸡、狗死后升天了,以为解脱了,就很羡慕。但他们不明白,这些动物升天是因为自己的因缘果报。以为是因为它们的某些不同于人的动作习性,于是就按这些动物的生活特性要求自己,比如持鸡戒的,就天天像鸡一样,一条腿站立;持牛戒的,就模仿牛低头吃草等等。这些都是行禁取见。


    4)邪见

    就是不正确的知见。比如,不相信正法和因果,善恶颠倒,都是邪见。


    5)见取见

    第一个见是指前面说的“坏聚见、边执见、邪见”。取是执着不放,就是对前面说的三种非正见执着为真实的一种邪见。

    此见又叫“非果计果”,就是自身还没证得圣果,却妄执已得到圣果的错觉。

              


往期连载:

《三士道》1 - 道次第的传承

《三士道》2 - 宗喀巴大师

《三士道》3 -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三士道》4 - 道次第的其他著述

《三士道》5 - 上师及传戒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6 - 大乘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7 - 密乘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8 - 亲近上师(如何亲近/供养侍奉功德-上)

《三士道》9 - 亲近上师(供养侍奉功德-下/虔诚信敬功德-上)

《三士道》10 - 亲近上师(虔诚信敬功德-下/塑造上师像功德/思念祈请功德)

《三士道》11 - 亲近上师(当佛礼敬功德)/不敬上师的罪业(身罪业/语罪业-上)

《三士道》12 - 不敬上师的罪业(语罪业-下/意罪业-上)

《三士道》13 - 不敬上师的罪业(意罪业-下)

《三士道》14 - 亲近上师的心态(念师功德 树立信心)

《三士道》15 - 亲近上师的心态(念师恩德 激发敬心)

《三士道》16 - 如何学修亲近上师(正修时如何修持-上)

《三士道》17 - 如何学修亲近上师(正修时如何修持-中)

《三士道》18 - 如何学修亲近上师(正修时如何修持-下)

《三士道》19 - 弟子的德相和要求

《三士道》20 - 暇满人身(什么是暇满人身)

《三士道》21 - 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可贵性/得到暇满人身的条件)

《三士道》22 - 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难得性/珍惜暇满人身)

《三士道》23 - 正确认识佛法心要

《三士道》24 - 人生无常(如何思维人生无常 - (一)人必定会死)

《三士道》25 - 人生无常(如何思维人生无常 - (二)死无定期/(三)死时除佛法都帮不上)

《三士道》26 - 人生无常(临终之相的差别/如何成就人生无常观)

《三士道》27 - 三恶道苦(堕三恶道的理由/三恶道苦 - (一)地狱道的苦-上)

《三士道》28 - 三恶道苦(三恶道苦 - (一)地狱道的苦-下)

《三士道》29 - 三恶道苦(三恶道苦 - (二)饿鬼道的苦(三)畜生道的苦)

《三士道》30 - 皈依(皈依三宝的因/皈依的皈依量-上)

《三士道》31 - 皈依(皈依的皈依量-下)

《三士道》32 - 皈依(皈依后应如何学修和行持-上)

《三士道》33 - 皈依(皈依后应如何学修和行持-中)

《三士道》34 - 皈依(皈依后应如何学修和行持-下)

《三士道》35 - 因果(认识因果-上)

《三士道》36 - 因果(认识因果-下)

《三士道》37 - 因果(十业道-十恶业的果报)

《三士道》38 - 因果(十业道-如何消除业障;八福德人生;下士道总结)

《三士道》39 - 中士道

《三士道》40 - 苦谛(认识苦 - (一)五苦-上)

《三士道》41 - 苦谛(认识苦 - (一)五苦-下/(二)八苦-上)

《三士道》42 - 苦谛(认识苦 -(二)八苦-下)

《三士道》43 - 苦谛(认识苦 -(三)三苦/(四)阿修罗道的苦)

《三士道》44 - 苦谛(认识苦 -(五)天道的苦)

《三士道》45 - 集谛(烦恼 -性质/危害/(三)烦恼的种类-六根本烦恼-上)

《三士道》46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六根本烦恼-中)



三士道(下) 目录: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三士道是终生的修行,事部班之前最起码要看三遍,读三遍,对菩提道次第有一个印象,以后慢慢读得越多越会深入。三士道不仅仅是加行班,事部班时还是要读,到了般若班还是要读,到了密宗道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时还是要读,是终生的修行。

以上摘自阿旺嘉措金刚上师《法海宝藏(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