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圆顿根性的人多,可是我们的根性被利欲蒙蔽了不能现前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空法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之六 显见不杂

三十二页第七行:【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这一段是说明物象与见性,界线是清清楚楚,并不混杂。首先辨明一切物象不是见性。佛告诉阿难,叫着阿难跟他说,【极汝见源】,「极」是穷尽之义。「见源」就是能见的见性,尽你能见的这个能力。【从日月宫】,这是举上面例子来说。往上头看,日月宫在我们头顶上,从上看到下,日月宫是物,是物象,不是见性。【至七金山】,这是从远看到近。七金山是须弥山外,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山称之为金山,我们不要误会,这个山完全是金是银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这个山里面蕴藏着金银很丰富,拿现在我们讲的就是矿山,有大量的这些稀有珍贵的金属,藏在这个山下。这个金属体相是光明的,所以这里说,【虽种种光】,虽然这些七宝有种种光明,它还是物象,也不是自己。【渐渐更观,云腾鸟飞】,这一段,这是指近的。看到近处森罗万象,我们一一详细去观察,也是物象,也不是自己。这一段就是叫阿难自己实际上去观察,无论从高处,从远处,从近处,你仔细去看一切森罗万象,皆是物象,不是见性啊。

问的意思,是启发阿难的悟门,换句话说,诱导阿难开悟。在一切物象里面,如果豁然悟得自己见性,这就成功了。经上常讲,「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处处都是给阿难做增上缘。那么阿难示现的是头头错过,这是大慈大悲呀。如果佛这样一说,阿难就开悟了,后头就没有经文了。那么我们如果是利根,在这里也可以像阿难一样的开悟。如果是钝根,他悟不了,悟不了,后头机会没有了。所以阿难故意装作懵懵懂懂,不开悟,让佛再说别的方法,这是大慈大悲,是为我们而装成这个样子。我们大众,这个法子不能开悟,再换一个法子。那个法子不能开悟,再换一个法子。所谓是无量法门呢,哪一个法门都是教我们开悟的门路。再看底下这一段,这是正是说明见性不是物象的: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前面,说一切万物,是物不是见性,这一段就在一切万物当中,显示出见性。见性显然不是物象啊,所以才再开示阿难说,叫着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这个意思是说,你眼根遍观一切所见的物象,或是高处,或是近处,或是远处,「物性」是指万物的体性,各个不相同。物性虽有森罗万象、千差万别,陈列在我们眼前,同是我们自己「见精清净所瞩」。「所瞩」就是所见。「见精」,这是带一分妄的见,我们前面曾经给诸位介绍过,是阿赖耶的见分,带妄之真。前面有比喻,譬如第二月。

这个意思就是说一切物象啊,「同汝」。注意这个「同」字,同是等同,没有分别啊。物象有分别,有不同,有差殊;我们能见的这个见,是等同的,没有差殊的,全是现量境界。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体会的,诸位是果然悟了,悟了,悟了就俗话是讲悟道啊,悟了就见道啊。注意什么呢?注意是见精清净所见,不是眼识所见,不是第六意识所见。

那么我们现在见一切万象啊,不清净。为什么不清净呢?带着有七转识的见分,带着有相应心所的见分,于是乎就不清净了。实在说,诸佛菩萨见一切万物,难道不带七转识吗?!不带众心所吗?!其实啊,诸佛菩萨们的见,跟我们一样,也带七转识,也带诸心所。为什么他叫清净,我们叫不清净呢?人家虽然带,了了分明啊。我们在大经里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啊,我们所带得是一塌糊涂,不知道哪是见精之见?哪是眼识之见?哪是心所之见?不晓得。不知道这就叫迷,清清楚楚就叫作悟。悟就跟佛菩萨没有两样,悟就是佛菩萨,迷了就叫凡夫。悟了的时候,随心应量,不造众业啊;迷了的时候,起心动念,无不是业。业就有业报,无业是解脱,你看看这个差别有多大。下面两句:

【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这是佛教给我们,应当要晓得,物类有差殊,而不是我们见性有差殊。譬如说物象,有方的有圆的,那是相上的差别。我们性,见性呢,同一清净所见,没有差别。过错在哪里呢?我们见到方的,执著是个方的;见到圆的,执著是个圆的。这一执著,一分别,坏就坏在这里。这就叫什么呢?阿难疑惑的地方了,也是我们大家所疑惑的地方,好像物与见呢,混杂纠缠不清了。实在是清清楚楚,性是性,相是相,即圆融又不混杂,这个才是妙啊。

可是这个真相,决不是用一句话能够把它说得清楚的,在楞严经里面,这十大段,这么长的经文,就说一桩事情:性相是圆融的,性相是不二的。但是这个十大段呢,偏重在见性上说。到二十五圆通,才是不二之说。那么在性与相当中,你看看,着重的是在性。从见性而入,这是圆顿法门;从万相上而入,那是渐修法门。那个路子相当的迂回,也非常的遥远。因为你每个法,每一个相,每一个相都要去研究它,这个法相宗,入海算沙啦。那个入海算沙,给诸位说,走的是正路,还有成就。世间的种种学术,给诸位说,也是入海算沙,但是它走的不是正路,所有的知见,是邪知邪见,无量劫也得不到结果。

中国佛法的特色就是从见性入手。无论是宗门教下,可以说,目标相同的,原则没有两样,就是方式不一样而已,这是中国佛法的特色。严格的说,比原来印度的佛法,要高明得太多了。这些理论跟方法是佛说的,但是在印度过去啊,佛虽然这样讲了,好像没有人真正地体会到,也没有几个人真正用这个方法来修学。而现在南传的佛教,几乎对这个理论是一无所知啊。无所知,要知道自己无知,这能生惭愧心还不错。它并不以为它无知,还要诽谤大乘,说大乘非佛说,呵呵,不是佛说的,把大乘法还否定了,贡高我慢。这是今天南传佛教,我们应当要了解呀。

圆顿入手,说实在话,下手容易,成就高,这就是圆顿教的特色。圆顿教必须要圆顿根性的人来学习。那么也许我们自己怀疑呀,我自己是不是圆顿根性呢?一般说起来,中国人圆顿根性的人多,这是不可否认的。虽然具有圆顿根性,可是现在我们的根性被利欲蒙蔽了,不能现前。为什么晓得中国人有圆顿根性呢?诸位要想想,假如你没有圆顿根性,你在这个地方听圆顿大经,你能够坐在这坐一个半钟点不动,这个是办不到的呀。你叫一般人请他来这儿来坐坐看,你看他坐得住坐不住?我有一个同学,昨天晚上在一块吃饭,他告诉我,你要叫他在那里坐二十分钟,他都坐不住,那难过死了。他坐几分钟啊,总要到外头转转,东看看西看看,坐不住啊。这坐在那里听讲圆顿大经,能坐上一个半钟点,不容易呀。这就证明了,我们确实有圆顿根性,听经能坐得住,道理也似乎懂得了。可是怎样呢?不能悟入。这不能悟入的原因,就是我们心性上有一层障碍。障碍要除掉了,圆悟、顿悟啊,不是难事啊。

经中所讲的见精妙明,哪一个没有呢?谁不用呢?二六时中,从来就没有叫它停止个一刹那啊,真正是一天用到晚啊。一天用到晚,自己是不知不觉,不晓得这个是自己本人,不知道这是自己的真性。而把能够思维想象,在一切境界里面生无量烦恼的这个心当作真心,这是我们吃亏上当之处。那么佛在大经大论里面处处给我们指点,叫我们觉悟。这一段经文尤其亲切:

【见性无殊。】那么就是说明,我们能见的见性,不杂物象啊,也正是前面所讲的「妙净明心」。妙净明心实实在在是我们的见性,不是他物啊。怎么晓得是自己的真性呢?因为真性是离一切相,不与一切相相杂的。所以佛在此地说:【此精妙明,诚汝见性。】见性所见,在三量里面是现量境界,不是比量。前五识与第八识都是现量境界。前五识,诸位稍稍读一点唯识都晓得,它的作用是了别,阿赖耶识也是了别。了别唯有现量,比量是推理,不是了别。第六识,第七识才有比量,才有非量。所以真正能够见到诸法实相,见到诸法实相啊,就是禅家所讲的见性,用什么见呢?我们说得再粗一点,咱们现前可以学习的,就是用前五识跟阿赖耶识,这当中避免第六识、第七识,这就行了。那个第六识、第七识一混淆,就乱了,迷惑颠倒啦。见色闻声,如果不许第六识、第七识混淆,那就有真受用,有真正的自在。可见得毛病就是出在第六识跟第七识。

佛法里面讲修行,转识成智,转的是什么识呢?就是转六、七啊。所以六、七是因地转呢,五、八在果地转。六、七转了,五、八要不要转呢?不要转。不转而转,转而不转。因为五、八本来没有毛病啊,没有什么大障碍啊。障碍最大的是六、七呀,六、七有计度分别、随念分别,所以落在比量、非量上;而前五跟第八没有分别,没有妄念,不著相啊。眼识只有见,而不会分别所见的物象。我们见到这个花了,眼识只有见,像那个照相机一样,把所有的景象啊一下摄入,阿赖耶识的见也是这个见。分别这是黄色的,这是红色的,这是绿色的,这是第六意识的见。喜欢这个颜色,不喜欢那个颜色,那是与第六意识相应心所的见。愈来愈妄,愈来愈把真实的失掉了,所以这是迷了真见,堕在妄见之中。

所以佛在此地处处提示我们,要用真见,不要用妄见。你用真见,你的心自然清净,无论在什么境界里,用真见见,就清净。真见里面没有妄见,妄见就是分别执著。一切见里面不起分别,没有执著,那个心怎么不清净呢?!一有分别、执著,哎呀,这个如意,那个不如意,麻烦就来了。麻烦是从哪里来的?自己找来的。外面境界有没有这些麻烦呢?没有这些麻烦。诸位一定要明了这一点。

我们这个修行,所以打闲岔,所以不能成就,就是认为心外有法,“我自己没有麻烦,麻烦都是从外面找的”,这个搞错啦。认为外面有麻烦,自己心里没有麻烦,无量劫的无量劫,你也不会成功。为什么呢?完全搞错了,不晓得麻烦是在自己心里生的。麻烦是从哪里来的?第六意识来的,第七意识来的,与六、七识相应的那些心所来的。你要真正是聪明人、是明白人,把第七识相应的心所,把第六识与它相应的心所,全都不用,你见到的这个世界是清净的世界。你用的是什么呢?就是用的第八识跟前五识,一切明了,如如不动啊。

这个决定不是功夫的到头、到家,这是功夫的起步。圆顿的学人修行就从这儿起,这个才是功夫真正的上了道啊。你的心一定是一天比一天清凉,一天比一天自在,算是你会用功。如果能够精进努力、不懈怠,你这一生当中一定见道,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佛在楞严会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见性周遍法界,真性像明镜一样的常明啊,如虚空一样的不动啊。万象自有生灭,虚空没有生灭啊。万象是假的呀,生灭是假的,不生灭是真的。

我们如果见道了,一切众生六根的根性,都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是看一切众生的性,性是决定平等的。佛的见性周圆,众生的见性也是周圆。佛的见性不生不灭,众生的见性也是不生不灭。没有两样啊,一性无二性啊。所以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没有两样。佛要看众生跟他不一样了,那他是凡夫,他决定不是佛。

今天早晨,有一位蓝居士,你们有很多同学都认识他。蓝居士到我们图书馆来,跟我谈到学院派的教学。学院派是什么?西洋的教学法,跟我们中国教学法不一样。我们中国教学法,给诸位说,跟佛法里面教学法是一样的。学院教学法要注重考据,现在人家外国人一学佛,你讲的《楞严经》,楞严经梵本在哪里?中闻这样翻译,那梵文应该怎么讲法?他要追根究底,所谓什么?叫科学的精神。好不好呢?对初级的有一点好处,对真正入门的人啊,那是障碍。所以我今天跟他谈到,这些科学方法,逻辑、辩证法、因明学,在上层佛法里面完全用不上,他也同意。上层佛法里头,佛无法可说,佛是无说而说,所以诸位听经是无听而听,听而无听。还有什么逻辑?!有什么辩证法?!这样才能够悟入。你要说这一句话合不合逻辑,那一句合不合逻辑,你就把逻辑都给逻死了。

我记得也给诸位说过啊,大专讲座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有意思请方东美先生给我们讲这个因明学,我去找他的时候,他说佛法里头还用得着这个啊?佛法超越了逻辑啊,因明、辩证法用在中下阶段啊,是有限度的啊。就好像小学生用,中学生用,一上大学全都用不上了,那么像这些道理一定要懂得。

你看大乘经论,说来说去,通通是指引我们见性。而方法呢,讲来讲过去呀,都是教我们离一切相,在一切万象里面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观察我们六根根性的作用,无不周圆。你才能真正得到受用。那么哪是自己,哪是万法,岂不是清清楚楚呢?!所以自己,是真的一分;不是自己,是妄的一分。实在讲呢,再深入的观察,那个妄的一分还是自己。真的一分是自己的理体,如如不动之体;妄的那一分是自己的作用。体用还是不二啊,体用还是一呀,这个真是妙不可言啊,这才真正能入不二法门。

我们初步地学,用这个前五识、第八识的见分来见,这个里面还是有能、有所。像此地所讲的,能见的是见性,所见的是物象,还有能、有所,没有入不二法门呢。但是这个方法就很正确。是诱导我们趣入不二法门的正确的方向,最好的方法。不用这个方法,没有法子悟入。(未完)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历史链接集合

悟与不悟在信,凡是不能开悟的,都是有疑不定

初级的佛法在戒定慧三学,高级的佛法在闻思修三慧

财不能积,佛在经上教诫我们,「积财丧道」

心清净,念的这个佛号就管用,心散乱,什么法门都没用处

你当下认取,你就立地成佛,谁也障碍不了你

真正破了无明,晚上走黑路不要用灯

成败关键决定在增上缘,就是古人所讲的师承

有一个窍门:就是训练一个不分别,一部书从头念到尾不起一念,字字分明

真正学佛人一定要在二六时中求心地清净,这个就是修定

自己还没有建立、没有成就、没有基础之前,只跟一个老师学

自己见性了,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众生

整个百法只解释佛的一句话「一切法无我」

学佛可以多读、可以多听、可以多看,决不要研究

凡是随语生解的,都是死在言下

法为见性而说,见了性了,法也不要了

佛法所在之处,是我们大家有福,尤其是讲大经

学佛的人若不修清净心做善事,绝大多数是到那个神道里头去

四大之色跟受想行识一和合变现出身相,这是人生的本源

心动了才有十方三世,心要真正静下来就超越时间空间

是、非都没有了,是、不是两边都离开就对了

受持的妙诀:离言说相持,离文字相持,离心缘相持

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师兄点击进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新关注师兄点击进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80 链接集合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历史链接集合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45目录链接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