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觉经27:永远不能安住一个念头:觉得你很有修行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圆觉经27 慧律法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653w7ptnt&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圆觉经27

慧律法师主讲

佛教的快乐游荡在哪里?游荡在虚空,无影无踪,来无影,去无踪,随时产生智慧,所以,学佛的人,他的心境遨游整个虚空,平等故,平等故。能照所照,同时寂灭,同时寂灭。所以,你听了这个譬喻,要以这只乌龟为前车之鉴,这只乌龟,爱讲话的乌龟!

[地上菩萨,已证平等真如,以即理之智,]就是说道理当下就是智慧。[还照于理,]道理跟智慧,[理智冥符,]合起来,以如如智如如理。[如珠有光,还照于珠。]就是说珠本身有光,[是以历位常觉,不成障碍;以不生住著心故,照而非照,不住照功,]什么叫做照而非照?能照之心也没有真实之体,因为一切空性故。所以,照也没有那个能照之心;也不住所照的能力,因为本性就具足。所以,[理智一如,]智慧当下就有道理:所有的道理都是产生智慧;所有的智慧都是发挥道理,理跟智是一如,[能所契合。故《唯识见道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所以,唯识学在佛门来讲,是列为很重要的一宗,唯识宗是非常重要的一宗!所以,我们这里开唯识学已经开两次了,开两次了,一次开《唯识简介》,现在要开《唯识读本》,再来还要再开,再来还要开《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八识规矩颂》,因为唯识是太重要了,太重要的经典!因为万法回归到最后,都是一心的问题。《唯识见道偈》这样说:若时于所缘,若时就是如果在一切时,针对所缘之境,智都无所得,连能缘的智慧,连能够攀缘外境的那个智慧,都根本不存在,那个时候就真的,安住在唯识的本性了。

离二取,二取就是能取跟所取,叫做二取,离能所对立,那就不存在了。恶,你不要一直说对方是恶;善,你也不要一直说对方是善,善无善性,恶无恶性;大无大性,小无小性;多无多性,一无一性,一多相融。在座诸位!你不相信这个世间没有绝对性吗?你认为多一定比较好吗?不一定比较好。譬如说我们台湾的家庭,就算点亮一屋子的灯,也比不上夜总会里的一盏大灯,夜总会的大灯一开,只要一盏就很亮;当然,有些夜总会会故意把灯光调得很暗。我们全台湾的电灯,全台湾的电灯,包括美国、日本都加起来,千百万个电灯,比不上一颗太阳,比不上一颗太阳。枉费我们开电灯、用发电机发电,发电,结果比不上一颗太阳!所以,一不一定少,无量无边的星球,比一定比一多,一个虚空就包容一切所有的星球,一比较大,不是多比较大,一,那就不得了了!所以,佛教讲的这个一,是很有学问的,当下叫做一;不能形容叫做一;绝对叫做一,拥有一颗清净心就包括一切,一切法门,一切法门。所以,不要以为一很少,也不要认为多就是比较大,一无定性,多也无定性。所以说:一多相逼无碍,这是《华严经》的思想。[智都无所得,则此常觉不住。常觉,即是无分别智;不住,即不取种种戏论相故。]戏论就是凡是于生死无助的,统统名为戏论。所以,在经典里面讲:佛不戏论,佛不戏论。佛不戏论不是说佛不开玩笑,没有,佛也曾经微笑过,佛也曾经微笑过,是不是?佛微笑,开口就说法,佛也是很幽默的一个人,很美好的。所谓不戏论是说没有意义的语言,对生死、对证道、修行了无帮忙的,那个叫做戏论;而不是说开玩笑那个叫做戏论,不是这个意思。[离二取相,]离能取、所取。[即此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寂灭就是涅槃,不生不灭的意思。[智与真如之理,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此则念无住相,觉住相无故。]连这个觉都不执着住于觉性,叫做觉无相,无住相。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就像一个人斩断自己的头。[首已断故,]头斩断了。[无能断者。]你斩断了自己的头,就没有人能再断你的头了。是不是这样?[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则以碍心就是说:还没有完全达到最圆满的境界,尚有微细的法执,都称为碍。则以方便,还未达到究竟圆满之心,用这种心,勇气对立之心,暂时用一下。自灭诸碍,到最后,能观照、所观照都没有,碍已断灭,这个碍若断灭,列灭碍者,碍就是最微细的一切,能所都无,无不碍者,那么就平等,能所都空相,当然就是平等。

这是譬喻,[此以喻显,]所以说,[故曰譬如有人。人,喻能断之智;]能够断烦恼的这种智慧。[首,喻所断之境。]就是我们所攀缘的境界。[今有誓死之人,]就是一定要自杀的人;这是一种譬喻,佛讲经都是一种譬喻。说:一个人很想死,意思是说:譬如一个人很想断掉烦恼的意思。[以刀自断其首,]用刀子斩自己的头。[首未断时,则首为所断,人为能断。]自己斩自己的头。[至首已断,]斩断自己的头。[则所断之首已落,]能所落地。[能断之人亦亡,故无能断者。]就没有要拿刀斩自己头的人。现在不用刀了,现在都是用枪,现在都是用枪。美国,最近报导的,美国人玩一种叫做死亡的游戏,什么叫做死亡的游戏?拿一支转轮枪,三点五口径的枪,一转动下去,松口指向谁,就要自杀,枪口指向谁,就要自杀,自杀!美国禁止这种游戏;可是,很多黑人在玩,那些不良少年聚集在一起,没有什么游戏可以玩,就玩那个死亡游戏,叫做50%死亡,fiftypercent die,50%,你有50%的机率会死,如果剩下两个一转下去,不是你就是我,两个人,一支枪转动转轮,其中一个就要死,这是很可怕的事,很可怕的事!如果是我,绝对不会去玩这种游戏,枪一转动,我就跑……,你打不到我!以前的人都是用刀。

[更以法合:则以碍心,]以这个碍心。[即觉碍之觉。]觉悟这个碍的觉性,就是以碍心,即觉碍之觉,就是觉悟有障碍这个觉性。[自灭诸碍,即所觉之碍。]我们有能观照,观照到最后,障碍都没有了,能观照也灭。所以是所觉之碍,所觉悟的障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既然观察的智慧都无,[即观智俱泯,]能观照的智慧,跟所照的境界都无。[能所双亡也。入地菩萨,以灭碍之心,自灭诸碍。碍未灭时,则碍为所灭,觉为能灭。]觉是能灭。[至碍已断灭,]你就没有障碍,就自在了,[则所灭既空,能灭之觉亦尽。]没有。所以,简单讲一句话就是:不要觉得自己很有修行,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所有的形容,就是永远不能安住一个念头:觉得你很有修行,这句话就是全部包括一切的思想。底下,[故上云: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即斯意耳。]能照跟所照,同时寂灭,一切境界,我们都知道是虚妄的,能观照的这个心,同时放下,所有境界都无。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这是一种譬喻,修多罗就是经典,佛讲的一切经典都叫做修多罗,翻译成中文叫做贯、摄、常、法,能贯通一切、摄受一切法,贯、摄;常是诸佛的永恒的常;法就是一切的经教统统叫做法,准则,贯、摄、常、法,叫做修多罗。简单讲:佛所讲的一切经典这样教导我们,都是要教我们什么呢?说:如标月指,“标”就是指向,一个目的,一个目的。如标月指,标月就是我们的目的,是要叫你看指头所指的月亮,说:月亮在那边,月亮在那边!说:电灯在那边!我是叫你看电灯,看电灯,不是叫你看这个指头。说:月亮,月亮在那边!你却往头上问:哪里?在哪里啊?在哪里?在指头上面一直找;他是叫你看月亮,你不是,你一直看这人指头;在哪里?哪里有月亮呢?意思是说:经典,所有的经典就是要令我们开悟,你不要死执在这个经典的文字相里面。那么,一贯道是死在非经典上面,真经不在文字,一贯道说:真经不在文字,他执着离开文字就有真经之谈,那也是死路一条,顽空!悟道的人,文字不碍真空,真空不碍文字,文字当下就是实相般若,般若怎么会障碍文字?

所以说:修多罗,如标月指,佛所说的一切经典,就像指向月亮为目的的那个手指;若复见月,如果你已经见到了月亮,如果你已经看到月亮在那里;了知所标,了知所标就是指头所指向的那个标,指向叫你看那个方向,定出来的那个方向;毕竟非月,当然那个不是月亮,那是方便。了知所标,所标就是一切的经典,了知一切经典毕竟不是我们的本性,那是暂时让你方便的意思。再跟诸位解释一遍:佛所讲的一切经典的教化,就像指向月亮的指头,你如果看到月亮,我们就知道,指头所指的目标是什么,毕竟那个指头不是月亮。这样知道吗?反过来的意思是说:佛所讲的经典,是教我们明心见性,要令我们明心见性、成佛、成佛道;你如果明心见性,那么,一切文字毕竟不是明心见性的境界,那是文字,不是我们的心境,是方便而已。

 [此显登地菩萨之实证,不住名言。]这是显示初地菩萨的实证,不执着在名相、语言当中。[地前未证实理,]初地菩萨以前,还没有证到如……,实理就是见法身的道理,叫做如实智的理。[难亡言教,]无法忘却文字上的执着,叫做难亡言教,无法忘记文字上的执着,我们凡夫没有办法,没办法离开文字相的执着。文字化作音声,叫做语言,所以,我们经不起别人讲两句话、骂两句、批评两句,我们就气冲冲的!所以,凡夫绝对没有一个人能够离开文字,因为音声就是等于文字,有形的叫做文字,没有形的叫做音声。知道吗?叫做音声。所以,我们人无法离开文字相,人家若骂你:你这只猪公,一天到晚睡觉!你就受不了了,你就受不了了![故佛假种种言教开示,为悟心之方便。修多罗教,通指佛说一切经也,故喻如标月之指。]标月,标示月亮的那个指头。[谓见月须藉指端,]看那个指端指住何处。[悟心须假佛教。]“假”就是藉,藉着佛的教化。如果你想要悟到你的心,就必须借重佛的教化,语言的教化。[因指见月,]因为往指头的方向看过去,就可以看到月亮。[见月亡指。]我们如果见到月亮,那根指头所指的就要放下。[因教诠心,]因为佛的教化最主要是在讲我们这个心;“诠”就是教化,就是解释。[悟心亡教。][你如果悟到我们这个心,就放下文字之教;亡教不是没有教,不是这个意思。[今既了悟自心,]现在既然了悟我们的心,[则一切言说,皆剩法矣。]剩法就是多余的,多余的。[如既见月,了知所标之指,毕竟非月也。

【“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明诸佛,]都是以语言来解释、显示这个道理,[同以言诠显理,开示菩萨,凡有种种言说,皆标月之指。]皆标月之指。[今既证一心,则能所双亡,绝诸对待,唯一寂灭真境矣。二明证相竟。]唯一寂来真实的境界。

 [寅三结成位【“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此结成位。]结成位就是成就了。[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论亦结云:名随顺觉。]后面。[此一科文,]就是说菩萨如果到地上之位,地上之位,初地以上。[谓觉性平等,理本一味,今因众生迷倒,幻化未灭,]对于幻化出来的外在的虚妄的法,未灭就是没有除灭。幻化未灭就是说:众生颠倒,以假为真,对于幻化出来的这个世间的法,还没有除掉,所以,贪生怕死。[妄功用中,便显差别。]虚妄境界里面在用功,就会产生了差别,因为我们没有如实智照如如理。[此显六即差别,]六即就是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后面都会讲到,观行即佛,后面都会一一来讨论,六即佛。六即佛是天台宗在解释佛的差别,大家都是佛,看你是属于哪一种佛。所以,众生来讲就是理即佛,在道理来讲,我们是佛,可惜一点功夫都没有,一点功夫都没有![因迷而有,]因为迷了而有,而有这个境界。[若究竟穷源,]如果究竟去探、追求这个根源。[寂灭无二。]寂灭不二。[若悟明六字,]这个“六”字就是六即佛的第一个字。你如果悟到六即佛这个“六”字,就是六种佛。[不生上慢,]不生上慢就是没有骄傲,以为自己很行,喔!原来佛有六种差别,六种佛。[若悟明即字,]六即的“即”,“即”就是讲当下,当下就是佛,六种,当下就是佛,现当下就是佛;文字当下就是佛;观行当下就是佛;相似当下就是佛;分证当下就是佛;究竟就是佛。

所以,悟明六即的即字,[不生退屈。]就是说:喔!有六种这么多,要修到什么时候?不生退屈。[此天台之圆旨也。上总示圆理,下别示六即,经义相符,故以释之。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就是执着有一个我相。[曾不自知,]“曾”就是从来不,从来不,never,是不是?从来不。曾不自知,从来不曾自己去了解。[念念生灭,]念念生灭,所以,于境界起这个恨跟爱的心,[故起憎爱,耽著五欲,]耽着就是执着五欲六尘。[此理即也;]为什么说是即佛呢?底下就解释了,[以众生全体在迷,]全体就是整个心的体性,统统在迷惑,我们一颗清净心,全部在迷当中。[约佛性在迷,故云理众生即佛,]按照道理来讲,众生是佛;但是,这只是道理来讲,[遂云:理即。]底下就讲到名字即佛,[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起觉悟,[发明起灭,]发明起灭就是觉悟到生灭,叫做发明起灭,发明起灭就是:觉悟了这个生灭的真实性是空性的。[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这一切的生灭,那都是本性多出来的。性自劳虑就是:那是本性里面多出来的自劳自虑,意思是说:本性没有这些东西,都是多余的。[此名字即也:以众生迷已,不知本有佛性,]不知本有佛性。

[若遇善知识开导,了悟自性,生即无生,知本是佛。]生当下就是无生,知道我们本来就是佛。[以知名识字,]了解佛的名、也解这个字,[即知一字,即佛性也,故云:名字即。]喔!原来我也是未来佛,了解这个名字,这样他慢慢就会听经闻法了。名字即佛,再来就是观行即佛,[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心里的压抑、生灭、烦恼,叫做劳虑,用“劳”跟“虑”来包括一切,“劳”大部分都是指身体方面的一种痛苦;“虑”是指心上不安的一种烦恼,劳虑永断就是身心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清净的见解变成一种障碍,喔!我了解了,我了解了,身体有病苦,我要忍耐,认了就是我们的;心的烦恼也不可得、无所住,我已经了解了!结果了解变成一种障碍,也还是一种……还执着“我了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此名凡夫,随顺觉性。[此观行即也。天台]宗[圆教五品观行位人,]五品观行位人。[圆伏五住,]圆伏五住,五住烦恼,过去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三界有五住烦恼,欲爱住地等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惑息妄除,]迷惑停止,虚妄除掉,[故云,劳虑永断。三毒不行,]三毒就是贪、嗔、痴。用慈悲心起贪嗔痴,所有贪嗔痴统统是慈悲心。所以,《维摩诘经》说:贪嗔痴也是梵行,当下就是梵行,后面就会讲到。三毒不行,[故云:得法界净。耽著净境,]执着这个清净的境界。[故云:净解为碍;]净解为碍就是说:发一个清净心去了解,我们本来就是佛,降伏这个烦恼;执着我们有这种功夫,也是一种障碍。

[无明全在,故于圆觉,而不自在。]还是不自在。简单讲:万境、万智统统放下,不要自己觉得:我很有修行!这样就直接入佛的境界,当下能所平等,永远不要起心动念说:我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样你永远都在进步。如果说:我看到佛、听到音声,听到有人在念佛、听到打鼓的声音;或是说:我晚上见到鬼、见到神,我不得了了!醒后之后,就到处向人宣扬,这样境界变成一种障碍,要化作无,无,不管你念佛念到什么程度、作梦梦到什么东西,多么有修行,永远保持一颗无相之心,就是一直念佛,坚持到底,这样就对了!若作圣解,即着群邪,《楞严经》那一句话就讲得非常好!《楞严经》说:若作圣解,即着群邪:如果你当作是圣人的的见解,你就受到魔的干扰。太了不起!魔是最怕《楞严经》,谁是谁非,谁对谁错,《楞严经》一照,清清楚楚!我们人的见解,如果跟别人不同,就说:他违背因果,我所做的没有违背因果!大家都会说: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每个人都说自己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哪一个人要承认他是邪?对不对?《楞严经》一对照,就清清楚楚,自己赞叹自己也没用,赞叹自己也没用!对不对?所以,圆观行位,[天台判圆观行位,]所以说:得到法界清净,他就执着一种净解,但是,这个时候无明还在,还在。所以,天台宗判圆观行位,圆教的观行位,[别信位,]别教的十信位。

[同伏见思,名为外凡,]外凡位就是还没有接近圣人,[故结名凡夫。]外凡;内凡位就是接近圣人了,入道叫做内凡,接近了。外凡:门外的凡夫,门外的凡夫;内凡:门内的凡夫,就是接近境界了。[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一切菩萨,见解为碍,什么叫做见解为碍?以一切菩萨有所觉、有所见、有所了解这个清净心;但是,变成一种障碍。[虽断解碍]虽然断解这个净解之碍,这个解碍就是净解之碍。虽然断了前面所谓的净解这碍,以清净心去了解。[犹住见觉,]还是执着自己所看到的、觉悟的,那一念还是放不下,菩萨还是有障碍。[觉碍为碍]觉碍为碍,觉悟到这个障碍也是一种障碍。[而不自在,]觉碍是一种碍,而不自在。[此名未入地者随顺觉性,此相似即也。]相似即佛。[三贤位人,]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观智增明,]观照的智慧增加。[已见前净解为碍,今已断之,所断虽亡,能断观智,名为见觉。]前面是断所,现在这个变成能,这个能觉悟的见地还没有断,见觉就是能觉悟的见地还没有断。

[此能见之见觉为碍,]能所里面的能观照的见解的智慧,也是一种障碍。[能所未亡,故于圆觉,而不自在。]而不自在。[结名未入地者,正指三贤也。]未入地就是三贤位。 [善男子!] 底下是另外一段,分证即佛。说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你有所照、有所觉,这都是一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真正的菩萨是如何修行?常常提正念,而不执着正念,勇气同时放下,同时寂灭。[此分真即也。]这个“真”就是证,证悟的证,分证即佛。分真,这个“真”就是本来的佛性,清净的佛性,分真即佛就是分证,几分已经证到佛的境界,叫做分证,几分已经证到佛的境界。[照,是所照之境,乃净解;觉,是能观之智,乃见觉。即前二位,对待未亡,故俱名障碍。今地上菩萨,以证平等真如,]以证得平等真如。[以即体之智,能照寂灭之体,]智慧也是无相的东西;体理也是无相的东西;理也是无相的东西,简单讲:都是在一心当中论断,在一心当中论断,如果讲寂灭就是讲体;讲作用就讲智慧;讲法就讲理,所以,法、理、智、体,都是用心来论断。[故照而非照,]能照之心,也没有能照这执着。[不住功照,故云常觉不住。以理智一如,故同时寂灭。

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心就是还没有究竟圆满,当然还有微细的执着,还有能所,则以碍心就是还有能所。自灭诸碍,“能”断掉这个“所”,“能”也把它除掉。[碍已断灭,无灭碍者:此以喻明,观智俱泯,能所两亡也。人,喻能照;首,喻所照。所照既亡,能照亦泯,故喻无能断者。]无能断者。[然以照为碍者,《楞严经》云:“圆明照生所”,]就是说:我们圆满的这个清净的本性,如果由观照变成一种能所,叫做圆明照生所,还没胡达到彻底的觉悟。[以圆明体中,本无能所,但起照心,]放不下这个照,能观照的心。[则形所相,]则形所相,变成了,形:变成、形成,变成所对立的所照之相。[故以照为碍也。以诸无明,通名诸碍,非照不灭,所以碍灭碍也。若诸碍已灭,则照亦不立,]则照亦不立,[故无灭碍者。]也没有灭这个碍、障碍。[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显地上菩萨之实证也。]“地上”不是土地之上,是初地以上,初地以上的菩萨,前面是三贤位,现在是初地的实证。[谓菩萨修行,未悟自性,故佛假种种言教开示,为悟心之方故,如指指月,今既了悟自心,则一切言说,皆剩法矣,]是多余的。所以,如果人家讲:你是shèng人,你不要太高兴,你是剩下的剩,shèng ,变成剩下的废人,这就很糟糕了!人家说:你是人shèng!高兴得要死,结果你是剩下的剩。惨了,惨了![故如见月,知指非月也。]知道这个手指并不是月亮。[以凡有修证观智能所之说,皆标月之指耳。今既证一心,则能所双亡,观照俱泯,同时寂灭矣。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此结位也。

此经单以圆照觉相为宗,故位次不说所断,]在这个位次里面不说所断,因为是当下圆满。[但约观行浅深,]就观察、观照智慧的浅与深,[以明位之高下;若对《普贤》章中云:应当远离,]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如果要修行,真的!两、三句话就解决,既然知道一切是虚妄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不放下、不远离呢?远离是心无所住的意思,不是说我离开得很远。不是这个意思,应当放下,不能执着一切幻化、虚妄的境界。[由坚执持,]因为我们生生世世就是执着,现在我们要坚持远离,由坚执持,[远离心故,]下定决心,坚执持就是志气,将我们的志气拿出来,发愿,要远离错误的、假的这个世间,坚执持就是把你的志气拿出来,志气拿出来,远离心故,[即净解未亡,]清净之解还未消失。[当观行位。心如幻者,亦复远离,即见觉为碍,当相似位。有照有觉,同时寂灭,即远离为幻,亦复远离,当分真位。下言一切障碍,]就是底下那一段讲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底下是果位,[即远离为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达到无所离就是平等。

[名究竟觉,]就是无生,一切法没有能所,就是无生。[当究竟即。]我们今天所有的烦恼都为什么?从能所,能所,能所来的,见到恶人:我是好人,他是坏人!见到自己在行善:我在行善,我在行善!都有一个能。拜佛、念佛:我在拜佛,我在念佛!我,还有一个我,执着一个能修行的,不能融入实相法的东西,当然是凡夫了,不悟实相,不了义教,那当然是生灭的东西。所以说:说法不与实相中道第一义谛相应者,不名说法,不名说法。所以,[经旨了然,]经典讲得清清楚楚。[幸深思之!]好好地去思惟。[以上六即之文,配合甚妙,谨录直解,]节录这个直解,一本注解,一本注解叫直解。[俾得发明。]“俾”就是令。令你们能够觉悟,“发明”就是发明心地的意思。[三圣位竟。]到最后就果位了,果位。底下这一段,哇!那是太好了,底下这一段,是好得不得了,好得不得了,可以说究竟解脱的人,那个佛果位,不得了!贪嗔痴当下就是戒定慧,一切统统是梵行,因为毕竟空性,因为毕竟空性。底下那一段,你用一分钟把它看一看。现在是果位,底下这一段是讲究竟觉。

 [丑四果位(分三)寅初明境二明心三结位 寅初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悟到究竟空性的人,[得念失念无非解脱;]什么叫做得念失念呢?有所念,有所无念,一切都是无碍解脱。得到究竟法的人,[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成法就是因缘具足;破法就是因缘散坏,不好的,皆是涅槃,何以故?统统是毕竟空性,皆是涅槃。所以,我才告诉诸位:大修行人,无论走到哪里,二十四小时都解脱,何处不解脱?成就佛道,毕竟空性的人,[智慧、愚痴,通为般若;]愚痴叫做示现,你看他两个眼睛迟钝,示现的,大智慧的人,就算他装得愣头愣脑的,他还是大智慧,成就一切空性的人,[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何以故?菩萨即空,外道当体也是空,不可得,菩萨、外道对立所安之相也不可得,皆是菩提。所以说:修行人见一切相都无碍。[无明、真如,]没有两种境界。何以故?无明本自性空,本性是空,真如是对无明讲的,也无真如之名,所以,无明就是真如,你也可以说无明是真如幻化出来的,无明也是幻化的东西,真如是由无明衬托出来的。

所以,统统没有,没有所谓的无明,也没有所谓的真如。所以,无明等于真如,真如等于无明。[无异境界;]没有两种境界。我们现在的烦恼心当下悟,就是佛心,同样的意思。[诸戒定慧,]当下就是淫怒痴,[及淫怒痴,]都是戒定慧,[俱是梵行;]悟道的人,你持戒也好,你有定也好,一切修定,修慧也好,何以故?戒定慧是不同的名词;但是,同一体性。淫本身也是空性;怒就是嗔恨,愚痴是无明,当体也是空性的东西,统统叫做梵行,悟道之者,无论二十四小时,统统悟道,统统悟道。[众生国土,同一法性;]一切众生,诸佛国土,统统同一个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何以故?唯心所造故,唯心所造故。[有性、无性,]就是有情无情,[齐成佛道;]为什么?一切境界唯心所造,心能转境。所以,最后这一句:[一切烦恼,毕竟解脱。】]在好了!比喝拿破仑更好!所以,我为这个法痴迷,如痴如狂,我为佛所讲的这个法,如痴如狂,唉!佛陀!您真是害死人了,让我们听到法之后,不离法,太好了!你说这个世间什么云霄飞车,什么水上人家,养鸭、养鸡人家,或是什么园、悟智乐园,或是什么十族文化村,你去看一看,转一圈回来,不会觉得很疲劳吗?你看他这样一段话,就将佛所有的精华全道尽了。

简单讲: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师父才告诉诸位:悟道的圣者,他做什么事统统悟道,统统悟道!为什么?没有异境故,空无自性,统统进入空性,一切烦恼不住,一心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佛做得到,我们也做得到,不困难,不困难!研究佛法,保证比你吃任何东西……,你不研究佛法便罢,一研究佛法,你绝对会着迷,不会想放手,太迷人了!我念逢甲大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佛学社,我很惊讶,I am surprise. Be surprise. 非常惊讶,世间竟然有这种大彻大悟的学问,我那个时候写一封信给大哥,说:原来众生就是这样!写得很感动!大哥拿给我父亲看,师爷,师妈的先生叫做师爷。他说我已经不一样了,已经变成另一个人了,不太正常了,abnormal,normal是正常,abnormal加ab,abnormal不正常的人。一般否定句是un;但是,这一句比较特别,abnormal,不正常!但是,我知道,我跟他们说:众生这条路,我一定赢,到最后,你一定能了解小弟的体会,小弟的体会。现在全家都学佛了,果然不出所料。世间没有一样比佛法更好的,世间,你可以三天三夜不吃饭不会死;你如果三天三夜离开佛法,不念佛,你会很痛苦,没有这条路,你无路可走,没有路可走。太好了!没有办法形容,所以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对不对?我今见闻得受持。无上甚深微妙法。

所以说:佛法就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我们说佛法里面,所有生活就是佛法;所有的佛法就是我们的生命,智慧之命,智慧之命。悟道的人,闭眼也好,睁眼也好,比你遨游全世界,去坐什么轮船;我那天看到报导,从苏俄坐轮船、豪华的邮轮,通过哪里,由美国坐豪华邮轮,经过三天三夜,一直到达Canada加拿大,豪华邮轮,几千吨的邮轮,载你去遨游看冰山;我不觉得那叫做快乐,唯有这个佛法,唯有这个佛法,它真正的是一种享受、一种高超、一种超越、一种真实性的生命。我听到佛法后才发现:原来生命都是在虚妄当中过日子,人的悲哀,比动物更惨!所以,人家讲一句话:若不觉悟真正的生命,纵然活到一百年,也是一种动物!人也是一种动物,哺乳类动物。

[四、果位,论寄息于生相。]最微细的,生、住、异、灭,前面是讨论住相、异相、灭相,现在是讨论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觉心初起,一念相应,我们就悟到觉心初起,与佛相应。[心无初相,]何以故?没有生灭故。[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常住者不可住,无住一切相名常住,若有所住,不名常住。所以,常住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无所住名常住;有所住不名常住。[名究竟觉。]菩萨!成佛不困难,不卡死自己,样样都快乐。成佛不困难,你们常常说很困难,并不困难![前三位是因,]前三位,三位是因。[但以观智浅深,]所以,[用显证位差别。此位是果,以究竟极证,故是究竟即,]究竟即佛。[以示平等佛慧也。]以开示佛的平等智慧。[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者:]简单讲:佛道在哪里成就?一切障碍,统统都可以成就道业,看你怎么用法?一句话,你以无所住心,那就什么都解决,常住,常住于无所住。善男子!一切障碍,即是究竟觉;[此总标以下十对,]来显示,[每对上句是障碍,下句即究竟。若见有障可断,断已名觉,即非究竟。若见一切障碍无不是觉,方称究竟矣。]你看,你如果见到一切障碍你的,无不是觉,“觉”就是四个字:就是“自在无碍”,每一种障碍,你都自在,你都无碍,那就跟佛没有两样,一定要令一切境界统统自在,统统无碍。[即论中:“得见心性,心即常住也”。]

所以,我告诉诸位:开悟的人,是一位很不简单的人,我们现在的人,别说开悟了,能通达经教就不得了了,能够开示你正知正见的就不得了了,别说是要明心见性了,很难!如凤毛麟角。若不相信,我们来调查看看,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举手,如果举手,待会问他两句就哑口无言!所以,[得念失念,无非解脱者:]你拥有念头也好,你没有念头,当下也是空性,统统解脱。[一、智识对。]智是平等,识是不平等;智是自在、是解脱;识是分别、是执着。[无念则得正念,]无念就是无贪嗔痴,无凡夫、二乘、菩萨之心,唯有当体就是如如智跟理。无一切念,就是说:圣人没有凡夫之念,叫做无念,无念则得正念,就是[智也;有念则为失念,]你如果动到一个念头,正念就失,失念就是失去正念,有了分别心,就是[识也。故论中说:“觉则离念,念则不觉”等。]这是《大乘起信论》。觉悟的人,觉,当下他就是离一切念,离念就是离一切执着,离念就是住,“念”就是住。觉悟的人是离一切执着,无所住心的意思,如果你有念,则有所不觉,如果你还有念,就有所不觉。[今则了达念性本空,]无论得念也好、失念也好,[若得若失,]你如果回光返照,[同归圆觉,以圆觉即解脱德故。]解脱故。底下更不不起,[成法破法,皆名涅槃者;]成法,因缘具足,你不必欢喜;一切毁谤、伤害,也不必烦恼。为什么?赞叹也是空;毁谤、批评也是空,皆名涅槃,会修行的人统统无碍。

[二、成破对。众缘聚会曰成,]当然是好的,譬如说结婚,结婚就请一团乐队来演奏,请康乐队来表演,宴席请客,大家都很高兴,然后就演奏:吃饭了吗?吃饱了吗?吃饱就准备嫁人了……,很高兴!如果有人过世,就请鼓吹乐队来吹奏,不然就是请五子哭墓来哭,成法、破法,看到死亡就伤心;圣者不同,成也好、败也发了,一切不可得。所以,学佛的人不简单,不简单!所以,世间人如果没有这种佛学的理念,怎么样都克服不了,怎么样都克服不了!学佛,光是这一招“不可得”,你就不得了了!世间人都在“有”里面打转,所以,儒家思想,或者道家、老子、墨子,都是在“有”里面打转。今则了达:说:众缘聚会叫做成,[离缘毁谤曰破。今则了达缘无自性,]也不可得。成就你也好、破坏你也好,[成破一如,]一切平等心看待,[同归圆觉,以圆觉即涅槃不生灭法故。](未完)

圆觉经01:无论你到哪个诸佛国土,从因地修行到佛果,都要研究这部经

圆觉经02:你如果想成佛作祖,就是一定要听这部《圆觉经》

圆觉经03: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就是看你是什么心

圆觉经04:真人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要以平等心才可以通达本来的面目

圆觉经05:修二乘的偏空,业报就是落入涅槃坑道里面

圆觉经06:了解这个圆觉经,你因地修行才不会偏差

圆觉经07:放得下的人,他不必用功就是用功

圆觉经08:如果不从事相上好好地去磨练,你那个习气要断难如登天

圆觉经09:有得到点法喜却派不上用场,就是内心计较心还放不下

圆觉经10:你如果学佛学到跟大家都不合,那你就要自我检讨了

圆觉经11:摆平我们的内在心的问题,外境自然就平等

圆觉经12:耻笑没有修行的人,你本身也是落入没有修行的念头

圆觉经13:如果做不到,先学无所执着加大悲心

圆觉经14:要先学不受任何境界影响,要依法不依人,永远不受任何人影响

圆觉经15:离开执着心自然就定,你不用打坐也定

圆觉经16:眼根清净其他五根就清净;耳根清净其他五根也清净

圆觉经17:凡夫俗子除了薰习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圆觉经18:修行可以将无量劫化作一念,无量劫的无明在一刹那之间就能解决

圆觉经19:赞叹佛教才会兴,阿弥陀经里面都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圆觉经20:绝不动摇信心是生命修行最大的开关,是点亮暗室的枢纽

圆觉经21:不要让这些仇视心、不满的心填塞我们的心中

圆觉经22:我修行法门就培养无间断的念头,那声音就出来,阿弥陀佛一路念下去

圆觉经23:宁可让人说我们无情没关系,不要让人说我们不慈悲

圆觉经24:别人看法与我们不同,我们就想:他是菩萨

圆觉经25:轻安是一种定的开始,是一种法喜充满,但法喜不代表定

圆觉经26:抓不到诀窍,拼命想要修行,你就死得更惨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