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231: 菩薩所修第八定入一切众生差別身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卷四十二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三

第八、一切众生差別身三昧

佛子。云何为菩薩摩訶薩一切众生差別身三昧。

普賢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甚么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应修的一切众生差別身大三昧?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种无所著。何者为十。所謂於一切剎无所著。於一切方无所著。於一切劫无所著。於一切众无所著。於一切法无所著。於一切菩薩无所著。於一切菩薩。愿无所著。於一切三昧无所著。於一切佛无所著。於一切地无所著。是为十。

各位佛子!这位修菩薩道,圓滿六度万行,積聚种种善根的大菩薩。住在一切众生差別身大三昧時,得到十种无所執著的自在。是那十种?就是所說的①对於一切佛刹无所執著。②对於一切地方无所執著。③对於一切劫数无所執著。④对於一切众生无所執著。⑤对於一切法相无所執著。⑥对於一切菩薩无所執著。⑦对於一切菩薩愿无所執著。⑧对於一切三昧无所執著。⑨对於一切諸佛无所執著。⑩对於一切地位无所執著。这就是十种无執著的法。因为菩薩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所以能破一切執著。我們修道人,也要破一切執著。应該向菩薩学習,效法菩薩的精神,为人不为己。總而言之,万事「OK」,就沒有執著。換言之,好的也不執著,壞的也不執著,一切要放下。在心经上說:「无罣礙故,无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如能把一切放下,就是无罣礙,这是佛法精华之所在。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云何入,云何起。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在一切众生差別身三昧,怎样能入定?怎样能出定?这是普賢菩薩自問自答的問題。

佛子。菩薩摩訶薩於此三昧,內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內身起。同身入,異身起。異身入,同身起。人身入,夜叉身起。夜叉身入,龙身起。龙身入,阿脩罗身起。阿脩罗身入,天身起。天身入,梵王身起。梵王身入,欲界身起。天中入,地獄起。地獄入,人間起。人間入,餘趣起。千身入,一身起。一身入,千身起。那由他身入,一身起。一身入,那由他身起。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对於此三昧,有这些的境界。在身內入定,從身外出定。在身外入定,從身內出定。在同身入定,從異身出定。在異身入定,從同身出定。在人身入定,從夜叉身出定。在夜叉身入定,從龙身出定。在龙身入定,從阿修罗身出定。在阿修罗身入定,從天身出定。在天身入定,從梵王身出定。在梵王身入定,從欲界身出定。菩薩能化身千万億,分身无数量。彼此无礙,自他无礙,內外无礙,同異无礙,这就是菩薩神通妙用的境界。菩薩入定或出定,不一定在本身,隨時隨地都可以入定,隨時隨地都可以出定,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任運自在,妙不可言。菩薩在天中入定,從地獄出定。在地獄入定,從人間出定。在人間入定,從餘趣中出定。在千個身入定,從一個身出定。在一個身入定,從千個身出定。在那由他身入定,從一身出定。在一身入定,從那由他身出定。菩薩为隨緣教化一切众生的緣故,自由入定,自由出定。这种境界,隨心所欲,欢喜怎样就怎样。一點也不勉強,任運自在。凡是誠心修道的人,都会证得这种的境界。

閻浮提众生众中入,西瞿陀尼众生众中起。西瞿陀尼众生众中入,北拘盧众生众中起。北拘盧众生众中入,东毗提訶众生众中起。东毗提訶众生众中入,三天下众生众中起。三天下众生众中入,四天下众生众中起。四天下众生众中入,一切海差別众生众中起。一切海差別众生众中入,一切海神众中起。

菩薩在閻浮提(南贍部洲)众生中入定,從西瞿陀尼(西牛賀洲)众生中出定。在西瞿陀尼众生中入定,從北拘盧(北俱盧洲)众生中出定。在北拘盧众生中入定,從东毗提訶(东胜神洲)众生中出定。在东毗提訶众生入定,從三天下众生中出定。在三天下众生中入定,從四天下众生中出定。在四天下众生中入定,從一切海差別众生中出定。在一切海差別众生众中入定,從一切海神众中出定。

一切海神众中入,一切海水大中起。一切海水大中入,一切海地大中起。一切海地大中入,一切海火大中起。一切海火大中入,一切海風大中起。一切海風大中入,一切四大种中起。一切四大种中入,无生法中起。无生法中入。妙高山中起。妙高山中入,七宝山中起。七宝山中入,一切地种种稼穡树林黑山中起。一切地种种稼穡树林黑山中入,一切妙香华宝庄严中起。一切妙香华宝庄严中入,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众生受生中起。

菩薩在一切海神众中入定,從一切海水大中出定。在一切海水大中入定,從一切海地大中出定。在一切海地大中入定,從一切海火大中出定。在一切海火大中入定,從一切海風大中出定。在一切海風大中入定,從一切四大种中出定。在一切四大种中入定,從无生法中出定。在无生法中入定,從妙高山中出定。在妙高山中入定,從七宝山中出定。在七宝山中入定,從一切地种种稼穡树林黑山中出定。在一切地种种稼穡树林黑山中入定,在一切妙香华宝庄严中出定。在一切妙香华宝庄严中入定,從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众生受生中出定。

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众生受生中入,小千世界众生众中起。小千世界众生众中入,中千世界众生众中起。中千世界众生众中入,大千世界众生众中起。大千世界众生众中入,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众中起。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众中入,无数世界众生众中起。无数世界众生众中入,无量世界众生众中起。无量世界众生众中入,无边佛剎众生众中起。无边佛剎众生众中入,无等佛剎众生众中起。无等佛剎众生众中入,不可数世界众生众中起。

菩薩在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众生受生中入定,從小千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小千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中千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中千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大千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大千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百千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无数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无数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无量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无量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无边佛刹众生众中出定。在无边佛刹众生众中入定,從无等佛刹众生众中出定。在无等佛刹众生众中入定,從不可数世界出定。

不可数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称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称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思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思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量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量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說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說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众生众中入,雜染众生众中起。雜染众生众中入,清淨众生众中起。清淨众生众中入,雜染众生众中起。

菩薩在不可数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不可称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不可称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不可思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不可思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不可量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不可量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不可說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不可說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众生众中出定。在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众生众中入定,從雜染众生众中出定。在雜染众生众中入定,從清淨众生众中出定。在清淨众生众中入定,從雜染众生众中出定。

这段经文,說菩薩的境界,是「无入而不自得焉」。也就是遂心如意,愿在何時入定,就在何時入定。愿在何处出定,就在何处出定。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而須彌,小而微尘,隨意變化,这是菩薩的如意通的境界。华严经的境界,是把众生的心,一點一點擴大。由一而十,由十而百,由百而千,由千而万,由万而億,乃至无数无数、无量无量。主要是把我們的思想擴大,要有「縱包太虛,橫周沙界」的境界。华严经所讲世界无量、國土无量、諸佛无量、菩薩无量,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有限量。这种境界,不是小心小量的人,所能明白的,所能瞭解的。我們众生,顛顛倒倒,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不認識自己的主人翁。乃染苦为乐,背觉合尘,認賊作子,眞是太可怜了!菩薩对待我們非常慈悲,好像慈母教育小孩子一样,不惜苦口婆心,循循善誘,不怕麻煩,橫說豎說,不厭其煩的說。父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鳳,菩薩是望众生成佛。希望众生不顛倒,不執著,发菩提心,修无上道。可是不聽話的众生,偏要顛倒,偏要執著,好像特別和菩薩來闘氣。这样,豈不是辜負了菩薩一片慈心嗎?我們修道的人,要趕緊囘頭,改邪归正,聽菩薩的教导。大方广佛华严经全部讲行菩薩道,度化众生的道理。我們若能如法实行一句一偈,其功德无量,受之无尽。

眼处入,耳处起。耳处入,眼处起。鼻处入,舌处起。舌处入,鼻处起。身处入,意处起。意处入,身处起。自处入,他处起。他处入,自处起。一微尘中入,无数世界微尘中起。无数世界微尘中入,一微尘中起。声聞入,獨觉起。獨觉入,声聞起。自身入,佛身起。佛身入,自身起。一念入,億劫起。億劫入,一念起。同念入,別時起。別時入,同念起。前際入,后際起。后際入,前際起。前際入,中際起。中際入,前際起。三世入,剎那起。剎那入,三世起。眞如入,言說起。言說入,眞如起。

菩薩在眼处入定,從耳处出定。在耳处入定,從鼻处出定。在鼻处入,從舌处出定。在舌处入定,從身处出定。在身处入定,從意处出定。在意处入定,從他处出定。在他处入定,從自处出定。菩薩在一微尘中入定,從无数世界微尘中出定。在无数世界微尘中入定,從一微尘出定。在声聞入定,從獨觉出定。在獨觉入定,從声聞出定。在自身入定,從佛身出定。在佛身入定,從自身出定。在一念入定,從億劫出定。在億劫入定,從一念出定。在同念入定,從別時出定。在別時入定,從同念出定。在前際入定,從后際出定。在后際入定,從前際出定。在前際入定,從中際出定。在中際入定,從前際出定。在三世入定,從刹那出定。在刹那入定,從三世出定。在眞如入定,從言說出定。在言說入定,從眞如出定。

佛子。譬如有人,为鬼所持。其身戰动,不能自安。鬼不現身,令他身然。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

各位佛子!譬如有人,被鬼附体,其人的身体抖动不停止,自己不能安靜。鬼是不現其身,而令他人的身发生这样的情形,抖动不已。菩薩中的大菩薩,也和鬼附身一样,是看不見他的身,而他能在你的身上出定。所說的「在自身入定,從他身出定。在他身入定,從自身出定。」这种境界,互相沒有障礙。

佛子。譬如死屍,以咒力故,而能起行。隨所作事,皆得成就。屍之與咒,雖各差別。而能和合,成就彼事。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同境入定異境起。異境入定同境起。

各位佛子!譬如死屍。用呪語的力量,而能令这個死屍走路。这個死屍,雖然沒有知觉,可是他能替你做事情,所做的事,皆得成就。死屍和呪語,雖然各不相同,各有分別,可是这個咒語,能令死屍起行,而又互相合作,能成就所做的事情。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这种三昧(入一切众生差別身三昧)中,也是这样的情形。所說的「在同境入定,從異境出定。在異境入定,從同境出定。」这种境界,互相沒有障礙。

佛子。譬如比丘,得心自在。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多身作一身。非一身沒,多身生。非多身沒,一身生。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

各位佛子!譬如比丘,得到如意通。就是遂心如意,變化无穷。或者用一身而變多身。或者用多身而作为一身。不是說这個身沒有了,而生出很多身。也不是多身沒有了,又作一身。这是神通變化不可思議的境界。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所說的「在一身入定,從多身出定。在多身入定,從一身出定。」这种境界,互相沒有障礙。比丘有三种意思。①乞士:上乞法於諸佛,以資慧命;下乞食於俗人,以养色身。②怖魔:比丘在受具足戒的時候,得戒和尚問:「汝是大丈夫否?」答:「是大丈夫」。又問:「汝发菩提心否?」答:「发菩提心」。在这個時候,魔王聞知,乃生恐怖。为什么?因为魔的眷屬又減少一個,而佛的眷屬又增加一個,所以大生恐怖之心。③破惡:就是破煩惱惡。因为比丘,有了这三個意思,所以不翻。中國翻譯梵文经典時,有五种不翻。①秘密不翻:如呪語。②尊重不翻:如「般若」、「菩提」。③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④多含不翻:如「比丘」。⑤此方无不翻:如「菴摩罗果」。(形如檳榔)

佛子。譬如大地其味一种。所生苗稼,种种味別。地雖无差別。然味有殊異。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无所分別。然有一种入定多种起。多种入定一种起。

各位佛子!譬如大地。其味雖然是一种,可是所生的苗稼,有种种不同的味道。有的是苦,有的是甜,有的是酸,有的是澀。大地沒有分別。但彼所生的植物,其味各不相同。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住在这种三昧中,是沒有什么分別。所說的「在一种入定,從多种出定。在多种入定,從一种出定。」这种境界,互相沒有障礙。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得十种称讚法之所称讚。何者为十。所謂入眞如故,名为如來。觉一切法故,名之为佛。为一切世間所称讚故,名为法師。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为一切世間所归依故,名所依处。了达一切法方便故,名为导師。引一切众生入薩婆若道故,名大导師。为一切世間燈故,名为光明。心志圓滿,義利成就,所作皆辨,住无礙智,分別了知一切諸法故,名为十力。自在通达一切法輪故,名一切見者。是为十。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中,得到十种称讚法之所称讚。是那十种?就是①入眞如故,名为如來:因为菩薩证入眞如实相理体的緣故,所以称为如來。②觉一切法故,名之为佛:因为菩薩能觉悟明瞭一切法的緣故,所以称为佛。③为一切世間所称讚故,名为法師:因为菩薩有慈悲心,普度众生,为世間所有人称讚的緣故,所以称为法師。④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因为菩薩了知一切佛法的緣故,所以称为一切智。⑤为一切世間所归依故,名所依处:因为菩薩是一切世間众生所归依的緣故,所以称为所依处。⑥了达一切法方便故,名为导師:因为菩薩瞭解通达一切法方便的緣故,所以称为导師。⑦引一切众生入薩婆若道故,名大导師:因为菩薩能引导一切众生皆入薩婆若(一切智)道的緣故,所以称为大导師。⑧为一切世間燈故,名为光明:因为菩薩作为一切世界的光明燈塔的緣故,所以称为光明。⑨心志圓滿,義利成就,所作皆辦,住无礙智,分別了知一切諸法故,名为十力:因为菩薩的心志,已经圓滿。義利已经成就,所作已辦,不受后有,住在无所障礙的智慧之中,能分別了知一切諸法的緣故,所以称为十力。⑩自在通达一切法輪故,名一切見者:因为菩薩能自在而通达一切法輪的緣故,所以称为一切見者。这就是十种称讚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復得十种光明照耀。何者为十。所謂得一切諸佛光明,與彼平等故。得一切世界光明,普能严淨故。得一切众生光明,悉往調伏故。得无量无畏光明,法界为場演說故。得无差別光明,知一切法无种种性故。得方便光明,於一切法離欲際而证入故。得眞实光明,於一切法離欲際心平等故。得徧一切世間神變光明,蒙佛所加恒不息故。得善思惟光明,到一切佛自在岸故。得一切法眞如光明,於一毛孔中善說一切故。是为十。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又得到十种光明照耀,是那十种?就是所說的①菩薩得到一切諸佛的光明,和諸佛是平等。②菩薩得到一切世界的光明,能普徧庄严清淨一切世界。③菩薩得到一切众生的光明,悉往調伏一切众生。④菩薩得到无量无畏的光明,以法界为道場,演說妙法。⑤菩薩得到无分別的光明,知道一切法,沒有种种的自性。⑥菩薩得到方便的光明,对於一切法,能離開欲際,而证入眞如。⑦菩薩得到眞实的光明,对於一切法,能離開欲際,心和法是平等。⑧菩薩得到普徧一切世界神變的光明,承蒙諸佛所加被,恒常不休息。⑨菩薩得到善思惟的光明,能到达一切佛的自在彼岸。⑩菩薩得到一切眞如的光明,能在一毛孔之中,善巧演說一切諸法。这就是十种的光明。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復得十种无所作,何者为十。所謂身业无所作,語业无所作。意业无所作。神通无所作,了法无性无所作,知业不壞无所作,无差別智无所作。无生起智无所作。知法无滅无所作。隨順於文不壞於義无所作。是为十。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又得到十种无所作的业,也就是十种清淨,也可以說是十种寂滅法。是那十种?就是所說的①身业无所作:就是身清淨而无染汚。②語业无所作:就是口清淨而无染汚。③意业无所作:就是意业清淨而无染汚。④神通无所作:神通本來是清淨,沒有所作。⑤了法无性无所作:曉得一切法沒有自性,沒有所作。⑥知业不壞无所作:曉得一切善业是不会壞的,沒有所作。⑦无差別智无所作:沒有分別的智慧,而能通达一切,这也是无所作。⑧无生起智无所作:沒有生起的智慧,而能曉知一切,这也是无所作。⑨知法无滅无所作:因为菩薩知道諸法是无生无滅,所以无所作。⑩隨順於文,不壞於義无所作:因为菩薩能隨順於文句,又不壞於義理,所以无所作。这就是十种无所作的业。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无量境界。种种差別,所謂一入多起,多入一起,同入異起。異入同起。細入粗起。粗入細起。大入小起。小入大起。順入逆起。逆入順起。无身入,有身起。有身入,无身起。无相入,有相起。有相入,无相起。起中入,入中起。如是皆是此之三昧自在境界。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有无量的境界,又有种种的分別。就是所說在一入定,從多出定。在多入定,從一出定。在同入定,從異出定。在異入定,從同出定。在細入定,從粗出定。在粗入定,從細出定。在大入定,從小出定。在小入定,從大出定。在順入定,從逆出定。在逆入定,從順出定。在无身入定,從有身出定。在有身入定,從无身出定。在无相入定,從有相出定。在有相入定,從无相出定。在起中入定,從入中出定。像这样入定出定,互相无礙。这就是此三昧自在的境界。

佛子。譬如幻師,持咒得成,能現种种差別形相。咒與幻別,而能作幻。咒唯是声,而能幻作眼識所知种种諸色,耳識所知种种諸声,鼻識所知种种諸香,舌識所知种种諸味,身識所知种种諸觸,意識所知种种境界。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同中入定異中起。異中入定同中起。

各位佛子!譬如幻術師,他持呪語,他持呪語,能自无化有,自有化无,能現出种种不同的形相。好像本來是一個空的酒瓶。他一念咒語,酒瓶中的酒,便源源而來,令人莫名其妙。又用一粒花种子,种在地上,即刻便发芽生根,出莖長叶,開花結果。在須臾間就完成。又能在火中生出金蓮华,非常美麗。这种境界,都是持咒所現的幻相。呪和幻相雖然不同。可是呪能作幻相。念咒只是個声音,而能作为种种虛妄的境界——眼識所知种种一切的顏色。耳識所知种种一切的声音。鼻識所知种种一切的香氣。舌識所知种种一切的味道。身識所知种种一切的觸觉。意識所知种种一切的境界。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此三昧時,也是这样的情形。在同趣中入定,從異趣中出定。在異趣中入定,從同趣中出定。这是遂心如意出定入定的境界,是不可思議的。

佛子。譬如三十三天共阿脩罗闘戰之時,諸天得胜。脩罗退衄。阿脩罗王,其身長大七百由旬。四兵围繞,无数千万。以幻術力,將諸軍众,同時走入藕絲孔中。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已善成就諸幻智地。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是故能於无差別法中入定,差別法中起。差別法中入定,无差別法中起。

各位佛子!譬如三十三天的帝释,常和阿修罗(天上的強盜)发生闘爭戰爭。交陣作戰的時候,諸天常胜利。有時候,阿修罗戰胜,帝释天无法抵抗,乃到佛所求救。释迦牟尼佛告訴他一句眞言,念「摩訶般若波罗蜜多」,譯为「大智慧到彼岸」。摩訶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帝释囘到三十三天,乃对天兵天將說;「你們大家遇到阿修罗將兵時,虔誠念『摩訶般若波罗蜜多』,这是佛世尊所賜退敵之法。」第二天,又和阿修罗兵作戰。天兵天將口念此語,果然灵验,阿修罗兵棄甲而逃。为什么?因为天兵天將身放強光,阿修罗兵的眼睛不能睜開,所以大敗而逃。阿修罗譯为无端正,因为男人的相貌,非常醜惡,五官不端正的緣故。可是女修罗,美麗无比,人見人愛。按說帝释的嬌妻,就是阿修罗王的愛女。由此可知,天人还有貪戀美色之欲。到了色界的諸天,才能把色欲断了。色界的人是化生,只有妙色身,而沒有男女之別。

阿修罗王,其身長有七百大由旬(大由旬八十里为单位)。又有四种兵(象兵、馬兵、车兵、步兵)而围繞,有无数千万之多。阿修罗王用幻術的力量,能將一切的軍象,同時走入藕孔之中。这是小大无礙的境界。也就是大中可以現小,小中可以容大,互相容納无礙的境界。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因为修行善根,所以成就一切幻智地,也就是神通的智慧。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因为这种緣故,所以菩薩能在无分別法中入定,從有分別法中出定。在有分別法中入定,從无分別法中出定。这是菩薩所修的神通妙用,已达到任運自在之境。換言之,愛怎样就怎样,沒有一切的障礙。这是由智慧的變化,而不是由識來變化。

佛子。譬如農夫,田中下种,种子在下,果生於上。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一中入定多中起。多中入定一中起。

各位佛子!譬如農夫,在田地种下五穀的种子,播种於地下,果实生長於地上。这是自然的因果律。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住在此三昧時,能在一個众生身中入定,能從多個众生身中出定。在多個众生身中入定,從一個众生身中出定,无有障礙。

佛子。譬如男女赤白和合,或有众生於中受生。爾時名为歌罗邏位。從此次第住母胎中。滿足十月。善业力故,一切支分,皆得成就。諸根不缺。心意明了。其歌罗邏,與彼六根,体狀各別。以业力故,而能令彼次第成就。受同異类种种果报。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從一切智歌罗邏位,信解愿力,漸次增長。其心广大,任運自在。无中入定有中起。有中入定无中起。

各位佛子!譬如男女赤白(父精母血)和合的時候,或者有一個中陰身,而來受生。在这個時候,受生的識,名叫歌罗邏位(凝滑)。從此時開始,次第而生,滿足十月,瓜熟蒂落,而來到这世界,接受諸苦的折磨。可是众生依然以苦为乐。人生的过程略而述之:先從无明開始,无明就是男貪女愛的妄心。无明緣行:行就是性行为。男女相愛,結为夫妻,为傳宗接代,而有此行为。行緣識:識就是胎盤,父精母卵的結晶体,也就是中陰身受生寄託处。識緣名色:胎盤在母胎中,生出神经系統(名)又生出肉体(色)。名色緣六入:既然有了心理和生理的狀態,當然生出六根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入緣觸:觸是觸觉,也就是有知觉作用。嬰兒降生時,皮膚接觸空氣,知道冷熱的感觉。觸緣受:有了接觸,就有感受,觉得好受的,就去爭取。受緣愛:因为領受了一切好的,就增加愛心。愛緣取:有了愛心之后,想尽辦法,費尽心机去爭取,佔为我所有。取緣有:因为取的緣故,便造身口意的三业。有了所造的业,便有受生的种子。有緣生:所謂「起惑、造业、受报。」因为一時糊涂,便造下受生的业,於是有了來生的果报。生緣老死:在來生有了五蘊之身,當然有老死的威脅。由幼而少,由少而壯,由壯而老,又由老而死——是人生必经之过程,任何人也免不了。这是三世循環的因果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從无始劫以來,永不断根,这就是十二因緣生命之輪。

修道人就是断生死,不受輪廻之苦。如何断生死?唯一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乱的時候,可以帶业往生,到極乐世界,华開見佛。在那里蓮华化生,沒有嬰兒体,只現出九品成人的身体。另有一個了生脫死的方法,就是參禪。參到四禪的境界,不可知足而止,那还是凡夫境界。要再接再厲向上用功夫,经过五不还天,那時超过四空天,而出離三界,就是断了分段生死。現在提出一個問題,大家來研究研究:为什么男人愛女人?女人愛男人?有人說:「这是天性嘛!孔老夫子曾经說过:『食色性也』,这是人之欲也。」就因为这個緣故,所以众生为色欲而生,为色欲而死。誰能打破色關,断欲去愛,就不被十二因緣所拘,就得到解脫。

人來到这世界,都是有因緣的。有的人是有善緣來做父子或母女。有的人是抱冤來做父子或母女。所以有还債的兒女,也有討債的兒女,所謂「无兒无女无冤家」。在因果來讲,有千眞万確的事实,可以车載斗量,不胜枚举。茲举出一個公案,作为參考。從前民間的風俗,凡是結婚,生小孩,辦喪事等,都請和尚來誦经。目的为吉祥如意,消災延壽,往生蓮邦。有一天,杜順和尚(华严宗初祖)到齋主家应供。齋毕,齋主夫婦抱嬰兒到和尚面前,請和尚慈悲,給嬰兒加持一番,意圖長命富貴。和尚用法眼观察,知其因緣,此嬰兒是來討債的,为替双方解冤消仇,乃叫齋主夫婦抱著嬰兒到河边去。和尚乃將嬰兒拋到河中。此時,齋主夫婦大哭,向和尚要兒子。和尚对他們說:「你們囘頭看看你們的兒子!」齋主夫婦囘頭一看,在水中現出一個男人身,怒目对該夫婦說:「誰是你們的兒子!我乃是三年前乘你們的船过河那個商人,你們見我囊中有銀子,起了不良之心,謀財害命。船到河心時,乃將我推落水中,侵佔我的財物。我是來討債的,今幸遇和尚慈悲,替我們和解。否則,不能善罷甘休,一定搞得你們家敗人亡。」說完不見其踪。这時,該夫婦嚇得目瞪口呆,非常慚愧。於是恭請杜順和尚作水陸法会,超度孤魂野鬼,皆得往生。從此之后,該夫婦誦经拜佛,茹素終生。

嬰兒在母胎中,滿十個月,因为善业力的緣故,而五官四肢,一切俱全。五臟六腑,皆有成就。諸根不缺,部位端正。心意明瞭一切事理。这個歌罗邏位(凝滑)和六根,其体狀各有分別。在凝滑中沒有六根,在六根中沒有凝滑。因为在往昔所造的善业力的緣故,而令凝滑漸漸次第成就嬰兒,受同类(人)或異类(畜生)种种的果报。修行菩薩道,圓滿六度万行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從一切歌罗邏位,因为有信愿的愿力,漸次的增長,其心量特別广大,能任運自在,一切遂心如意。这种境界,毫无障礙。能在眞空中入定,能從妙有中出定。在妙有中入定,從眞空中出定,无有障礙。

佛子。譬如龙宮,依地而立,不依虛空。龙依宮住,亦不在空。而能興云,徧滿空中。有人仰視,所見宮殿。當知皆是乾闥婆城,非是龙宮。佛子。龙雖处下,而云布上。菩薩摩訶薩住此三昧。亦復如是。於无相入有相起。於有相入无相起。

各位佛子!譬如龙王的宮殿,是在海中,可是依地而立,不是在虛空中。龙王依宮而住,也不在虛空中。可是在興云佈雨的時候,能把云徧滿於虛空中。有人仰視虛空,見有宮殿,这就是所謂「海市蜃樓」的境界。应當知道这是乾达婆的城市,而不是龙王的宮殿。各位佛子!龙雖然住在海的下边,可是興云佈雨的時候,便在虛空的上边。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三昧時,也是这样的情形。在无相入定,從有相出定。在有相入定,從无相出定,无有障礙。

佛子。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宮,名一切世間最胜清淨藏。此大宮中,普見三千大千世界諸四天下。天宮。龙宮,夜叉宮。乾闥婆宮。阿脩罗宮。迦樓罗宮。緊那罗宮。摩睺罗伽宮。人間住处,及三惡道,須彌山等种种諸山大海江河,陂澤泉源,城邑聚落,树林众宝,如是一切种种庄严,尽大輪围所有边際。乃至空中微細遊尘,莫不皆於梵宮顯現。如於明鏡見其面像。菩薩摩訶薩住此一切众生差別身大三昧,知种种剎,見种种佛,度种种众,证种种法,成种种行,滿种种解,入种种三昧,起种种神通,得种种智慧,住种种剎那際。

各位佛子!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宮殿,名叫做一切世間最胜清淨藏。在这個大宮殿中,能普徧观察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諸四天下,所有天的宮殿、龙的宮殿、夜叉的宮殿、乾达婆的宮殿、阿修罗的宮殿、迦樓罗的宮殿、緊那罗的宮殿、摩睺罗伽的宮殿,以及人間的住处和三惡道的处行。在这大宮殿中,又能普观須彌山等种种諸山、种种大海、种种江河、陂澤、泉源、城邑、聚落、树林、众宝等。像这样种种的庄严,穷尽大輪围山所有的边際。乃至穷尽虛空中微細游尘,莫无不在妙光大梵天的一切世間最胜清淨藏大宮殿中,顯現出來,好像在明鏡中,能見其面相一样。菩薩中的大菩薩,住在入一切众生差別身三昧時,能知种种的佛刹,見到种种的諸佛,能度种种的众生,证得种种的妙法,成就种种的行門,圓滿种种的知解,能入种种的三昧,生起种种的神通,得到种种的智慧,住在种种的刹那際。

以上举出六個譬如:①幻現六境喩②修罗竄匿喩③農夫下种喩④受胎生長喩⑤龙下云上喩⑥梵宮普現喩。这是表示菩薩中的大菩薩,入一切众生差別身大三昧時,有无量的境界,有种种的差別,任運自在,愿在何時入定?何時出定?愿在何处入定?何处出定?皆遂心如意,而无障礙。这种境界,眞是不可思議,妙不可言!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到十种神通彼岸。何者为十。所謂到諸佛尽虛空徧法界神通彼岸。到菩薩究竟无差別自在神通彼岸。到能发起菩薩广大行愿,入如來門佛事神通彼岸。到能震动一切世界,一切境界悉令清淨神通彼岸。到能自在知一切众生不思議业果,皆如幻化神通彼岸。到能自在知諸三昧麤細入出差別相神通彼岸。到能勇猛入如來境界,而於其中发生大愿神通彼岸。到能化作佛化轉法輪,調伏众生,令生佛种,令入佛乘,速得成就神通彼岸。到能了知不可說一切秘密文句而轉法輪,令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法門皆得清淨神通彼岸。到不假晝夜年月劫数,一念悉能三世示現神通彼岸。是为十。

各位佛子!这位大菩薩能到十种的神通彼岸的境界。彼岸就是波罗蜜意思。是那十种?就是所說的①能到諸佛尽虛空徧法界的神通彼岸。②能到菩薩究竟沒有差別自在的神通彼岸。③能到能发起菩薩广大的行愿,能入佛的門中,做种种佛事的神通彼岸。④能到能震动一切世界,一切境界,皆令其清淨的神通彼岸。⑤能到能自在知一切众生,不可思議的业果,皆如幻如化的神通彼岸。⑥能到能自在知一切三昧,粗細入出差別不同的神通彼岸。⑦能到能勇猛入佛的境界,而在其中发大愿的神通彼岸。⑧能到能化作佛相,化作轉法輪,調伏众生,令生佛的种性,令入佛乘的妙法,很迅速成就的神通彼岸。⑨能到能了知不可說一切秘密文句,而轉大法輪,令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的法門,皆得清淨的神通彼岸。⑩能到不假借晝夜或年月的劫数,在一念之中,完全於三世中示現的神通彼岸。这就是十种神通彼岸的境界。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一切众生差別身大三昧善巧智。

各位佛子!这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第八定,入一切众生差別身大三昧,善巧的智慧。(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211:  宣说进入菩萨第六現前地的法门及其境界

华严经淺释212: 用偈颂重宣说菩薩住在第六地現前地時境界

华严经淺释213: 宣说如何证入菩萨第七地遠行地的法门及其境界

华严经淺释214: 宣说住在第七地遠行地菩薩的法門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15:  七地菩薩修证成就无生法忍的時候即证入第八地不动地境界

华严经淺释216: 宣说住第八地不动地的菩萨的功德境界

华严经淺释217:  用偈颂重新宣说諸大菩薩修学第八不动地的过程和境界

华严经淺释218:  宣说大菩薩进入到第九善慧地的法门及果位境界

华严经淺释219: 演说住第九地善慧地菩薩的种种功德境界

华严经淺释220: 用偈頌的方法重複一遍住在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的境界和相狀

华严经淺释221: 繼续演說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应修積的功德和修行的相狀

华严经淺释222:  演说住十地法云地的大菩薩的无上甚深种种法門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23:  继续宣说住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薩种种殊胜境界功德

华严经淺释224: 继续宣说住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薩种种殊胜境界功德

华严经淺释225: 用偈頌的方式重說:证一地到十地菩萨所修的法门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26:  这是讲华严经中的十种定(三昧)的道理

华严经淺释227:  佛劝普賢菩薩为普眼及在法会中諸菩薩众演說十大三昧法门

华严经淺释228: 大菩薩所修第一定普光明大三昧和第二定妙光明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29: 宣说菩薩所修第三定、四定、五定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30: 菩薩所修第七定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三昧善巧的智慧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