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25:愈有修行的人的手就愈软,要往生极乐世界要有柔软心
楞严经四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5
翻开100页,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楞严经讲义》100页,第三行,【卯二执心在身外(分二)】【辰初阿难引灯喻自决同佛 二如来以身心相知为破今初】经文:【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前面是执心在身内,被佛所破,阿难又转到认为心是在身外。说:阿难稽首,这个稽首就是叩头至地,多停留一会儿,这是礼拜当中最重的礼。说: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说:我听闻了如来如是法音,知道说心在身内是不对的,现在悟知我心,实居身外;这个悟不是真正的了悟,而是说:我现在转一个方向,了解到心是在身体外边。
说:【阿难见处未真,】见处未真就是:能见的心用意识心,不是用无所住心,所以叫做见处未真;不是用如来藏性见,见无所见,名为真见,说:见见无见,是名真见。阿难见处未真,【不免随语生解,】随佛的语言,生意识心的解。【闻佛破内,】听到佛破这个执心在内,【即便计外。故稽首白佛:】跟佛顶礼,就对佛说:【我闻如来,如是法音,即前云必不内知,云何知外。】心如果在内,连最近的身体内的五脏六腑都不知道,云何知外,何况外边的东西呢?【悟知者:此悟非真悟,以不见身内,悟知不在身内;以了见身外,悟知必在身外,故决之曰:“实居身外。”】这个“实”就很有自信,就是好像阿难觉得这样应该没有错!阿难还很懂得比喻,看下边这一段,为什么悟知我心,实居身外呢?还讲理由。
经文:【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师父先简单解释一下,说:阿难说:为什么我现在体悟到,心是在身体的外边呢?就像灯光,有灯光它就明亮。譬如灯光,然于室中,这个室中就是室内了,室内只要点灯,有了光,是灯必能先照室内,有了灯的明亮,就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从其就是接下来,就会照到房间的门,后及庭际,最后会照到外边的林园,庭际,就是外边的林园。一切众生,不见到自己的身中,而唯独能够见到身体外边的东西,亦如灯光,也就像灯光居在室外,因为灯光在室外,就没有办法照进来,不能照室,也就是说:灯光如果在外边,只能看到外边;所以,心在外面,是因为它有光明。阿难的意思就是说:里面五脏六腑是暗暗的,所以看不到!外边,是因为心在外面,所以,可以看得到外面。
【此阿难自翻前执之非,】前面是着心在内,所以,前面的执着,知道已经不对了。现在还【引喻作证。】还引这个比喻,来作这个证明,立足点比较强了!【先用异喻,】“异喻”就是不同的比喻。【首句征云:所以我说此心,实居身外者,何也?】是为什么呢?我讲:心实居身外,是有道理的!阿难讲出这个为什么了。【引喻云:】就引用了比喻,【譬如灯然室中,此灯必能先照室内,】这个灯如果点在室内,就会先照室内,再接下来,【从其室门照出,】接下来就照到室门,从这个室的门,【后及庭际。】最后才照到外面的林园。【一切众生,不见身中以下:此用同喻】不能见到身中的五脏六腑;这个就是用来跟比喻相通,说: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所以,这个是用同样的比喻。说:【以一切众生,都不能见身中腑脏,独见身外诸法,此亦如灯居室外,照明外境,不能照及室内也。】
经文:【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前面这个语气很强硬,直接很有信心,说:是义必明,这个道理很清楚的,心在身外,就像灯光照耀,才能看到外边嘛!是不是?是义必明:这个道理很清楚的了,必定很容易明了的了,将无所惑,一点都没有什么困惑啊!同佛了义,跟佛所了解的义理、心法,得无妄耶?应该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前面是执心在内。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应该没有像前面执心在内的错误吧?“妄”就是错误。得无妄耶?说:我这样讲,应该没有像执心在内的错误吧?前面“是义必明”,语气很强、自负心很强;后边:得无妄耶?又放软了脚,放软了,又不敢太肯定,还要请示一下佛,说:我这样子,应该没有什么错误吧?
【此阿难自负。以灯光居在室外,以喻是心在身外之义,必定明白,将无所疑惑矣!同佛了义二句,其意以此义,同佛所说了义,未知是否脗合,】了义就是究竟义。不知道我这样讲,是不是符合佛所讲的究竟义的道理?【故问得无同前之妄耶?】前就是执心在内,执心在内被佛所破;我现在应该很清楚、很对了吧?跟佛的体悟是一模一样,所以,同佛了义,将无所惑,一模一样吧?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
说:【此文观前二句,阿难计心在身外,似有十分把握,】你看: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到了最后一句,又怀疑起来了;【观末句耶字,】“耶”就是不敢把握。【心怀犹豫,还是脚跟不曾点地。】就是站不稳。【初阿难引灯喻自决同佛竟。】自己认为叫做自决。
底下,【辰二 如来以身心相知为破(分三)】【巳初喻明无干 二验非无干 三正与结破 今初】经文:【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文字简单,师父简单解释一下。佛陀用的就是身跟心,你心在外,就离开了身体,身心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是不二的。现在阿难把心调到外边来,所以,认为外边光亮,所以,看得到外面的境界,看不到五脏六腑,是因为很暗,里面暗,外面明,所以,心在外。佛陀这一段是要破除(心在外)。身心是不二的,不可以分开的,你这样讲是不对的!
说:佛告阿难:是诸比丘,“诸”就是众多。这些众多的比丘,适来从我,“适来”就是才、刚刚,刚刚而已。跟我就是跟着佛陀。所以,适来从我就是:刚刚才跟着我,怎么样?从室罗筏城托钵。循乞抟食,“循”就是次第乞食;“抟”就是用手搓东西成一个团状,一团一团的,就像饭团一样的。印度,你现在去看,也可以看得到,没有用筷子的。我看了那个影片,他们吃的东西很简单,就一盘饭,然后,加一些咖哩,这我在影片看到的,然后一些菜,统统没有用筷子的,刀、叉、筷子统统没有!喔!原来一抟食是这样,他们就把它捏成一小小团的,就直接塞到嘴巴里面咬,就吃了,用手代替筷子。佛陀当时在世的生活,喔!真的是这样的。
所以叫做循乞抟食,就是用手搓东西成为一个团状,塞到嘴巴里面,就是循乞抟食。“归”就是回到祇陀林,说:我已宿斋,“宿”就是止,就是停止用斋,也就是用斋完毕的意思,叫做宿斋。汝观比丘,这个比丘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众多的比丘能饱吗?阿难答言:不也,世尊!是不可能啊,世尊!何以故?为什么呢?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身体性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底下,【此佛喻明,】喻明就是:用比喻让阿难明白,叫做此佛喻明,“喻”就是比喻;“明”就是让阿难明白。这一段是佛用比喻让阿难明白。【心若在外,则心有所知,身当不觉,】心有所知,那么,你心在外,身体应当没有感觉啊!【犹如彼食,不能我饱。】对方吃,我当然也不能饱了。【适才也,谓诸比丘,才来从我,】就是刚才,“从我”就是跟着我佛陀。
【室罗筏城,循乞抟食】抟食【(亦名段食,有形段可搏取而食者。)】意思就是说:东西很大块的话,把它切成一段一段的,就像我们厨房煮蔬菜的时候,菜很大棵,就要切一段一段的来炒、来煮汤。譬如说:马铃薯,当然就要切一块一块来煮了;高丽菜等等;空心菜等等;或者是素菜料,当然要切一段一段。所以,这个段食有二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就是切一段一段来吃,这样比较细,也比较入得了口。这个叫做段食。所以,站在形状的角度说:切一段一段。第二种解释是说:早上吃完了休息一下,经过一段时间,中午再吃,像一般人,休息一下时间,晚上再吃。所以,这个有二种解释。说:亦名段食,有形段可搏取而食者,这里很明显的是指切,切一段一段。【此西域国风,以手抟食。】
【一切众生,依四食住,】这个我们在《阿含经》讲得很清楚。【更有触食,鬼神等触气而食;】接触而食的。前面这个叫做抟食,接下来叫做触,就是像中元普渡,拜过的东西很容易坏,拜鬼神的东西,很容易发出馊味,臭酸,也就是这个道理。鬼神触气而食,更有触食。【思食,色天等禅思为食;】也就是说:色界天不像人间的饮食,他都在禅定当中,以这个为饮食。【识食,空天等识想相续。】那么,识食就更高了,定力就更深了,以这个意识的定为饮食,也不像人间要吃饭啦、喝汤啦,人间就是这样过了。
【此抟食拣异余三种食故。】【佛制比丘,行乞食法,为除贪心、慢心故。】乞食帮助这个色身,【乞食资身,随缘度日,不贪好食等。】所以,佛陀乞食有重大的意义,在这里要跟我们出家众,大僧、二僧互相的勉励,比丘、比丘尼要互相勉励,佛陀当时在世,就是要叫我们出家人不要求名,不要求利,要随缘度日,千万不能贪好食等等。 【又向人求乞,可以折伏骄慢故。又乞食不事积蓄营办,免妨道业也。】“事”就是求,专心于叫做事。又乞食不会专心在做这些什么?积蓄营办,意思就是:专门储存很多的金钱、储存很多的东西。所以,这个积蓄营办,这个增加欲望。免妨道业也:所以,佛陀当时在世的生活,真的很单纯,欲望几乎微乎其微,也就是能够维护、维持这个色身;再来,躺下来能够休息一下,或者是有的人在禅定当中过日子,所以,几乎空无一物,空无一物。
底下,说: 【归祇陀林,我已宿(止也)斋,】我已停止用斋,【又斋毕也。】【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此故问阿难,】佛陀故意问这个阿难,要好好的回光返照,【令自审知,人分彼此,到底相关与不相关。】有没有关系呢?【阿难于喻不迷,】于喻就是:对佛陀的比喻没有迷惑,很清楚的【答言不也。即一食不能众饱。】当然不可能啊!【世尊下征释所以,是诸比丘,虽证阿罗汉道,果缚尚存,】果缚就是这个果报还存在,这个色身,躯命还存在,还是需要吃饭的,证阿罗汉果还是要吃饭的。所以,你饿着肚子不吃饭,是学外道啊,不是学正法,正法是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不是自饿外道。果缚尚存,【须假饮食,各各身躯性命不同,自应各食各饱,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也!】
经文:【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好!师父解释一下:佛陀就告诉阿难:如果你认为这一颗觉了知见的心,是实实在在居在身体的外面,身心相外,这个“外”就是离了,身体跟心就互相离开了,我们身体在这里,心跑到外边去,实在身外。如果我们这一颗了知的心,跑到身体外边来,身心就互相离开了!是不是?身心相离嘛!自不相干,就没有什么相干的了。
那么,你在外边的心有所知,身不能觉,中间加一个“却”,却让身体没感觉,因为心在外面嘛,身体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如果感觉发生存在身体上,“身际”就是在身体上,如果你的感觉是发生存在在身体上,心也不能知,因为身心互相分离嘛!如果你的感觉在身,那么,心跑到外面去,身心不能互相了解。所以,觉在身际,如果这个感觉,是发生存在在这个身体上的话,那么,心不能知,因为心到外边去,身心分离了嘛,心怎么能知呢?【此以法合喻,辨明无干。】说:【觉了知见之心,即攀缘心,】这个“知见”,不是我们知见立知的知见,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知见”是感觉,能够对外境起觉知,叫做知见之心,跟我们以前讲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是不一样的。所以,觉了知见之心,也就是攀缘心。
【觉了同前明了。】【知见者:随六尘境,而起见、闻、觉、知之用。】【如果此心,实在身外,而身心相外(离也),】就是身心相离。【心离于身,身离于心,】彼此互不相干,【彼此无干,则内心有所知,而身不能觉,】因为彼此不相干嘛!【觉在外身边际,而心不能知;】外身边际,譬如说:皮肤等等,但是,心却不能知。【如前比丘,彼食而我不饱,我食而彼不饱,】为什么?身心互相离开嘛!【如是方许心在身外。】【初喻明无干竟。】底下要验证一下,【巳二验非无干】验证说:身心是不能相离的,是一体的。
经文:【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心分别否?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先解释一遍,说:我今示汝兜罗棉手,佛陀就把这个手拿起来:你看这个佛陀的兜罗棉手,当你阿难眼睛看到的时候,心能够分别吗?阿难就回答说:如是世尊!眼见,心当然就直接分别了,这是很清楚的嘛!佛告阿难:既然看到了佛陀的兜罗棉手,心立刻分别,这证明身心是不二的。若相知,云何在外?如果眼见心知,那么,就表示身心不离吧。若相知者,诸位!中间加四个字,语意更清楚:“身心不离”,若相知者,身心不离,云何在外?为什么你说心是在外边呢?加了这四个字,语意完全很清楚的。若相知者,身心不离,是不是?身心并没有离开啊,云何你说心在外边呢?这样讲是不对的!意思就是:身心是不二的,身心是互不相离的,看到我的手,你心就立刻起分别,可见你的眼跟心;意思就是身跟心是互不相离。
【此验心非外。佛云: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而汝之心生分别否?】眼睛见,【阿难答言:如是眼见心知也。】眼见就是身,心知就是心。【佛告阿难:若身心相知者,则并不是无干,亦不相离,云何汝说心在身外?】这样讲是不对的!兜罗棉,中国话叫细香。【兜罗此云细香,】【西域有此棉,极柔软色白如霜,】佛手柔软,就像兜罗棉手,(【佛手柔软似之,】)所以,在座诸位!那个干粗活的不用讲,注意看喔!愈有修行的,他的手;心、心肠愈软的,他的手就愈软;瞋恨心很重的,没有善根的,告诉诸位:往生以后,这个身体很快就僵硬的!这个百试不爽的。
我们去助念的时候,那个平常做善事、有念佛、对三宝有信心的、不造口业的、身口意清净的,每天都在佛门里面用功、拜佛、念佛、做善事、推广正法的,那个一往生啊,告诉你:有的人好几天,他的身体都是柔软的,柔软的!那么,我们去看,以前一个大寮的,凤山再进去一个大寮,刚刚往生断气,那时侯,师父才在家居士而已,去的时候人家说:哎呀!林居士!我们要去助念!我说:行!我们去跟人家助念。去的时候,哇!手;早上死的时候,早上没有起来吃早餐,他们家人认为说:老人家让他多睡一会儿!早上十点多,已经死在里面,死了几个钟头都不知道,结果这个关节完全撑不开,就这样子。
我这个人就不怕尸体,人家说:哎呀!林居士啊!你这个比较懂,那怎么办?我说:哇!我摸摸看!结果那个手硬的,他们那个家人很着急,就跟他讲:阿爸啊!你身体要放软喔!就跟死人讲话:好好的穿衣服喔,好走喔,一路好走!讲了老半天,他的手还是这样子。结果硬穿,衣服要硬穿,结果穿衣服到这个地方(指手)就是卡住,衣服就是怎么样子用任何的角度,怎么穿就是穿不进去!师父那时侯,佛法懂一点皮毛,我就跟他的家人那个居士说:我有看过这一方面的书,说碰到这个关节僵硬,身体没办法穿衣服的时候,用这个热的毛巾把它热敷,然后,慢慢的慢慢的,知道吧(师示意僵硬的手部经热敷后柔软放松的状态)!他就听我的话,就是用那个热的毛巾热敷,热敷......因为不晓得死了多久了,身体全部都僵硬,昨天好好的,今天身体就全部都僵硬!
你看师妈,往生了二十四小时了,第二天换衣服,全身还是柔软的,她一天就念三万声南无阿弥陀佛。也不认识字。她每次,我告诉她说:师妈,师妈!你要练习一下你自己的名字,领薪水的时候要写名字。她就写......我跟她讲说:字写靠近一点,靠近一点!这个字写靠近一点。她说:你又笑我!我的书全部让你读完了,你还笑你妈妈!我说:我没有这个意思啦,怎么会笑自己的妈妈呢?只是叫你字写靠近一点,不要分得太开!林吴朗饲。所以,你看!师妈不识字,然后我教她:南无阿弥陀佛......她就认真念佛;对三宝,你看!师妈对三宝、出家人,是恭敬得不得了,还斋僧,我给她钱,她拿去斋僧,不错!借花献佛,法师来就供养,她就是非常的赞叹三宝,所以,她往生以后,你看,善根具足、福德都具足了!
因此,说到这个兜罗棉柔软,我们柔软心,就会感得柔软报。记得!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人的心,一定要跟佛相应的,佛的心就是柔软心、慈悲心、喜舍心。所以,一切功德,从喜悦心而能获得。因此,我们从这个佛的三十二相,也能了解佛的心。为什么?柔软,极度的柔软,意思就是:不能有瞋恨心,不要一天到晚吵架、分化、搞小团体、攻击、伤害,这个都与极乐世界的心不相应;要往生极乐世界要柔软心。说:极柔软色白如霜,佛手柔软似之,【亦三十二相之一。】【今眼见佛手,而心即分别,知是兜罗棉手。眼属身分,心能分别,若心在身外,则是相离,自不相知,若是相知,云何可说心在身外?此正难破。】【二验非无干竟。】直接把他问难,把他破除。【巳三正与结破】
经文:【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是身心相知之故,应知彼此不相离,则知汝言觉了此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二执心在外竟。】“竟”就是这一段讲完了,没有特别的意思。有的人看了经典看了很久,就是这个“竟”怎么看看不来,说:为什么后面还加一个“竟”呢?前面都没有:无有是处竟,为什么跑出一个“竟”呢?这个“竟”的意思就是:这一段解释完了,圆瑛法师的意思是这个。
【卯三】这一段很难懂;但是,你一念转过来,也很容易!【执心潜眼根(分二)】执着这个心;“潜”就是潜藏在眼根里面,就是心藏在眼球里面。 【辰初阿难以瑠璃合眼为喻 二佛以法喻不齐为破今初】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念一下:阿难对佛说:世尊!就像佛所讲的,不见内故,这是指前面那一段,执着心在身内,叫做不见内故。如果讲心在身内,可是,却被佛所破,没有看到五脏六腑。那么,着心在身外;说:不见内故,不居身内,心不在身内,因为在身内,就可以见到五脏六腑。所以,因为没有办法见到里面的,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所以,不居身内,阿难开始明了,因为佛开示他这一段。前面着心在内被破;着心在外,也被佛破。说:身心相知,“知”就是有所关联,“相知”就是不相离故,二句是同一个意思。身心相知,是故身心不相离故。不在身外,因此,觉知心也不在身体外边,我今思惟:知在一处。阿难很会抬杠的,我们被佛讲了不在身内、不在身外,就差不多讲不下去了;阿难很有办法,拐弯抹角就是要辩,讲了七个地方,都被佛所破。我们讲了二个地方,大概就讲不下去了;阿难可以讲出七个地方,可见阿难也不是普通人,把有关的心在哪里全部找出来,七处统统被佛所破。
【此转计心潜眼根。】心潜藏在眼根里面。【如佛所言:引上二科,佛所破之言,不见内之心肝脾胃故,不居身内,此破执心在内之言;】【身心相知,眼见佛手心即分别,不相离故,】所以,身心是不相离故,所以,证明心【不在身外,此破执心在外之言。】【前二既皆被破,我今思惟,知在一处。】【此二句,与真妄二心,皆不相应,真心不落思惟,妄心本无处所。】为什么妄心本无处所呢?因为它刹那生刹那灭,所以叫做本无处所。就是它根本就不存在的意思,妄本无体嘛,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心就是我们的贪瞋痴,本来就不存在的。
譬如说:你恨一个人,佛陀说:那个人四大本空,五阴无我,你那个恨的心本来就不存在,所以,这一颗心叫做妄心;歇即是菩提,把这恨的心放下,真心就显现。因为真心不落思惟,思惟就是立知见的意思,真心不落思惟,不落善、恶的思惟,不落是、非的思惟;不落对、错的思惟,这个思惟就是建立知见,也就是真心不建立任何的知见。而妄心本无处所,因为它刹那生刹那灭,生住异灭,所以,妄心本来就妄,不可得。所以,为什么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意思就是:三心都是妄,妄不可得,当然真心就显。【今思惟知在一处者,即拣前内外,另计一处也。】“拣”就是不同于,选择前面所执的心在内、在外,都被佛所破,另外计着一处。
经文:【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佛陀说:处今何在?你所讲的:心潜藏在眼根里边,你告诉我,地方在哪里?处今何在?潜藏在眼根里面的那一颗心,在什么地方?讲讲看。阿难言:此了知心,这一颗能够认识外境的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没看到里面的五脏六腑,又可以看到外边的境界,如我思忖;“忖”就是测度,潜伏根里,那就是隐藏在眼根里面啊!叫做潜伏根里,就是潜藏、埋伏在眼根里面,就是这个意思。【首句佛征所在之处。阿难以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就此事实,思惟忖度,】测度的意思。欲脱前面着心在身内,和心在身外之过,(【欲脱前二之过,】)怕又被佛所破,
【遂计潜伏眼根里面。潜者藏也,如鱼潜于渊;伏者处也,如鸟伏于巢。】“渊”就是深水,就像鱼潜藏在深水里面。【根里即眼根之内,不见内者,因根相隔故;】因为眼睛跟五脏相隔,就是遥遥相望,所以看不到。不见内是因为根相隔,也就是说:眼根离五脏六腑太遥远了,看不到。【能见外者,】是因为【有窍可通故。】“窍”就是有孔,眼睛有孔,里面五脏六腑没有。所以,眼睛因为有窍,所以,可以通、可以看到外边;里面看不到,就是因为里面隔了太遥远了,因为里面没有窍孔。
底下,阿难还很会比喻喔,心潜伏在眼根里边,是怎么样一种情形呢?【犹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阿难自己解释,用比喻,看看能不能站得住脚?就像有人取瑠璃椀;瑠璃椀本来是说一种器具,这个“椀”,跟左边那个石头,石部的“碗”,或者是器皿是一样的。本来这个“椀”的意思是说:饮食的用具。那么,瑠璃就是青色宝;瑠璃椀直接讲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眼镜,只是那个框,没有现代人的那种科学的进步。所以,以前的眼镜可想而知,很粗很大,很不好戴,不是像现在很轻。就像取这个眼镜,合在他的两眼,虽然有物跟他合这个眼睛,而不留碍,这样情形,就像心潜藏在眼根里面。彼根随见,随即分别,那个眼根随时看到,同时分别。
好!统统把笔放下来,要看这里,重点抓到了,你就完全通;要不然,抓不到,你就完全听不懂!他这个意思就是说:譬如说:这是眼睛,肉眼,阿难的意思是说:心,心潜藏在眼根里面;这是肉眼、眼睛,左手如果是肉眼(师以左手手掌为示范眼根);心潜藏在眼根里边,(师以右手拳为示范心,示右手潜藏在左手后为心藏在眼根里),眼根里边。譬如说:眼睛,外边合这个眼镜,他这个比喻,阿难的比喻就是说:现在是眼睛变成是什么?是心。眼镜变成是什么?肉眼,比喻作肉眼,知道意思吗?眼睛,心放在这里,(心放在眼睛后面)。阿难的比喻就是说:就像眼睛,眼睛就变成心了,对不对?合这个眼镜,这眼镜就变成什么?眼睛,这样听懂了吗?大家都听懂了喔!
那这样子,佛就开始要破他了,意思就是说:你这个心潜藏在你的眼睛里面,那么,你应该看到你的眼睛啊,因为我们的眼睛挂了一支眼镜,看出去山河大地,也看到山河大地,同时也可以看到什么?同时也可以看到眼镜嘛!对不对?如果你的心潜藏在眼根里面;心在这里,注意看,这是眼睛(师以左手手掌为示范眼睛),心藏在这里(师以右手拳为示范心),心如果看出去,是不是可以看到自己的眼睛?懂吗?佛陀说:有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到自己的眼睛的?那不可能嘛!所以,你这个比喻是错的!这样懂吗?
好!看底下,【此阿难恐复招难破,】佛难破。【故设喻】比喻,来【证明。瑠璃此云青色宝,其质明彻,椀即眼镜。此以能合之瑠璃椀,喻眼根;所合之眼根喻心。】眼根就是我们所讲的肉眼。此以能合的眼镜,就是比喻作我们的眼根;所合的眼根,就变成比喻来讲就是我们的心了。【犹如有人,取眼镜合其两眼,虽然有物(即瑠璃椀)】就是眼睛了。【合眼,而眼镜竟不留碍于眼,心潜眼根之内,如眼在眼镜之内,而眼根亦不留碍于心,故曰:彼根(眼根也)随见外物,而心随即分别。】
经文:【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师父解释一下:然,但是,我觉了能知的这一颗心,不见内者,为什么会看不到里面的五脏六腑呢?为在根故,因为潜藏在眼根,所以,它离五脏六腑太远了,所以,看不到,里面又是暗的。能够清楚,分明瞩外,很清楚的瞻视,“瞩”就是瞻视。很清楚的看到外边,而没有任何的障碍,正因为那一颗心潜藏在眼根里边,所以,可以看到外边。好!这个比喻就是这样子。
【此阿难法合,】【以脱前二,昧内知外之过。】以脱前面二种过失。昧内,也就是说:对内不见五脏六腑,却能见外之过。【觉了能知,重擧前心,此心不见内之心、肝、脾、胃者,为在根中,】“根”就是眼根里面,因为潜藏在眼根里面,不在身体内,它是潜藏在眼根里面,不是说:心摆在五脏六腑里面,现在把心调位置,调到眼根里面,心就在这儿(师手指眼睛处)。心不在这里(师指五脏六腑处)嘛;心因为在这里(师复手指眼睛处),所以,看不到这里(师指五脏六腑处),心因为在眼根,知道吗?阿难意思就是说:所以,看不到五脏六腑;心因为潜藏在眼根,又可以看到外边。把心调位置了,本来心放在里边,佛陀说:心在这里,应该可以看到五脏六腑啊!被佛所破。
阿难就说:心在外面!佛就示兜罗棉手,眼见,心又可以分别,身心是相知的。现在阿难把它调动位置说:心不在这里,不在五脏六腑里面、也不在外面,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师指眼睛处)啊!眼睛。因为潜藏在里面,看不到里面,是因为里面没有孔,又暗暗的、黑黑的,所以,看不到五脏六腑。可以看到外面,刚好!潜藏在眼根里面,就像眼睛戴眼镜一样,对不对?是透明的啊!所以,心潜藏在眼睛里边,心在这里。阿难真的很会抬杠,好厉害!要我们来想都想不出来!
底下,说:觉了能知,重举前心,此心不见内的心、肝、脾、胃,为在眼根当中,【不在身内之故,此脱昧内之过;】“昧”就是迷了,迷内之过。(昧内,也就是说:对内不见五脏六腑之过。)【而能分明瞻视外境,而无障碍者,因此心潜在根内,而根如瑠璃椀,】而根是透明的,阿难还很会解释说:这眼睛是透明的!【不相妨碍之故,此脱知外之过。】知外就是心能知外之过。所以,【任从阿难,自恃小慧,善喻善合,】善于比喻,善于法合。【由不务真修,】没有真正的见性,【皆非自性中流出真知真见,后被如来,一语便破。】如来一句话便打破了。【初阿难以瑠璃合眼为喻竟。】
【辰二如来以法喻不齐为破(分三)】法跟比喻合不来。【巳初正辨不齐 二双开两破 三正为结破 今初】
经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瑠璃。彼人当以瑠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瑠璃否?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瑠璃笼眼,实见瑠璃。】佛陀真是无上的大觉者,不会因为阿难乱问,而乱了阵脚,真的是佛陀!佛告阿难:佛就告诉阿难:就像你所说的,把这个心调动到变成潜在眼根里面,潜根内,犹如瑠璃,就像戴眼镜,这个瑠璃就是瑠璃椀的意思。就像戴眼镜的,眼睛看出去,透过眼镜透明的,也没有隔阂、没有障碍,随见随即分别。说:彼人当以瑠璃笼眼,那个人就会用眼镜;“笼”就是罩着,就是戴上眼镜。假设这个人戴上眼镜,好!就用这个角度来说:当见山河,当他看到外面的山河,眼镜外面的山河,见瑠璃否?诸位!加三个字:同时亦,见就是见到,瑠璃否?同时也见到那一支眼镜吗?(未完)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02 :你情绪都控制不住就很难入道,因为这是基本盘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03: 一直强迫对方来接受佛法,佛法有时候会变成毒药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04 :往生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布施是现在的事情不是临命终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05 : 你以为有一种境界可以追求,就染污了清净心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06 :守住口业紧闭你的嘴巴,阎罗王也拿你莫可奈何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07 :很有修行功夫的人能瞬间降伏这种瞬间的爆发力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09 : 若你常接近烦恼的众生,你的频率也被感化变成很烦恼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10 : 法是绝对,绝对就不能说;说了,就统统叫做方便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11:修行不是等待,修行必须回归当下,现在就必须解脱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12 : 如果不是欢喜心布施出来的,也得不到功德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13 : 我们三皈依也要如法观想才得纳受戒体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14:处理任何事情,你愈执着愈让自己的心伤害愈大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15 : 如果还卡在观念和知解上,那就不算是真修行人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16 :任何法师讲经说法都不能离开: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17 : 千万不要双手造的功德从你的嘴巴花光光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18:晚上作梦的梦境一团糟,就知道我们连一点定都没有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19 : 世间没有冤枉的事,认命变成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20 :我们会有情绪的作用,就是因为攀缘心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21 :阿难所执着的七个地方都不对,不是真心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 22 : 有定位这个“我”,你就什么都贪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23 :在这个世间里,你任何的享受,都必须付出代价
楞严经四 七处征心24 : 我们意识强大,本性--如来藏性显现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