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华大学沈明武/史向阳ACS Nano:脑内递送仿生含磷树状大分子/抗体纳米复合物用于调节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增强胶质瘤免疫治疗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具侵袭性和致死性的肿瘤之一,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短,预后差,因此仍然是临床医学中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然而由于血脑屏障(BBB)和胶质瘤细胞的浸润,传统治疗往往难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和治疗效果。相比之下,免疫疗法具有毒性轻、不良反应少、疗效高的特点,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免疫治疗利用相关抑制剂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a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抗体阻断负性免疫调节途径,重新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特别是,PD-1是一种在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上均表达的抑制性受体,可与多种肿瘤细胞上表达的PD-L1结合,从而导致肿瘤的免疫逃逸。此外,NK细胞作为淋巴细胞中的一种先天免疫细胞,具有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协助T细胞破坏异常细胞。阻断T细胞和NK细胞上的PD-1受体,重新激活免疫细胞,对于使用aPD1等抑制剂改善肿瘤免疫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神经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由于大多数治疗药物分子(如抗体和酶)必须穿过血脑屏障才能到达肿瘤部位,这一过程被证明是困难的。因此,开发一种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的多功能药物传递系统,有效地将抗体递送到脑胶质瘤部位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纳米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仿生纳米技术在药物递送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其中,利用细胞膜构建的仿生纳米药物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长循环效应和脑靶向性可以高效地促进纳米材料穿透血脑屏障。


除了抗体介导的ICB治疗外,开发具有内在免疫调节活性的纳米载体系统用于联合和增强肿瘤免疫治疗也至关重要。在许多不同的递送体系中,含磷树状大分子以其高度支化的三维结构、可功能化的表面和均匀的分子量而备受关注。亚磷酸钠盐封端的含磷树状大分子不仅可以作为纳米载体递送化疗药物,还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调节NK细胞、巨噬细胞等用于对抗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此外,亚磷酸钠盐封端的含磷树状大分子已被证明是一种通用的蛋白质递送系统,因为它们具有末端亚磷酸钠盐阴离子基团和富含苯环的支链支架结构,并且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氢键、阳离子-Π和疏水相互作用负载蛋白质

为了解决脑胶质瘤免疫逃逸问题以及增强免疫治疗效率,东华大学沈明武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团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配位化学实验室Jean-Pierre Majoral院士团队合作构建了一种基于M1型巨噬细胞膜(M1m)包覆的仿生含磷树状大分子/抗体纳米药物平台,用于增强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图1)。研究团队首先将含磷树状大分子(称为AK128与aPD1络合形成AK128-aPD1纳米药物,并通过物理挤压包M1m得到最终纳米药物AK128-aPD1@M1m。M1m伪装的AK128-aPD1@M1m表面具有α4和β1整合素,能够与内皮细胞表面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VCAM-1)结合,从而穿透血脑屏障,将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AK128和aPD1共同递送到原位胶质瘤部位。研究发现,含磷树状大分子AK128可以促进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的NK增殖,而递送的aPD1可以通过ICB重新激活T细胞和NK细胞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减少了调节性T细胞的肿瘤分布,从而刺激各种细胞因子增强胶质瘤免疫治疗。

 

图1. AK128-aPD1@M1m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协同调节NK细胞和T细胞增强胶质瘤的免疫治疗。


研究发现按照AK128/抗体质量比41时,合成的AK128-aPD1@M1m具有合适的水合粒径尺寸和表面电势(图2A-B)。TEM、SEM图像显示制备的AK128-aPD1 NCs粒径分布均一以及AK128-aPD1@M1m NCs表面M1m涂层的成功包覆(图2C-F采用SDS-PAGE再次验证抗体负载和M1m包成功图2G通过Western blot实验验证了AK128-aPD1@M1m NCs穿透血脑屏障的机制是材料表面仍保留α4和β1整合素,可通过胞吞作用促进脑内递送(2H)。同时验证了所获得的AK128-aPD1@M1m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图2I)。

 

2.(A-B)不同材料的水动力尺寸和表面电势。AK128-aPD1 NCs的TEM图像(C)、SEM图像(D)和(E)尺寸分布直方图。(F)AK128-aPD1@M1m NCs的TEM图像。(G)不同材料的SDS-PAGE分析。(H)WB测定α4和β1整合素在AK128-aPD1@M1m中的表达情况。(I)AK128-aPD1@M1m NCs一周内的水合粒径变化。


研究团队通过细胞毒性实验验证了AK128-aPD1@M1m NCs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图3A-B),通过细胞吞噬实验证明了M1m的伪装使巨噬细胞AK128-Cy5.5-IgG@M1m NCs的摄取减少,这有望延长NCs在体内的血液循环时间(图3C)。此外,团队研究了AK128-aPD1@M1m NCs在与PBMCs孵育后激活NK细胞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药物可使PBMCs中NK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图3D-E),进一步研究发现处理后的PBMCs中释放出更多的细胞因子IFN-γ,表达更高水平的颗粒酶B和穿孔素,能更好地杀伤肿瘤细胞(图3F-H)。

 

3.(A-B)不同材料处理24 h后的C6细胞和bend.3细胞的活力测定。(C)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对不同材料的摄取情况。(D-E)不同材料处理PBMCs后NK细胞比例的代表性流式细胞术图和定量分析图。不同材料处理后(F)颗粒酶B的荧光强度直方图,(G)IFN-γ和(H)穿孔素的表达分泌测定。(D-H):Ⅰ,PBS;Ⅱ- 2;Ⅲ,Il-2 + AK128;Ⅳ,IL-2 + AK128-aPD1;V,IL-2 + AK128-aPD1@M1m。


团队通过体外Transwell模型验证了IL-2 + AK128-aPD1AK128-aPD1@M1m处理后的PBMCs可更高效地诱导C6细胞凋亡图4A-C),这归因于AK128介导的NK细胞增殖促进和aPD1介导的NK细胞ICB治疗,促进了促凋亡蛋白Baxp53PTENCaspase-3的上调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下调(图4D)。团队又通过Transwell系统建立了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验证了AK128-aPD1@M1m NCs可以更高效地穿过血脑屏障且保证了b.End3单细胞层的完整性(图4E-G)。接下来,团队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了纳米材料释放的抗体是结合T细胞表面发挥ICB作用从而刺激恢复T细胞活性(图4H

 

4.(A)不同材料处理后的PBMCs与C6细胞体外共孵育的示意图。(B-C)不同处理12 h后C6细胞凋亡和坏死的流式细胞分析及(D)凋亡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试验结果图。(B-D):Ⅰ,PBS;Ⅱ,IL-2 + PBS;Ⅲ,IL-2 + aPD1;Ⅳ,IL-2 + AK128;V,IL-2 + AK128-aPD1;Ⅵ,IL-2 + AK128-aPD1@M1m。(E)体外血脑屏障Transwell模型的构建示意图。(F)不同材料处理前后b.End3细胞层的跨膜电阻变化及(G)穿过血脑屏障的效率分析图。(H)不同材料与T细胞结合能力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

 

5.(A)原位胶质瘤的体内诊断和治疗过程。(B-C)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测定不同材料处理后荷瘤小鼠脑部的活体荧光成像图片和平均辐射效率。(D)不同处理后C6胶质瘤小鼠的MR图像、(E)相对肿瘤体积变化和(F)小鼠体重变化。(G)不同材料组小鼠脑胶质瘤切片的H&E、TUNEL、Ki67染色。


随后,研究团队评估了AK128-aPD1@M1m在体内的抗肿瘤免疫效果(图5A)。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结果表明AK128-Cy5.5-IgG@M1m NCs可以通过M1m的伪装有效地穿透血脑屏障到达大脑部位,荧光强度在6 h达到峰值(图5B-C在治疗期间采用实时T1加权MR成像系统测量不同时间肿瘤体积,结果表明AK128-aPD1@M1m组在体内抗肿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p < 0.01,图5D-E),这可能是由于AK128-aPD1@M1m NCs具有血脑屏障穿越能力,能够将AK128和aPD1共同传递到肿瘤部位,从而发挥AK128NK细胞增殖和aPD1T细胞和NK细胞的ICB的联合免疫调节作用,增强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效果。M1m的伪装使NCs的血液循环时间延长,表现出增强的肿瘤蓄积作用。此外,不同处理后小鼠体重均无明显变化,说明包括AK128-aPD1@M1m在内的所有纳米材料均具有良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图5F为了进一步检验治疗效果,取不同材料治疗后的小鼠脑部进行H&E、TUNEL和Ki67染色,结果表明AK128-aPD1@M1m治疗组的肿瘤细胞坏死、细胞凋亡均最多增殖抑制效果最好(图5G

 

6.(A-D)不同治疗后肿瘤中CD4+ T细胞、CD8+ T细胞、颗粒酶B阳性CD8+ T细胞和Tregs细胞的代表性流式细胞术图。(E-H)肿瘤组织中CD4+ T细胞、CD8+ T细胞、颗粒酶B阳性CD8+ T细胞和Tregs分布的定量分析。

 

7.(A-C)不同材料治疗11天后外周血、肿瘤和脾脏部位CD3-NK1.1+细胞的代表性流式细胞术图。(D)不同治疗材料后肿瘤组织中NK细胞分布的定量分析。(E-G)不同材料治疗11天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颗粒酶B的ELISA测定结果。


接下来,团队探索了AK128-aPD1@M1m NCs抗肿瘤的相关免疫治疗机制,采集治疗后11天小鼠的脑部对相关免疫细胞进行了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AK128-aPD1@M1m组在肿瘤中的CD4+T细胞CD8+ T和颗粒酶B阳性CD8+ T细胞比例均最高(图6A-C、6E-G),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分布在所有组中最低(图6D、6H)。此外,团队研究了NK细胞在外周血、肿瘤和脾脏中的分布,AK128-aPD1@M1m治疗在所有组中NK细胞的外周血、肿瘤和脾脏分布均最高(p < 0.05图7A-D)。综上所述,AK128-aPD1@M1m可以通过T细胞和NK细胞的协同调节,充分激活免疫反应,诱导有效的免疫治疗。同时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颗粒酶B水平图7E-G)发现,AK128-aPD1@M1m组在所有组中显示出三个指标的最高水平p < 0.01)。


简而言之,该研究设计的仿生纳米材料具有多个优势:1亚磷酸钠盐封的AK128与aPD1络合并M1m伪装,形成了一种成分简单、能够延长血液循环时间且能跨越血脑屏障的纳米药物;2)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AK128可以促进PBMCs中NK细胞的增殖,而递送的aPD1可以通过ICB重新激活T细胞和NK细胞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胶质瘤免疫治疗效果,实现对免疫细胞的多重调节,为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以上研究成果以“Brain Delivery of Biomimetic Phosphorus Dendrimer/Antibody Nanocomplexes for Enhanced Glioma Immunotherapy via Immune Modulation of T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DOI: 10.1021/acsnano.3c13088。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沈明武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彭亚敏为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和上海市教委领军人才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3c13088


相关进展

东华大学沈明武/史向阳教授团队 ACS Nano:生物活性的含磷树状大分子作为通用型蛋白质递送系统用于增强的抗炎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团队 ACS Materials Lett.:树状大分子纳米凝胶共递送药物/免疫激动剂用于缓解肿瘤耐药

东华大学史向阳/沈明武团队 ACS Nano:基于树状大分子的共递送体系用于MR成像引导的肿瘤化学动力学/免疫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李静超/史向阳《Nano Lett.》:可激活半导体聚合物纳米诱导剂通过声-铁死亡协同治疗骨转移瘤

澳门大学代云路教授、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山西医科大学张瑞平教授 Adv. Sci.: 先进的金属化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东华大学曹雪雁副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团队 AHM:恢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仿生纳米凝胶用于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和化学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Nano Today:简单组分树状大分子纳米药物通过抑制自噬进而放大肿瘤的光热/免疫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AS:氧化还原响应型树状大分子纳米凝胶通过内质网应激放大和巨噬细胞极化实现超声增强的胰腺癌化学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曹雪雁副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团队 Small:智能型树状大分子纳米平台用于免疫调节介导的联合光热/血管阻断疗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微流控合成纤连蛋白包覆的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物用于自补充肿瘤微环境调节和MR成像引导下的三模态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J. Control. Release》:核壳结构树状大分子介导的化疗-免疫联合疗法用于治疗乳腺癌

东华大学李静超、史向阳团队 Nano Today:近红外二区光激活型半导体聚合物纳米介质实现三合一肿瘤微环境调节用于联合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郭睿教授/史向阳教授课题组《ACS AMI》:双响应核壳树状分子用于肿瘤细胞的基因编辑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团队《J. Control. Release》:基于光热诱导效应的功能树状大分子纳米疫苗用于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沈明武研究员/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树状大分子纳米凝胶用于肿瘤增强CT/MR双模态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AM: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含磷树冠大分子载药纳米胶束通过协同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增强肿瘤化学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沈明武/史向阳教授团队 AM:细胞膜仿生的聚合物纳米颗粒通过放大内质网应激和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化疗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 Nano Today:微流控合成肿瘤微环境调控型超小氧化铁纳米团簇用于动态MR成像导引的肿瘤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 Biomacromolecules:在两亲性含磷树冠大分子纳米胶束用于药物递送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J. Control. Release》:可注射水凝胶用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复极化及肿瘤的饥饿/化动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两性离子修饰的树状大分子纳米平台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团队 ACS Nano:纤连蛋白包覆的金属-多酚网络通过铁死亡增强的ICD实现肿瘤的化学/化学动力学/免疫协同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Adv. Mater.》:包覆金属-多酚网络的树状大分子纳米药物用于肿瘤化疗/化学动力学治疗及MR成像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ACS Nano》:巨噬细胞膜仿生的多功能纳米凝胶用于MR成像引导的原位脑胶质瘤联合治疗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树状大分子纳米平台用于急性肺损伤药物/基因联合治疗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Nano Today》:在树状大分子用于脑胶质瘤诊疗方面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团队《Prog. Mater. Sci.》综述:基于聚乙烯亚胺的多功能纳米体系用于癌症纳米医学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核壳结构树状大分子用于肿瘤增强MR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Nano Today》:在多功能载药PLGA纳米纤维环用于肿瘤治疗和抑制肿瘤转移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基于免疫检查点阻断的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获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沈明武教授课题组在抗氧化/抗炎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领域获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超声增敏肿瘤诊疗一体化领域获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阳离子型含磷树状大分子用于肿瘤基因治疗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树状大分子纳米探针用于T细胞监测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聚谷氨酸杂化纳米凝胶的诊疗应用上取得新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