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丙酚替诺福韦(TAF)|新版欧洲/美国慢乙肝指南推荐的一线抗病毒药物

孙南雄 药事网 2022-10-09

药事网全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成员单位,看医生、找药师、下文献—上药事网!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孙南雄


 孙南雄教授



自2017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指南把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TAF都列为一线首选的乙肝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以来,TAF以其强效抗病毒、更高的转氨酶复常率、更好的骨肾安全性、妊娠安全性、“0”耐药等优点,得到临床极大关注。


TDF和TAF的活性抗病毒成分都是替诺福韦(Tenofovir, TFV ),但是TDF和TAF这两个前体药物是有区别的。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对理解和正确应用TDF/TAF,对推动我国乙肝防治、预防和控制乙肝母婴传播、在可预见的将来,彻底甩掉“乙肝大国”的帽子,有重要意义。


TFV、TDF和TAF

TFV对乙肝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都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但是单独应用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当加入醇化合物形成酯键后,就能够被人体吸收。


当TFV加上两条吡呋醇,使其成为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极大增加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及稳定性,产物为TDF。


当TFV接上丙酚(Ala),使其成为丙酚替诺福韦,不仅增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而且可以直接靶向肝细胞,在提高肝细胞内抗病毒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经肾脏代谢的负担,产物为TAF(图1)。



图1 TFV、TDF及TAF的结构特点


TDF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作用机理

TDF经过口服给药后,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多种组织、脏器中,经相应细胞的生物酯酶水解,移除两条吡呋醇,释放TFV。未经水解的TDF原型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经羧酸酯酶水解后,进一步磷酸化为其活性形式——替诺福韦二磷酸,阻断肝细胞内的HBV DNA依赖的RNA多聚酶的复制,发挥抗HBV的作用。


TAF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疗效

TAF也是TFV的前体药物,其消化道吸收的方式和TDF一样,以原型的方式,在消化道上皮细胞,胞内外浓度差的影响下,以被动转运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在血液循环中,TAF和TDF的根本区别在于,TDF在血液中经酯酶的水解释放TFV,但由于TDF半衰期很短,只有0.4分钟,大量的TDF就水解为TFV,而TFV几乎无法被肝脏细胞摄取,因此血液内大量水解的TFV通过肾脏代谢清除。而TAF则不同,TAF在血液里半衰期较长约31分钟,大部分TAF经过主动扩散和被动转运直接进入肝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只有小部分水解为TFV。临床研究证实,TAF 25 mg的抗病毒作用与TDF 300 mg相当,但是血液中需要通过肾脏代谢的TFV的量却减少了约90%。


TAF与TDF的全球Ⅲ期注册临床研究也证实,TAF有极其优异的抑制HBV复制性能。截至144周未见耐药发生;较TDF有更高的转氨酶复常率和更好的肾脏安全性;对于从TDF转换为TAF治疗的患者,肾脏及骨骼相关指标的下降趋势都可得到逆转。TAF可以算得上是目前最好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于2016年11月批准TAF上市,随后在我国也顺利获批,2019年1月3日在本院处方。


TAF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TAF进入肝细胞的方式和TDF也完全不同。TAF除了和TDF一样,可以从血液中以含量梯度差的方式,由血液转运至肝细胞;还可以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经肝脏摄取性转运体OATP1B1及OATP1B3主动转运,进入肝细胞。


进入肝细胞后,在羧酸酯酶1(CES1,主要在HBV感染肝细胞中表达)的作用下TAF脱去苯环,形成中间产物Ala-TFV, Ala-TFV又经化学和/或酶作用转变为TFV,而后,TFV经磷酸化变成TFV二磷酸(TFV-DP)发挥抗毒作用,或以TFV原型经肾脏排泄(图2)。


图2 TAF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TAF与TDF代谢场所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在剂量、疗效与安全性的显著差异

正是因为TAF不仅可以和TDF一样,经渗透方式进入肝细胞,还可经主动转运进入肝细胞、且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CES1主要在HBV感染的肝细胞中表达,所以TAF有较好的靶向性,使得较低剂量的TAF,即可代谢为足够浓度的细胞内TFV-DP,发挥更为强大的抗病毒药效。


细胞实验表明,人原代肝细胞经TAF处理24小时后,细胞内的TFV-DP的水平是TDF处理组的5倍;另有动物实验(狗)表明,经过肝脏首过效应后,有65%的TAF被肝细胞摄入。


正是因为TAF的靶向性及入胞后才水解的特性,TAF在血浆中稳定、浓度低,肾小管的TFV暴露也更低,这一特性大大提高了TAF的肾脏安全性、也大大降低了基于肾小管损害而发生的骨密度降低风险;而感染HBV的肝细胞,由于TAF的“靶向吸收”,使得感染HBV的肝细胞内,具有远远高于血浆浓度中的TFV,从而使得感染HBV的肝细胞的“靶位”,如“HBV原病毒”,即便在大大降低TFV摄入量的条件下,也能得到与TDF相当的强效抑制HBV的效果,还提高了转氨酶复常率,或可进一步延缓肝脏疾病进展和减少肝细胞癌的发生。


来源:经授权转载自中国医学论坛报(ID:CMT-zonghe)



欢迎加入

药事网全国同行交流群


请添加微信号13311391747

注明姓名+医院

工作人员邀请您入群



作为全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药事网现向全国招募互联网医生、药师、护士(均为兼职),要求为医院在职人员,不限资历,不限人数,欢迎全国医院同行加入。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发至邮箱:yjkzhaoning@163.com,标题注明“加入药事网”即可。


药事网原创文章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较真辟谣


《喝神奇的GABA饮料能让孩子长高?》new

《儿童门诊雾化吸入治疗扼杀元气?》new

《有网文诋毁雾化治疗方法?》new

《到底能不能把药片碾碎了给孩子吃?》new

《三无配方粉冒充特配粉?》new

《最新研究发现防晒霜成分能进入血液?》new

《长期服用维D和钙片会致癌?new

《布洛芬在美国被召回,在法国有致死案例?》

《他汀药无效了?患者和家属请注意!》new

《台湾名医说胰岛素有毒,喝糖水治糖尿病?》

《胜利夜店事件爆出下药情节,竟是这些常见药》

《用水果汁输液前,大妈还自行输注姜蒜汁》

《输液会导致湿邪,让人变胖发生浮肿?》new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消灭掉家里的螨虫?》new

《服用聪明药真的可以提高成绩了? new

《输液会导致孩子大脑停止发育七天?》

《取消门诊输液,限输液究竟为什么?》

《医生罢工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50%?》

《硼砂有毒,含硼砂成分的药品呢?》

《老公出轨,想靠这种药挽回?》

《长期服用普利类降压药是否会导致肺癌?》

《蒲地蓝修订说明书,家长应该了解什么?》

《是时候打流感疫苗了, 一文读懂8大问题》

《用二甲双胍来减肥,看来真的可行?》


热点文章


《人民日报:我国批准突破性创新型抗生素上市》

《治疗帕金森药物“息宁”一药难求,该关注的不止眼前的短缺》new

《芬太尼,为什么麻醉“良药”会成为致死毒药?》

《18岁以下禁用含可待因感冒药,用哪些安全?》

《这两种贫血要区别对待,避免危害》

《从肠内外营养的发展历程看营养治疗策略的变迁》

《这两种感冒药撤销销毁,药品监管重点正在转移

《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

《“抗癌神药”大比拼:国产和进口谁更强?

《两会声音:让药师立法不再缺位!》

《DTP药房真的要凉了吗?》new

《医院自制剂,是猛虎还是良药?new

《吗丁啉、艾畅等药被注销批文,根本原因是?》

《这4个复方制剂全国停产,撤销药品批准文件》

《外交部提醒:带这些药品到国外会被禁止入境!》

《广谱抗癌药拉罗替尼的正确打开方式》


下载专区


《孕产妇流感防治专家共识》new

2019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解读》new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new

《2018规范肠外营养液配置专家共识》new

《辅助用药相关政策文件汇总(省级)》

《辅助用药相关政策文件汇总(地市级)》

《循证制定地西泮注射液给药规范》

《中国药学会医院用药监测报告》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的通知》

《多种微量元素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重庆市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共识》

《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的方案》

《中国总药师制度专家共识2018》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扣分原则》

北京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中成药处方点评共识报告》

《肠外营养液配制中国专家共识发表》

《FDA更新关于缬沙坦无需召回的名单》

《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报告2018》

《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报告2017》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2016》


                    药事网

每日更新 专业专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