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傳媒應如何報道精神病人 | 譚蕙芸《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別新聞》
嘿,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又要來了!
不激不隨近期會密集推送
書展新書、
中大書單、
書展攻略等各類信息,
敬請關注。
▼ ▼ ▼
《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
譚蕙芸 著
邊城思想者系列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
▼ 內容簡介 ▼
講速度,不如講深度。
將「他們」變成「我們」,
令讀者從一粒沙看見一個世界。
新聞界對「速度」有一種普遍、近乎強迫症狀的迷戀;講求深度的採訪和寫作,是否便無立錐之地?
投入長時間採訪,多角度、立體去呈現受訪者和他們的世界,是新聞特寫一大特色;透過脈絡化的重新呈現,陌生人變成可理解,熟悉的事物拉遠了,我們便能誠實檢視自己的盲點。
如果你覺得看新聞是苦差,請了解這一位從不願辜負讀者期望和社會責任的記者,如何努力寫出紮實真實的報導,重新吸引讀者回歸,深信有價值的特寫新聞文章即使放了五年、十年,重讀起來依然讓人歷歷在目,觸動人心。
本書收錄資深記者譚蕙芸八年以來的新聞特寫作品,有深度的人物專訪、社會事件追蹤,亦有對當下新聞寫作的思考,內容關於弱勢社群、性別、演藝人物談時政、教育理念、傳媒觀察、異國遊記、海外深度採訪等。結集出版時,作者特意在每篇文章前後,加添導讀和後記,把採訪背後的難處或心法寫入,希望讀者可以有更深一層的閱讀樂趣。另加設三篇對特寫新聞的理解,和兩篇記者與採訪團隊合作觀察。
譚蕙芸說:「或許,此本小書,間接回答了一個問題:究竟香港過去十年八載,民心何以累積至此。」
▼ 開卷十分鐘 ▼
我們與惡的距離?傳媒應如何報道精神病人
(文章原名〈你黐定我黐〉,發表於2012年12月9日。)
此文獲得由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香港外國記者會及香港記者協會聯合舉辦的2012 第十七屆人權新聞獎「評論和分析大獎」。
譚蕙芸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明報.星期日生活》副刊人物專訪、長篇文章作者,曾於《明報》及有線新聞任職記者。
前言
當了十年記者,容易對事物麻木。學生採訪窮人心軟,我教他們別太輕易同情受訪者,以免寫出偏頗的文章。
可是,每逢遇上這一個議題,我根本沒法冷靜—當社會出現懷疑「無定向傷人事件」,例如有人在街上隨機斬人,有人在地鐵放火,我就會暗暗祈求:「萬萬不要,請不要……」不用多久,新聞就會出現一個關鍵詞:「兇徒有/沒有精神病紀錄」。若兇徒的行為沒合理解釋,記者就會訪問行兇者的鄰居,探問這位疑犯平日是否「自言自語」、「目露凶光」。我不禁想起,精神病人的家人這刻有多難受。
對於精神病,我有切膚之痛。因為我是精神病者的親人。我與嚴重精神病親人相處數十年,多年來親歷社會對這個病的禁忌、不解、恐懼,默默承受著內疚、憤怨、創傷。做記者時有機會採訪精神病家屬,看到他們緊張的表情,只要我說一句:「不用擔心,我家人也是精神病患者,我明白。」這句話如同解咒的話語,對方聽到之後,繃緊的表情會立即鬆弛下來。
當記者多年,我由一個旁觀他人痛苦的家屬,變成首當其衝的情緒病人。2008年,我因為忽然耳聾引致失眠及耳鳴,誘發抑鬱和焦慮症。病情嚴重時,我連打開家門搭電梯到樓下走動的力氣都沒有,每天覺得窗外都是灰色的,聽到別人鼓勵自己「加油」只會激起我的反感。每天晚上失眠,白天失去對生活的安全感,甚至輕生的念頭有一刻閃過腦海裡。是怎樣熬過的?一匹布咁長。現在我知道,可以每天起床吸呼一口空氣,覺得有勇氣活下去,已經是上天對我最大的祝福。
以前,我不明白為何自己要經歷這麼多。直到復原後,我再有力氣跑新聞,每當看到受到精神病折磨的人被不公平對待,我沒法子像以前一樣冷漠,我感受到內心一團按捺不住的火,要把他們的委屈寫出來,於是有了這篇文章。
導語
《新報》七天前以〈精神病新症每年3萬 小心,癲人出沒〉為頭版標題,配以一幅設計圖,圖中人目露凶光、雙眼發紅、面目猙獰,並手持染血菜刀。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平機會(平等機會委員會)接獲逾百宗投訴後發聲明譴責,指報導涉煽動大眾對精神病患者反感。
《新報》今次委屈了。細讀全文你會發現,報導並非一面倒中傷精神病者,更弔詭的在於編採態度的兩極化:一方面把精神病描繪為「失常狂徒」,另一方面又勸讀者對病者要「接納支持」。神又係佢,鬼又係佢(神是他,鬼也是他),報導進退失據。
這種「兩極話語症候群」反映的,正是社會意識低落,對精神病欠了解,唯有遊走於兩種極端:排斥不熟悉的事物,或裝出對弱勢的關懷。資深精神病康復者鄭仲仁抗病三十年,感慨傳媒思維落後:「喺香港,六個人有一個有精神病,既然個病咁普通,即係大部份人都係癲嘅。話人癲嘅,或者佢本身都癲癲地。」學許冠傑話齋,你黐定我黐,無咁易會知。(「在香港,六個人中有一個有精神病,既然這種病這麼普通,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是癲的嘛。說人癲的,或許他本身都是癲癲的。」學許冠傑所說,你癡還是我癡,不是這麼容易知道的。)
正文
「癲人出沒」一文的「受害者」除了一眾精神病康復者,還有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他是此新聞的主要採訪對象。上週六晚,彭接到《新報》記者訪問電話,談及香港精神病狀況和醫療資源;翌日打開報紙,彭覺得最奇怪,是標題與內文不符:「內文沒有大問題,引述亦準確,係條大題同個美術圖好有問題。」
逐字分析,「癲人出沒」整個版面,取態遊走於兩極。它一方面用「隱形炸彈」、「失常狂徒」、「可怖」、「癲人」字眼來形容精神病者,加上目露凶光持刀狂人美術圖,效果是把精神病人「異類化」、「非人化」。
可是另一方面,文中卻有幾處對病者顯「關懷」,如配稿小標題的「接納支持乃康復關鍵」,用詞十分政治正確,內文提及「應視(精神病人)如正常人,細心聆聽其傾訴;社會人士應尊重他們作為社會一份子之權利,主動認識精神病正確知識,便可免卻不必要之猜疑」。
被平機會譴責後,《新報》亦引述報導中正面字眼作辯護,證明其意圖並非歧視,又指斥外界「部份人只聚焦於當中的一個標題和一個圖像,作出偏離了報導主題的延伸思考」。但另一方面,《新報》亦承認,其標題可能有嘩眾取寵成份。
這種「一文兩種相反取態」的矛盾性,比純粹惡意操作更弔詭,更發人深省。過去幾年,我在大學教授一個關於傳媒與暴力的課程,其中一課討論「傳媒如何報導精神病人」,同學分析報導後發現,傳媒傾向把精神病人放進兩極角色,要不是冷血暴力的妖魔,就是可憐無助的受害者。
前線社工也有類似觀察。從事病人權益倡議工作12年的彭鴻昌形容,風平浪靜的日子,傳媒近年對精神病人報導頗正面,較少形容他們為「癲人」、「瘋人」,更多是關懷病者是否有足夠支援。可是每當發生涉及精神病患者的暴力事件,如2009 年5月深水埗小童受害事件、2010年5月葵盛東邨斬人案,傳媒對精神病人的描繪又傾向負面。當然,無辜受害者固然值得同情,然而把事件籠統指向精神病,並使用「狂性大發」、「喪心病狂」等用詞,無助預防下一宗慘劇。
誰是公眾,誰是精神病人?
似乎,要忠實反映精神病人複雜獨特的經歷,傳媒會變得語塞,缺乏詞彙;茫無頭緒下,唯有把精神病人的「可怖性」或「可憐性」誇大。彭鴻昌認為,這種搖擺兩極的態度,不只反映傳媒心態,亦是政府和公眾對精神病人的觀點:「所謂的『關懷』和『支援』,其實到尾,都係怕佢地去傷害其他市民。這種關懷,是否真正的關懷呢?」
回歸基本步,傳媒究竟對「精神病」了解有多深?《新報》回應平機會指,其報導「用意是幫助精神病人」,然而「小心癲人」整個頭版四篇文章共2,700字,有訪問社工、醫護人員、議員和官員,卻沒有一個精神病康復者的聲音。這種把精神病人權益放在次等的潛意識,在《新報》回應平機會聲明表露無遺:「站在傳媒立場……以公眾利益為先,而精神病患者的問題,只能居於次位」。
資深精神病康復者鄭仲仁形容,《新報》這說法猶如指「精神病人不是公眾一份子」,把「正常人」和「病患者」清楚區隔,是「好落後的思想」。41歲的鄭仲仁有三十年精神病經驗,先後患過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和精神分裂症,曾入住青山醫院,康復後修讀社工,現於中途宿舍擔任社工。他曾創立精神病康復者自助組織,亦是向醫管局反映病人意見的「病人諮詢委員會」委員。
鄭仲仁記得十年前他閱報,有評論指為減少暴力事件,應把精神病者和普通人區隔。他感憤怒,聯同其他病人家屬投訴,報館沒有道歉,只肯另刊一個關於精神病的正面報導了事。對於今次《新報》的「小心癲人」報導,鄭仲仁慨嘆:「已經過了十年,傳媒的觀念似乎無乜改變。」
誰是公眾?誰是精神病人?數據證明「公眾」和「精神病人」有大幅重疊。醫管局2011年數字顯示,香港人口約690 萬,估計有100 至170萬精神病人(其中7 至20萬為重症),即每四至六個人中就有一個精神病人。另外,世衛推算到了2030年,精神病將會成為引致殘疾的疾病第一位,比第二位的心臟病和第三位的交通意外,消耗更多人口的生命年數。
「病」和「無病」,如何說得清?
《新報》指公眾利益為先、精神病者問題為次,是建基於一個謬誤,以為「公眾」和「精神病患」是兩類人。鄭仲仁說:「健康和病,不是兩個獨立沒關連的點,而是一條連續的線。有些人有時會健康點,有時會病多點。沒有完全健康的人,沒有完全病的人。『病』和『無病』沒法完全分清楚,定出一點為有病,只為方便醫生診治和下藥。」甚麼為之有病,是一個界定過程,甚至受社會和文化影響。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會按時修訂,經典例子是同性戀早年曾被列為精神病,七十年代初才被剔除。對於有人設計「小心,癲人出沒」標題,鄭仲仁笑說,精神病如此普及,「每六個人有一個精神病,既然個病咁普通,即係大部份人都癲嘅。話人癲嘅人,以為人可以分為正常同癲,咁落後咁無常識,或者佢本身都癲癲地。」(每六個人有一個精神病,既然這個病這麼普通,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是癲的。說別人是癲的人,以為人可以分為正常和癲兩類,這麼落後這麼沒有常識,或許他自己就是癲癲的。)
對於「癲人出沒」這標題,《新報》亦有另一辯解:「『癲人』的意思,並不等同於『精神病患者』,市民需要警惕和『小心癲人』,而不是小心精神病患者。」這道理似是而非,其實把精神病者進一步分類:其設計圖那個目露凶光、拿著染血刀的是「癲人」,即是有暴力傾向的就是癲人。
多項文獻指,精神病和暴力沒有必然關係。香港精神醫學院李永堅醫生說,數據顯示,在精神病人之中,約5%–10%有暴力紀錄,而一般市民有3%–5%的人有暴力紀錄,所以精神病人有暴力紀錄的數字「稍微高少少」。但李醫生說,在精神病人之中,更明顯和暴力有關的因素其實是濫藥、反社會性格和出現幻覺而沒有進行治療。另外,2009年一項研究更顯示,一個沒有暴力紀錄以及濫藥或酗酒習慣的重性精神病康復者,三年內做出暴力行為的可能性不高於一般普羅大眾。李醫生強調:「精神病人並不可怕。」
鄭仲仁說,近年每有慘案涉及精神病人,康復者都感到社區氣氛收緊,在街上只要有推撞,若涉事人被翻查出有精神病紀錄,就會被送到醫院:「形成好大壓力,康復者無乜自主權,像一個惡性循環,康復者和社會中間好似有一道牆咁。」
鄭仲仁形容,病了三十年,除了藥物,最有療效的就是和別人分享經歷:「以前好難搵到人去分享自己嘅感覺,無人傾到偈,好禁忌。」(以前好難找到人去分享自己的感覺,沒人可以聊天,(精神病的話題)好像是一個禁忌)後來他創立病人自助組織,倡議政策,參與社會行動,感覺過程十分有治療效果。鄭接受筆者訪問,還有心情把《新報》那個持刀公仔用文藝角度分析。他說,覺得那公仔有點像《蝙蝠俠》電影裡的「小丑」:「電影裡的小丑角色引起社會恐慌,是失去人性的象徵,仿如精神病的原型。」
筆者問,作為一個精神病過來人,看到「小心,癲人出沒」的報導,會否覺得文中指涉的就是自己?「以前會諗,你係咪話我係癲?覺得報紙好唔公道,睇唔起我,一竹篙打一船人。但現在我反而係覺得佢好無知,係一種憐憫,多過一種恨。」(以前會想,你是不是說我是瘋的?覺得報紙好不公道,看不起我,一竹篙打一船人。但現在我反而覺得他好無知,對他是一種憐憫,多過是一種恨。)
當英國政府已經進步到建構全人治療觀念,去年(2011)提出新政策「沒有和精神健康無關的健康問題」(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將精神健康與所有疾病整合,香港卻仍停留在提出把精神病者分隔、要求社會人士避開他們的落後思維。或許以為自己正常的,才是最不正常的人。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說過:「在瘋狂的世界裡,只有瘋子才是正常的。」指控別人是瘋子的,才是創造瘋狂世界的幕後黑手。
後記
記者採訪弱勢社群,最忌諱只想要「幫一下」他們。這種思維讓弱勢社群變成被動的受助者,讓記者不自覺成為了英雄。可惜,大部份傳媒都難逃這種思想框架。
還記得2011 年8月初,《蘋果日報》頭版標題為〈道友露宿烏煙瘴氣冇人敢行 浪費二千萬喪屍隧道〉,不久之後,同一報章頭版卻用上語調滿有同情的〈政府趕絕露宿者〉為題。兩篇報導只不過相隔十日,露宿者便由城市安全隱患,變身成為值得公眾同情的群體。
如此搖擺不定的論述其實同出一轍,一樣把弱勢社群置於一種被動狀態,把他們簡化成為一堆符號,要不是引起社會不安的惡魔,就是等人幫的弱者。
讀碩士時,我學習文化研究理論的「充權」(empowerment)概念。這理論強調不應視弱勢社群為等人幫的被動客體,而是要把社會結構不公義造成的各種欺壓披露,並讓社會聆聽其聲音。論者相信,不公義是可以扭轉過來的。
面對弱勢社群,記者的工作不是從上而下去幫助他們,而是提供渠道,讓弱勢者充份發聲,讓社會承認他們的主體性(agency),讓他們的想法可以被聆聽,找回自主自立的可能性。
文中提及那篇強差人意的《新報》報導,最大問題不是醜化了精神病人,而是整個頭版報導長達數千字,竟然連一個精神病康復者的心聲也沒有紀錄下來,來來去去都是訪問社工和醫生等「專家」,讓他們代替病者發言。
我當時心裡想:怎可以寫一篇文章談精神病,完全不讓病患者發聲?如此的採訪手法就如漠視他們、當他們透明,還怎麼談尊重精神病康復者?
我當然明白,要找曾經患過精神病的人具名受訪難度甚高。就以這篇文章為例,訪問過程不容易。精神病復康者的心理狀況較為敏感,亦因為過往受過傳媒傷害,難免對記者有疑心,要讓他們放低戒心暢所欲言,是要額外花心思的。前前後後,我與精神病康復者鄭仲仁在電話裡消磨了好幾小時。訪問完成後,累得在家中沙發癱軟了一會兒。
不是因為困難,我們就可以隨便令人噤聲。記者的工作就是盡力找對的人,讓他們為自己發聲。
我慶幸自己有這樣做,因為我認為,要寫一個篇關於精神病的報導,必須充份聆聽病人第一身的心聲。我視弱勢社群為與我一起完成報導的「同行者」和「伙伴」,我不甘心做一個「消費了別人的不幸」來吸引眼球的新聞人。
本文收錄在譚蕙芸新書《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
▼ 目 錄 ▼
李立峯序
黎佩芬序:她那鋪癮,比誰都大
莊梅岩序:我眼中的 Vivian Tam
黃之鋒序
自序:未燒完的火
恍如置身現場——甚麼是特寫新聞?
有質感的閱讀體驗——特寫新聞技巧
破格,可以嗎?——特寫新聞的原創性
1 雞蛋.高牆
只敢和兒子搭巴士的媽媽
只許高官豪住,不許百姓露宿
你黐定我黐?
2 烈女.烈佬
因女藝人欣宜「高調肥」捱轟,我重讀了約翰.伯格
盛女愛作賤
赤裸,作為一種穿著
3 天上星星
從天橋走入人間——專訪馬詩慧
死水翻不了波濤——專訪廖啟智
即使獅子不再山下——專訪蘇玉華
4 傳媒渾水
從淚眼,瞥見主播的靈魂
否定安裕,就是否定香港幾代新聞人
記者的共業
5 教室內外
那年夏天,香港青年去歐洲賣藝
估唔到我會有「善終」——專訪張超雄
學生要向政府說不——加拿大模式國情教學
6 早熟.慢煮
我們成功,因為我們不成熟
教授爸爸遇上學生領袖
獄中最侮辱的時刻
7 出走筆記
跟法國男到越南山區過「簡單生活」
到真實的梅村,感受真實的自己
救災切忌「離地」——在港長大尼泊爾青年家鄉賑災記
8 他人之抗爭
白人獄卒看守曼德拉,直至自由一刻
追尋南韓抗爭精神——從世越號到光州學運
拒絕說謊才能使人自由——專訪布拉格之春發起人
在冷靜和熱情之間——編輯與寫手的合作關係
特寫新聞攝影記者的眼睛
▼ 各界推薦 ▼
這書增添了我許多「有質感」的閱讀體驗。從作者善於向人類學、民族誌的借溫、入微觀察的適當取材,充滿人文關懷的書寫,足令讀者感同身受。而作者在教室內外的教學方法,更值得當老師的讀者參考。
——小思(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散文作家)
Vivian「從心底湧出一團火」,那是一股記者魂,讓我遙想台灣八十年代衝撞戒嚴的新聞前輩。她能熱也能冷,書中除了全身心投入的「熱報導」,還有如手術刀劃下的「冷自剖」,關於報導的動念緣由、幕後製作、未竟遺憾,記者私房話十分好看。
——房慧真(台灣作家、記者)
作為一個推動公義的傳媒人和公共知識份子,譚蕙芸的取材往往從社會上較弱勢的社群開始。她用有電影感的文字,畫龍點睛地把被訪者的神髓帶出來。她看社會問題的角度尖銳,但文字背後是人文關懷。讀她的文章,又溫暖、又爽!
——張超雄(立法會議員)
這個世代,有才能、有熱忱和有愛的記者不是沒有,但面對這種紛亂和是非顛倒的社會,還要夠「喪」。譚蕙芸放棄了矯情和客套,直問問題的核心,我覺得未來十年可以守護真相的,就是這種「喪」。
——莊梅岩(香港劇作家)
譚蕙芸是令人感動和敬佩的一位記者,她將過去的一些報導結集成書,實在是年輕傳媒工作者、新聞系學生和有志從事新聞專業的人的福音。
——王惠芬(香港融樂會創辦人)
▼ 封面那個作者,「十分像我」▼
封面由主管書籍製作設計的同事親自手繪。圖中人物埋首伏案,手旁的咖啡已喝掉了一半,繪出作者「工作上癮」,不能自拔的情況,呼應書名《文字欲》的含意。
此外,封面的字體也蘊含著香港文化。舊式報紙用活字印刷術,需要依靠師傅「執字粒」排報紙,這字體風格正是來源於此,緊扣新聞工作者的身分。作者感謝編輯和設計師的心思,說:「封面那個爬在書桌頭髮凌亂的作者,十分像我。」
▼ 作者簡介 ▼
譚蕙芸,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明報.星期日生活》副刊人物專訪、長篇文章作者,曾於《明報》及有線新聞任職記者。曾經獲得由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香港外國記者會及香港記者協會聯合舉辦的人權新聞獎「報章特寫大獎」、「評論和分析大獎」。一面書寫大塊文章,一面在大學教授新聞特寫。
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
譚蕙芸 著 2019
香港關鍵詞:想像新未來
朱耀偉 編 2019
華人男同志跨地域研究
江紹祺 著 2018
積極不干預:港英政府的中國通
黃兆輝 著 2018
社運年代:香港抗爭政治的軌跡
鄭煒、袁瑋熙 編 2018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香港新聞審查日常
區家麟 著 2017
當代政治學十講
閻小駿 著 2016
廢品生活:垃圾場的經濟、社群與空間
胡嘉明、張劼穎 著 2016
解構中國夢:中國民族主義與中美關係的互動(1999-2014)
沈旭暉 著 2015
多重奏:香港流行音樂聲像的全球流動
周耀輝、高偉雲 著 2015
政治的道德:從自由主義的觀點看(增訂版)
周保松 著 2015
The Invisible Citizens of Hong Kong:
Art and Stories of Vietnamese Boatpeople
Sophia Suk-Mun Law 2014
粵語的政治:香港語言文化的異質與多元
文潔華 編 2014
再見亞洲:全球化時代的解構與重建
羅貫祥 編 2014
邊城對話:香港.中國.邊緣.邊界
彭麗君 編 2013
- end -
➤ 購書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發送電郵到cup-bus@cuhk.edu.hk
➤ 轉載或合作請聯絡微信後臺
2019,我們繼續與你看……
➤ 新的一年,繼續與你在一起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8年度全書單
➤ 十萬張珍貴底片,真實重現文革的極端年代 | 李振盛《紅色新聞兵》中文版首次出版
➤ 王賡武:繞不開的歐亞大陸 | 書展新書《王賡武談世界史》
➤ 泅過界河,我就踏上了我親愛的祖國的敵國 | 雷光漢《蘇聯流亡記》
➤ 貧困中國的「驚天大逆轉」· 港中大出版社新書《中國如何跳出貧困陷阱》
➤ 香港、中國大陸、倫敦 90個「他」的故事:江紹祺《華人男同志跨地域研究》
➤ 香港電影:誰死了,誰可能活了?| 彭麗君《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增訂版
你還可以閱讀更多……
在後臺輸入以下關鍵詞,提取過往精彩內容
鄧小平 | 文革農村 | 臺灣社會 | 垃圾 | 反行爲 | 張愛玲
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