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幸福的因果》第21课丨发现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真相

2017-10-12 佛学经典共读 那一座庙




丨今日共读内容丨

《幸福的因果》 第21课


丨注意事项丨

■请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感悟

■您也可将留言分享到共读群中,与师兄们交流

■还未加入共读群的师兄,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加入共读群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558c4pukf&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看视频,学习更有效

(正式课程已完结,但之后还有3节番外篇)


《幸福的因果》第21课

昌乐法师·讲述


 - 发现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真相 - 


我们一起念一遍(琴声喻):


“诸比丘,过去世时,有王闻未曾有好弹琴声,极生爱乐,耽湎染着。问诸大臣:‘此何等声,甚可爱乐?’大臣答言:‘此是琴声’。语大臣:‘取彼声来’。大臣受教,即往取琴来,白言:‘大王,此是琴作好声者’。王语大臣:‘我不用琴,取其先闻可爱乐声来’。大臣答言:‘如此之琴,有众多种具,谓有柄、有槽、有丽、有弦、有皮、巧方便人弹之。得众具因缘乃成音声、非不得众具而有音声。前所闻声、久已过去、转亦尽灭、不可持来。’


尔时,大王作是念言:‘咄,何用此虚伪物为?世间琴者是虚伪物,而令世人耽湎染着。汝今持去,片片析破,弃于十方。’大臣受教,析为百分,弃于处处。


如是,比丘,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诸法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而便说言:‘是我、我所,彼于异时,一切悉无。诸比丘,应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实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经文不难理解,大王听到美妙的琴声,他想:哎呀,这个声音好听,我太喜欢听了,于是就命令大臣:“你把这个声音拿来。”大臣拿了个琴来给他弹,他说:“我不是要这个琴,我是要那个声音。”大臣说:“那个声音已经过去了,是这个琴弹出来的。”“过去了我还要它干嘛?就不要了嘛。”


刚才我们五根六尘所生的受,六识所判断出来的受,以及在我执习气下所判断出来的受,这当中只有一法,就是这个A法(现量)是有法可依的,这个法是当时当下发生的事实。但到了我们判断、分别、执着的时候,此法已灭。你是判断的这个法已经过去了。因为法是前灭后生,迁流变化。你所喜欢的,你所贪著的这一法已经过去。如果贪著A的话,已经到第二念、第三念。而第二念、第三念发生的时候,我们的精力,我们的注意力并没有在第二念、第三念上,而是仍然生活在A,这是我们当下发生的事实。但当下发生的事实如同那个琴声一样,已经过去。这如同我们坐在动车上看风景,很纠结,我们想把所有的好风景看完——哎,这个东西好看。随着它转的时候脑袋恨不得转坏了。但是,你看到那个风景的时候,其他的风景一点也没看到。


也就是说,我们当下的特别是执着、分别的状态,是凡夫流转与生死的根本无明。根本无明是与我们法生起的真相是不符合的,而我们认为这就是法生起来事实的状况。的确,作为A来说,它的确是历史时空中真实发生的事件。但是,当它进入我们的观念的时候,当我们产生执着和爱染的时候,此法已灭。所以这是顿悟的法门。从这个方面来说,你通过禅定让自己安静下来,然后去真正地体会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这种种谬误的时候,你还会不会执着?


这是一个基本的佛法的观念,而这个观念当中,没有信仰的成分,不是你信还是不信,这是法存在的事实。就是法如是、如实,就是这样。你信与不信,它就是这样。它没有任何要强迫你信的成分,只是告诉你,我们现在是这样活着的,但是我们这样活着与真实是不相符合的。尽管我们认为,我们是真实地活着,但我们认为的真实跟真正的真实之间不管是错误也好,还是有误差也好,它总是相差一点点。而这个相差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也就是说,我们经常抱着一个死人在生活。A作为第一念,B作为第二念,C作为第三念。不管ABC到底是怎么样发生的,当我们到B,到C的时候,除了我们忽略了当下发生的第二念、第三念的基本事实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沉溺在过去的执着和贪念当中。如果我们所贪的可以实现,那也就算了,但事实上这是个龟毛兔角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琴声已经过去了。所以生活也好,生命也好,它不是用来分别的,也不是用来贪染和爱念的。它只有感知、感受,要还原的这样一个事实,心境平和地感知感受它真实的存在,而不能抱着死人过日子。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忏悔的原因。忏悔不是要知道我们错在哪里——当然,最起码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是要知道法到底是如何生如何灭的。当你知道如何生如何灭的时候,过去的一切不会对你带来负面的东西,也不会占据你的心灵,而你会坦荡自在。


所以这个琴声喻是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要仔细去观察的。这是佛法里面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如果说这一点做不到的话,哎呀,老佛爷总是慈悲的,还有上面这段经文。我们再来念一下(养牛喻):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色识因缘生,若欲、若贪、若昵、若念、若决定着处,于彼诸心善自防护,所以者何?此等皆是恐畏之道。有碍、有难,此恶人所依,非善人所依,是故应自防护。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譬如田夫有好田苗,其守田者懒惰放逸,栏牛啖食,愚痴凡夫亦复如是。六触入处,乃至放逸亦复如是。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栏牛不暴,设复入田,尽驱令出。所谓若心、若意、若识,多闻圣弟子于五欲功德善自摄护,尽心令灭。若好田苗,其守护田者不自放逸,栏牛入境,左手牵鼻,右手执杖,遍身捶打,驱出其田。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牛遭苦痛已,从村至宅,从宅至村,复当如前过食田苗不?


答言: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忆先入田遭捶杖苦故。如是,比丘,若心、若意、若识,多闻圣弟子于六触入处极生厌离、恐怖,内心安住,制令一意。”


这个养牛的喻就是我们养心。如果你不能顿悟的话,我们就要在渐修上做好文章,在自己的自我管理上做好文章,在我们自己日常的内心梳理上、早晚功课上要修定力和定心。如果你离开这两道,总觉得要顿悟,但是又没有能顿悟得了,你渐修又不愿意去经年累月地努力,那修行无有是处。经文白话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特别难,难是难在关键我们要去做。


从顿悟的角度,如果我们了解到,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心里,都生活在自己的过去,特别是第六意识有相、见二分,只是见分缘所缘境上所变现的相分的时候,你要知道,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你嗔恨也只是嗔恨眼前这个人遗留在你内心当中所变现出来的那个影像,你只能嗔恨那个影像,而不能嗔恨实际眼前这个人。如果你爱也是这样,你只能说爱这个人遗留在你内心世界这个影像,而不能真正对这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


所以,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我们如何能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真正地能够眼根缘色境生眼识,生活在一个感知的世界当中,从而学会感恩;生活在一个感知的世界当中,从而学会知足?这是我们的解脱之道。放下我们所有的成见和人性当中分别、执着的弊端。不是说叫大家不分别——不分别也不是叫大家跟畜生一样活着。有时候想想,还不如跟畜生一样活着,是不是?畜生没有那么大的分别。但这种不分别是叫你泼水的时候把孩子给泼出去了——不是叫大家不分别,也不是叫大家不执著,不要过分地去执着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如果你在信念上有所挂碍,有所执着,那未尝不是好事呀!


所以,前面的经文讲,要有怖畏之道,人要有害怕的东西,要有点追求。如果你没有点害怕的东西,没有点追求,你把你的执着,你把你的分别用到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去,那就糟糕了。修行是张扬人性当中一切美的东西,而把人性当中的无论是六根、六尘还是分别还是执着,都是要用在好的地方。


比如说,信心跟贪心的实质是对有利的东西自己容易去追求它。贪心是求于不利,就是这个事情不要说你没得到,就是你得到了对你不利。而信心呢,信心是求于有利,这个事情你无论得多少,它都是有益的,它不会对你有伤害。


再比如说,希望跟欲望。我们上次说了,没有一个人的初衷不是善的,不是对幸福,对解脱有所追求,于是,我们觉得幸福对自己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以后,我们不知不觉地放大了自己心中的希望。放大了的希望、执着的希望变成了欲望,其实还是对美的一种追求,对人生幸福的一种追求,只不过是放大了的希望增长了贪心反而不容易满足,反而容易让自己在生活当中迷失。所以,修行是发挥人性当中的所谓的相对的优势,只是要一切刚刚好,恰到好处才行。这是感受发生的机制。


简单地跟大家讲就是,一定要了解到,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所以,你的世界到底怎么样,关涉到你切身的利益、幸福与否,但是这并不是一下子就能了解观察到的,需要自己去做长时间的梳理。


如果说你不能这样顿悟的话,那你要在渐修,要充分了解我们经文当中养牛的方法。你经常管理它,它到时候就听话,还不吃人家的苗,它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挺好。关键就是你懂得这些的时候,人生就发生很大的转变。


如果你渐修又不行,你又不能顿悟的话,人生对我们很多人来说,真的,是一个做不醒的噩梦。但如果说你稍微有点智慧,能学习到佛菩萨的睿智和对法的正念的话,人生是有很多惊喜,很多妙不可言的东西等待着大家去学会欣赏、享受。


到这里,感受的这一部分,关于幸福的钥匙,我基本上已经把钥匙给大家了。但在整个讲座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少提到菩萨道,很少提到要弘扬佛法,要肩负使命,因为这一期是“心灵的发现之旅”,最主要的是要大家从观念的改变到内心心智的打开,我们的立足点是这样的。


如果你已然是一个幸福的人,带给别人幸福是很容易的;如果你已然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带给别人幸福也是很容易的。因为在根、境、识当中,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都是你的境界,如果这个人不圆满,你的境界,你的感受就不会圆满。这是净土法门当中行菩萨道过程之中菩萨要利益自己的地方。因为他看到你实在是看不下去,这个生活没法过了以后,他决心把自己心中的美要跟你分享。如果你跟他一样有很美的心灵的时候,生活就会变得很自在,很好。


预告丨不学佛,你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第1课丨你的幸福,不过是一种侥幸

第2课丨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提升你的幸福指数

第3课丨你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没弄懂这几个问题

第4课丨幸福,是等不来的

第5课丨今生,不是从出生开始,而是从当下开始

第6课丨业力,是一种生命的惯性

第7课丨真正的修行,是在“舍”上做文章

第8课丨用觉知力,让生命的80%都充满喜乐

第9课丨为饥饿的母亲偷馒头,是行善还是作恶?

第10课丨为什么种下善因,却收获恶果?

第11课丨要想收获善果,就别被情绪摆布!

第12课丨为什么有的人修行之后依然痛苦?

第13课丨懂得了因果的规律,才能主宰人生

第14课丨因果是一种比喻,而不是僵化的教条

第15课丨听说你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佛,却在学佛后遇到更多问题

第16课丨因果之间,实际的修行是缘

第17课丨六道轮回,其实是印度古已有之的观念

第18课丨你是否也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第19课丨外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第20课丨我们都活在自我的幻象之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