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计显示7月重大舆情的引爆者都是90后!如何解读?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11-23

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观点,欢迎关注!

燕志华

文章主旨在文末有一到三句话总结,有助大家简要浏览。

7月份出现了一种少见的网络现象,那就是接连爆发大型激烈舆情,并且每起舆情都几乎卷入了数亿网民。如吴啊萍在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战犯事件、江西国控员工周劼朋友圈炫耀事件、“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刷屏现象,以及中金公司员工月薪8万事件,我们分析发现,这些舆情具有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特点:

一是,7月几起重大舆情的主角,或者说舆情的引爆者都是90后。

南京玄奘寺供奉战犯事件的引爆者吴啊萍是1990年出生;

江西国控的周劼是1994年出生;

中金公司月薪8万舆情的引爆者男友1993年出生;

“创业四年就坐拥400平方米豪宅”的“王澄澄”是1991年出生;

“二舅”视频的制作者是90后的历史老师等。

二是,这几起重大舆情都是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舆情主角的所作所为和传统的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冲撞,或者也可以说,是崭露头角的90后的价值观和掌握了主流话语权的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1、7月舆情具有显著的价值观混乱特征

我们以前曾给出过一个结论,那就是很多大型舆情具有显著的道德色彩,如丰县“八孩女”事件、唐山打人案等,由于事件严重悖逆了伦理道德、冒犯了公序良俗,激怒了全体网民,从而成为全民公敌,受到挞伐。但是上述7月的几个热点舆情,不是典型的道德事件,而是具有显著的价值观混乱的特点,暴露了今天社会的某些深层矛盾,并使得我们聚焦90后这个新生代的群体。

此外,我们认为这个7月的几个大型舆情,在时间和内容上延续了去年司马南挑战联想引发的涉及分配不公的舆情系列,有可能成为一个固化的定期发作的舆情话题,从而成为一种潜在的社会风险,值得关注。

我们对这几个舆情进行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几个舆情都呈现出了价值观混乱或者“价值观空心”的特征,导致了强烈的新闻争议性和冲突性,从而引爆舆情。

如吴啊萍供奉战犯事件,在南京市给出通报后,几乎让全国网民都大跌眼镜。作为一个1990年出生的年轻人、知名院校大学生和知名医疗机构的工作者,竟然犯下如此不可原谅的错误,并给所在城市带来严重的声誉形象危机,根源竟然在于认识不足和思想混乱。试想,只要她还有一点传统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这种事件就不会发生;

江西国企周劼在朋友圈炫耀社会关系和身家财富的事件,暴露出的90后社交的内卷图景,可能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社会认知。由于从未为物质生活发愁,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这个群体对于社会认可、出人头地可能有更大的需求,从而爆出了周劼这样的奇葩人格型的行为。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即便有如此强烈的精神需求,也不至于如此肆无忌惮地炫耀,或者一般已经拥有这种条件的人,也会选择低调生活,这也是周劼的行为引发关注的原因所在。

中金员工的女友对自己93年男友月薪8万、未达平均线的“凡尔赛”式的抱怨,引发了人们对于这家公司的围观,人们探讨多金的背后究竟是市场行为还是牌照垄断的结果?这或将成为该公司近期尾大不掉的舆情。舆情爆发后,中金公司火速处理了这名员工,显示该公司优先考虑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先解决暴露了问题的人的舆情应对思路,但是问题在于,解决了员工,可能会对违反不得泄露收入秘密规定的行业杀一儆百,却丝毫无助于应对网络舆情,反倒引发了一波次生舆情。当然,本人要讨论的是舆情的引爆者,作为中金员工的女友,炫耀男友的高收入肯定会引发羡慕,满足虚荣心,但是这种炫金的做法,对于社会传播形成一种冗余,对于社会生态和价值观构成伤害,可以说支撑这种行为的是一种非常容易引发争议的价值观。

正如我们此前已经谈过的,这种对于有权有钱有势的亲友的炫耀,本质上是一种代理消费,也就是炫耀权力、金钱和社会地位本身产生了一种影响力的溢出效应,正如月亮本身不发光,但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也能在夜空中闪闪发光,并引来了无数赞美,与有荣焉。代理消费本身是一种社会腐败行为,是资源的二次贩卖和加价转售。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种代理消费虽然并不那么讨喜,并常常起到了举报的作用,但是几乎难以避免,因为进行代理消费的人出于对于利益的追求,他需要这种代理行为,否则就形同守着金矿而不去开掘,是不可接受的浪费。

但是也不排除的一个可能是,今天掌握了网络主流话语权的人们,秉承了传统的价值观而对90后进行了批判和批评。但是随着90后的成长并逐渐掌握话语权,则他们的“新道德”和“新价值观”也必将成为社会的主要范式,失去话语权的老一代人也将接受这样的范式。

2、如何看待引爆舆情的90后的行为?

如果再加上此前31岁的“王澄澄”(1991年出生)在视频平台发布其与身着警服的父亲合影以及利用直升机为背景拍视频引发众怒、90后历史老师制作的“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破圈刷屏,我们会发现,90后在7月份重大舆情中的角色,值得好好解读。不过需要声明的是,这个统计中的年龄现象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同类型舆情具有传染性,这并不意味着确定的社会现象。

这些舆情的主题主要是对于成功的勇敢追求和对于成就的赤裸裸炫耀,为此丝毫不顾及周围世俗的眼光。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解读为这一世代的勇敢性格,以及文化上的特立独行,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解读为,这代人对于传统道德的淡化和扬弃,必将形成和社会的严重冲突。因为道德具有延续性,并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规制性的约束力,90后年轻人刚刚走上人生舞台,就和上一代人在道德上“分道扬镳”,几乎注定会爆发价值观冲突。

他们都处于30岁上下,正处于人生的而立之年,也就是从半成熟向成熟过度的年龄,对于人生有一定的追求,也有了一定的感悟。他们已经在人生舞台上崭露头角,也必将在将来的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代际的人们,都对于这个世代抱有强烈的期待,认为未来属于他们,他们必将创造更为精彩的未来。而且,作为当代中国复杂政治社会现象的“小粉红”群体,就主要由他们这代人构成的。他们具有不同于老一代人的人生坐标和发展对标,如果中国未来发展和改革开放未能满足他们的预期,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但是如果将今年这个7月的几则重大舆情事件,作为90后登上历史舞台的先声和鸣镝,那相信所有人都会因此黯然。我们其实需要研究一下,这几位90后的价值观是否代表了这个世代的整体?无论答案“是”或者“不是”,都值得我们检视今天的社会作为90后生活的环境,是否出现了一些问题。

3、“二舅”正遭遇价值观逼视和舆情反转

对于“二舅”视频刷屏现象的探讨,比较复杂。它是流行的乡村下沉题材、优秀文案和弱者传播的综合结果。视频足够煽情,很多人因此感动,甚至流下泪水,但是传播至今,“二舅”视频正在遭遇舆情反转,因为他遭遇了时代价值观的严厉逼视。

从文本分析的角度看,很多人只看到了“二舅”,却忽视了故事的讲述者、也就是“我”的角色,从现实中资料来看,作者是一位90后做科普的历史教师。很显然,“我”是一个妥妥的小镇做题家出身,但是进了大城市之后,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内耗,可以说是了遭遇了精神挫折,但是回乡之后看到“二舅”,虽然人生如此惨淡,但是依然活得精彩,或者说,他的淡然在“我”眼里算得上精彩至极,产生了治愈效果。

该视频在刷屏之后,一度赞美如云,但转折点来自于网络出现的王朔的一段话: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做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此话一出,评价就开始转向了。很多人看到这段话,擦了眼泪,有点回过神来,感觉好像是这么一回事。正如有的自媒体说:我们不应该从别人身上吸取“逆来顺受”来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

问题的敏感性在于,在“二舅”视频刷屏的时候,正迎头赶上江西国控“周公子”炫耀事件大爆发。两者冲撞的效果,如同粉墨登场者被大浪从头到尾冲刷得干干净净,又如同李逵当面碰到了“李鬼”,都是非常残忍的事情。

因此,近两天“二舅”视频正在遭遇今天社会的价值观的严厉拷问,这种价值观认为,苦难并非财富。不少人觉得这种价值观更为人性化,也更具有时代性,因此,“二舅”视频正在遭遇反转,但是走向如何,尚待观察。

今天,探讨“二舅”的经历真实不真实,甚至“二舅”是不是真实存在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二舅”视频的大爆发,已经使之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时代象征,成为整整一代人中的某种代表,并引发了许多人的反思。“二舅”或许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历史事件的检视潮。

总而言之,本文的观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1、7月重大舆情的主角都是90后,引人瞩目;

2、这些舆情具有与传统的价值观冲突的特点;

3、“二舅”及其视频正在遭遇舆情反转。



作者简介:
燕志华 博士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

如果玄奘寺传真如实上报了事情,结果如何?

漩涡中的郑州:从“黑天鹅”到“灰犀牛”之路

从安倍遇刺事件看中国公共外交的困境

上海“保卫战”如何影响了社会心态和网络舆情?

一些地方终于搞到人们从防控疫情到“防控权力”了

唐山打人案中的“深喉”击中了法律和伦理难题

唐山打人案:防范经济下行压力下极端反社会行为

这种社会现象成为新型舆情!谨防成为一个烫手山芋

教材插图、丰县“八孩女”、新疆毒教材……事件已经存在多年,为何今天才引爆舆情?

关于教材插图的问题:要害在于把关人

从近日几则丑闻看新媒体时代如何风险把关?

上海需要着手为“伤城”进行国内国际公关

从两个舆情事件看当下社会心态的冲突性

看待上海疫情的3个新视角

我们用五个舆情事件,来说明一个社会心理禁忌

从俄乌冲突看今天传播领域的最大风险

从名教授“被打”传言看社交网络的一个困境

舆情视角下的摇滚崔健:天才般的归来

面对“受困女”榆林和丰县首次回应的高下差别

从俄乌冲突看出中国当下的决策风险和社会风险

看丰县舆情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难以收拾的?

重大舆情的官方回应需要“善后”和打补丁

从4个官方通报,总结重大舆情回应的关键策略

县城都是如何应对社会性丑闻舆情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