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山打人案中的“深喉”,一举击中了法律和伦理难题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11-23

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观点,欢迎关注!

燕志华

唐山打人案近日一直是国内关注的焦点。舆情浪潮怒拍下的唐山在重重压力之下,展开了攻势强大的夏季打黑行动,再加此前9位嫌疑人先后归案,舆情开始转入新阶段,网民对于各个涉黑者和可能的保护伞的揭批,以及对于接下来审判的关注等。

唐山打人案引爆的这一波大型舆情,再一次证明了无论什么样的痼疾和堡垒,即便中央三令五申都不能令行禁止,扫黑除恶也可能留下漏网之鱼,但是一旦舆情爆发,其倒逼的力量就会远超各种市场之力和行政之力,把各种包着裹着的恶行都炸个体无完肤,大白于天下。就以唐山来说,在舆情引爆之后,各种举报和报案接二连三,如同被揭开了盖子的高压锅。

为什么地方面对舆情会变得如此“从善如流”?原因很简单,强烈舆情里有强烈的民意,民意后面是中央的关注和问责的利剑,地方如果不能尽快采取措施平息舆情,接踵而来的就是乌纱帽飞走,官员被问责,地方官场遭遇强震。唐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打黑行动仪式,人们都知道这不过是浩大的“免责”工程,大家心里也都在暗讽“早干嘛去了”,但是实话实话,如果没有这一波舆情,这种霹雳行动会有吗?恐怕连个表面文章都不会有。而且人们毫不怀疑接下来会真抓实干地打黑,说不定能挖出一些保护伞,毕竟亿万网民和中央都在盯着。

现在谈谈案件中一个关键而敏感的细节。随着网民对于细节深扒和曝光,人们才知道,嫌犯在打人之后还试图找人开价给受害者打算摆平此事。如果不是正义市民将视频放上网络,这个恶行真的可能被掩盖住了。

想想多可怕!如果没有这位富于正义感的市民冒着某种危险将视频传上网络,引爆全体网民的愤怒,这些在地方作恶累累的嫌犯真的可能会摆平一切。

设想一下,即便受害者报了案,但是因为这些惯犯有经验的操作,案件极有可能变成一起简单的街头冲突,虽然女受害者受了伤,但是打人者也有伤情报告,单方面的打人变成了冲突,最后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事情不了了之。从此前不少案件被压住的事实来看,谁能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今天,为什么说要将技术设施的建设当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就在于这种监控镜头之类的技术监督,是不徇私情的,不照顾情面的,是最为公正公平的监督制度。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不是正义网民将视频放到网络上,这种真相又何以大白于天下?这种技术监督又何以发挥强大的公平价值?

如果我们将这种技术监督的视频内容视为某种内幕的话,则我们可以将唐山这位正义网民看做一个“深喉”。

“深喉”作为媒体发展和舆论监督史中具有重要价值的角色,是指那些冒着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将关键内幕捅给媒体的内部人士或者各种知情人士。“深喉”在美国曾经的“水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喉”在西方往往受到极大重视,并被赋予价值观意义,但是在国内,起码在字面的意义上,“深喉”并不被鼓励和承认。在中国的媒体语境中,我们可以称为“知情人”等,而一旦涉及到政府机关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则又可能和泄密、安全等联系起来,成为报道的绝对雷区,毕竟我们和西方的媒体制度具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唐山打人案中,如果不是这位勇敢的市民将关键的视频传上网,事件就不会引爆为重大舆情,事件就不会出现重大转折。甚至可以说,视频改变了一切。

我们如果不把他当做“深喉”来看待,我们就没有办法将他的社会价值凸显出来,而且也无从传达他的行为中包含的显著的社会正义性质。

在我们关注唐山打人案的进展、关注公平正义是否能顺利彰显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这样关键的“深喉”角色。因为他可能关系到未来的各种冲突事件中,真相能否大白于天下,公平正义能否获得伸张的问题。毕竟,每个有思想能力的人都能够设想到,以往很多案件或许由于没有关键的监控视频的支持,真相可能永远石沉大海了,冤情也是无法昭雪。但在未来,只要有关键的视频,技术作为法治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关键证人。

在舆情滔天的大浪中,人们尚未注意到将视频传上网行为本身的关键作用。这位勇敢的市民也依然隐身于人群的深处。即便网上有他的一些资料,毕竟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和安全性。但是,如果人们回过神来,对于这个勇敢的“深喉”投以过多关注,却可能反倒害了他。毕竟,他的行为让上述几位恶徒受到了惩处,会得罪他们的同伙,更关键的是,他将视频传上网的行为,本身是一个“灰色的行为”。这也使得这种正义行为本身带来了争议性的内容。

这种公共领域的监控视频内容,个体并无权力将之传上网,这种权力往往只属于公安等权力部门。尤其那些涉及到个人隐私的监控内容,更是不能触犯的雷区。这样公共领域的监控内容,同样也是处于严格管理之下的,否则如果人人都可以传输上网,那作为政府管理重要内容的监控行为可能彻底乱了套,成为人人自危、漏洞百出的社会。

这就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两难。一方面,视频内容的公开权力掌握在相关部门手里,但是万一相关部门中的某个关键人员出于某种原因(比如因为腐败被收买),将视频隐匿了、删除了,或者公开不及时、不完整,事件的真相可能也就没了下文;另一方面,一些接触到了视频内容的人员,出于正义感而将视频公开,却又可能触犯了法律法规,掉入灰色地带。

这个问题看来不光是个法律问题,还是个伦理问题。就以唐山打人案中的视频上网来说,很显然是个正义的举动,也改变了事态的走向和当事人的命运,它的意义怎么说都是不为过的,但是这个举动并没有走在光明的地带里。比如,如此强烈的正义行为,也带来了正义的后果,却不可能获得见义勇为的表彰。

类似的事件到底该怎么办,值得探讨。从以往的做法看,对于那些擅自传上网的内监控内容,如果侵犯了个人的隐私,自然有人会声张权益,对于这种行为进行惩罚。但是对于能够伸张正义的将视频上网行为,即便本身富有争议性,最后也无人追究,不了了之。虽说对于有关方面来说是个善意的保护性的做法,但是并未成文,没办法推广,更没办法确定下来作为保护条款。

国外对于“深喉”具有明确的保护条款,媒体也有对之保密的职业道德。但是在国内,如何鼓励人们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同时又不触犯法律法规,是个可以探讨的话题。

作者简介:

燕志华 博士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

唐山打人案:防范经济下行压力下极端反社会行为

这种社会现象成为新型舆情!谨防成为一个烫手山芋

教材插图、丰县“八孩女”、新疆毒教材……事件已经存在多年,为何今天才引爆舆情?

关于教材插图的问题:要害在于把关人

从近日几则丑闻看新媒体时代如何风险把关?

上海需要着手为“伤城”进行国内国际公关

从两个舆情事件看当下社会心态的冲突性

看待上海疫情的3个新视角

我们用五个舆情事件,来说明一个社会心理禁忌

从俄乌冲突看今天传播领域的最大风险

从名教授“被打”传言看社交网络的一个困境

舆情视角下的摇滚崔健:天才般的归来

面对“受困女”榆林和丰县首次回应的高下差别

从俄乌冲突看出中国当下的决策风险和社会风险

看丰县舆情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难以收拾的?

重大舆情的官方回应需要“善后”和打补丁

从4个官方通报,总结重大舆情回应的关键策略

县城都是如何应对社会性丑闻舆情的?

国足“习惯性失败”的社会学权力考察

关于网暴和新京报:五个真相和一个建议

这两篇爆文,测量出了中国网民一个隐秘心理

流量明星接连出事的背后:资本退潮和偶像坍塌

司马南的风险区间和联想的“舆情病根”

如何研判“司马南单挑联想”的舆情风险和未来走向?

联通微博事件:一场大规模的“吹灰”社会实验

网络大V罗昌平刑拘背后:被抛弃的人

杭州电视台播出事故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孟晚舟旋风”背后的宣传、新闻和真相

政法委书记粗暴回应背后:一些拆迁干部已走上领导岗位
不可低估这一轮疫情的国际意义和治理价值
漩涡中的张文宏:谁在左右网络舆论?
重大事件关头的新闻发布策略:如何现场回答棘手提问?

这一轮疫情中三股小型社会思潮的激烈交锋

杭州频遭谣言之祸的背后:一座为“情”所伤的城市

让南大“躺枪”的这个舆情,一天之内就有了真相

林生斌案的另一面:警惕舆情中的道德愤怒

如何看复旦大学关于案件的最新通报?

复旦案件需要充分吸取成都49中的舆情教训

高考的“旋转门”:城市青年躺平,衡水青年奋起

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第一要务是做什么?
人口舆情:一个重大风险议题的低效率管理
杭州“瞒豹”事件并非舆情事件,只是一个社会新闻
从特斯拉危机看舆情时代的“公关素养”
特斯拉:意外引爆了一场中美博弈的敏感舆情
“女辅警敲诈官员”舆情案,我们总结了三个教训
茅台危机的最深启示:政企亟需完善舆情决策机制
什么样的舆情回应安全又合格?我们划分了三个等级
这场关键之战,传统媒体让出阵地自媒体高歌猛进
学者之死和舆情“西迁”
星巴克: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
从员工猝死看资本如何将法律问题转化成公关问题
复盘京东道歉:一个短视频如何踏进了三个舆情雷区
都市媒体下沉,构成对基层的“文化入侵”
马保国、武则天她M在Q州……中国“低俗文化”小史
大选中的传播:社交时代的美国传统媒体依然强大
“于鑫慧事件”背后: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鲍某明案拆解:“后真相”时代舆情应对的新策略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
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教育舆情高发,校长该有何为?
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这个境外输入性信息如何重建了舆情研究的新框架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