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看复旦大学关于案件的最新通报?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04-04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6月17日晚,复旦大学在其官网发布《关于王永珍遇害案件的几点情况说明》,对境内外各方关注的案件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应。应该说,这是一则应该早点发出的说明,虽说有些迟到,毕竟算是“亡羊补牢”。我们对该说明进行一点解读。

从全文看,《说明》中的文字都是针对了网友关心和质疑的热点,这符合了事件说明的一般原则,那就是针对网友关心的问题,而不是以我为主、自说自话。该说明文字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如实报告了学院书记王永珍同志的工作经历,这回应了网友看不到王永珍简历的质疑,不再对其化学专业背景遮遮掩掩,意味着校方可以大大方方面对海内外对于其专业不对口的质疑;

二是否认了王书记和行凶者有过学术合作、涉嫌剽窃成果的质疑;

三是回应了王永珍简历方面的质疑,告知王永珍的简历为“6月8日12:50由网友自行创建”,学校并未参与。从字面意思看,合情合理,但是结合此前的资料,这样说法不算完美

四是关于姜文华的情况说明,这是事发以来学校首次对行凶者在复旦期间的表现进行的最详细说明,表明学校并未作出与其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的决定。里面提到了姜文华的“特殊情况”但是并未解释,意味着需要公安部门将在正式的通报中给与详细说明。文字中展示了复旦在“非升即走”残酷的竞争制度下的体制温情,不乏应该有的人情味儿

五是否认了政审的环节,而这一点给复旦和整个教育界带来了不少的污名。

整体看来,这个说明通报符合事件通报的一般原则,较此前的校方各类官方信息大有进步,可以说是社会效果最好的一次。但是遗憾的是,说明文字来得太晚,很多热议已经爆发,并已经形成很多成见。对于复旦大学和国内教育体制本就有偏见的人群,因此形成更加坚固的刻板成见,他们对于这个说明会不屑一顾,或者反面解读。要让一个乃至一群抱有深刻成见的人改变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虽然可以用“亡羊补牢”来聊以自慰,但是毕竟,此前的漏洞,已经让“羊”损失了很多,并且很难追回了。

通观此次复旦大学的行凶案爆发至今,其舆情发作的情形,和近几年校园舆情案的走势几无二异。从一开始的事件爆发、社会震惊,再因信息供给短缺,导致热议非议蜂起,到各种谣言、流言爆发,再到最后,舆情倒逼当事方给出详细说明,舆情开始回落。

也就是说,只要是校园事件,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都毫无例外要走一段弯路。即使此前殷鉴不远,但是不妨碍后来者继续踩雷。不少地方校园舆情应对的进退失据,其根源深刻存在于教育管理者的舆情素养的不足之中。

这意味着,无论是教育的管理部门,还是学校,都需要在这方面加强舆情素养的学习,保持足够的研判能力,并尽可能遵照舆情的规律来进行应对。在事件爆发之初,就需要召集专家进行商讨研判,给出措施,而不是由管理者自己按照传统思维进行决策。毕竟,舆情应对是专业性尤其强的领域,必须听从专业建议。

如果复旦大学的这份说明早一点出台,在学校在第一时间发布校园事故通告之后,再尽快出台这样说明,起码会在以下几个方面避免受到声誉的伤害——考虑到复旦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很多攻击性言论借由批评复旦而影射了中国整个教育现状:

一是可以避免受害者成为舆论的牺牲品。受害者本出身草根,突然横遭此戮,家庭失去唯一依靠,境遇本来令人十分同情,但是由于舆情风向突变,受害者因为身份和专业问题,再次成为境内外一些舆论的牺牲品,使之成为双重的受害者。不得不说,这和舆情应对不当有不小的关系。如果网络各方一开始就能从正规权威的渠道了解到他的工作经历,或许就能正视作为学院书记“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并非不合理,而是管理岗位的常态化工作需要,毕竟学院书记的工作职责范围和专业联系并不紧密。但是在事件爆发之初,网络上受害者的信息竟然遍寻无着,不少网友瞬间会认为肯定有不对头的地方,坚信校方试图在隐瞒什么东西,结果,专业问题、身份问题立刻凸显成为话题,污名攻击接踵而至。

二是避免了因为“政审”的环节而使中国高等教育污名化。政审是个过时的东西,很容易勾起一些知识分子心中的不快回忆。但是恰恰在这个伤害案中,政审问题凸显为一个显著的舆论议题,很多人都围绕这个议题,讨论“姜文华因为政审不合格”而工作表现不过关,尤其是境外的舆论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政审”,给受害者、复旦大学和中国教育体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经过这样热议之后,即使复旦大学否认了政审环节,但是在很多人心目中,政审的刻板印象是难以消除了。

三是复旦大学可以避免“次生舆情”。在事故发生后,校方出于传统的应对思维,追悼死者,控诉凶手,却罔视了网络上汹涌的舆情和强烈质疑,以为营造悲情氛围就足以团结群众,打击敌人,但是这样应对舆情显然是失策的。正如我们在上文《复旦案件需要充分吸取成都49中的舆情教训》中所言,重要舆情爆发后,当事方面对的不再是朋友圈和自己人,而是力量强大的舆论主体,也就是中国社会需要真相的公众。公众对于真相的渴求,如饥似渴,如狼似虎。必须以如临深渊、如临虎口的心态,严肃、科学、如实地进行舆情应对,方能如履薄冰,涉险过关。但是我们看到,此次校方在面对朋友圈发声的同时,对于网络质疑进行了强烈反击,再次激怒网友,引发次生舆情。如果能早日发出详细说明,相信校方和网络舆论关系不会如此僵化,以怒制怒的后果是对峙强化,舆情升级。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非常多的网络舆情,从一开始的公众关注,到信息短缺引发舆情爆发,再到最后网络白热化,最后才倒逼出详细的事件说明,舆情退潮。四川泸县中学生坠楼事件、成都49中学生坠楼事件、复旦大学行凶案等,莫不如此。教育领域的管理者,以及其它行业的管理者,应该从中吸取足够的教训,并以此为鉴,提升自己的舆情素养,确保自己的行业领域爆发舆情之后,能遵照舆情规律行事,尽可能地降低事件的危害后果。


作者:燕志华 博士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打不开链接的文章可以发私信索要)

复旦案件需要充分吸取成都49中的舆情教训

高考的“旋转门”:城市青年躺平,衡水青年奋起

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第一要务是做什么?
人口舆情:一个重大风险议题的低效率管理
杭州“瞒豹”事件并非舆情事件,只是一个社会新闻
从特斯拉危机看舆情时代的“公关素养”
特斯拉:意外引爆了一场中美博弈的敏感舆情
“女辅警敲诈官员”舆情案,我们总结了三个教训
茅台危机的最深启示:政企亟需完善舆情决策机制
什么样的舆情回应安全又合格?我们划分了三个等级!
这场关键之战,传统媒体让出阵地自媒体高歌猛进
学者之死和舆情“西迁”
星巴克: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
从员工猝死看资本如何将法律问题转化成公关问题
复盘京东道歉:一个短视频如何踏进了三个舆情雷区?
都市媒体下沉,构成对基层的“文化入侵”
马保国、武则天她M在Q州……中国“低俗文化”小史
大选中的传播:社交时代的美国传统媒体依然强大
“于鑫慧事件”背后: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鲍某明案拆解:“后真相”时代舆情应对的新策略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
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教育舆情高发,校长该有何为?
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这个境外输入性信息如何重建了舆情研究的新框架?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欢迎关注专业舆情公众号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