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疫情中三股“小思潮”的激烈交锋
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这一轮新冠疫情,和去年在武汉爆发的疫情,大不一样。去年年初,承平日久的社会,突然横遭一场病毒袭击,再加仓促混乱的地方治理,舆论场里充满了愤怒和迷惘。今年疫情期间的舆论场,就相对温和很多。毕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国内已经接连出现多个爆点,人们已经接受了部分地方难免出现激烈的短兵相接。人们对于这一轮疫情相对抱有信心,也因此,人们也有了理性的心态围绕几大主题进行了探讨,而在武汉疫情期间,一日一个话题,根本不能形成理性的讨论。
一、领导干部需要“专业对口”吗?
这次疫情,禄口机场的管理漏洞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东部机场集团的董事长冯军第一时间被问责遭停职。这引发了网友的追问:作为一个长期在党政部门任职的领导干部,转任机场管理者岗位是否“专业对口”?
其实领导干部和任职岗位是否可以专业不对口的话题,在上海复旦大学发生刺杀案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讨论非常激烈的话题。作为学院书记的被害者的专业并非数学专业,这个话题伴随着境外对于国内教育体制的攻击,一时成为一个焦点话题。此次冯军被问责,再次引爆了这个话题。因为人们相信,如果是个专业对口的领导干部,绝不会出现这样的管理漏洞。后来已经退休的原负责人紧急回调火线,又强化了人们这个看法,因为相关报道指出这位救火者长期在机场从事管理工作,经验丰富。
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敏感。从世界范围看,绝大多数的领域几乎都是“外行领导内行”,因为管理岗位不是业务岗位,而管理岗位关注的是对人的管理、对资源的调配、对公关的拓展等等,业务配备有分管的副职即可。正如我们在评论复旦大学的争议时候指出的,“校方需要理解,学院书记担负着相关的管理职责,专业领域的对口并非是业务必需,因此这方面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面对海内外的各种对于受害者专业的质疑。”当然,提名干部常会考虑专业背景和经验。
但是类似事件引发的舆情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群众关切,值得相关部门的思考,比如有些岗位,是不是相对需要专业性更强一点?毕竟在一个风险社会里,领导干部强大的专业背景更能适应应急管理。比如在此前的广州抗疫中,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因为专业知识深厚,被认为是抗疫成功之关键,受到市民高度肯定。
二、如何认识“与病毒长期共存”论?
自从张文宏提出要有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思想准备后,这个观点就一直被关注。在南京发生新一轮疫情后,有人就怀疑一开始未及时严格封堵正是为了验证该理论的可行性,当然很快被证伪。但近期在前卫生部长高强在《健康时报》发文《“与病毒共存”可行吗?》后,被不少媒体解读为抨击张文宏的观点,甚至被认为是官方的态度,一时网络热议再起。
这本来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话题,应该是领域内专家才能参与讨论,才能给出可能性答案,但是现在竟然成了全民话题。尤其在中西充满了意识形态对立的形势下,西方国家和媒体对这个话题的支持,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该话题还衍生了几个分支话题,比如,张文宏是否和外媒遥相呼应?这是个科学问题还是政治问题?疫情防控是靠非专业出身的高官,还是专业的专家网红?高强发文背后是否代表了官方的观点?等等。
在眼下,疫情严格防控已近两年,很多地方一线的基层干部已经高度疲惫,再加每次疫情爆发,经济社会常常临时停转,成本巨大,再加问责严厉,确实让不少人心生“这何时是个头啊”绝望想法。此时,境外已经逐步放开,再加外媒的鼓吹,在国内产生一定的呼应是难免的。更何况,这个观点是从张文宏这样的大专家口中说出。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实际上划分了中西疫情防控理念和实践的分野。西方不少发达国家的逐步放开,美国近期甚至出现了十万人大狂欢的音乐会,我们隔岸观之的震惊程度,不亚于他们看我们严格隔离、“个体失去自由”的友邦惊诧。在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可能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防控模式,但是目前没办法判定孰优孰劣。就以张文宏作为高级专家顾问的上海来说,即便和南京有非常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物理距离近在咫尺,高铁每天往来如梭,但是借助大数据等精准防控技术,依然实施了灵活宽松的防控方式,而且从实际效果看,堪称甚佳。另外一种模式则实施坚壁清野,关键时刻严格封堵,效果常常清零,带来百姓最大安全感。
从眼下看,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几乎达成共识,新冠病毒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与病毒长期共存”论没办法全部肯定或者否定。高强和张文宏之间的观点,只能算是观点的正常碰撞,而被很多媒体过度解读。这恰恰是今天我们社会的一个病症,那就是媒体的过于发达导致了观点的过载。此外,高强的观点代表了政治家的视角,毕竟,专家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但最终决策后果需要领导来承担,而专家无此负担。从中国长期的社会治理的方法看,我们支持这样一种看法,那就是在我们在口头上不可能提出这个观点,但是在行动上,将追求动态的灵活的防控方式,最大可能地降低全社会的防控成本。在这最新一次的物种挑战中,病毒不可能肆虐太久,即使寄居人类社会,危害也会温和很多。毕竟,人类的科技文明正处于一个大跨越的前夜。我们有理由对于人类的未来抱有极大信心。
三、中医在疫情中的效果到底如何?
中医在疫情中作用到底如何?在武汉爆发疫情期间就是一个热门话题。毕竟,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少国医大师用药如神,但是也不少江湖骗子,败坏了中医药的名声,导致中医药在疫情中的实际作用,至今未产生公认的权威的结论。
这个话题在此轮疫情期间又大热,在于一家央媒客户端发文,力挺中医药在两次抗疫中的卓越表现,短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转发,但不久又被删除,引发了强烈关注。很多中医群将这个文章的删除炒作为一个巨大的阴谋论,认为中医受到抑制,是因为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阻止等。
这其实依然是个高度专业化的话题,但全民都在关注和讨论。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全民讨论的话题,常常没有真正的舆论成果,最后只剩下意气之争和社会裂痕。在中医讨论中,普通人凭着成见争相入场,专家囿于逼仄网络环境而不敢说真话,导致伪论登堂入室,药贩子推波助澜,专家看看有利可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以力挺中医的这篇文章来说,文章暗批的院士国士都未能明确支持中医药,那权威的公信力从何体现?文章的访谈几乎都是中医人士,缺乏来自于西医阵营的支持性观点,而这恰恰又是证据链的一个较大的薄弱之处,文章也缺乏官方的正式权威的认定声明。再以疫情期间被抢购一空的双黄连、正柴胡等药来说,今天有多少证据证明疗效可靠?这些其实都需要权威站出来,有助于形成社会共识。正如一位网友在文章后面留言所追问:明明有事实证明,为何推广这么难?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背后牵涉到巨大的利益,主管部门也常常需要考虑到这种利益的平衡,结果中医在疫情中的作用就缺乏一锤定音的权威认定看法。只能说,真理在利益面前,也是有价格的。只要医药背后的强大利益链一直存在,以药养医的现实不破除,中医在疫情中的效果到底如何,或许一直会是一个糊涂账。
往期精选:
欢迎关注专业舆情公众号“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