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文章以及故事,欢迎关注!
国内舆论场近年来出现了这样一个特征:每次大型严肃的政治活动之后,隔几天总会爆发一个大的网络舆情。不甘寂寞的网民群体端不了几天就需要娱乐。在七一之后,中国网络空间就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道德锄奸运动”。曾经在杭州保姆纵火案中让无数人一掬热泪的林生斌,遭遇了全网声讨,连当初给他代写怀念亡妻文案的写手都被扒了出来。道德成为“回马枪”,人们在为自己曾经的深情而复仇。很多人到今天才反应过来,似乎整个事件都是林生斌和团队操纵的一场“悲情营销”,利用人们天性的情感脆弱和强烈道德绑架了网民,然后再以这种“舆情民意”作为砝码和绿城谈判,结果大获全胜。如今因为再婚生女、高额赔偿等细节爆出,和人们想象中的情感深沉抑郁的深情男人形象大相径庭。阴谋论也出现了。但是显然,想重新推翻案件,在可见的证据链条下几无可能。人们的这种情感愤怒,只能止步于道德谴责。强烈的道德从来都是中国激烈的网络舆情的情感基础。如果不是数亿具有高度传统道德感的网民作为支撑,很多事件很难激发出这么强烈的愤怒情绪。所以我们说,网络舆情中的愤怒和情绪的成分占据大部分,舆情管理需要的是情感安抚、心理疏导和利益平衡。当上面的问题解决了,人们的怒火消退了,舆情也就退潮了,这需要多方面做工作才能完成。无数的道德舆情事件,最后往往留下一地鸡毛,成为情感的灰烬。类似的事件给我们非常显著的教训,那就是如果以道德作为感召的力量,往往导致极为不堪的后果。道德具有非常明显的反噬的力量,换句话说,爱有多深,恨就有多强烈。那些天然具有道德人设的社会角色如官员、教师等职业,一旦有任何的道德污点,就会成为道德的罪人。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道德的双刃剑的效应,因此在所有的工作中都要对道德的发起和使用慎之又慎。我们如果要追溯为何道德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就需要理解道德本身无法衡量,无法量化,缺乏边界感。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有分配不均之忧的,恐怕就是道德了。从来没有人抱怨自己道德不够,或者遗传甚少,相反,很多人道德感爆棚,和自身的物质水平、精神水平乃至真正的道德水平相去甚远。具有强烈道德感的社会往往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监视。道德让人们之间缺乏足够的隐私距离,一个冒犯道德的人会因此横遭别人的干涉和侵犯,失去合理的人际尺度。我们深信,那些因为娈童案、风化案身陷囹圄的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案犯们,也会因为网络中的林生斌事件而愤愤不平,唾弃不已。我们甚至可以说,今天在网络上为道德摇旗呐喊的网民中,不少人在生活中不无瑕疵,甚至劣迹斑斑。在一个现代社会里,道德过于强烈,就会走到人们愿望的反面,成为破坏法治社会的一个潜在的力量。在传统的社会里,道德是皇权的主体构成。在现代社会里,道德不过是法治的补充,而且两者具有显著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虽然我们说,法律不外乎人情,但是法律常常体现为冷冰冰的条文,和表面充满温情感的道德格格不入,但是法律会带来进步和秩序,道德常常导致混乱和原地徘徊。看看这么多轰轰烈烈的道德事件,发展到最后人们一哄而散,只剩一地灰烬,无人收拾,就知道社会治理只能主要依赖法治的力量,而道德只能作为补充和辅助。我们可以鼓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加强涵养自律,但是效果几乎差强人意,看看那些贪官就知道,大谈道德自律,往往出现大伪之徒。一个恶人当道的社会,没有舆情,因为一个道德事件不会激起任何的义愤。人们上网只要看到任何一件激发内心波澜的事件,就会不惜一切地热烈鼓与呼。其忧国忧民,不亚于任何时代的道德卫士。所以我们今天对待网络舆情,要坚持辩证地看、两分地看。我们要看到中国网民的道德感的背后,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求真向善依然是社会的主流,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强烈舆情背后的非理性和情绪化。我们需要安抚,但是更多的时候需要做建设性的力量,加强法治社会的建设,当线上、线下具有一致性的物质和精神基础的时候,网络舆情就会慢慢消失。道德的双刃剑效应,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今天,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又迭加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深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道德在社会变迁中扮演了异常活跃的角色,其中的道德愤怒的力量令人印象深刻。但这种力量却值得警惕。中美在各个领域展开的全球性的激烈博弈,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正成为区隔两个国家、两个社会、两种价值观的坚硬壁垒。在这种局势下,具有道德色彩的爱国主义很容易被用于宣传和营销,美国从特朗普时代到今天的拜登时代,都在祭起这样的手段作为裹挟民意的法宝,但是却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深深的伤害。爱国主义在中国具有深厚的传统,天然具有道德的色彩,我们要防范那些极端的民族主义和狂热的爱国主义口号,给我们社会带来的难以预测的潜在伤害。我们不要忘记,在2012年9月那场声势浩大的反日游行中,市民李建利因为开了一辆日系车,头骨被“爱国者”的U型锁击穿。这个悲剧成为那场游行留给今天的最深刻的记忆。
作者:燕志华 博士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
如何看复旦大学关于案件的最新通报?
复旦案件需要充分吸取成都49中的舆情教训
高考的“旋转门”:城市青年躺平,衡水青年奋起
欢迎关注专业舆情公众号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