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教材插图的问题:要害在于把关人

燕志华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2022-11-23

我们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观点,欢迎关注!

燕志华

能够引发全民关注的事件,在当下内卷的时代,非教育领域莫属。而其中焦点中的焦点是子女教育问题。任何与此相关的事件,都会引发全民级的关注。
能够引发全民愤怒的事件,在当下的舆情时代,非道德领域莫属。那些涉及到伤害孩子、拐卖妇女儿童、伤天害理的事件,能够引发怎样的海啸般的怒潮?从丰县“八孩女”事件就能窥见点滴。
而此次曝出的人教版的教材插图事件,涉及到子女教育和道德问题,完美融合了上述两个极度敏感的舆情要素,因此引发全民关注和愤怒,连续登上热搜,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情了。
为什么说,此次教材事件的爆发,矛盾的焦点不应该仅仅是所谓的“吴勇工作室”(相关证据表明此工作室子虚乌有),而更应该包括相关的审核把关方?
因为教材是个严肃的文化工程、国家工程。主管部门需要有一个委员会,进行人员的遴选、标准的制定、内容的把关和最终产品的检验。世界上各种人都有,各种审美趣味都有,但是适合教材的,肯定只有既定的标准,这就需要委员会的把关。
如果他们忠于职守,对于这样的插图把关了、检验了,代表了专业观点,事件的严重性反倒降低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儿童精神世界和成人截然不同。孩童纯洁无瑕的眼光和幼稚的审美,和成人具有巨大的差别。有可能在我们成人眼里有道德瑕疵的文字、涉嫌色情的插图,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个符合他们认知阶段的、能够打开认识世界一扇窗户的合适的东西。
有学者做过实验,同样一个图,孩子看到了简单的美好,进行了赞美;成人看到了情色和暧昧的东西,进行了否定。
问题是,教材委员会的观点呢?他们进行过严格的把关了吗?
去年曝出的新疆问题教材是使用了13年之后才被发现,此次教材也是用了一段时间。问题依然是,都进行把关了吗?
按照一个专门做插图的自媒体的说法,以他的专业眼光看这个教材的插图事件,他想提醒人们这种插图不是审美问题,作者就是故意的。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其中一些插图确实品格低下,匪夷所思。
但即便如此,即便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满,但我还是时刻提醒自己,一,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未看过实际教材,要防止信息可能被过滤被编辑过;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我是成人,我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这样的插图的。我的不满来自于成人的精神,它受过美好的熏陶,也被丑恶涂鸦过,因此我可能并不了解这样的插图是不是适合儿童。
因此,我最想知道的是,专家的意见如何?
我所说的专家,必须是懂得孩子成长特点的儿童专家,一般的社科专家不可以,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的是成人的眼光。
儿童专家的特点是,他们能用特有的“反观性”的眼光看这样的插图或者文字,是否适合孩子?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插图,会不会产生负面教育效果?他们的小脑袋,会不会因此被灌输进不好的东西?
所以当相关的出版社宣布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个教材委员会有没有尽职?这样的插图究竟有没有过关?
如果已经把关了,也有儿童专家进行了检验,进行了质量认定,那就可以用专家的观点进行解释说明。事件的严重性就降低了。
反之,如果没有把关,也缺乏相关的检验,就轻易放过,并堂而皇之进入了课堂,那就应该采纳眼下愤怒的舆情观点,认定这是一个文化领域的重大责任事故,是一种严重的渎职行为,必须进行严肃的追查追责。
首先是追责,作为如此严肃重大文化工程的教材,竟然没有严格把关检验!
第二是追责,为何没有对这样的插图进行是否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验证和把关?
我有上述的感触和反思,是源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接触了非常之多的挂着“儿童文学”名号的各种书刊杂志。这是一个几乎被全面商业化的领域,每个书店和出版社,都有无数的儿童书籍。通过名校、名人和名校校长的推荐,放在书店显著的地方,吸引无数的家长和孩子。我经常对于所谓的名师抱有怀疑,是因为他们常常和商业化的书本推荐捆绑在一起,进行了利益的分享。
我有一个一直未解的困惑是,这些书都是成人写的,但是真的适合孩子吗?还是只是作家们和出版社负责人自己觉得有趣,觉得像个儿童文学?
我看过一些被名人热捧、被孩子热读的儿童书籍,故事里里面充满了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和勾心斗角,各种人性的丑恶和不堪,让我看了心惊。
更遑论现在很多游戏和动漫里,血腥和色情的东西也是比比皆是。它们也是教材,教孩子怎么打打杀杀,到社会上变本加厉“实践”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
借着此次教材事件,我也建议相关部门,有没有可能成立一个专门的儿童文学管理委员会?
这样的委员会,对于市面上各种打着儿童文学招牌的书籍进行检验、审查和大扫除,在眼下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里,给孩子们留下一片净土,给他们多留几年美好的时光,让他们静静地待在属于自己的童年世界里,安静地汲取属于自己的营养,这样他们长大了,接触到了社会的假丑恶,也有了自己的免疫力,成长为更为健康更为全面的正常人。
我们很多人早就知道教材涉及到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很多机构和出版社之所以在今天还能支撑下去,甚至活得还非常好,全在于教材和教辅书。
很多人千方百计要挤进教材的编辑队伍,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指数”,让自己的书好卖,让自己稿费提高。至于自己是不是合适编辑教材,只有自己和历史才知道。
我专门进行了检索,发现教材和教辅书的流程,高达数十个,每个流程环节都涉及利益。
所以说,教材当然关乎教育,但是更关乎利益。它是一门生意。
不能排斥利益和商业,但是决不能被利益和商业蒙蔽,削弱了教育的功能。
这中间如何平衡两者,并突出教育功能,就涉及到把关人的角色了。
如果把关人失守,甚至腐败溃堤,那后果可就严重得多了。这一点,想必所有人都知道其中的利害。
本文成文的时候,刚刚看到教育部回应教材插图事件。
一、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插图。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二、教育部立即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进行全民排查等。三、欢迎监督等。
能够看出,教育部对于专家组和把关也是极为重视的。但是本文问题依然有效:此前的教材究竟有没有专家把关审核?

作者简介:
燕志华 博士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和声誉管理顾问



往期精选:

从近日几则丑闻看新媒体时代如何风险把关?

上海需要着手为“伤城”进行国内国际公关

从两个舆情事件看当下社会心态的冲突性

看待上海疫情的3个新视角

我们用五个舆情事件,来说明一个社会心理禁忌

从俄乌冲突看今天传播领域的最大风险

从名教授“被打”传言看社交网络的一个困境

舆情视角下的摇滚崔健:天才般的归来

面对“受困女”榆林和丰县首次回应的高下差别

从俄乌冲突看出中国当下的决策风险和社会风险

看丰县舆情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难以收拾的?

重大舆情的官方回应需要“善后”和打补丁

从4个官方通报,总结重大舆情回应的关键策略

县城都是如何应对社会性丑闻舆情的?

国足“习惯性失败”的社会学权力考察

关于网暴和新京报:五个真相和一个建议

这两篇爆文,测量出了中国网民一个隐秘心理

流量明星接连出事的背后:资本退潮和偶像坍塌

司马南的风险区间和联想的“舆情病根”

如何研判“司马南单挑联想”的舆情风险和未来走向?

联通微博事件:一场大规模的“吹灰”社会实验

网络大V罗昌平刑拘背后:被抛弃的人

杭州电视台播出事故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孟晚舟旋风”背后的宣传、新闻和真相

政法委书记粗暴回应背后:一些拆迁干部已走上领导岗位
不可低估这一轮疫情的国际意义和治理价值
漩涡中的张文宏:谁在左右网络舆论?
重大事件关头的新闻发布策略:如何现场回答棘手提问?

这一轮疫情中三股小型社会思潮的激烈交锋

杭州频遭谣言之祸的背后:一座为“情”所伤的城市

让南大“躺枪”的这个舆情,一天之内就有了真相

林生斌案的另一面:警惕舆情中的道德愤怒

如何看复旦大学关于案件的最新通报?

复旦案件需要充分吸取成都49中的舆情教训

高考的“旋转门”:城市青年躺平,衡水青年奋起

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之后,第一要务是做什么?
人口舆情:一个重大风险议题的低效率管理
杭州“瞒豹”事件并非舆情事件,只是一个社会新闻
从特斯拉危机看舆情时代的“公关素养”
特斯拉:意外引爆了一场中美博弈的敏感舆情
“女辅警敲诈官员”舆情案,我们总结了三个教训
茅台危机的最深启示:政企亟需完善舆情决策机制
什么样的舆情回应安全又合格?我们划分了三个等级
这场关键之战,传统媒体让出阵地自媒体高歌猛进
学者之死和舆情“西迁”
星巴克:一个经典的公关行动案例!
从员工猝死看资本如何将法律问题转化成公关问题
复盘京东道歉:一个短视频如何踏进了三个舆情雷区
都市媒体下沉,构成对基层的“文化入侵”
马保国、武则天她M在Q州……中国“低俗文化”小史
大选中的传播:社交时代的美国传统媒体依然强大
“于鑫慧事件”背后: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鲍某明案拆解:“后真相”时代舆情应对的新策略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的四个问题需要严格辨析
这则假新闻的爆发,是各方“共谋”的结果
教育舆情高发,校长该有何为?
粮食舆情:一场社会心理的“意外波动”
陈有西的豪赌导致社会舆情的巨大风险
许可馨事件,如何演变成了一起“次生舆情”
山东舆情频频爆发背后的“结构困境”
这个境外输入性信息如何重建了舆情研究的新框架
“方方现象”背后:社交软件操纵舆论的真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