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持续推送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观点,欢迎关注!
文丨燕志华
能够引发全民关注的事件,在当下内卷的时代,非教育领域莫属。而其中焦点中的焦点是子女教育问题。任何与此相关的事件,都会引发全民级的关注。能够引发全民愤怒的事件,在当下的舆情时代,非道德领域莫属。那些涉及到伤害孩子、拐卖妇女儿童、伤天害理的事件,能够引发怎样的海啸般的怒潮?从丰县“八孩女”事件就能窥见点滴。而此次曝出的人教版的教材插图事件,涉及到子女教育和道德问题,完美融合了上述两个极度敏感的舆情要素,因此引发全民关注和愤怒,连续登上热搜,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情了。为什么说,此次教材事件的爆发,矛盾的焦点不应该仅仅是所谓的“吴勇工作室”(相关证据表明此工作室子虚乌有),而更应该包括相关的审核把关方?因为教材是个严肃的文化工程、国家工程。主管部门需要有一个委员会,进行人员的遴选、标准的制定、内容的把关和最终产品的检验。世界上各种人都有,各种审美趣味都有,但是适合教材的,肯定只有既定的标准,这就需要委员会的把关。如果他们忠于职守,对于这样的插图把关了、检验了,代表了专业观点,事件的严重性反倒降低了。因为儿童精神世界和成人截然不同。孩童纯洁无瑕的眼光和幼稚的审美,和成人具有巨大的差别。有可能在我们成人眼里有道德瑕疵的文字、涉嫌色情的插图,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个符合他们认知阶段的、能够打开认识世界一扇窗户的合适的东西。有学者做过实验,同样一个图,孩子看到了简单的美好,进行了赞美;成人看到了情色和暧昧的东西,进行了否定。问题是,教材委员会的观点呢?他们进行过严格的把关了吗?去年曝出的新疆问题教材是使用了13年之后才被发现,此次教材也是用了一段时间。问题依然是,都进行把关了吗?按照一个专门做插图的自媒体的说法,以他的专业眼光看这个教材的插图事件,他想提醒人们这种插图不是审美问题,作者就是故意的。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其中一些插图确实品格低下,匪夷所思。但即便如此,即便我也感觉到了自己的不满,但我还是时刻提醒自己,一,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未看过实际教材,要防止信息可能被过滤被编辑过;二,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我是成人,我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这样的插图的。我的不满来自于成人的精神,它受过美好的熏陶,也被丑恶涂鸦过,因此我可能并不了解这样的插图是不是适合儿童。我所说的专家,必须是懂得孩子成长特点的儿童专家,一般的社科专家不可以,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的是成人的眼光。儿童专家的特点是,他们能用特有的“反观性”的眼光看这样的插图或者文字,是否适合孩子?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插图,会不会产生负面教育效果?他们的小脑袋,会不会因此被灌输进不好的东西?所以当相关的出版社宣布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个教材委员会有没有尽职?这样的插图究竟有没有过关?如果已经把关了,也有儿童专家进行了检验,进行了质量认定,那就可以用专家的观点进行解释说明。事件的严重性就降低了。反之,如果没有把关,也缺乏相关的检验,就轻易放过,并堂而皇之进入了课堂,那就应该采纳眼下愤怒的舆情观点,认定这是一个文化领域的重大责任事故,是一种严重的渎职行为,必须进行严肃的追查追责。首先是追责,作为如此严肃重大文化工程的教材,竟然没有严格把关检验!第二是追责,为何没有对这样的插图进行是否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验证和把关?我有上述的感触和反思,是源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接触了非常之多的挂着“儿童文学”名号的各种书刊杂志。这是一个几乎被全面商业化的领域,每个书店和出版社,都有无数的儿童书籍。通过名校、名人和名校校长的推荐,放在书店显著的地方,吸引无数的家长和孩子。我经常对于所谓的名师抱有怀疑,是因为他们常常和商业化的书本推荐捆绑在一起,进行了利益的分享。我有一个一直未解的困惑是,这些书都是成人写的,但是真的适合孩子吗?还是只是作家们和出版社负责人自己觉得有趣,觉得像个儿童文学?我看过一些被名人热捧、被孩子热读的儿童书籍,故事里里面充满了成人世界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和勾心斗角,各种人性的丑恶和不堪,让我看了心惊。更遑论现在很多游戏和动漫里,血腥和色情的东西也是比比皆是。它们也是教材,教孩子怎么打打杀杀,到社会上变本加厉“实践”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借着此次教材事件,我也建议相关部门,有没有可能成立一个专门的儿童文学管理委员会?这样的委员会,对于市面上各种打着儿童文学招牌的书籍进行检验、审查和大扫除,在眼下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里,给孩子们留下一片净土,给他们多留几年美好的时光,让他们静静地待在属于自己的童年世界里,安静地汲取属于自己的营养,这样他们长大了,接触到了社会的假丑恶,也有了自己的免疫力,成长为更为健康更为全面的正常人。我们很多人早就知道教材涉及到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很多机构和出版社之所以在今天还能支撑下去,甚至活得还非常好,全在于教材和教辅书。很多人千方百计要挤进教材的编辑队伍,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指数”,让自己的书好卖,让自己稿费提高。至于自己是不是合适编辑教材,只有自己和历史才知道。我专门进行了检索,发现教材和教辅书的流程,高达数十个,每个流程环节都涉及利益。所以说,教材当然关乎教育,但是更关乎利益。它是一门生意。不能排斥利益和商业,但是决不能被利益和商业蒙蔽,削弱了教育的功能。这中间如何平衡两者,并突出教育功能,就涉及到把关人的角色了。如果把关人失守,甚至腐败溃堤,那后果可就严重得多了。这一点,想必所有人都知道其中的利害。一、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插图。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二、教育部立即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进行全民排查等。三、欢迎监督等。能够看出,教育部对于专家组和把关也是极为重视的。但是本文问题依然有效:此前的教材究竟有没有专家把关审核?
往期精选:
从近日几则丑闻看新媒体时代如何风险把关?
上海需要着手为“伤城”进行国内国际公关
从两个舆情事件看当下社会心态的冲突性
看待上海疫情的3个新视角
我们用五个舆情事件,来说明一个社会心理禁忌
从俄乌冲突看今天传播领域的最大风险
从名教授“被打”传言看社交网络的一个困境
舆情视角下的摇滚崔健:天才般的归来
面对“受困女”榆林和丰县首次回应的高下差别
从俄乌冲突看出中国当下的决策风险和社会风险
看丰县舆情是如何一步步走到难以收拾的?
重大舆情的官方回应需要“善后”和打补丁
从4个官方通报,总结重大舆情回应的关键策略
县城都是如何应对社会性丑闻舆情的?
国足“习惯性失败”的社会学权力考察
关于网暴和新京报:五个真相和一个建议
这两篇爆文,测量出了中国网民一个隐秘心理
流量明星接连出事的背后:资本退潮和偶像坍塌
司马南的风险区间和联想的“舆情病根”
如何研判“司马南单挑联想”的舆情风险和未来走向?
联通微博事件:一场大规模的“吹灰”社会实验
网络大V罗昌平刑拘背后:被抛弃的人生
杭州电视台播出事故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孟晚舟旋风”背后的宣传、新闻和真相
这一轮疫情中三股小型社会思潮的激烈交锋
杭州频遭谣言之祸的背后:一座为“情”所伤的城市
让南大“躺枪”的这个舆情,一天之内就有了真相
林生斌案的另一面:警惕舆情中的道德愤怒
如何看复旦大学关于案件的最新通报?
复旦案件需要充分吸取成都49中的舆情教训
高考的“旋转门”:城市青年躺平,衡水青年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