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发】让机器学会“看脸色”,29岁帅哥副教授杨松帆的创业路|Xtecher人物特稿

2016-09-02 甲小姐 Xtecher

人物简介:


杨松帆,FaceThink创始人、CEO。29岁,四川大学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 Riverside)博士,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博士后。曾任暴雪娱乐(Blizzard Entertainment)数据科学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24q7h6pg&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视频由Xtecher出品,杨松帆 让机器人学会“看脸色”


采访:甲小姐、安祺、陈梦迪

作者:甲小姐

编辑校正:甲小姐

校对:陈光

Xtecher独家

网址:www.xtecher.com 

微信公众号ID:Xtecher



“不行,太紧张了。”

 

录制视频时,他停下来几次,长呼吸,调整语态,然后继续。

 

压制着对镜头的恐慌感,一本正经介绍项目的他,让你很难联想到,这曾是位讲台上风华正茂的29岁副教授、球场上挥斥方遒的灌篮高手、在暴雪做过数据科学家的留美极客、研究超过7年情绪识别的人工智能专家……当然,万万联想不到的是,他还是个文艺逗比气质兼具的朋友圈段子手。

 

作为一名创业者,杨松帆显然是位“新人”。公司德麟科技成立于2016年5月,天使轮融资数百万人民币,资方天使湾。团队来自加州大学、清华、北大。

 

镜头一关,他松弛下来,身上充满混合标签的活泼青年又回来了——正如每一个技术型创业者所面对的共同起点,资深学术男之路已磨刀七年,而企业创始人之路才出海三月。


混合标签

 

“写paper写到脑袋浆糊,写个知乎答案顺顺气。”

 

2014年7月1日,杨松帆针对问题“如何得到暴雪娱乐公司的工作机会”,一口气写下他在知乎的第一个长答案,5277个赞。

 

文风诙谐,网感十足。他写暴雪文化“embrace your inner geek(拥抱你内在的极客)”,写公司如何让一群人满足了自己的“特殊爱好”,文末他给出一个是否适合暴雪的评判标准:“see if you are geeky enough(看你是不是够极客)。”

 

他自己算是个geek吗?

 

从学历上看,是的。09年川大毕业,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读博,后赴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完成博士后,专业人工智能,方向“情感计算”。2011年,代表学校获得国际情感计算识别大赛的冠军,战胜其他6个国家的13支顶级科研团队,包括麻省理工,卡耐基梅隆,剑桥等等。2014年底,作为引进人才,回国在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担任副教授。



2011国际情感计算识别大赛的冠军


可抛开这些不谈,站在你面前的他,却不是个geek典型:五官标致,谈吐儒雅,一米八多,身材硬朗。虽是理工男,他在文艺气质和逗比文风间转化自如,聊天风趣体贴,擅长唱许巍、张学友,打篮球,玩摄影,还弹古典吉他。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有啤酒与串串香……”“我就喜欢看你虽然不懂机器学习,又想强行与我讨论人工智能的可爱样子”“男人就应该站着挂掉,不拼一下都不知道自己多叼”“多见识多思考多检验,千万不能放弃进化的权利”……都是他的经典画风。

 

2012年,这位读博期间的“非典型极客”去美国暴雪娱乐实习,任数据科学家。入职第一天,他就遭遇了“排异反应”

 

新员工们被要求说说自己的“inner geek”,同事们肆无忌惮跑火车,“有星球大战看过10遍的,有卡牌收集超过一个书架的……”每人介绍完,共鸣声此起彼伏,跑火车的人强烈感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工作动力瞬间加成。

 

可当杨松帆说起自己是个“篮球geek”时,“四周一片寂静,大家神情木然,仿佛在说‘这哥们儿没走错吧’。”

 

他从小受父亲影响开始打球,“集锦天天过,数据天天刷”,是这个年龄的人少见的真正追逐过乔丹的,“我5、6岁,乔丹还没退役,我爸拿黑带录下来,给我看盘,所以我的记忆都是在乔丹怎么样去晃人。”

 

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很快在暴雪打开局面。很快,他的技术事业不亦乐乎,还和同事中的运动健将们定期篮球聚会,和曾在海军服役的哥们儿一起卧推,举行俯卧撑赛,杨松帆一次能做100个。

 

博士毕业,面对暴雪、Google等众多选择,他决定回国。

 

他在知乎答“你干过最牛的一件事是什么”,“所有人都在质疑我为什么放弃暴雪回国从教,我只想说这是我的故土,我在意这里的人。不是鸡汤,别人也许觉得这根本不牛,但是我内心真的很自豪。”



杨松帆在TED讲坛的演讲


“骨子里,还是在中国,还是想影响更多的身边人。”他回到川大,成为一名老师。

 

这位教书先生颇受学生欢迎:绝不点名;学生上课只要不影响别人,随便干什么事都可以;他还鼓励学生克服语言障碍,阅读英文教材。

 


杨松帆和他的川大学生们(打球崴了脚)

 

当年他初到美国,为了攻克语言关,戴着耳机,英文音量开最大,盖过自己声音,一点点跟着练;听《老友记(Friends)》的光碟,每次开车都听,碟正正反反换了很多次。

 

语言关的攻克让他受益匪浅,于是他让学生表态是否愿意听他用全英文讲专业课。“我让大家投票,支持英文就写E,中文写C,最后一共有50多个人投票,40多个说E,6个人说C,还有一个人写:你高兴就好。(笑)”

 


杨松帆学生评价,杨松帆说,这是“每次状态低潮时候的良药”

 

归根结底,他是位非典型极客,非典型教师,或许一切都源于学生时期惯有的活跃:发传单、卖英语报纸、做干部,到了美国还混学生会(CSSA),和哥们儿开车从加州到北卡横穿美国……忙忙碌碌,对新事物跃跃欲试。

 

所以,尽管学术与教学一路颇为顺利,但杨松帆兜兜转转,骨子里的创业心却一点点彰显出来。

 

2016年5月,这位29岁的川大副教授创办了FaceThink德麟科技

 

“世界很大,心更大”,他希望,过去7年的科研积累,终究能够打磨成一份影响更多人的事业。


科学地描述情绪:

“情感色彩”与“激发度”

 

“情感”,在电子世界里是相对缺失的。过去我们评判一个东西好坏,只能通过阅读量、点赞数、评论数,数据太“机械”。而“情感”作为一个指标,在定价、评估等方面,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当你专注于某一状态,或听到某事的第一反应,你的表情是自发的,没法控制。“得知中了500万,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眼睛长大,眉毛上抬,这是惊讶的表情;拿个拳头去打你的脸一下,你肯定下意识闭眼睛,这属于生理反应。”

 

许多自发性表情是人的共性,是人类基因里自带的东西,而非受文化或者教育的影响。这构成了情绪识别的研究基础。

 

如果说“人脸识别”关注的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征,“情绪识别”关注的则是人类表情的共性。“人脸识别希望抓出脸上一道疤痕这种特征,但我们希望把这种信息抑制住,去识别面部表情变化带来的肌肉或纹理的线条出现。”

 

“情绪识别”难在不仅需要捕捉到表情的细小动作,还需要进一步解释对应什么情绪——“情绪”摸不着看不见,如何描述?这涉及心理学。

 

心理学用两个维度定义情绪。一个维度是情绪的“色彩指数”,是高兴还是阴郁,描述感情的正负;第二个维度是情绪的“激发程度”,刻画一个人处于精神亢奋状态还是瘫软状态。“你可以想像两个轴,x轴是你的情绪正负,y轴就是你的激发度。”

 

“创业者普遍的激发程度应该非常高的。而一个世外隐居者,他其实非常快乐,但他的情绪不一定激发度高,他会逮着人给你讲项目吗?而傅园慧就是属于激发比较大的那种。(笑)”


FaceThink技术对傅园慧表情的识别结果


从情绪智能到情感经济

 

简单概括此刻他的项目:FaceThink情绪识别引擎:通过摄像头,自动跟踪人脸,实时识别面部表情,推断情绪。

 

杨松帆谈及了FaceThink的很多小技术,譬如通过面部表情细微变化识别心跳,识别出你在朝着哪个地方看,理论上此类技术还可以用来测谎。



人有上百种情绪,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通常能识别6种,而FaceThink可精准识别20多种。

 

FaceThink提供技术打包的SDK工具,方便企业用户接入他们现有的APP或网页端产品,拥有开启摄像头并自动跟踪用户面部关键点,识别情绪的功能;此外,他们可为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目前,FaceThink在教育行业、广告行业,还有视频媒体行业,都有业务开拓。

 

例如教育行业。“200个学生同时打开他们的摄像头,我们采集学生在听课时的状态和表情,反馈到老师的计算机面前。学生什么时候皱眉,老师立刻知道,就可以重复一下。”

 

事实上,让机器懂得人类情绪,已有多年研究。

 

自1997年MIT媒体实验室的Rosalind Picard教授提出“情感计算”一词,麻省理工、卡内基梅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都异常活跃,但直到最近五六年来才开始逐渐商业化。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大量照片上传至网络,提供了可供学习、研究、训练的素材。企业对于个性化精准运营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在国外,情绪识别在电影调研、广告调研等视觉调研,应用广泛。国内,中科院、清华等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相关研究,人脸表情数据库也在逐渐完善和丰富。

 


情绪识别技术发展格局及商业化现状


技术愈发成熟,市场需求觉醒,“我们现在干这件事是一个完美的时间点。”

 

当然,在国内也有少量“友商”在做着类似的情绪识别:有的通过腕带传感器拿到人的心跳脉搏,有的通过头盔来读取脑电波。而杨松帆说,传感器稀疏零散,不如摄像头来的直接。FaceThink团队的优势是,7年业内积累,对行业的理解和技术趋势的把握更准确。

 

“情绪应该被关注,目前它的应用层面没有受到它应有的公平待遇,所以我现在以一个相对正统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事情,以工业界的需求出发,我来解决你的这些问题。”

 

面对一个将更加“情绪智能”的世界,杨松帆说,5年或10年之后,人们将几乎不敢想象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上没有识别情感的功能:当你下班回到车里,如果你不太开心,充满焦躁,车厢里或者会给你弹一段你喜欢的歌,放一支你喜欢的篮球视频。

 

“我们想让机器不再冷冰冰,这是第一层;进一步,我们希望人和人之间更加顺畅,一个不太善于发现别人情绪的人可以得到辅助。”

 

他相信,“情绪识别”的最终使命是疏导情绪,让你我的情绪更好地被表达、理解,而不是被控制。


克服与疏导

 

杨松帆对自己的情绪化很自知。

 

他曾经容易急躁,认准的地方就很拼,想赢,竭尽全力夺冠,平常打篮球随便怎么来,打起比赛却经常打架,“比赛就是要赢分。因为要赢,所以非常投入。”

 

赴美读书构成了他看待世界的转折点。

 

“怀念时就看书,学无止境;怀疑时就看海,一勺之多。”求学、问道、识人,他深感世界之大,牛人之多。“人的见识和被碾压感成正比。”他开始寻找自身的弱点。

 

“我开始追求克服。越是什么不擅长,越在那地方使劲儿。”

 

一年前,他开始健身。原来最讨厌深蹲,后来得知其重要,就加强练习,直到享受深蹲。最开始他引体向上最多拉一两个,现在能一次拉二三十个。他还严格控制饮食,控制油摄入量,硬是把体脂率控制到了个位数。




而最刻骨铭心的一次“克服”,来自赴美留学的前夕。


2007年,他第一次出国,赴美长途飞行。登机前,身上突然过敏,全身红斑,他当时穿一件衬衣,一路浑身痒麻,漫长的十几小时飞行里,他不停地麻烦身边人让开,起身去厕所,拿水往身上淋。

 

到了美国,半个月都没好,别提什么融入美国,身体痛痒难忍,恨不得把皮抓烂,医保还没办下来,简直生不如死。他一边洗澡一边狂吼,一个国外哥们儿听到过来问他怎么回事儿,他就拿中文吼:“你千万别让我缓过劲,缓过劲我干死你。”

 

那个时刻,他想象着自己的身子里有一个假想敌,他向那个敌人拼命怒吼。

 

“那种是自己没法调节的事。我为什么后来觉得情感这个事情非常有意思?因为你没法打断它,你需要找渠道去化解它。

 

克服不等于抑制。这些经历,让他对“情绪”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越是压抑越是爆发。日本为什么自杀率那么高?因为压抑。你别压着它,你越想压越压不住。其实如果你愿意把这个东西打开,去疏导,情绪反倒很容易被控制。比如跟我的学生说你必须要签到,他们反而更不想上,但是我如果不这样,基本都来,而且都坐前面。”

 

因此,虽然多年赴美,职业路径几次反转,让他也曾经经历若干不平静的夜晚,可如今,当他走上创业路之后,情绪和状态反倒显得很放松,少有二十多岁创业者的亢奋或焦虑。

 

如今,他已结婚四年,孩子两岁半,太太和女儿都陪自己回国,对自己的创业非常支持,合伙人是川大多年的兄弟,公司其乐融融,大家说他是“小太阳”,生活也并没有因为创业而失去庸常情趣和他一贯的热气腾腾。

 

他仍坚持每晚下班后9点钟到健身房练一个小时,也不逼迫大家一味延长工作时间。“我们要注重效率,回归常态。什么是常态?常态是要走得更远,你怎么可能以一个九九七的状态走更远?”

 

虽是理工科背景,他对生命的神奇和宿命的神秘也一直保持敬畏。

 

他尊重自己的情绪,生活,也尊重自己的灵感。“我健身、洗澡时,思绪会非常飙,非常发散,很多idea都在那时候出来。原来我爸说洗澡太慢了,洗半个小时,完全不是吹的, 2011年得奖的那个算法就是我洗澡的时候想出来的。”

 

他的事业,连同他的为人,都呈现给人一种同样的色温:没有高科技冷冰冰数字化、无人化的刻板印象,没有刻意营造的理性和屏蔽的情绪,他站在高科技与情绪智能交叉口,把“尊重人性”作为最大的使命。

 

“小时候家里教导,要学会‘看脸色’。 “我觉得‘看脸色’其实是一个正面的词,脸色反应情绪,而我们日常交流应该非常在乎彼此的情绪。

 

他常选一首符合自己心情的歌,单曲循环。懒惰疲塌,听宋冬野的《六层楼》,享受这懒;怀旧回忆,听痛苦的信仰的《西湖》,治理心痒;想兄弟们,听飘的《永远在一起》,热血澎湃。有的夜晚,听《夜空中最亮的星》,一遍一遍……

 

几年前,他留学期间回国,发现国人太多人自感苦难深重,“虽然是大环境迫使他们如此,但是他们很少有独立的思维,不知道如何调整心态,几乎类似行尸走肉。傻笑固然重要,却不能做思想上的侏儒!”

 

让身心放松,让灵感迸发,让情绪疏导——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就是杨松帆的处世哲学。万事皆因缘。

 

他说,从这一点来看,人并不比动物高明,猫、狗,其实完全能够理解它的主人是什么情绪,完全正视自己的情绪,你能说它低端吗?





杨松帆摄影作品




点击 | 关键词 | 查看对应内容

精品文章:Xtecher人物特稿

人工智能

达闼科技 黄晓庆(上\) | Rokid 黄伽卫

快乐智慧 雷鸣 | 出门问问 李志飞

驭势科技 吴甘沙 | 格灵深瞳 赵勇 

地平线 方懿 | 彩云天气 袁行远

李想 车和家刘维 51猎头


虚拟现实

诺亦腾 戴若犁 | 大朋VR 陈朝阳

Ximmerse 贺杰 | Pico 周宏伟
焰火工坊 娄池 | HTCVR 汪丛青 

鑫易维 彭凡


大数据
中网数据 孙远根 | 昆仑数据 陆薇

永洪科技 何春涛 | 华农天时 温晗秋子

GrowingIO 张溪梦 | ThinkingData 吕承通
神策数据 桑文锋 | 海云数据 冯一村

佳格数据 张弓 | 普林科技 王储

其他科技创业者
科幻作家 郝景芳 |Ping++ 金亦冶

人本健康 陈恂 | 墨刀 张元一
Vinci 宋斯纯| 诸葛io 孔淼

奇点机智 宋嘉伟 | 瀚诺半导体 张诚

禾赛科技 李一帆 | Haplox 许明炎

零壹空间 舒畅 | abc Fintech 杨永智

51猎头 刘维 | 奥图科技 叶晨光


如果你拥有高精尖科技创业项目,Xtecher将为你提供:

1.专业的科技人物特稿和视频拍摄

2.在Xtecher官网、APP、微信的全方位展示

3.最专业的科技圈投资人、政府资源、产业资源

4.创业企业品牌管家与PR服务

即刻扫码,联系我们。

微信号:Xtecher

关注未来的人

都关注了Xtecher


   栏目推荐   


   

Xtecher联合喜马拉雅,推出科技音频脱口秀《甲小姐说》。在本专辑中,甲小姐将不断给你们讲讲科技创业圈里面,有趣、有料、有干货的内容,满足你的小好奇。 


甲小姐说最新一期火热出炉:《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