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肖邦最后两首夜曲(遗作,第20、21号)
肖邦最后的两首夜曲
肖邦夜曲主题阅读:1、以四部作品为例丨谈肖邦《夜曲》的演奏技法;2、阿劳的“肖邦圆舞曲气势宏大,夜曲几乎像叙事曲!” 3、聆听肖邦的内心独白丨略谈几首《夜曲》的演奏技法;4、练习触键时,如何把肖邦夜曲的音色特点发挥到极致?5、肖邦夜曲为何不能用优美的夜景和简单的忧郁来概括?6、“夜曲”的继承与发展丨从菲尔德到肖邦;7、肖邦的夜曲充满了梦中饱满的甜蜜欢乐丨聆听第一首《降b小调夜曲》(Op.9 No.1);8、肖邦夜曲的美学分析丨夜曲贯穿了肖邦的整个创作生涯,21首夜曲是夜曲中最出色的代表,也开辟了钢琴音乐浪漫主义的新天地;9、肖邦《升C小调夜曲》(遗作)的创作分析丨“四页乐谱的巨大情绪变化,以及天才般的戏剧精神,比四百页的歌剧更丰富而强烈。” ;10、梦幻浪漫孤寂的歌丨聆听肖邦夜曲
肖邦的夜曲,我一直在听。其中有两首,觉得最为感人肺腑。是的,这也许只是我的个人感受。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说出来。
这两首夜曲,(我查过了)一个升C小调第20号夜曲,一个C小调第21号夜曲,都是他死后才面世的遗作。虽然编号为小夜曲的最后两首,但创作时间并不是他的生命晚期,而是早年写出来之后,一直没有发表。
肖邦的音乐富于情感,但他又是个含蓄,不爱张扬的人。我没有考证过这两首夜曲产生的具体背景。但是我知道,他有一首“永别圆舞曲”,是写给订过婚的女友的,肖邦生前一直没有发表它,是因为他羞于让人们从中透视到他的个人际遇与情感体验。于是我猜想,他的第20、21两首夜曲,或许也出于同样原因,才成为了夜曲中编号最后的两首。
听一听,你会感受到,这两首夜曲的确是倾注了更深挚的爱与痛的生命体验。虽然他的每一首夜曲都称得上如歌如泣,而这两首,每一个音符更加是自内心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有着更加强烈的感染力。这样的音乐,会让你为之动容,与之共鸣。却是真正到了一种地步,它给你的感受让你难以用言语描述。
听这样的音乐,就如同在抚摸一个人完全裸露出来的伤痛的灵魂。然后,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肖邦迟迟不愿把它们公之与众。
同时,也能够想象出某一类人远离和舍弃肖邦的理由了。他们是一类聪明人。不是肖邦的音乐不能够打动他。而是太能够打动他。于是,要避开能使他们沉沦的音乐,然后得以保持一份游戏人间的冷静与从容。
升C小调夜曲,不知谁给它取了一个标题“Reminiscence”回忆。听一听,你会发觉它的确很适合一个人在回首往事,反省自身时来听。假如你也刚刚经历一场巨大的磨难,劫后余生,你会听得咬牙切齿,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有阵子我就曾一遍遍地听它。像个自虐狂似的。但最终,它给予我的是份安慰。它的缓解与镇痛的作用,有一个比较奇特的发挥效力的过程。
起初,它唤起你对昨日的回忆,以往经历过的痛至极点的感受又一一重现,你又被包裹在其中,你忍受不住折磨,会痛哭流涕,痛不欲生。甚至一时间你觉得要被窒息在里面了。之后,你却蓦然间发觉,你已经渐渐回复到平静。一直以来淤积在你身体和血液里的块垒竟然得到了舒通和治疗,而一股清新的力量悄然荫生了。
肖邦的音乐就是有这样的奇妙功效。它不像某些人以为的那样,只有伤感,轻浅的伤感。
或许,倾听任何好的音乐都可以感受到一次净化与超越的过程。
而肖邦音乐的这种作用力尤为明显。
如果说,在古典音乐家里面,有两个人,可以让你喜欢上他的音乐而不需要理由。我想,一位是莫扎特。另一位或许就是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