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硕贤:从《诗经》中获益匪浅
有些专业背景是自然科学或理工科的学者,阅读兴趣却在人文领域。看起来,他们的专业和兴趣是分离的,但恰恰是这样的结合,沉淀一条独具个性、专属于自己的科研轨迹。中科院院士吴硕贤就是这样一位学者。
《中国科学报》:你最近正在读什么书?
吴硕贤:除了专业书籍外,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彼得·沃森著的《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这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类有史以来重要的思想家与科学家所贡献的、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思想与科学理论,属于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值得一读。
《中国科学报》:你的非职业阅读偏好是什么类型?
吴硕贤:我喜欢阅读的主要是中国古典文化典籍,包括诗词,如《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之类,也喜欢看传记,年轻时还喜欢看小说。
《中国科学报》:这样的阅读对你的工作有何帮助?
吴硕贤:作为一位科技工作者,除了努力学习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应当努力学习、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包括科技典籍,发掘其中宝贵的遗产,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方面屠呦呦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她正是从古代文献中得到启发,找到正确的萃取青蒿素的途径,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本人从阅读《诗经》中也获益匪浅。我曾在《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中发表了《〈诗经〉中的声景观》一文,就从声景(声景观)的视角来研究“诗经”。所谓声景,简而言之就是指声音的风景。我发现《诗经》中有大约28%的内容与声景有关,甚至许多篇名都与声景有关。
《诗经》创造了大量象声词来描述声景,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就是形容鱼鹰叫声的象声词。再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等,皆然。我还发现《诗经》中尚有大量篇幅描述先民对包括日、月、星三光以及对彩虹、庭燎等由光所造成的景象的观赏,从而受到启发,首次提出光景的概念,倡导建立光景学的新学科。
所谓光景,指的主要是由自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光影及其变化所形成的景观,或由光源、光影对比或变化引起强烈视觉印象所形成的景观,是视觉景观的一个特别类型。最近,我还主持中国科学院一个咨询项目“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主张关注与拓展包括声景、香景及光景三景在内有关人居环境的研究与应用实践,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留住乡愁,建设美丽中国。由此可见,乍看起来似乎是非专业的阅读,却往往可能有助于本专业的研究。
《中国科学报》:对你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什么?
吴硕贤:从各个方面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书籍不少,但要明确说出究竟哪本书对我的影响最深,却很难。我只能举例一本书,作为对我产生较大影响的书籍的代表。我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颇深,例如我颇赞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理念,形成我比较淡泊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我也赞同以柔克刚的“水德”,在科研治学,包括业余爱好方面,一直主张并践行不求速效,而是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性坚持,来最终取得成效。例如,最近两三年来,我坚持利用业余边角时间,平均每日写一首诗词在微信群上发表,累积起来也很可观,至今已写作近千首诗词,其中400首在不久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取名《恒吟集——每日一诗词》。
我还从《道德经》中得到启示,写了一篇论文,题为《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城市规划的重要哲理》。我认为现在许多城市病所以发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忘记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教导,没有做到重无形,重留白。所谓希声,是指音乐中各乐音、各乐段之间的停顿与间歇,就是静谧,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无声。在音乐这种时间性的艺术中,正是这种希声与乐音的相辅相成,方才形成了节奏与韵律,构成了音乐之美。同样,在建筑这种“凝固音乐”的空间性艺术中,也唯有注重无形,注重建筑与留白之间的相辅相成,方才形成空间的节奏与韵律,构成城乡之美,同时避免了诸多城市病的发生。
《中国科学报》:你的阅读习惯如何?你平时会选择听书吗?
吴硕贤:我历来主张并践行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人生有涯而书海无边,因此不可能凡书皆精读,仅能精读那些对于本人具有安身立命之作用的专业经典,或须反复研读,而每次都能有新理解、新启发的专业外的经典名篇。至于大量一般性的读物,只能泛泛而读。
我喜欢阅读纸质书,因为较不伤眼,又便于标注。我很少听书,主要是手头缺少可供听书的书籍。但我却认为听书不失为一种好的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朱熹、张载都说过“声入心通”。教育的主流途径就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而且听书可在暗环境中进行。汉字中表示暗环境的“暗”“黯”等字,大都有个“音”字旁,说明声音信息可在暗环境中交流。
《中国科学报》:你的阅读时间是如何分配的?
吴硕贤:没作过统计,非职业阅读至少占阅读时间的60%。当然,我阅读不少非专业书籍,还是希望能用来作为本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参考。因为我有一个理念,就是世上存在的问题本身是不分专业的,专业完全是人为的划分。因此,许多问题可能是从某一专业领域提出的,但解决问题的钥匙,却可能藏在其他领域。这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吴硕贤(1947- )建筑技术科学专家。福建诏安人。中国建筑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建筑技术科学领域唯一的中科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二届广州十大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师德标兵,广东省劳动模范,香港理工大学杰出中国访问学人。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承担70多座观演与体育等建筑的音质设计与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著作11部,包括《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建筑声学设计原理》、《吴硕贤诗词选集》、《吴硕贤书法选集》、《成语新解与杂谈》、《音乐与建筑》、《吴硕贤文集》、《吴硕贤行书选》《吴硕贤序跋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