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艺斎说诗》
说说你的诗为何不入评委法眼?(1)
当今诗词热盛行未衰,各种诗词大赛此起彼落,热闹非凡。许多诗友参赛热情很高,努力创作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踊跃投稿。但结果总是大失所望,初评都没能选上。或则初评上去了,复评又被刷下来。或则连闯初评、复评两道门槛,可最终还是不能获奖。自己认可的好作品,为何不入评委的法眼?细究这里面的原因,或许是不少诗友想知道的。
因为有过当评委的体验,对作品的评选有一些直观的认识,不妨拿来说说。
第一个原因,是少诗味。诗像一杯白开水,当然可以喝,但少点味儿就没人会给予过多的关注。例如,这首《美丽尖山》:
天高云淡入秋来,我与蓝空一色裁。
落笔还需再提起,菊花红蓼竞相开。
也许在作者看来,这“菊花红蓼竞相开”就是让作者惊奇的“尖山”美丽景色,但为了让读者也觉得它确实是美丽的,你得在诗里放点什么东西进去,才能出味。很遗憾,首句只点出一个季节,第二句也没有埋伏可以让“菊花红蓼”出彩的相关细节,第三句则因为前后联系缺乏必要的呼应(如用“落剪”尚可呼应“裁”字)而失去应有的张力。可以这么说,除了首句“天高云淡”用成语显得呆板之外,其他各句的语言运用都还称得上中规中矩,有较好的文字表达功夫。但就是整体构思未给力,不懂铺垫、烘托、渲染、映衬诸般手法,不但读不出诗味,全诗的气脉也欠通畅。
再看这首《坐高铁去成都》:
满窗画卷总翻新,掠过时空倍觉亲。
南北一天如展翼,未听蜀道响车轮。
有味吗?略微有点。明显比上面一首好的地方是起承转合的脉络清晰,但结句也就道得一个机车性能好的“静”字,寻味空间极其有限。原因一是结句奇趣不奇,精彩度出不来;二是前面铺垫不给力,“倍觉亲”与车行快且安静较难搭上钩。
还看这首《野趣》:
山花俏扮小池塘,燕剪云霞风送香。
白发仙翁杨柳下,垂纶独坐钓斜阳。
钓斜阳这点“野趣”,早被前人嚼烂了。自从唐人皇甫冉“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惊艳群贤之后,“夕阳长送钓船归”、“独钓西风几夕阳”、“垂钓对斜阳”、“斜阳罢钓归”等等,尽皆争先仿效,那还有奇趣?
没有诗味,或者诗味不足,是不能打动读者更不能打动评委的普遍性缺陷。
第二个原因,是意趣不足。境界不高、见识一般化。这一类作品的数量也比较多。这里略举几个。一首《咏透明玻璃》这样写道:
表里从无二,浑然一色清。
为人何不似,也做透心明。
就一首五绝的体裁来说,这诗的描绘、议论以及结构形态都近乎标准和圆熟,遣词用字也相当到位,意思表达清晰无误。再从咏物诗的特色来看,这个作品也符合“不即不离”的基本要求。但问题是,让每一个人都象透明玻璃一样做到“透心明”,是否对人生、社会就有用处就值得期待的呢?显然不是。因为这么一来,把人的隐私权全都剥夺了,会导致另一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实际上,作者所要期盼的是做人的真诚、使社会变得公正有序,但一块透明玻璃,无法充当作者的有效喻体,当然就不能让读者在阅读文本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和感动,这是见识不高使得作品意趣十分有限的情形。
再看这首《机上行吟》:
窗外茫茫雪浪生,霎时混沌复清明。
腾云破雾蓝穹阔,世路哪如天路平。
作品传达的是诗人乘坐飞机时的愉悦心情。前二句描绘机舱外所见景象,后二句抒发议论,起承转合脉路清晰。从作品的构思与文本表达方面来看,写作是成功的。除了“腾云破雾”这一成语入诗有瑕疵之外(通常要用成语时应作陌生化处理方可“避熟”),没有其他的缺点。但因为意趣不足(一方面是坐飞机经历如今极为平常,惊奇缺乏新鲜感,另一方面是“天路平”的结论只是个人的判断,未必能触及读者的神经),就无法从大量的作品中突围而出。也就是说,这种见识一般化的作品拿来参赛,显得分量太薄。
下面这几个都属于相类似的情形。
《秋山访友不遇》:
千寻石径锁轻黄,晓入林泉觉晚凉。
山舍犹然人未遇,秋花不是去年香。
因为访友不遇,心情不佳,所以感觉周边的花没有往年香。这诗好,有韵味。但总是意趣不足,因为无法超越前人相同题材的作品。
《微信》:
万水千山总隔音,诸家逸事且藏深。
一从屏里连成线,撬动人间多少心。
题材新,贴近生活,铺垫、渲染到位,结句出彩。这都是可以赞许的。但这种泛泛而写的作品,虽然也有情趣,也有诗味,毕竟所关注的不是社会的热点或人们的痛痒,激发不起读者的热情,当然也就只能淹没于平庸之中。首句的轻率(用上成语,绝句犹忌),也容易被评委看一眼即弃置一旁。
《咏电焊条》:
疏密纵横俯仰中,微身何道有奇功。
一生掌控他人手,不改痴心似火红。
作为咏物诗,正有不即不离的特色。结句拟人手法的运用,也恰到好处地点出电焊条的“情性”与效用。这诗用来讽刺、挖苦社会的脑残者,倒是合适,但作者本意是持赞颂立场的,这个见识就很成问题,为“他人手”所掌控而发挥效用,还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么?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