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江西省各市GDP排名:宜春 上饶 鹰潭 萍乡 景德镇多市排名发生变化

林隐LY 山川网 2023-08-03


山川网:今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里先祝大家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受疫情综合影响,原本全国各省分地市2019年度经济数据发布时间,各地统计局均出现了明显的推迟,所以我们过去几天的推送,也相应被减少的数量。


参考去年的情况,一月末二月初已有差不多半数左右的省份也已发布了相关数据。而今年截至最新,通过公开渠道了解的情况,只有极个别省份发布了数据。更多省份的相关数据,大概率需要等到疫情情况有明显好转后,才有可能发布。


近日,江西省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该省各地市相关经济数据,这十分难得。所以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分享下2019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GDP相关排名情况。



2019年江西省整体经济发展情况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部署,201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由分级核算正式改为国家统一核算,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据为基数。


根据普查结果,2018年江西省省生产总值修订为22716.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据增加731.7亿元,增幅为3.3%。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187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08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758.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3:44.4:47.3。


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2475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中部第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57.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0939.8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1760.1亿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8.3:44.2:47.5。


2019年江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中部第1。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3%,重工业增长10.6%。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18.2%和11.4%,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6.1%、27.7%和21.2%。


2019年,江西全省财政总收入4001.5亿元,增长5.4%,增速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6.5亿元,增长4.8%;税收收入3261.8亿元,增长5.7%,占财政总收入的81.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02.6亿元,增长13.0%,增速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在重点支出中,教育支出1149.1亿元,增长9.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0.1亿元,增长7.8%;城乡社区支出1081.6亿元,增长60.0%。



2019年江西省各地市GDP排名



对于刚刚过去的2019年及之前的2018年,我认为之于中国区域经济最大的影响就是——变化。


差不多从十年前的200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7年,都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的时间段。那这个时间段,最大的特点其实并不是变化,而是增加。所有的区域都在迅猛发展,所有的经济指标都在快速增加。


而从2018年开始,增加显然已经不再是区域经济的唯一主旋律,取而代之的正是变化。变化就是有增有减,有上有下,而不是在增长遮掩下的一成不变。


我们就以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2019年江西省各地市GDP排名情况来看,在过去的这一年,江西省下辖的11个地级市中,年度GDP排名情况就有多达5个地级市发生了变化。毋庸置疑,这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相对少见的。


关于下面表格中的相关数据,这里我需要做下简单的介绍。常住人口数据这一栏,目前通过公开渠道能够找到的最新数据,一般也仅为2018年数据,且仅有少部分城市进行了公布。其余的不少城市,能找到的只有2017年甚至2016年数据,部分城市还仅对外公布户籍人口数据。


这里我们也是再次呼吁中国的广大中小城市统计部门,能够对各自的年度最新人口及各项民生数据,如实、及时地进行公布,方便对应城市居民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而非始终处于混沌糊涂状态。



根据江西省各地级市的2019年GDP数据完成情况,我们大致可以将11个地级市划分为三个阵营进行对比——


第一阵营,是江西省现阶段唯三的年度GDP总量在3000亿元以上的地市,分别是省会南昌,以及南北两个省域副中心赣州和九江。


事实上,虽然我们这里将赣州和九江两市并列同一阵营,但是两市的各项差别其实非常明显。首先在相似的经济体量之下,是截然不同的面积和人口情况——


相关数据显示:九江市总面积18823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489.68万人;赣州市39379.64平方公里,2018年户籍人口981.46万人。


我们发现,无论是在面积还是人口上,赣州市差不多都是九江市的一倍左右。而由于经济体量的相似,这就造成了九江市无论是在地均GDP还是人均GDP上,必然又都会是赣州市的一倍。


从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来看,二市的差别同样十分明显:九江是中国最具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的长江经济带成员城市之一,沿江向上是华中区域中心城市武汉,沿江向下是华东区域中心城市南京。地理上位于鄂湘赣皖四省交界的九江,由于历史的因素,在文化上与江南文明更为接近,区域居民与长三角间的人员流动也最为密集。


在过去的两年间,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安徽全域均已被拉入了“长三角大群”。如此一来,在文化上与江南文明同宗同源的九江,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还将是利用长江黄金航道之优势,连接长江中、下游两大城市群,进而成就自身的经济发展。


而赣南地域辽阔,但是地形上却是群山环绕的赣州,却与九江的命运截然不同。地理条件的劣势,使得赣州在较长的时间内经济发展受阻;但区位上近珠三角的优势,又使得赣州近些年来流向广东的人口与日俱增。


第二阵营,是现阶段年度经济总量能够超过1000亿元的4个地级市:宜春、上饶、吉安、抚州。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度时,宜春与上饶二市的省内地市排名情况为:上饶第4位,宜春第5位;而到了2019年度,宜春市由于8.4%年度GDP增速优势,成功与年度GDP增速7.6%的上饶市易位,省内排名上升至第4位。


但此时排在宜春前面的城市已经是省内第一阵营的九江,由于九江出色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未来可见的几年间,宜春很难在排位上再次出现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阵营,即是年度经济总量仍低于1000亿元的4个地级市:新余、鹰潭、萍乡、景德镇。


虽然以上四市在经济总量上位居全省的第三阵营,但是2019年度的省内“戏份”却是一点都不低——


四个地级市中,共有三个地级市的排名在去年均发生了变化。唯一没有变化的,是排在省内第八位的新余市,GDP增速在四市内也是最高的8.1%。


其余的三市,萍乡市从2018年的省内第8位下降一位至第9位,景德镇市从2018年的省内第10位下降至第11位,即成为新的省内经济末位选手。而2018年省内排名末位的鹰潭市,2019年度成功上升两个位次,成为省内第9位。


但是比较有意思的,鹰潭、萍乡、景德镇三市,2019年度的GDP总量两两差距均极小,仅有10亿元左右。所以在接下来的较长时间内,三市的省内排名依旧不会稳定,很可能会每年都发生新变化。


而末位四市中,由于萍乡市的人口总量最多,所以在各项人均数据中自然也就最低。从这个维度说,萍乡或许才是目前江西省内最为困难的一个地市。



新的GDP统计方法对那些区域影响更大



受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影响,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各省市2018年GDP数据进行了修订。在此前的全国分省GDP排名中,我们就对此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从最后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此次的GDP数据重修,对于区域经济的综合影响可以一言以概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为了经济数据上不太过难看,对于经济名义行为在本省,实际行为在省外的行为(例如某公司为了税务优惠政策,工商执照注册在A地,但实际交易行为发生在B地),GDP数据的计算方式长期较为混乱。


此次的区域经济数据重修,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此类情况进行了修订。这样一来,经济较弱的地区本地实际发生的经济行为规模体量本身劣势明显,自然容易在经济重修时候出现经济体量明显下滑的迹象。


以江西省为例,新余、鹰潭、萍乡、景德镇四座常住人口均不足200万的地级市,长期以来在省内有“小四市”的说法。在2018年,新余市、萍乡市GDP数据均首次突破了一千亿,在当年的许多地方媒体报道中,也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当时江西省内的一些声音也表示,江西省距离所有地级市GDP总量全部超过千亿已经“近在咫尺”。


而在此次经济数据重修后,“小四市”中的新余市和萍乡市事实上下修情况非常明显。虽然相关部门出于各种原因,并未公布全省11市的2018年GDP修订后数据,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市2018年修订前GDP数据和2019年GDP数据和GDP增速,轻而易举发现其中的问题。


新余市,2018年修订前GDP为1027.34亿元,2019年GDP增速为8.1%,但GDP数值为971.58亿元;萍乡市,2018年修订前GDP为1009.05亿元,2019年GDP增速为7.9%,但GDP数值为930.02亿元。


那么此时我们回到本章节开头时提到的一个问题,按照新的GDP统计方法,或者应该说是按照从严执行应有的GDP统计方法之后,对于哪些区域的影响更大呢?


在此前的推文中我们也曾介绍过,经济大省如广东,经济大市如上海,事实上都重修了各自2018年的区域GDP数据。结果也是如众人所料,均为向上修订。


虽然修订体量也都不算小,广东省GDP从修订前的97278亿元变为修订后的99944.70亿元,上海市GDP从修订前的32679.87亿元变为修订后的36011亿元。两者的增量分别达到了两千多亿和三千多亿,但是对外界之于二地的认知几乎不会有改变,因为即使是修订前的数据也已经十分庞大。


而恰恰相反的是,经济数据修订,对于经济发展较为羸弱的地区,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就拿江西省经济体量排名最后的“小四市”为例。


在修订之前的2018年,江西省下辖的11个地级市已经仅有2市GDP总量不足千亿,这也成为当年度政府工作计划中,接下来要突破的重点任务。


但是经过了经济数据的修订,2019年江西省下辖的11个地级市变成了4市GDP总量均不足千亿。由此可见,全国范围内的多省经济体量处于靠后位置的地市,在今年度的经济数据重修后,都有可能出现“开倒车”的情况,这对于对应地市政府的形象,无疑是不利的。



现阶段最为简单易懂的GDP城市经济分级方法



在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过去十几年间,市面对于中国城市的分级标准众多,这一方面繁荣了大家对于城市的综合理解,但另一方面也影响力大家的统一共识,对于同一座城市的经济定位与理解,比较容易出现较大的分歧。


时间从2018年开始,事实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就已经全面进入了稳定时期。全国主要城市的定位、级别以及所承担的责任,也基本大致不会再发生什么变化。所以差不多在去年的时候,我们根据当时的中国主要城市的经济数据,给予了普通人最简单易懂的一个了解现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分级的标准。


以城市的最新年度GDP总量为基准,3.5万亿GDP以上可以划入超一线城市阵营2万亿GDP以上可划入一线城市阵营,1.5万亿GDP左右可以划入新一线城市阵营,1万亿GDP左右可划入二线城市阵营,5000亿GDP以上可以划入三线城市阵营,3000亿GDP以上可以划入四线城市阵营,1000亿GDP以上可以划入五线城市阵营。


当然,上述标准针对的是眼下最新的2019年各城市GDP数据,这一标准最近几年一直呈水涨船高之势。比如新一线城市的标准提升迅速,从几年前的1万亿GDP左右迅速升高至1.5万亿左右。而比如在今年刚刚超过或接近1万亿GDP的城市,显然被划入二线城市阵营更为妥帖。


再比如说,为什么我们要在大家长期认为城市经济等级最高的一线城市之上,再多设置了一个超一线城市呢?原因在于,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北上与广深之间的综合差距是在与日俱增,而非与日俱减的。


站在2019年末来看,经济总量超过3.5万亿的北京和3.8万亿的上海,其综合影响力已不在局限于中国境内,已经成为洲际级别的区域中心城市,开始能够对整个亚洲经济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多年以来的国际都市定位已经在大家有意或无意间成为现实。


那么为什么我会认为在现阶段,3.5万亿的经济总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呢?我们可以看一看,截至2019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第一梯队,广东和江苏二省的经济表现:广东省年度经济总量首超10万亿,达到10.76万亿;江苏省年度经济总量接近10万亿,达到9.96万亿。


而3.5万亿,正是介于10万亿GDP的三成到四成之间,准确说是超过了中国第一梯队经济大省总量的三分之一。而现阶段广东江苏二省的经济总量,基本与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持平。而依照北京、上海二市现阶段的经济体量,已经可以与瑞典、波兰等国处于同一量级。


而除此之外,5000亿元和3000亿元同样是当下两个相对明显的分水岭。之所以将5000亿元设定为三线城市的门槛,在于经济总量能够超过5000亿元的城市,普遍人口体量适中,一般人口净流出情况不明显,这其实是一座城市未来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非常基础的先决条件。另外,能够拥有这一经济体量的城市,普遍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能够提供相对较为稳定的就业情况。


结合中国整体的城镇化进程角度看,与行政定义上的城市相比,5000亿元GDP也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定义上的城市门槛。也就是说,只有经济体量达到某一水平,用来定义现代化城市的各项软硬指标,才有可能拥有对应的经济基础实现。此外,经济体量接近该水准的县级行政区域,如果条件允许未来完全也有独立成市的经济基础。


3000亿元则是另外一个门槛,关于一个合格的地级行政区在经济上相对比较公正的门槛。除西部地广人稀,存在相应客观原因外,东部及中部地区长时间经济体量远低于该标准的地级行政区,未来存在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优化空间。


而1000亿元GDP体量虽然我们也将其称之为五线城市,但事实上该经济体量基本应该是县级行政区的级别,例如广大的常住人口不超过百万,平均几十万上下的行政区域。在人口体量相对较少的一些国家,几十万人口的城市比比皆是。但在人口体量庞大的中国,该经济体量的区域一般作为县区级或镇乡级行政级别存在。


作为2019年度全国各省分市经济数据回顾系列的开篇,我们花了差不多一半左右的篇幅,向大家介绍了很多区域经济基础性概念和知识。原因在于,帮助许多刚刚了解区域经济的朋友们,能够对接下来我们要安排的推文,更好的进行阅读和了解。


2018年~2019年既然是中国经济的大变之年,必然也会是区域经济的大变之年。作为普通居民,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更新思维,然后才有可能调整行动,适应全新的经济阶段和未来变化。


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





2019全年:各省人均收入排名 丨 各省GDP增速排名 丨 各省GDP总量排名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中国城轨城市 丨 佛山GDP过万亿 丨 浏阳花炮 丨 劳动力人年龄37.8岁 丨 徐宿淮盐/连淮高铁 丨 抢人城市越来越多 丨 2019百强区 丨 长三角城市群41城GDP 丨 前三季度GDP二十强 丨 18省市社消排名 丨 27省市前三季度GDP 丨 31省居民储蓄排名 丨 人均消费排名 丨 银西高铁 丨 2019年秋季城市薪资 丨 2019年胡润百富 丨 27省市旅游收入 丨 国庆铁路大数据 丨 2019毕业生成长指南 丨 民间地铁神规划 丨 城市群旅游 丨 瞪羚企业排行 丨 乡镇竞争力 丨 21城市群 丨 蚌埠入群


人文: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